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交替、四季輪迴,時間一晃而過,2007年到來。


    大學畢業的小雨不僅如願以償進入廣告公司,也擁有了一輛非常美觀酷炫的川崎zx-4r黑色摩托車。為了保證能扶起倒下的190公斤重的摩托車,小雨在半年前就開始了健身運動,聚義健身館也是她和林文萱每晚的必去之地


    半年下來,連陪同她的林文萱也變化不少,還帶動沈秋怡、吳美蘭、劉婭翠、秀秀、許倩和陳婷紛紛加入到健身行列。


    考慮到冬季和雨雪天氣騎摩托車不合適,按照小雨對車的喜好,高歌送了一輛她本人挑選的白色奔馳c。見爸媽每天騎自行車去老家味上班很不方便,小雨也跟風買了一輛五菱麵包車送給他倆代步。


    現在的小雨不僅是永陵市知名的時尚辣女,也是聚義村人人喜歡的假小子。哪裏有她,哪裏就是熱鬧非凡。因為她的美麗與活力四射,每天騎著酷炫新潮的高檔摩托車穿梭,永陵年輕人給她起名為——美拉風。眾多官二代、富二代慕名而來頻獻殷勤,皆無功而返。


    金逹醫藥集團年業績繼續攀升,醫藥市場已細化到全省每個鄉村診所,八個拳頭代理產品還影響到了省外周邊地區,使市場更加龐大;全省1094個鎮和206個重點鄉全部都有了楓林堂大藥房,大本營永陵市和省城楓林堂大藥房都過了80家店,楓林堂連鎖大藥房總數為1835家,聯營合作店有359家,皆為鄉鎮級店。


    眾多醫藥生產企業若是想進軍楚省市場,金達醫藥集團便是他們的首選合作方。


    再次拿到分紅,高歌都懶得去看存折一眼,錢對他而言已成了數字。自從去年初,幾位紅顏知己聯合拒收他給錢,高歌就不怎麽關注存折數據了。許倩因管理家庭三千多萬資金,從不過問高歌是否擁有私房錢。


    去年因陳婷剛迴國不久,高歌堅持給她20萬安排好生活。小雨和秀秀在大學畢業時,高歌先後給她倆各一百萬,去年初又給了一百萬,兩人今年同樣是學姐姐共同拒收。


    陳婷也是這樣,提前警告高歌不許再施舍,否則她就消失。陳婷已是利儂科技有限公司財務部經理,全麵負責未來利儂公司的財務,高歌對她自然是放心無憂。


    經過兩年兩個多月的建設和設備安裝調試,一座花園式現代化綜合型化肥農藥生產企業,金逹利儂科技有限公司宣告成立,並於2006年11月29日正式投產。氮肥生產項目因投資過大和原材料一係列問題被取消,集中生產複合肥、滅草靈、植物百病祛、百蟲殺和植物營養液五項產品。


    接手化工廠和農藥廠,最終結算為累計投入高達2.8億,安置兩個廠下崗職工200人,總人數為316人。盡管投入巨大,但金逹醫藥集團賬戶資金依然順利突破25億。這年初,地方媒體先後公布,金逹醫藥集團已是永陵市納稅名列第二的大戶,市政府隨後宣布,金達集團為本市重點保護企業。


    嶽父又新增一家老家味餐廳,知道高歌曾經一直在暗中保護香之都和老家味之後,便有了擴大化的想法。已有60歲的嶽父身體一直不如人意,深感力不從心、工作吃力,不滿足隻有吳美蘭父親一人幫忙。作為服務行業,他急需一位才貌雙全的女性參與,認為劉婭翠非常合適。


    “高歌,春節後你把劉婭翠調給我吧,管理六家店我和你吳叔還真是有點吃不消。”嶽父迴來見到高歌就說。


    “真搞不懂你這個死老頭子,說了多少次不要再開新店,可你就是不聽。到底是錢重要還是身體重要?不如要兒子多調幾個人來,你們倆退休算了,還折騰什麽呀?裏裏外外的又沒人差錢,條件都好了,你女兒還是小富婆了呢。”嶽母恨恨道。


