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下鄉了
七零,帶著醫療空間嫁高冷軍官 作者:呆鵝不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葛芳芳迴到家,並沒有看到孫含珠,去她房間看了一圈,見梳妝台的抽屜大開。
仔細看了一眼,那個放錢和票的匣子裏都空了,她猜想含珠或許去街上買東西,畢竟要下鄉。
“保家,我們是不是得給含珠買些東西,再給她些錢。”
“不買,更不許給錢,好好的工作她不要,偏要找石家那個壞小子,這個閨女我不要了。”
孫保家氣得不輕,他自知本身沒有啥本事,不然也不會在單位做一個科員。
好在兒子還算爭氣,終於能在老爺子麵前抬起頭,現在可好,被死丫頭全部的都毀了。
“保家,你說老爺子今天跟含珠說的這些話是什麽意思,幹嘛還要簽名畫押啊。”
葛芳芳真的沒有聽懂老爺子跟含珠在賭什麽,還要簽下名字這麽隆重。
孫保家不可置信的看著自己的媳婦,終於明白什麽叫著娶一代好媳婦,旺三代好兒孫了,他不配。
“我去躺一會兒,沒事別叫我,有事也別叫我。”
葛芳芳不敢說話了,伺候著孫保家躺下,然後躡手躡腳的打開五鬥櫥的抽屜,拿出了一張存折。
孫含珠終於挨到了下鄉的日子,一大早,她就背著一個書包,提著兩個大大的行李袋,迅速往火車站方向跑。
葛芳芳還想給她準備些車上吃的東西,可穿好衣服出了房間,哪裏還有孫含珠的身影。
孫保家已經放棄這個閨女了,得知人跑了,冷哼一聲,吃了早飯直接上班。
看著好像變得陌生的男人,還有不懂事的含珠,葛芳芳終於感覺到壓力了。
同一時間,楊紅穎拿著文件,看著上麵下鄉的名單,暗暗的歎氣,這裏要來一批知青了,她怎麽安排知青啊。
此刻的她有些後悔,為啥要聽溫萍的,好好在城裏找個好工作不好嗎,偏要拿下紅旗村的管理權。
她們兩人都是城市人,哪裏會懂農村這一套東西啊,可現在不幹也得幹,都離婚了,哪裏還有退路。
溫萍的嗓子和身體,經過林佳琪的治療,已經完全康複了,所以溫萍對林佳琪的信任,早就滿血了:
“媽,佳琪不是下過鄉,要不我們晚上去她家裏問問。”
楊紅穎點頭,還能怎麽樣,總不見得去問那些村裏人。
林佳琪還在醫院上班呢,就看到楊紅穎母女兩來了,得知紅旗村被分配的知青,就知道她們的來意了。
將自己在矛家村下鄉的那段記憶翻了出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詳細地告訴母女倆,該如何安排知青。
“楊阿姨,紅旗村以前沒有知青下鄉,以後或許會越來越多,我建議你們找一個大一點的屋子給知青住。”
“可村裏哪有能住十幾個人的大屋子啊,除非……”
她看了溫萍一眼,溫萍被劉村長關押的屋子就很大,堂屋偏房都不缺。
溫萍毅然點頭,隻要讓人將堂屋隔開,分成兩道門,就能讓男女知青住進去。
“楊阿姨,有些知青有錢,又不會幹農活,你可以給他們安排一些輕便的夥計,反正他們餓不著。”
李佳琪善意提醒,並不是所有的知青都是好的,偷奸耍滑的不在少數。
母女倆認真的記錄著林佳琪每一句話,還是楊紅穎見時間晚了,才不得已告辭。
幾天後,溫萍帶著拖拉機手去火車站接人,這次來了五個知青,三個男知青,兩個女知青。
孫含珠看到鏽跡斑斑的拖拉機,就嫌棄的不要不要的,但想到石向陽,她什麽都能忍受。
好在紅旗村給知青住的房子挺大的,男知青這邊有三個屋子,女知青這邊有四個屋子。
如此一來,每個人都能住一個屋子,孫含珠挑選了離大門近的屋子,將行李給搬了進去。
