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春節到來,現在每次迴家過春節都是三輛車了。聚義村因為老村長和高歌他們迴來熱鬧很多,當晚就在聚義堂擺上迴字連桌。
這次的主菜是馬肉,也是特意留在今天食用,一個月前老死的馬必須要得到全村人的感謝。
任總的妻子殷蘭芝已成了村裏的名人,村裏任何事務都離不開她。見到高歌迴來,再次展現出濃鬱的溫柔與喜悅;任珍也成了村裏學生假期學習輔導員兼村課堂老師;家寶的情況很不錯,精神麵貌和廚藝大有改觀,還與一位女服務員已好上;家珍愈顯年輕漂亮,叫高歌大哥哥也有了兒時的親熱與清甜;外甥女英英也沒了初始的拘謹,盡顯天真活潑、清純可愛。英英最親近大舅媽沈秋怡,依在她懷裏悄悄話說個不停。
把酒言歡間,高歌詢問起聚義村搬遷的事,謝蘭芝馬上迴答:“一直沒人來談論這事了,知道我們村的人齊心又會武功,他們也不敢強來。”
大哥接話道:“那次我說得很明確,拆遷可以,但必須為聚義村提供至少一千畝地方,並白紙黑字立下保證絕不再出現拆遷,老祖宗留下來的基業不能徹底葬送在我們手中。”
眾長者也是義憤填膺,主張就這麽僵持著也行,同時也悲歎世界如此之大,怎麽就容不下一個聚義村存在呢?
雖然謝蘭芝和任珍對住在家裏表示滿意,高歌還是認為她倆有個獨立空間比較好。征得馬月娥同意,便建議母女倆住在馬月娥家,每天上下班也方便,要不就在村對麵尋找一套合適的二手房。
謝蘭芝還是希望能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想到聚義村麵臨拆遷事宜,還是認為住在馬月娥家好。她心裏還有了一個新想法,那就是期盼高歌能迴到她的家,就像真正的妻子來關愛迴家的丈夫。
春節幾天,高歌還是隻要外出就會被人劫走,到來的姐姐姐夫也習慣了跟隨弟弟他們沒目標的做客,高虹現在過春節陪伴公婆兩天,就會迫不及待迴娘家,不到開學是不會迴家的。
項峮也是一樣,可又怕父母孤單,幹脆一家人乘出租車來,反正聚義村有客棧。兩老也是為女兒操心累了,不再叨叨她的婚嫁之事。針對項峮買車一事,師父師母也是提出批評高歌不該忽略關心妹妹。與一幫姐妹瘋鬧一陣,項峮坐在高歌身上撒嬌宣布,她想要一輛奧迪。原因很簡單,小汽車都有四個輪子,正好與奧迪車標相符,這理由把小雨惹瘋了,一幫姐妹差點把家給瘋跨。
在歡鬧中,高歌委托二哥幫忙,節後就幫項峮完成此事。鑒於高歌實在太忙,項峮勉強同意由二哥代辦。
盡管不願去見母親和哥哥,但在師父師母的要求下不得不去一趟。家還是零亂樣,哥哥高峰繼續著頹廢邋遢,高歌實在不願多看他一眼。放下禮品、給過紅包,與有些好轉的母親簡聊幾句便匆忙離開。
隨後去車廂拿出禮品去看望沈阿姨。沈阿姨夫婦非常驚喜,迎進高歌話匣子就敞開,告知高虹每年都會來看他倆幾次,隻是從不迴樓上娘家。
“哎喲,你看看你,真是越來越出息了,還幫姐姐買那麽好的車。你哥知道後對你媽大吵大鬧,說他沒有弟弟妹妹。唉,都四十多的人了,就不想想自己的種種不好。你哥每月都有四五千,可你看看他,一身像樣的衣裳都沒有。整天就知道打牌喝酒,還要找你媽要錢。你嫂子馬月娥是多好的人呀,他竟然不珍惜,活該孤身一人。”兩老對高歌直言直語,知道高歌不會在意。
“他一輩子不醒悟我也沒法,就這麽保持距離也好。沈姨,看到您們二老身體還好,我就想起毛姨兩口子。當年要不是她幫我,婉兒也不會過得那麽開心。如果他倆還在該有多好啊,我真想好好孝敬兩位老人家。”高歌傷感道。
“你難道不知道?你小德哥離婚帶兒子迴來快一年了,搞了個什麽廣告製作的事,生意還可以,兒子下半年就讀高二。唉,這毛桂敏也是命苦,兩口子走了才有兒子孫子迴家,能多熬幾年不就熬出頭了......”
