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緣何不快樂,隻因不讀蘇東坡”。】


    對於這些詩人,其實各位帝王並不是很感興趣,他們關注的是介紹他們人生和講解他們的詩時透露出的信息。


    “又是一個被貶的。”


    李世民都有些麻了。怎麽他唐朝的詩人生活都這麽差勁啊?雖然在他看來,詩詞於他無甚大用,但不得不說,眾多名詩名人,還是能夠給他的大唐增添不少光輝的。畢竟,能名傳後世本就是種本事。


    “就是不知道這個蘇東坡又是怎麽樣的一個人。”


    長孫無忌聞言笑道:“想來是個樂觀曠達的。”


    是了,能在天幕上出現,又被人說出“人生緣何不快樂,隻因不讀蘇東坡”的,又能差到哪裏去。


    “李賀是中晚唐的詩人了,”想到這裏,貞觀的帝王和文武大臣都對蘇軾起了些許好奇,“若在晚些,就是晚唐了。”


    是的,前麵介紹的都是唐朝的詩人,他們也以為最後會是唐朝的詩人來收尾。看著大唐這些“詩王”“詩佛”“詩仙”“詩聖”“詩魔”“詩鬼”,現在又多了一個“詩神”,雖然嘴上不說,有對唐朝後麵的發展耿耿於懷,但心下還是有些寬慰的——至少,唐朝詩風很盛啊!


    【我們現在談論起蘇軾,大抵消不去這幾個印象:大宋最有名的美食博主,文學圈的頂流愛豆,社交達人等。


    這些印象代表了蘇軾會寫,他的詞作冠絕古今、詩篇開一代之風;蘇軾也會吃,東坡冷鍋魚、東坡肉、東坡豆腐,他自創的菜譜至今流傳,更是留下了眾多關於吃的詩詞;蘇軾還會玩,會大半夜的找朋友,“懷民亦未寢”,一起夜遊承天寺,讓大家津津樂道至今。


    蘇軾,“人間不可無一的有趣靈魂”,不禁讓人想到,能有這樣幽默、詼諧、灑脫的人做朋友,該是怎樣的一件樂事吧?】


    宋朝。


    安靜聽著的大夥兒先是都有些驚訝。


    他們可聽清楚了,這個蘇軾是“大宋”的人。


    前麵介紹的四個人都是唐朝的,怎麽就輪到他們宋朝的了呢?聽著好像還是個頗受天女喜歡的人,名氣也很大。


    然後就是驚喜。


    原來他們大宋的人也能登上天幕嗎?就是不知道這個蘇軾是哪朝的人了。


    要知道,這天幕上全天下共同觀看的,這可是真的“一朝成名天下知”啊!


    趙匡胤也很是激動,宋朝的人能上榜,說明他們他們大宋的文治應該不差。就是怎麽就隻有一個人?


    那頭的趙匡胤還在遐想,這邊的玉不識已經開始流程,簡單介紹起了蘇軾。


    【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坡仙,眉州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曆史治水名人。與父蘇洵、弟蘇轍三人並稱“三蘇”。


    嘉佑二年,參加殿試中乙科,賜進士及第,一說賜進士出身。


    嘉佑六年,參加製科考試,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 。


    宋神宗時,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


    元豐三年,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宋哲宗即位後,出任兵部尚書、禮部尚書等職,外放治理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


    隨著新黨執政,又被貶惠州、儋州。


    宋徽宗時,獲赦北還,病逝於常州。


    南宋時期,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李世民看到對蘇軾的介紹,難得卡了一下。


    原來蘇軾不是他唐朝的?


    “宋,就是唐後麵的朝代嗎?還有南宋又是什麽意思?莫不是又有一個王莽?”


    看著唐朝在詩人筆下從盛世到戰亂、複又安定,隻是不複盛唐的輝光,他已經對唐朝的衰亡有了預料,畢竟想要傳至萬世的秦朝二世而亡,強盛如漢朝,也在三國消散了最後的餘暉。隻是,也不知道這個“宋”,發展如何。


    “蘇軾的經曆,還挺豐富的。”杜如晦看著蘇軾這豐富的外任經曆,有些理解了前麵為什麽會說蘇軾“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


    房玄齡也說了一句:“而且看樣子,這個蘇軾能力也是有的。”能冠以“治水名人”,想來能力是不差的。


    “還有這個‘三蘇’,父子三人齊上陣,可真是厲害啊。”


    “家學淵源?是盛事,蘇家也是厲害的。”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文、書、畫等方麵取得很高成就。


    蘇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文著述宏富,縱橫恣肆,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蘇軾也善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合稱“宋四家”;蘇軾還擅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寒食帖》《瀟湘竹石圖》《枯木怪石圖》等。


    在蘇軾的文學中,以詞和散文最為突出。詞從唐朝到北宋初期,一直都是“豔科”,地位不高。到了蘇軾之後,將詩的一些創作理論運用到了詞中,使得詞的文學性大大增強,提高了詞的地位,從根本上改變了詞的地位。


    當然,蘇軾在詩方麵也非常具有造詣,是江西詩派的鼻祖之一。今天,我們不談他的文詞書畫,我們先來看蘇軾的詩。】


    看著蘇軾這一連串的頭銜,宋朝眾人都要驚呆了。


    尤其是宋朝的讀書人,更是激動異常。


    現在宋朝初定,內外交困,燕雲地區尚未收複,一切都是在發展初期。前麵都是唐朝的詩人,名氣本就足夠大了,他們還沒有什麽實感,現在看見後世中有個人如此出色,更是激起了他們對讀書的熱情。


    看樣子,這部分是輪不到他們了,但這個天幕也沒說就講詩人,要是輪到他們了呢?


    大家都在美滋滋做著美夢。


    漢朝。


    劉徹指著辛棄疾對著霍去病說道:“這個辛棄疾是不是照你的名字取得?”


    他本就相信霍去病的天賦和能力,現在看到後世一個名字幾乎就是照著霍去病取的人,更是堅信了自己的想法。


    霍去病倒很是淡定,“隻是名字而已,而且他是詞人。”


    自迴來後就時不時召見的衛青也陪坐在一旁,看著劉徹搬出了小榻和吃食,一副看戲的樣子,聽著他們的談論,心底有些無奈。


    劉徹還要衛青肯定他的觀點:“仲卿,你覺得呢?”


    衛青:“去病是有些天賦,但也還要多加鍛煉。”


    衛青是不會把話說滿的。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嘉佑六年,蘇軾出任陝西鳳翔府簽判,弟弟蘇轍送其到鄭州,迴京城開封後給他寄去題為《懷澠池寄子瞻兄》的詩,蘇軾接到信後依照原韻和作。人生飄泊不定、匆匆無常,蘇軾在詩中對自己的弟弟抒發了自己的人生感慨——


    在蘇軾看來,不僅每個人的具體生活行無定蹤,整個人生也充滿了不可知。就像鴻雁在飛行過程中,偶一駐足雪上,留下印跡,而鴻飛雪化,一切又都不複存在;就像老僧新塔,壞壁舊題,也都不過是泥上爪印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螢火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螢火流並收藏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