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他們該去哪裏呢?蜀國有諸葛亮在,必不可能接受他們,那麽要去孫家小輩那邊賭一把嗎?


    司馬懿有些猶疑,唯一能夠確定的,是魏國再也不會是他們司馬家的歸屬。


    ——當然,人家曹魏定然也不稀罕。至少現在,曹丕真的快要被氣死了。


    若是堂堂正正地被打敗了,那也還有的說,結果看看天女說的都是些什麽東西!司馬家“隻想篡位,而非是誌在撥亂反正”,他家的一統和他們追求的一統,應該就是兩模兩樣。


    至於司馬懿的心思,東吳會不會接受他,那也還是兩說,畢竟這還隻是他個人的想法。


    曹丕聽到司馬家重要的人都已走脫,經過查探之後更是發現早已開始了轉移,不由得冷笑一聲。


    司馬家的名聲可算是臭了,他想走,又能走到哪裏去呢?


    曹丕這樣想著,一邊壓抑著身體的難受,一道道命令傳了下去。


    在一邊,諸葛亮麵對著劉禪時不時的眼淚攻擊,都快要已經習慣了。


    司馬懿也算是他的老對手了,自然能夠猜出幾分他的想法。


    他半是慚愧地聽著玉不識的誇耀,同時又分出心神思考接下來蜀國的發展。


    司馬懿,甚至是司馬家,哪怕天女沒有講的很明白,但她的態度也已經擺在了這裏,他們很難有像天幕中那樣得意而失敗的結局。不過顯而易見,哪怕從魏國順利逃脫,也不會轉道來蜀國。


    【我們把時間拉迴到公元220年,三國先後成立——


    延康元年即220年,曹丕自立稱帝,因其姓曹,後世稱之為曹魏或曹魏政權,定都洛陽,到鹹熙二年曹奐禪位於司馬炎,享國46年,主要控製北方九個州、即長江以北,勢力最為強大。


    章武元年、也是公元221年,劉備稱帝,為表示自己政權合法性國號仍沿用漢,因其控製範圍在益州一州,即蜀地,故後世稱之為蜀漢或簡稱蜀。蜀漢勢力最為弱小,炎興元年劉禪投降鄧艾,享國43年。


    最晚建國稱帝的是東吳:公元229年,即建興元年,孫權正式稱帝,建立孫氏政權國號吳,因其姓孫,故稱孫吳,又因其控製揚州、交州、荊州等江東地區,又稱為東吳。】


    【我想,到了這裏,大家應該都能看出來了——


    是的,諸葛亮選擇輔佐的,是當時最為弱小、隻有益州一州的蜀漢。可以說,在他出山之時,劉備勢弱,幾無立足之地。


    不過諸葛亮也沒有就此放棄,他既然選擇了蜀漢,就一定會擔起責任來——


    首先,他憑借自身謀略,聯孫抗曹,於赤壁之戰大敗曹操,為蜀漢的發展爭取了時間,也是一舉奠定三國鼎立之勢;之後又輔佐劉備建立蜀漢,“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製,開誠心,布公道”,治理內政井井有條,使得蜀地百姓安居樂業;於他個人,更是忠心耿耿、鞠躬盡瘁,當然,他也成功地把蜀漢發展了起來。到了後麵,他更是多次進行北伐,想要恢複漢家天下。


    可惜,丞相終究是輸了一場,輸掉了他的生命,也輸掉了一統的夢想。


    但是,我們依舊認為丞相是偉大的。——那麽,我們從最開始說起,來看看諸葛亮是如何“偉大”。】


    玉不識微微拖長了聲音的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諸葛亮對此也是微微有些失笑,雖然當時主公確實勢弱,但這樣一講,也是把他抬高了不少。


    他迴想起曾經劉備尚且在世時的日子,一開始確實艱難了一些,但眾誌成城、齊心同力,蜀漢也慢慢地發展了起來。


    但他能夠尋常以待的東西並不是其他人也能尋常以待的。


    曹丕看著玉不識緩緩講述著這段過去的內容,先前對著司馬懿去的怒火反而消去了不少,他此時的心情轉向了複雜。


    當初的赤壁之戰,他們曹軍,可真稱得上是損失慘重啊……


    曹丕想起了自己的父親,他當初停在了最後一步,沒有稱帝,當時的他,是有想些什麽嗎?


    嬴政仔細看了看水幕中最開始的、隻占據了一個很小的點的“蜀漢”,神情微微有些變化。


    雖然他也自得於自己一統了天下,開創了新的紀元——畢竟天女對他的好感他也是輕而易舉能夠覺察的,但之前提到的內容也沒有說錯。秦朝能夠建立、能夠一統天下,是建立在前麵數代君王一起的努力上的。“奮六世之餘烈”,也不是一句空話。


    這個諸葛亮有這個膽子和自負的實力接下這樣的開局,也確實是挺了不起的。


    不管是前麵的李斯和霍光,還是這個諸葛亮,看起來能力都是有的,就是不知道後麵的人情況如何了。嬴政想起角落裏的那些名字,忽然對後麵的內容有了期待。


    劉邦看著劉備和諸葛亮想要“興複漢室”的願望,倒很是感興趣。


    “興複漢室?這個願望不錯。”


    先前他看著霍光的內容,其實也是有些興致缺缺的,畢竟那是他後代的事情了,他想管也管不到,又何必自找煩惱呢?況且霍光再怎麽說、嗯,從某種程度上說,不也還是為他漢家天下兢兢業業嗎?說起霍光,其實他也是對劉徹這位他的子孫後代手中的衛青和霍去病更感興趣一些。打匈奴的好手,他也很是需要啊!


    ——雖然這次的白登之圍尚未發生,但對於一直虎視眈眈的匈奴,劉邦也是一直注意著的。他看著衛青和霍去病,更是羨慕得眼睛都要紅了。


    至於這第三個被天女介紹的“臣”以及他的主公,他們的身份和努力還是值得他高看一眼的。都是漢朝的末年了,還是東漢的末年,也還是有人一直念著漢室,他也是高興的。


    畢竟這也算是對他的肯定不是嗎?誰讓他是漢朝的開國帝王呢?


    【要說起對諸葛亮最開始的事跡,我們最熟悉的內容,應該就是劉備“三顧茅廬”和諸葛丞相的“隆重對策”,足不出戶而計定三分天下,甚至後麵的發展也確實遵循了這份計謀,可以說,這是諸葛丞相走上“神壇”的開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螢火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螢火流並收藏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