三人聊得正投機時,沈阿姨小女兒一家三口迴來。彼此寒暄幾句,高歌給了沈阿姨外孫女一個大紅包便告辭。他是想去超市買些禮品再去毛阿姨家,與小德哥哥有二十年沒見麵了,以前糊紙盒時幫了不少忙,對他還是心存感激的。
敲門開門兩人見麵,已不再是往日年少時。
“高歌,是你呀!嗯,不錯,風度翩翩的,沈姨可沒少誇你哦。”兄弟倆緊握彼此的手熱情道,一旁英俊高大的小青年跟隨靦腆地叫了聲:叔叔新年好。待他接過禮品道謝,高歌給了他一個準備好的紅包。
“哎喲,你看看我們倆,以前糊紙盒時還遠沒他大,這一晃的都過四十了,歲月不饒人呀。”小德哥哥感歎道。“聽說你混得不錯嘛,怎麽是選在永陵市發展呢?”
“也許是緣分在那吧。也就混得一般般,還過得去。小德哥,大哥和二哥難道就一直沒迴來過?”高歌問。
“大哥有十多年沒見了,二哥四年前路過省城時見過一次。唉,我們兄弟三各有各的命數,同是父母生,命數不一樣,歸宿也不同。兄弟間若想相聚,那就要看機緣在何時了。我現在隻遺憾父母早逝,有機會迴家卻是陰陽兩隔不能盡孝,人一輩子還正如我媽以前的哭訴——沒什麽意思。當今的我,隻能盡力讓兒子過好就行了。”小德哥說。
“我聽沈阿姨講,你是在做廣告業務吧?”高歌問。
“可以這麽說,做點網上廣告代理、一些招牌、展牌和噴繪製作之類。目前一個月除開所有和兩個幫手的工資,還有個幾千淨得,我們父子倆省點花也能存點錢。不提前做準備不行呀,兒子今後讀大學要錢,結婚就是無底洞嘍。如果今年情況再好一些,我打算買一輛二手麵包車方便跑業務和送貨,我這輩子就這樣了。”小德哥麵帶傷感說。
高歌了解情況後心裏有了底,決定好好幫他一把。在小德哥誠懇挽留下,高歌留下吃了晚餐,仨男人就一個牛雜火鍋配上白菜豆腐喝酒,越聊越歡暢。最懷念的還是年少糊紙盒那段美好時光,還有失去親人的苦楚,兩人約好明天上午去祭拜他父母。
該小區位置隻有侄兒明明知道,晚餐結束時,梁詠丹帶明明乘出租車到達。明明和姑姑高虹一樣,不願上樓去看奶奶和爸爸,仿佛他倆不是親人。梁詠丹負責開車,高歌趁空隙電話通知已迴家的項峮,從今以後,分公司和本地大藥房所有廣告製作全部交給曉得廣告部,提醒項峮不可暴露他。
看著丈夫操心樣子,梁詠丹百感交集苦笑地搖了搖頭,問:“高歌,這世上有救世主嗎?”
她還是問了,本意是提醒高歌不要過於為別人操心。
高歌思索片刻,迴答:“在我的世界觀裏,救世主和天堂皆存在,關鍵是你否能找到通往天堂的路,或是你能否被救世主所青睞。”
“咦,你這種迴答很有新意呀,我好像認可了。能認識你成為你的妻子,我似乎感覺到已被救世主青睞,正步入天堂路上。”梁詠丹瞬間改變了態度。“高歌,你信仰上帝或是佛嗎?”