楊紅穎仔細看了一眼孫含珠,這個女知青是基地孫含遠的親妹子。
他還特地來紅旗村跟她打招唿,讓她們給予她適當的自由。
當然,該幹的活還是要幹,實在不聽話,就舉報到知青辦,因為她最怕的就是調離這個紅旗村。
安排好了知青,楊紅穎就準備離開,孫含珠喊住了她:
“楊村長,你知道西城醫院在哪裏嗎。”
“孫知青,西城醫院在城裏,從村口出去,走半個小時的路到鎮裏,鎮裏有長途客車去城裏,一天有兩班。”
“那這裏到西城基地有多遠,我有親人在基地,給他帶了些東西,想送過去。”
孫含珠撒了一個謊,她的確有東西要送,但不是送給孫含遠的,而是送給她心裏的向陽哥。
楊紅穎不疑有他,笑吟吟的拿出一張紙,詳細的畫下了從紅旗村到西城基地的路線。
孫含珠將紙疊了起來,小心的放進口袋,忽然又想起什麽,對著楊紅穎微笑:
“村長,我們知青有休息的時間嗎。”
“有的,今天和明天你們都休息,可以去鎮上購買一些自己需要的日用品,還有一個月可以休息一天。”
“啊,一個月就休息一天啊。”
另外一個女知青嘟起了嘴,就是在廠裏幹活,每個禮拜還能休息一天呢。
“我們這裏比較特殊,一年種一季的糧食,到了十一月,基本上就要貓冬了,這貓冬得半年呢。”
楊紅穎還是好心情的解釋了一遍,知青們有的高興,有的愁苦,當然愁苦的都是錢少的主。
孫含珠高興極了,她沒有想到貓冬竟然可以貓半年,這半年她就住到大哥這裏,然後每天去找石向陽。
孫含珠帶著激動的心情睡著了,第一天一大早,就背上早就準備好的背包,拿著水壺上了去市區的長途客車。
兩個多小時後,她到達了城西醫院,一走進醫院,就問院長辦公室在哪裏。
小護士看到一個小姑娘上來就問院長辦公室在哪裏,嚇得臉色都變了,不會是來告狀的吧。
要知道這個新來的院長可是一個狠角色,不但製定了嚴格的規章製度,連獎懲明細也貼在醫院的大堂。
如此一來,隻要來看病的病人和家屬,就能很清晰的知道醫生和護士該做和不該做的。
仔細看了一眼,那個放錢和票的匣子裏都空了,她猜想含珠或許去街上買東西,畢竟要下鄉。
“保家,我們是不是得給含珠買些東西,再給她些錢。”
“不買,更不許給錢,好好的工作她不要,偏要找石家那個壞小子,這個閨女我不要了。”
孫保家氣得不輕,他自知本身沒有啥本事,不然也不會在單位做一個科員。
好在兒子還算爭氣,終於能在老爺子麵前抬起頭,現在可好,被死丫頭全部的都毀了。
“保家,你說老爺子今天跟含珠說的這些話是什麽意思,幹嘛還要簽名畫押啊。”
葛芳芳真的沒有聽懂老爺子跟含珠在賭什麽,還要簽下名字這麽隆重。
孫保家不可置信的看著自己的媳婦,終於明白什麽叫著娶一代好媳婦,旺三代好兒孫了,他不配。
“我去躺一會兒,沒事別叫我,有事也別叫我。”
葛芳芳不敢說話了,伺候著孫保家躺下,然後躡手躡腳的打開五鬥櫥的抽屜,拿出了一張存折。
孫含珠終於挨到了下鄉的日子,一大早,她就背著一個書包,提著兩個大大的行李袋,迅速往火車站方向跑。
葛芳芳還想給她準備些車上吃的東西,可穿好衣服出了房間,哪裏還有孫含珠的身影。
孫保家已經放棄這個閨女了,得知人跑了,冷哼一聲,吃了早飯直接上班。
看著好像變得陌生的男人,還有不懂事的含珠,葛芳芳終於感覺到壓力了。
同一時間,楊紅穎拿著文件,看著上麵下鄉的名單,暗暗的歎氣,這裏要來一批知青了,她怎麽安排知青啊。
此刻的她有些後悔,為啥要聽溫萍的,好好在城裏找個好工作不好嗎,偏要拿下紅旗村的管理權。
她們兩人都是城市人,哪裏會懂農村這一套東西啊,可現在不幹也得幹,都離婚了,哪裏還有退路。
