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勳貴沒有吭聲,一時間好像有點不知所措。


    半年來勳戚集團被強勢打壓,他們還多少有點不太適應。


    片刻後,張之極大膽開口:


    “陛下,臣卸任都督府職務後數度反思,臣等躺在祖宗功勞簿上奢靡享樂,實乃可恥可悲,臣當初募捐僅出資一千兩,常為此事悔恨不已,請陛下恕罪!”


    嗬嗬,不表功隻論過,看來這小子似乎醒悟了,或者說也蠻有頭腦嘛,至少看得清形勢。


    “已過之事不提也罷,朕早都不再計較,愛卿無罪!”


    崇禎揮手。


    “謝陛下!”


    張之極深深作揖鞠躬,接著又道:


    “陛下,為彌補以往過錯,臣願捐出現銀百萬,天津漕運中斷,勢必波及京師,臣家中尚有庫存,亦捐贈糧米三千石,為朝廷略盡綿薄之力!”


    “哈哈哈...”崇禎大笑。


    這還叫綿薄啊,一百萬兩銀子加上三千石糧食,不知是多少個府縣賦稅,甚至超過很多省一年稅收,張之極越來越有意思了。


    他此刻想表達什麽,崇禎大方向能明白,也在感念其腦瓜子靈活,其實隻要跟著皇帝幹,捐出的遲早都能迴來,說不定還會成倍增長。


    當然,得有個前提,那便是開疆擴土,而且還需要時間。


    “愛卿高風亮節,品德極其高尚,王承恩!”


    “奴婢在!”


    “傳旨日報社,張愛卿今日之舉,務必上華夏日報頭條,朕要告訴天下人,我朝勳貴並非全乃庸人,張愛卿可謂與舊勳貴劃清界限,為張氏英國公一脈正名,值得大宣特宣!”


    “奴婢遵旨!”


    望向張之極,崇禎一下子越看越喜歡,這個典型必須樹立,他爹當年助自己登基,實則一直都在感念張家恩情。


    管他張之極是何目的,通通照單全收,也很想知曉他的具體想法,便試探性問道:


    “張愛卿。”


    “臣在!”


    “朕改製禁軍與京營後,不再以祖業封賜職位,愛卿參與鎮壓叛亂,相助錢糧若幹,實乃大功一件,你看朕封你何種軍職恰當?”


    半年來冊封之類從未與臣子討價還價過,今日情況特殊,也就如此這般了。


    “陛下,臣年紀尚輕,毫無上陣殺敵之經驗,臣隻想重返軍營,從基層做起,當個普通士卒也絕無怨言!”


    嘖嘖,張之極對自己夠狠哈,不過此番表態,讓崇禎非常受用,不禁對他高看幾分。


    看來曆史沒有給張之極機會,讓其過早隨王朝煙消雲散,當然,數月來自己一係列所作所為,想必也深深影響了他。


    這樣的人,老子喜歡!


    “哈哈哈,愛卿言之有理,萬丈高樓平地起,唯有一步一個腳印,方可鶴立雞群,到京營當個上校吧,大約等同於過往之遊擊將軍,就是有點委屈愛卿。”


    “陛下,萬萬不可!”


    張之極趕緊拱手,語氣很是堅決。


    “怎麽?”崇禎問道,遊擊都嫌大了啊,你這家夥。


    “陛下,臣能力有多少心知肚明,陛下切不可拔苗助長,臣最多當個總旗足矣!”


    這下輪到崇禎震驚,這家夥不像在說假話,先前又豪擲百萬,應該是肺腑之言。


    崇禎陷入為難,揉了揉額頭,沉思些許後緩緩說道:


    “倘若給你一個總旗,或許與愛卿所求貼切,然天下人勢必說朕薄情寡恩,是為不妥。”


    “陛下...”


    崇禎打斷:


    “張之極跪地接旨!”


    “臣...”


    張之極還想說什麽,然在天子威嚴之下,隻得悻悻下跪。


    “封張之極為神樞營騎兵千戶,賜鬥牛服,加太子少保,愛卿加倍努力,切莫辜負朕之期望!”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張之極顫抖著身軀叩首,太出乎意料了!


    拋開鬥牛服與千戶官不提,太子少保代表著什麽,隻要是個人都清楚,那可是很多大員奮鬥一生,都求之不得的榮耀。


    如此說來皇帝對他非常認可,張之極已經被天子善意與慷慨深深折服。


    接下來,另外三個勳貴也得到封賞,相較於張之極,三人平亂功勞沒有那麽大,懷寧侯孫維藩,更是僅帶五個家仆參戰,不過那已經是孫家最大能量。


    考慮到彰武伯、惠安伯年事已高,充分征求意見後,崇禎批準兩家各蔭一個兒孫到皇城宿衛當差,賞給百戶官職,還各賜了套鬥牛服。


    而勳貴中最窮的孫維藩,僅有祖業田不足百畝,既年輕拳腳功夫也很厲害,以往在軍中無職務,一心想報國而不得。


    這種人崇禎自然欣賞,給了一個禁軍上尉官職(百戶)),賜鬥牛服。


    三個勳貴磕頭謝恩,看似沒得到多大封賞,實則不然。


    宿衛乃守護宮廷核心力量,不少人被收買叛亂,皇帝必然大力整頓,能進宿衛當差,絕非尋常可比。


    禁軍更是天子親軍,宣府一戰戰功赫赫,到禁軍去,何愁不能建功立業。


    處理完勳貴封賞,崇禎命四人迴去,稍後要布置點大事,他們在此並不恰當。


    當然,布置事務之前,還有人同樣需要封賞。


    七個留守班子成員加上錢龍錫、鞏永固,全部賜飛魚服,有的人曾經得到過,但多一套又有什麽關係呢。


    最勁爆一點,可蔭一個兒孫或族人到宮裏讀書。


    太子六歲多了,即將麵臨出閣,子孫去宮裏讀書,其所指不言而喻,眾臣無不感激涕零。


    該賞的賞了,崇禎掃視一圈群臣,這當中尤其那些各部侍郎,剛剛迴來就召來議事,預示著自己初步認可,可讓其發揮一下,順便試試能力。


    崇禎望向薑日廣,此人以前就曾想過重用,又望了望孔貞運、鄭三俊,兩個家夥臨危頓然醒悟,毅然選擇以死明誌,完全可以另眼相看。


    “孔愛卿!”


    “臣在!”


    “你認可曲阜孔家嗎?”


    崇禎突然發問,孔貞運一愣,連忙拱手作揖:


    “陛下,臣與反賊同宗同祖,甚感家族臉上無光,臣慚愧!”


    “甚好,朕要告訴你,你南孔一脈方為聖人之後,那曲阜毫無孔氏血脈可言,實乃北元血統!”


    什麽情況?全場人聞言,猛地大驚失色。


    我是誰?我在哪裏?我在做什麽?全都變得目瞪口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1635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俠並收藏重生大明1635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