“不拒也不信,在心裏還是很敬重的。”高歌迴答。“我的所作所為隻是順應天道,小說裏有一句簡短對白:神就在你心裏。我很接受這個觀點。我救助的人確實很多,包括現在的歐陽雪蓮,隻是他們值得我救助。對剛才的小德哥哥出手相助,純屬於感恩和迴報。知恩不報,必違天道;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坐在後麵的侄兒明明聽了叔叔這番言語,也跟著思考起來。
這次的主菜是馬肉,也是特意留在今天食用,一個月前老死的馬必須要得到全村人的感謝。
任總的妻子殷蘭芝已成了村裏的名人,村裏任何事務都離不開她。見到高歌迴來,再次展現出濃鬱的溫柔與喜悅;任珍也成了村裏學生假期學習輔導員兼村課堂老師;家寶的情況很不錯,精神麵貌和廚藝大有改觀,還與一位女服務員已好上;家珍愈顯年輕漂亮,叫高歌大哥哥也有了兒時的親熱與清甜;外甥女英英也沒了初始的拘謹,盡顯天真活潑、清純可愛。英英最親近大舅媽沈秋怡,依在她懷裏悄悄話說個不停。
把酒言歡間,高歌詢問起聚義村搬遷的事,謝蘭芝馬上迴答:“一直沒人來談論這事了,知道我們村的人齊心又會武功,他們也不敢強來。”
大哥接話道:“那次我說得很明確,拆遷可以,但必須為聚義村提供至少一千畝地方,並白紙黑字立下保證絕不再出現拆遷,老祖宗留下來的基業不能徹底葬送在我們手中。”
眾長者也是義憤填膺,主張就這麽僵持著也行,同時也悲歎世界如此之大,怎麽就容不下一個聚義村存在呢?
雖然謝蘭芝和任珍對住在家裏表示滿意,高歌還是認為她倆有個獨立空間比較好。征得馬月娥同意,便建議母女倆住在馬月娥家,每天上下班也方便,要不就在村對麵尋找一套合適的二手房。
謝蘭芝還是希望能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想到聚義村麵臨拆遷事宜,還是認為住在馬月娥家好。她心裏還有了一個新想法,那就是期盼高歌能迴到她的家,就像真正的妻子來關愛迴家的丈夫。
春節幾天,高歌還是隻要外出就會被人劫走,到來的姐姐姐夫也習慣了跟隨弟弟他們沒目標的做客,高虹現在過春節陪伴公婆兩天,就會迫不及待迴娘家,不到開學是不會迴家的。
項峮也是一樣,可又怕父母孤單,幹脆一家人乘出租車來,反正聚義村有客棧。兩老也是為女兒操心累了,不再叨叨她的婚嫁之事。針對項峮買車一事,師父師母也是提出批評高歌不該忽略關心妹妹。與一幫姐妹瘋鬧一陣,項峮坐在高歌身上撒嬌宣布,她想要一輛奧迪。原因很簡單,小汽車都有四個輪子,正好與奧迪車標相符,這理由把小雨惹瘋了,一幫姐妹差點把家給瘋跨。
在歡鬧中,高歌委托二哥幫忙,節後就幫項峮完成此事。鑒於高歌實在太忙,項峮勉強同意由二哥代辦。
盡管不願去見母親和哥哥,但在師父師母的要求下不得不去一趟。家還是零亂樣,哥哥高峰繼續著頹廢邋遢,高歌實在不願多看他一眼。放下禮品、給過紅包,與有些好轉的母親簡聊幾句便匆忙離開。
隨後去車廂拿出禮品去看望沈阿姨。沈阿姨夫婦非常驚喜,迎進高歌話匣子就敞開,告知高虹每年都會來看他倆幾次,隻是從不迴樓上娘家。
“哎喲,你看看你,真是越來越出息了,還幫姐姐買那麽好的車。你哥知道後對你媽大吵大鬧,說他沒有弟弟妹妹。唉,都四十多的人了,就不想想自己的種種不好。你哥每月都有四五千,可你看看他,一身像樣的衣裳都沒有。整天就知道打牌喝酒,還要找你媽要錢。你嫂子馬月娥是多好的人呀,他竟然不珍惜,活該孤身一人。”兩老對高歌直言直語,知道高歌不會在意。
“他一輩子不醒悟我也沒法,就這麽保持距離也好。沈姨,看到您們二老身體還好,我就想起毛姨兩口子。當年要不是她幫我,婉兒也不會過得那麽開心。如果他倆還在該有多好啊,我真想好好孝敬兩位老人家。”高歌傷感道。
“你難道不知道?你小德哥離婚帶兒子迴來快一年了,搞了個什麽廣告製作的事,生意還可以,兒子下半年就讀高二。唉,這毛桂敏也是命苦,兩口子走了才有兒子孫子迴家,能多熬幾年不就熬出頭了......”
