曆史上的遺憾不僅僅隻有嶽飛一個,係統和玉不識的簽約、逐步放開的權限都是在一點點試探各個平行世界曆史更改的範圍和限製,能改變這些曆史上的遺憾,也是他們的目的。


    對於玉不識來說是幾千年的曆史,但對於係統和係統的製作人來說,是數不清的遺憾和驕傲,想讓她彌補遺憾,也想讓她變得更好,也想為那些或是不幸或是遺恨的靈魂帶來一絲慰藉——對美好的渴望正是它的驅動力之一。


    【一腔赤誠,浩然正氣,這就是嶽飛的初心,也是他的不懈堅持,更是我們為之欣然向往之的境界。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滿腔的忠憤,丹心碧血,刻肌刻骨。此時的嶽飛,尚未白頭,而金兵自陷困境,隻是由於奸計,宋皇朝自棄戰敗,把勝利果實拱手讓人,“莫須有”的千古奇冤,令人發指,嶽飛已經等不到“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那個時候了。這首詞是他的悲泣也是他的憤怒。】


    玉不識暫且結束了對《滿江紅·寫懷》的講解,把注意力轉移到了之前整理出來的關於嶽飛簡單的人生經曆。


    雖然不能直接講明曆史發展,但對詞人的生平介紹也是應該有的吧?前麵也是有過介紹的,係統沒有阻止那就是可以的嘍?


    於是她指尖移動,切換了屏幕上的內容。


    反正硬塞就是了,管他和不和諧呢!


    【我在這裏簡單梳理一下嶽飛的生平經曆——


    北宋崇寧二年,嶽飛出生。


    宣和四年,嶽飛第一次投戎——童貫、蔡攸兵敗於契丹,河北官員劉韐於真定府招募“敢戰士”以禦遼,嶽飛應募,表現突出。同年,父病故,嶽飛迴鄉守孝。


    宣和六年,河北等路發生水災,嶽家生計艱難,嶽飛為了謀生,到河東路平定軍投戎,被擢為偏校。


    宣和七年,金滅遼之後,便大舉南侵攻宋。


    此後,從欽宗即位,派趙構赴金營求和,並許以割地賠款,到汴京失守,宋欽宗降金,北宋滅亡,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南宋的這段時間裏,嶽飛也沒閑著——


    從平定軍突圍迴到家鄉的嶽飛目睹了金人入侵後蠻橫殘忍的行為,心中憤慨,在母親的教誨下,忍痛別過親人,投身抗金前線。


    嶽飛在軍中的表現很是英勇,在劉浩部下時,他奮勇當先,不斷擊退金軍,以軍功遷為修武郎、武翼郎。】


    “不是,這個徽宗是有毛病嗎?”趙匡胤都氣笑了,“金兵南侵攻宋,他禪位於長子,這是有什麽必然的聯係嗎?”


    他其實都想直接罵人了,他說呢,怎麽前麵提到的都是徽欽二宗被擄北上,原來是這麽一個徽欽二宗。還禪位呢,就這麽怕嗎?怕到寧願讓位了也不願組織反攻?他留下的宋軍沒有這麽弱的吧?趙恆都用上這個李綱守城了,怎麽最後又是求和,敗了?


    還有,這些前前後後的反悔和猶豫、膽怯,也真是沒有一點當擔!


    “若朕當年也像他這般昏庸,這天下怕是早就是別人的了。”趙匡胤暗暗地想到,“這些後代怎麽這樣不成器!”


    他隻要一想到靖康之難,就想上去打自己後代幾拳,怎麽會有這樣荒唐的皇帝?他把皇位當成了什麽,說不要就不要,難不成就是不幹正事,隻是貪圖享樂?


    他還怪享受的!


    趙匡胤越想越生氣,猛地握拳一拍桌子。


    他目光炯炯地看著眼前的水幕,仿佛透過時空看到了後來的戰場。


    “若是朕在位,豈容金人如此放肆!”他咬牙切齒地說道。


    旁邊的趙光義:“皇兄息怒,息怒,別氣壞了自己的身子。”


    看著後來的皇帝一個比一個拉,他有些幸災樂禍,原來現在看著英勇的皇兄也有這麽既沒用又丟臉的後代,隻是他也不敢表現出來,隻能偶爾低下頭偷偷笑幾聲。


    隻是兩個人都不知道徽欽二宗並不是趙匡胤這一脈,但不管是誰的後代,在水幕上,北宋滅亡已成事實。


    【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是有些一言難盡了。


    五月初一,康王趙構在應天府即位,是為南宋高宗,改元建炎。這個時候的趙構就已經有了偏向,雖起用了抗戰派名臣李綱為左相,但仍舊對投降派黃潛善、汪伯彥等人頗為器重,在各方建言中趙構更是采取黃潛善等避戰南遷的政策,預備南行“巡幸”,欲退避到長安、襄陽、揚州等地。


    而當時的嶽飛得知這個消息,不顧自己官卑職低,向宋高宗趙構“上書數千言”。然而,他的耿耿忠心隻換得“小臣越職,非所宜言”八字批語,並且被革除軍職、軍籍,逐出軍營。


    可笑嗎?我隻覺得荒謬。大家都在說要打迴去,在還沒有經過各任皇帝的折騰的宋軍,也還是有點希望的。但趙構偏不,他一路南下,誰也追不上,管什麽打不打的,還是他自己的安全最重要。】


    【雖遭貶逐,但嶽飛的抗金決心並未因此動搖。他先後在張所、宗澤部下任職,在前後兩人的賞識下,嶽飛的才幹得以繼續發揮,從統領升至統製。


    但好景不長,宗澤不斷上書的北伐並沒有得到高宗的支持,最後因病含恨離世。而繼任東京留守的杜充置宗澤生前的計劃於不顧,北伐終告夭折。


    這個時候的嶽飛,麵對上麵派遣的任務,都完成的很好,更是憑借著多次戰功先後轉武略、武德大夫,授英州刺史。】


    玉不識說的簡單又淩亂,但天幕上是列的一清二楚。


    嶽飛看著自己的經曆,更是看的眼中異彩連連,他知道自己的堅持和努力沒有白費。


    宗澤朗聲大笑,拍了拍嶽飛,讚許道:“不錯啊!”


    嶽飛深吸口氣,單膝跪地,抱拳道:“宗帥,屬下願追隨您,抗擊金兵,收複失地!”


    宗澤扶起嶽飛,眼中閃過一絲欣慰,道:“好!鵬舉智勇雙全,乃是我大宋之福。今後,我們當同心協力,共抗金兵!”


    但他也深知,抗金,僅憑他們是不夠的,重要的是上麵的人也得一力支持才行。想到這裏,剛剛的心潮澎湃漸漸冷卻下來,有生之年,他真的能夠等到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螢火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螢火流並收藏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