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興帶著旨意匆匆離去,崇禎來迴踱了幾步,吩咐道:


    “將周遇吉、孫應元、何可綱、曹變蛟召來!”


    “奴婢遵旨!”


    不多時,幾個第三軍大佬來到天子大帳,一番君臣禮儀,兩個小太監將輿圖架子搬到近前。


    崇禎望向範景文,範景文拿起一根小竹竿,指向輿圖大聲說道:


    “陛下有旨,眾將聽令!”


    幾人猛地腳下咯噔一聲。


    “命令,明早卯時外圍各部拔營,往天津城抵近,作出泰山壓頂之勢,明日午時,安西門、拱北門、定南門三個方位同時發起佯攻!


    黃蜚部三萬五千人將於初四進入海河,待水師抵近,我軍全部改佯攻為進攻,以安西門為主,預定七日內攻破天津!”


    “臣等遵旨!”


    “本次作戰之目的,乃殺傷叛軍有生力量為要,城破之時若賊軍餘孽要逃,隻能放其從南麵逃竄,我軍務必全力追剿之!


    何可綱往拱北門指揮,孫應元去往定南門,與黃蜚水師配合攻城,周遇吉隨禦駕攻擊安西門並統領全軍,明日攻城後,城內錦衣衛暗探應伺機發起騷亂,幹擾守軍視聽!”


    “臣等遵旨!”


    範景文將作戰部署下達,崇禎接著道:


    “諸位,天津四道旱門三道水門,西城牆水門通往京師,水道淺窄,沿途已被我軍扼守,東城牆水門雖通外海,然同樣水道不暢。


    故城破之後,叛軍大概率從定南門及南城牆水門往南逃竄,孫愛卿與黃愛卿擔子不輕啊!”


    “臣絕不辱使命!”


    孫應元擲地有聲,南麵隻有不到8000原京營部眾,雖水師有三萬多兵力,但步卒不多且無戰馬,其步卒戰力堪憂,孫應元的壓力的確很大。


    “孫愛卿!”


    “臣在!”


    “天雄軍劉文耀部5千騎兵三天前已抵近東昌府,按行程兩三日內可到天津外圍,屆時劉文耀部歸你節製,愛卿勿憂!”


    “臣遵旨!”


    孫應元微微低頭拱手,胸中那團濁氣一下子得到釋放,天雄軍戰力比一般京營兵強,來的都是騎兵,他的底氣更足,天子喜歡冒險,卻並非愣頭青,看來是他多慮了。


    “諸位,前些日俘獲之叛軍餘孽你三部平均分配,在發起總攻之前,盡量讓所部兒郎減少犧牲,此種敗類,就讓他們為大明真正衝鋒一次吧!”


    “臣等遵旨!”


    ......


    翌日清早。


    尚未起床的李弘濟被急促敲門聲驚醒。


    “侯爺,不好了,不好了,城郊官軍向城池異動,朱皇帝禦駕前出,小侯爺請您大廳議事!”


    “馹你娘!大清早瞎嚷嚷個球!老子曉得了!”


    李弘濟一把推開如八爪魚一般的美妾,猛地翻身爬起,雖知曉這一天遲早會來,心中並不太慌張,但也顧不上侍妾伺候,三下兩下就將衣褲套上。


    議事廳中。


    李祖述、梁廷棟、徐允禎、蔣秉忠、陳演、楊士聰等,以及昨日趕到天津的劉澤清與一眾衛所軍官陸續到達。


    “拜見侯爺!”


    “李兄!”


    “父親大人!”


    一眾人向老大拱手,李弘濟快步走向主座坐定,不待他開口,李祖述上前一步:


    “父親大人,據最新探馬迴報,三麵官軍已向城門進發,午時前可抵近城牆,現暫不清楚官軍從何處主攻,常言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部按先期籌劃行事即可!”


    “嗯,”李弘濟捋了捋胡須,自家小子沒有一點慫意,原有老部眾倒沒啥,對於新來投靠者,臨戰之前算是一種鼓勵。


    “朱皇帝禦駕可有變化?”


    “稟父親,並無移師他門之跡象,若要前往他處則需渡河,朱皇帝不可能舍近求遠!”


    “述兒所言不差,然朱皇帝詭計多端,從宣府一戰前後之表現即可看出,我等切不可掉以輕心!”


    “父親大人勿憂。”


    李祖述頓了頓,又道:


    “父親是否仍擔心鎮東門與東南兩處水門?”


    李弘濟沒有吭聲,點頭表示默認。


    “父親,東南兩側水網密布,並不適合排兵布陣,想來朱皇帝也料到我軍即便今後戰敗撤退,也絕不會往東撤。


    南麵水道有劉總兵把守,城牆上又有我部萬餘兒郎,依孩兒之見,還是以往所說,朱皇帝最終欲將我等趕出天津,顯示他帝王威儀,安撫朝堂上下民心,之後再試圖於南進過程中消滅我軍!”


    在場很多人默默點頭,這個戰略意圖分析過多次,臥榻之處豈容他人酣睡,完全明擺著的事兒。


    片刻後梁廷棟拱手:


    “侯爺,依下官之見,東南幾門顯然乃朱皇帝無力顧及,漕兵水軍大部遠在湖廣,劉總兵棄暗投明,帶來大小戰船百餘艘,運河一線水軍十不存一,朱皇帝能奈我何!”


    李弘濟深深望了梁廷棟一眼,這家夥雖沒啥軍事才能,但好歹是兵部右侍郎,兵事方麵肯定比一般人強。


    隻不過自己連日來,一直有一種不詳預感,總覺得哪兒不對勁,卻百思不得其解。


    “侯爺,您是否在顧及大明水師?”


    李弘濟微愣,隨即開口:


    “梁兄繼續說。”


    梁廷棟清了清嗓子,接著道:


    “大明水師自袁崇煥殺毛文龍,登萊孔有德叛逃起,早都名存實亡。


    兩個月前朱皇帝曾命兵部撥銀50萬兩予黃蜚,還於天津重開船廠,然海河入海口處船廠已被我軍占領,船廠那些艦船尚在建造,並未給水師增添分毫。


    水師有所改善又如何,朱皇帝難道敢不顧及建奴嗎?萬一建奴從金州派船哪怕繞登萊一圈,滿朝上下必然再次震動!”


    李弘濟拍了拍大腿,重重舒出一口氣,數天來的擔憂其實就在這兒,金州與登萊算對峙狀態,誰都不敢異動,不免一下子神清氣爽。


    倘若這幫亂臣知曉黃蜚擴了那麽多兵,一個多月前秘密去往閩省,在錦衣衛、溫體仁、沈猶龍的多番努力下,不但帶迴了糧,還帶迴百餘艘新式海船,沈世魁在皮島已有建樹,還曾小股兵力主動襲擾過遼東半島,梁廷棟肯定不敢如此大言不慚。


    所以說兵事必須保密,若像以往那般凡事弄得滿朝皆知,崇禎即便三頭六臂,也啥都別想指望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1635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俠並收藏重生大明1635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