    “媽,您理解一下爸爸。這不是賺錢的事,解釋起來有點複雜,您就由著他好不?爸,您老還真是會看人,我明天就要她做好準備,春節後先跟你熟悉一段時間,以後您老就慢慢放下行不行?”高歌說。


    “行,聽兒子的。”嶽父欣慰道。對這個女婿,他是越看越喜歡,不知不覺總愛以兒子相稱。


    “你看看他倆,就這麽穿上一條褲子了。”嶽母對女兒抱怨道,表情逗笑了大家。


    這幾年間,高歌應邀考察和獨自尋找去了很多偏遠地帶,總是找不到一個合適區域用於建立新聚義村,隻能繼續打聽尋找。


    聚義村跟隨周邊兩年多建設,已打造成一個精品村,也是少見的城中村,成了德源市一道奇特的曆史景觀。兩旁河道是城市花園和多個居民區,好在間隔有綠化帶、馬路和觀光道,高樓大廈沒能遮擋住陽光,僅僅是西麵新四車道邊的新樓盤,在太陽偏西時會給聚義村部分院落留下陰影。


    東部臨湖地帶是城市花園廣場和別墅群,完全不存在遮擋陽光之說。節假日期間仍然是人流如織,外地遊客逐漸增多,春暖花開時那就是人山人海了。


    盡管聚義酒樓擴大一倍規模,也無法接待龐大人流,師父隻得增加到10戶人家配合接待。雖然門票價格上調到每張25元,但絲毫沒起到阻止人流的作用。村裏老年人每天都是自發的分段打掃衛生、維持秩序和監督外來車輛不得入內;所有小商小販隻許在聚義村大門對麵人行道經營,不得進入聚義村範圍內,更不許亂扔垃圾和亂擺亂放。


    改革開放已有20多年,聚義村還是沒有暴發戶,沒有窮人,集體創造的所有財富仍然由村委會統一管理分配。村幼兒園被允許接納村外幼兒,但總人數不得超過100人;村裏小學生、初中生每年有2000元補貼;高中生每年有5000元補貼;大學生每年有一萬補貼;村醫務室有中西醫兩位醫生和兩位護士,普通疾病基本上在村醫務室治療,所有六十歲以上老年人每月在醫務室做一次體檢。


    習武和農技必會的祖訓同樣被繼續傳承,不因時代變遷而改變,青少年人人會農活,人人都有一技之長。


    “歌兒,聚義村就這樣了。以後會怎樣?那就看你大哥怎麽去當家。”師父手搭在這次迴家的高歌肩上說。“今夜子時來我房間,有些事也該對你說說了。”


    夜晚,師父為高歌打開了房間一扇暗門,一間小小地下室內的藏品可是嚇到了高歌。一排排物架上的方木盤裏,整齊擺放著50多錠金元寶、400多錠銀元寶、數萬枚銀元和銅錢;各種各樣的鐲子、戒指、耳環、頭釵、佩玉、項鏈等數不勝數;多對大小不一的瓷花瓶和三個青銅鼎,散發著幽暗古樸的光;一個古香古色龍鳳圖案的大缸裏,放著約十卷字畫,令高歌極為震驚。


    “這都是祖宗留下來的,除了我和你媽之外,隻有你和大牛進來過。歌兒,在你有生之年內,一定要輔助大哥盡力保護好它們,不到萬不得已時絕不可變賣其一。我都後悔一時衝動送了你嶽父一對小瓷花瓶,今後你一定要將它們返迴到其中。切記!”師父在一旁對高歌囑咐道。


    大年初一半夜,聚義村僅留下兩位年輕人看護村裏,其他人全去了湖邊祭奠先祖亡親。


    聚義村建立以來的規矩是亡人不可埋葬,必須燒成骨灰撒入旁邊河湖之中,以此杜絕聚義村的未來變成一片墳地。大年初一夜晚,既是祭奠祖先亡親之時,也是全村人在聚義堂徹夜飲酒品茶交談之日。眾紅顏早已適應,許倩也能堅持,唯有首次來的嶽母實在堅持不下去,沒到十一點就靠在老伴身上睡了。


    安頓好兩老休息,高歌獨自外出思考著師父的叮囑,還有聚義村新址的選擇之事,深感責任有增無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顏洪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野火a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野火a並收藏紅顏洪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