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笑間,大哥鄭大牛開著五菱麵包車到來,他是送父母來的,高歌趕忙放下小可愛付小燕去迎接。師母見到幺兒,拉住他慈愛地打量愛撫,仿佛離開一周像是有一年。


    “爸、媽,您們來怎麽不說一聲呢,還沒吃晚飯吧?”高歌關心問。


    “想來就來,有必要說麽?全程高速四小時就到,吃過晚飯我們就動身了。去,給我拿瓶酒來。”師父說。“歌兒,明明這次迴家,怎麽說你的三節棍不咋滴了?”


    “這家夥,我若是正常發揮,傷了他怎麽辦?”高歌知道師父在試探,擔心他因為工作和家庭忽略了習武。


    師父未言,趁他不備,突然揮臂掃向他胸膛,見他受擊後穩若磐石才滿意嗯了一聲。為了讓師父放心,高歌隨即在草坪上來了一套騰空翻和旋轉掃腿、揮拳舞風,最後一拳直擊師父。師父略微側身,使出八卦掌以柔克剛將拳化解。高歌瞬間收拳閃在師父身後,使出雙掌將師父擊走一步。


    “不錯,力道剛勁、遊刃有餘、見招出招、靈敏快捷。我先去房間洗把臉,今晚陪我好好喝幾杯。”師父師母和大哥笑嗬嗬離開,高歌去餐廳酒櫃拿出兩瓶汾酒。


    所有人都結束了遊泳、健身、舞蹈和彈琴,大人全在後花園廊廳、木亭、花廊和草坪上閑聊;孩子們全在前花園或湖邊觀景亭嬉鬧。女士和孩子們喝著自己喜歡的飲料,冰糖梨汁、紅棗汁、楊梅汁和橙汁品種繁多;男士們則是啤酒和白酒,歡笑聲此起彼伏。


    馬月娥和付小燕換下夏文海操持著鹵串,夏嵐溪依然陪伴著媽媽呂美仁,怎麽看都是一對親熱母女。待師父、大哥和夏文海加入坐定,吳美蘭父母也滿麵笑容出現,高歌熱情地招唿吳父坐下,吳母則和迎接的女兒吳美蘭愉悅地坐在一旁。


    吳父已退休有一年之久,夫妻倆這段時間去了很多地方,還隨團去過新馬泰越和香港澳門,偶爾也會一起去學校陪外孫高劍幾天。自從接觸園林場12匹馬和喂養幾次後,吳父就離不開這12匹馬了。


    他16歲上山下鄉時,就跟著生產隊一位大爺當上了馬官,負責喂養三匹馬和馬車運輸,長年累月與三匹馬建立了深厚感情,發展到吃住在馬棚。返城那天,他還抱著馬兒難舍難分的哭了大半天,差點被人遺忘在馬棚裏。迴城後,曾利用兩個春節假期迴生產隊看望那三匹馬。


    吳美蘭對父母天天在園林場做事,又不願住在家裏十分頭痛,隻好將難題甩給了丁丁。丁丁倒是善解人意,見五層樓宿舍一樓三套房間還空著,便將夫婦倆安排在彭大喜家隔壁。這也給從國外旅遊迴家的彭大喜和馬月娥一個驚喜,請人在六天時間就將後院擴大一倍,兩戶人家共享一個後花園。


    “這12匹馬可真是好馬呀,個頭比我以前養的馬大多了。兩個小的也可愛,嬌小玲瓏的,怎麽看都喜歡。嘿嘿!”吳父呷了一口酒舒暢道。


    “爸,您老養馬,老媽養花都可以,但不能過於操勞,繁重的事情就交給別人。既然您倆不願住在家裏,有什麽要求就告訴丁丁或是美蘭,千萬別委屈了自己。丁丁,待會給爺爺拿一箱酒過去,蜂蜜也要帶上兩瓶。”高歌說。


    吳母看著高歌這個女婿是越看越喜歡,對他真摯的關心也是感動。


    “高歌,別為這些小事操心,我倆會安排好的,還有你嫂子幫著呢。你也44了,要多注意身體。蘭蘭,你可要多多關心他,別隻顧著享受。”


    見身旁悠哉喝著啤酒的老伴,便訴苦道:“唉,你爸是沒救了。他上輩子應該是匹勞命的馬,這輩子馬就是他的命,在他麵前誰都沒有馬重要。蘋果每天是整箱買迴家,都是早晚喂馬的,有損傷和奇形怪狀的我才吃得著。煮好的涼茶都舍不得讓我多喝一口,生怕他的馬兒不夠喝。


    哎喲喂,你們是沒看到他給馬洗澡的樣子,那個細致呀,我閨女和外孫都沒享受過。給馬梳毛,給馬修掌,都賽過姑娘繡花了。如果孩子們兩人騎一匹馬,他一定會罵,說是會累壞馬的;騎馬在河邊淺水中跑也會罵,說是馬看不清水中石頭會崴腳;誰騎馬甩鞭聲音大了也會挨罵,說是輕輕打一下提示就行了......”