三人聊得正投機時,沈阿姨小女兒一家三口迴來。彼此寒暄幾句,高歌給了沈阿姨外孫女一個大紅包便告辭。他是想去超市買些禮品再去毛阿姨家,與小德哥哥有二十年沒見麵了,以前糊紙盒時幫了不少忙,對他還是心存感激的。
敲門開門兩人見麵,已不再是往日年少時。
“高歌,是你呀!嗯,不錯,風度翩翩的,沈姨可沒少誇你哦。”兄弟倆緊握彼此的手熱情道,一旁英俊高大的小青年跟隨靦腆地叫了聲:叔叔新年好。待他接過禮品道謝,高歌給了他一個準備好的紅包。
“哎喲,你看看我們倆,以前糊紙盒時還遠沒他大,這一晃的都過四十了,歲月不饒人呀。”小德哥哥感歎道。“聽說你混得不錯嘛,怎麽是選在永陵市發展呢?”
“也許是緣分在那吧。也就混得一般般,還過得去。小德哥,大哥和二哥難道就一直沒迴來過?”高歌問。
“大哥有十多年沒見了,二哥四年前路過省城時見過一次。唉,我們兄弟三各有各的命數,同是父母生,命數不一樣,歸宿也不同。兄弟間若想相聚,那就要看機緣在何時了。我現在隻遺憾父母早逝,有機會迴家卻是陰陽兩隔不能盡孝,人一輩子還正如我媽以前的哭訴——沒什麽意思。當今的我,隻能盡力讓兒子過好就行了。”小德哥說。
“我聽沈阿姨講,你是在做廣告業務吧?”高歌問。
“可以這麽說,做點網上廣告代理、一些招牌、展牌和噴繪製作之類。目前一個月除開所有和兩個幫手的工資,還有個幾千淨得,我們父子倆省點花也能存點錢。不提前做準備不行呀,兒子今後讀大學要錢,結婚就是無底洞嘍。如果今年情況再好一些,我打算買一輛二手麵包車方便跑業務和送貨,我這輩子就這樣了。”小德哥麵帶傷感說。
高歌了解情況後心裏有了底,決定好好幫他一把。在小德哥誠懇挽留下,高歌留下吃了晚餐,仨男人就一個牛雜火鍋配上白菜豆腐喝酒,越聊越歡暢。最懷念的還是年少糊紙盒那段美好時光,還有失去親人的苦楚,兩人約好明天上午去祭拜他父母。
該小區位置隻有侄兒明明知道,晚餐結束時,梁詠丹帶明明乘出租車到達。明明和姑姑高虹一樣,不願上樓去看奶奶和爸爸,仿佛他倆不是親人。梁詠丹負責開車,高歌趁空隙電話通知已迴家的項峮,從今以後,分公司和本地大藥房所有廣告製作全部交給曉得廣告部,提醒項峮不可暴露他。
看著丈夫操心樣子,梁詠丹百感交集苦笑地搖了搖頭,問:“高歌,這世上有救世主嗎?”
她還是問了,本意是提醒高歌不要過於為別人操心。
高歌思索片刻,迴答:“在我的世界觀裏,救世主和天堂皆存在,關鍵是你否能找到通往天堂的路,或是你能否被救世主所青睞。”
“咦,你這種迴答很有新意呀,我好像認可了。能認識你成為你的妻子,我似乎感覺到已被救世主青睞,正步入天堂路上。”梁詠丹瞬間改變了態度。“高歌,你信仰上帝或是佛嗎?”
“不拒也不信,在心裏還是很敬重的。”高歌迴答。“我的所作所為隻是順應天道,小說裏有一句簡短對白:神就在你心裏。我很接受這個觀點。我救助的人確實很多,包括現在的歐陽雪蓮,隻是他們值得我救助。對剛才的小德哥哥出手相助,純屬於感恩和迴報。知恩不報,必違天道;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坐在後麵的侄兒明明聽了叔叔這番言語,也跟著思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