溫萍的嗓子和身體,經過林佳琪的治療,已經完全康複了,所以溫萍對林佳琪的信任,早就滿血了:
“媽,佳琪不是下過鄉,要不我們晚上去她家裏問問。”
楊紅穎點頭,還能怎麽樣,總不見得去問那些村裏人。
林佳琪還在醫院上班呢,就看到楊紅穎母女兩來了,得知紅旗村被分配的知青,就知道她們的來意了。
將自己在矛家村下鄉的那段記憶翻了出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詳細地告訴母女倆,該如何安排知青。
“楊阿姨,紅旗村以前沒有知青下鄉,以後或許會越來越多,我建議你們找一個大一點的屋子給知青住。”
“可村裏哪有能住十幾個人的大屋子啊,除非……”
她看了溫萍一眼,溫萍被劉村長關押的屋子就很大,堂屋偏房都不缺。
溫萍毅然點頭,隻要讓人將堂屋隔開,分成兩道門,就能讓男女知青住進去。
“楊阿姨,有些知青有錢,又不會幹農活,你可以給他們安排一些輕便的夥計,反正他們餓不著。”
李佳琪善意提醒,並不是所有的知青都是好的,偷奸耍滑的不在少數。
母女倆認真的記錄著林佳琪每一句話,還是楊紅穎見時間晚了,才不得已告辭。
幾天後,溫萍帶著拖拉機手去火車站接人,這次來了五個知青,三個男知青,兩個女知青。
孫含珠看到鏽跡斑斑的拖拉機,就嫌棄的不要不要的,但想到石向陽,她什麽都能忍受。
好在紅旗村給知青住的房子挺大的,男知青這邊有三個屋子,女知青這邊有四個屋子。
如此一來,每個人都能住一個屋子,孫含珠挑選了離大門近的屋子,將行李給搬了進去。
楊紅穎仔細看了一眼孫含珠,這個女知青是基地孫含遠的親妹子。
他還特地來紅旗村跟她打招唿,讓她們給予她適當的自由。
當然,該幹的活還是要幹,實在不聽話,就舉報到知青辦,因為她最怕的就是調離這個紅旗村。
安排好了知青,楊紅穎就準備離開,孫含珠喊住了她:
“楊村長,你知道西城醫院在哪裏嗎。”
“孫知青,西城醫院在城裏,從村口出去,走半個小時的路到鎮裏,鎮裏有長途客車去城裏,一天有兩班。”
“那這裏到西城基地有多遠,我有親人在基地,給他帶了些東西,想送過去。”
孫含珠撒了一個謊,她的確有東西要送,但不是送給孫含遠的,而是送給她心裏的向陽哥。
楊紅穎不疑有他,笑吟吟的拿出一張紙,詳細的畫下了從紅旗村到西城基地的路線。
孫含珠將紙疊了起來,小心的放進口袋,忽然又想起什麽,對著楊紅穎微笑:
“村長,我們知青有休息的時間嗎。”
“有的,今天和明天你們都休息,可以去鎮上購買一些自己需要的日用品,還有一個月可以休息一天。”
“啊,一個月就休息一天啊。”
另外一個女知青嘟起了嘴,就是在廠裏幹活,每個禮拜還能休息一天呢。
“我們這裏比較特殊,一年種一季的糧食,到了十一月,基本上就要貓冬了,這貓冬得半年呢。”
楊紅穎還是好心情的解釋了一遍,知青們有的高興,有的愁苦,當然愁苦的都是錢少的主。
孫含珠高興極了,她沒有想到貓冬竟然可以貓半年,這半年她就住到大哥這裏,然後每天去找石向陽。
孫含珠帶著激動的心情睡著了,第一天一大早,就背上早就準備好的背包,拿著水壺上了去市區的長途客車。
兩個多小時後,她到達了城西醫院,一走進醫院,就問院長辦公室在哪裏。
小護士看到一個小姑娘上來就問院長辦公室在哪裏,嚇得臉色都變了,不會是來告狀的吧。
要知道這個新來的院長可是一個狠角色,不但製定了嚴格的規章製度,連獎懲明細也貼在醫院的大堂。
如此一來,隻要來看病的病人和家屬,就能很清晰的知道醫生和護士該做和不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