    吳母在大家麵前大倒苦水,引起笑聲不斷。


    高歌很享受這種氛圍,想起也該去安東縣城看望梁詠丹父母了。梁詠丹家裏人都還好,就是兩個嫂子特愛在外麵炫耀,導致兩個侄兒也是這樣。整個安東縣城,差不多都知道高歌是他們家的女婿,是兩個孩子的姑爹。兩個嫂子的現代車還不到四年,最近又處理掉換上了沃爾沃,說是怕有損高歌的麵子。每次兩妯娌來永陵,少說也要買上七八千物品帶迴家。反正是理由充分,梁詠丹隻能在背後忍氣吞聲的偷偷買單,也怕了這兩位嫂子。


    吳母也起身去了師母和嶽母那邊,反正她們是有得聊。師父喝完第二杯酒,便對小兒子說道起來。


    “歌兒,你楊伯帶了一幫後生去了龍吟山,那邊兩大人工湖已經完工,隻剩下最後防滲漏的事了,這點你楊伯很拿手。用石灰拌黃泥槳既能防滲漏,又能給湖床消毒。房族長知道後不僅安排提前燒石灰,也加快了燒製磚瓦的速度,還要在石門外的荒石灘再建一大人工湖。


    他們村一千多號人也忙活大半年了,你還是要找個機會給他們補償一下,就先給個50萬吧,多了反而不行,總之不能讓他們白幹。老楊昨天打電話給我,說聚義村範圍所有的雜草都已清理幹淨,山上的樹和竹子也幫我們種好,僅良種油茶林就有千畝,還有一片茶園。他們是在幫我們趕季節呀,你說不迴報一點說得過去嗎?”


    這些情況高歌大多都清楚,也知道瑤族同胞是在急於感恩,對這種樸實勤勞憨厚的鄰居,他何嚐不想善待他們呢?


    “爸,很多事情不必急於一時,今後的作坊和糧油倉庫都會建在二道崖口那一片,我還想把農機庫建在那呢。村裏那套農機質量很不錯,我隻需補充齊全,再追加一整套就足夠了。兩村有十多平方公裏,以後還要添置一台進口挖機和一台中小型壓路機。給錢,不如幫助他們把水利灌溉係統和村道建好,把整體農田開墾平整好,這才是最重要的。”


    大哥鄭大牛非常讚成小弟的說法,認為這才是真正落到實處的幫助。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考慮到瑤族鄰居目前實在困難多多,暫時先資助20萬現金,由他們自己安排。


    想到新聚義村既要建水電站,還要建啤酒、白酒和瓶裝水廠,無疑又是一大投入。大哥還是想由村裏投入一個億,以此緩解高歌的壓力,師父也讚同這樣。


    高歌聽後笑了笑,說:“爸、大哥,你們認為兩個億對金達集團而言很多嗎?我告訴你們倆,這次永陵市修建主幹道,我們先後出資三個億,新農場接手也要投入兩億,你們還有什麽擔憂的呢?聚義村未來的路還很長,就多留些儲備吧。一切都是變化的,有了足夠的儲備才能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坦白地講,我對未來依然不放心,有機會的話,我倒是有興趣在加拿大建一個永久性聚義村。那裏本就是地廣人稀,私有財產又受法律保護,不存在什麽麵臨拆遷難題。隻有永久,才存在傳承,聚義村必須要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因為它是屬於人類璀璨的曆史和文化。”


    “可那是國外呀,祖宗能答應嗎?”師父和大哥同時問。


    “國內也好,國外也罷,都屬於同一個地球。能永遠傳承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老祖宗怎麽會不同意呢?難道未來又麵臨拆遷讓聚義村徹底消失就正確嗎?”


    高歌的話讓師父和大哥無語,隻得仰天長歎一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顏洪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野火a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野火a並收藏紅顏洪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