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戰事落幕,邊關內外各部將士陸續進入休整狀態。
為讓京觀與烈士陵園相唿應,陳新甲選了處風水寶地,處於牛家窯邊牆外十餘裏。
天氣太熱,為避免發生瘟疫,那些戰死的韃奴身首異處,與明軍兒郎分開火化。
各處戰場都撒上石灰及沙土掩埋,韃子人頭也進行石灰消毒處理,並陸陸續續運至邊牆外集中堆放。
明軍將士更是需要一萬多具棺木,一時間宣府、大同乃至京畿地區棺材鋪火力全開。
對於受傷嚴重的韃奴,明軍也懶得去救治,等將戰死韃子人頭割完,那些重傷的也差不多掛掉了,明軍隻得再次收割一波人頭。
這個時期沒啥人道主義可言,對於強盜絕不可手軟,反正也沒坑殺完好無損的俘虜,不存在啥祥與不祥的。
而那些受傷的明軍將士,得到了大明曆史上最優質的醫治。
軍中醫務兵不少,又有科學院釀造出的第一批高度白酒,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傷患惡化。
加上吳又可發明的大蒜素加持,傷口感染致死者大幅降低,隻是宣府一地的大蒜基本被采購殆盡。
這些都是好東西,尤其那高度白酒,待質量穩定後可向商業化拓展,那時皇家集團將催生出又一棵大大的搖錢樹。
崇禎帶著十餘位主要文武視察了後方總醫館,對傷兵噓寒問暖,鼓勵他們好生修養。
天子明確告訴他們,數月前製定出的新規將嚴格予以執行,即使不能上戰場者,往後也會安排做點後勤之類的職務。
皇家集團也可以安置不少傷兵,萬一不能從事事務者,放心複員迴家,朝廷會按條例供養他們到老。
傷兵們很感動,盡管有的還心有餘悸,有些人甚至患上了戰後創傷後遺症,不過那都是正常的,需要時間慢慢恢複。
膳後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要想兒郎們前赴後繼為國為民而戰,就得解決他們一切後顧之憂。
迴到值房,王業浩開始匯報戰果匯總。
“陛下,牛家窯一戰我軍犧牲一萬一千餘人,傷一萬六千餘人,戰馬損耗近一萬匹。
......
斬殺韃奴四萬七千餘人,俘虜近七千,戰馬七萬一千餘匹,牛羊四千餘頭,金銀折合白銀約兩百萬兩,其餘物資若幹。
......
經錦衣衛審訊數個賊首印證,本次叩關蒙兵五萬一千餘,建奴八旗兵約九千五百。
通過統計,多爾袞逃脫之敵僅一人一馬,剩蒙兵約四千,白甲兵不足三千,我軍大勝!”
“甚好!”
內容很長,一旁的幾個文官與軍中主要將領,全都喜形於色。
王業浩簡單稟報,將書麵清單呈給皇帝,崇禎細細看了起來。
清單比王業浩口述得更詳盡,天子心頭樂開了花,當然,或多或少也有一絲遺憾。
從明細中可以看出,我軍火銃兵及輔助兵種傷亡相對較小,相反騎兵傷亡率更大,占據約莫七成。
看來還是大明騎兵真幹不過韃奴騎兵,這一點絕非自己看不起自己,邊軍較為頹廢,禁軍與京營騎兵缺乏實戰,這些都在預料之中。
本次禁軍5萬,京營兵約4千5,邊軍動用3萬,總數9萬5,死傷約3萬,戰損比接近3成,若沒有火銃兵這個加分項,戰報不會這般耀眼。
雖本次已經是若幹年來從未有過之大勝,但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看來得加強火器運用,那樣才能真正做到橫掃千軍。
崇禎可不願兒郎們作無謂犧牲,好兵器就得充分發揮,戰士的命,就是大明的命。
萬幸事已至此,得到那麽多馬匹及物資,在熱兵器麵前,一人雙馬又能如何,照樣滿地找牙。
自己力促此次戰役,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古人誠不欺我也,頓了頓,崇禎開口道:
“諸位下去讓將士們作戰後總結,詳盡地分析我軍利弊,為今後作戰積累經驗,務必集思廣益!”
“臣等遵旨!”
“另外,戰場上搶人頭之事多與否?”
禁軍將領沒啥反應,邊軍主將們麵麵相覷,顯得很不好意思。
王業浩拱手道:
“稟陛下,禁軍與京營兵基本不存在,邊軍將士不乏為搶奪人頭大打出手!”
“臣慚愧,請陛下責罰!”
尤世威雙手抱拳,臉色露出羞愧。
人家禁軍京營規規矩矩的,邊軍搶人頭不但搶到別人的地盤上,下屬很多將士還爭奪不休,真是丟臉丟到家了。
“罷了,曆朝曆代都是如此,朕能夠理解,本次火器殺敵最多,以斬獲人頭論軍功已不合時宜,諸位須多聽聽來自下麵的聲音,各個方麵綜合進行評判,絕不能讓將士寒心!”
“臣等遵旨!”
這不,搶來搶去毫無意義,皇帝根本不鳥人頭論軍功,確實丟臉啊。
崇禎說完抿了口茶,掃視一圈在場武將。
禁軍及京營主要武將都是他一手提拔,邊軍這幾人也屬明末悍將,老天爺還是很眷戀他的。
既然都這樣了,那就好生利用起來吧,露出一絲淺笑看向王業浩。
“王侍郎!”
“臣在!”
“把初步北征籌劃說說吧,讓大家心裏有個底。”
“臣遵旨!”
王業浩清了清嗓子,高聲說道:
“諸位,按陛下旨意,今年將至少光複興和路,興和路雖尚在蒙元餘孽之手,建奴也視其為勢力範圍,然經此一役韃奴傷筋動骨,正是收複失地之時!”
在場文武美滋滋的,大明擁有了傳國玉璽,就不叫純粹的開疆擴土了。
蒙地屬於中華,製止蒙金部落繼續作亂,將其迴歸版圖重新接受教化,用光複二字最為恰當。
王業浩定了定神,繼續道:
“按聖意,禁軍第一師屆時隨陛下班師迴朝,第二、三師與宣大邊軍混編,組建新的禁軍第一軍及第二軍,統稱北方野戰軍!”
諸將大驚失色,黃得功他們清楚禁軍遲早都會擴編,就是沒想到這麽快。
而尤世威等邊將則無比愕然,邊軍轉化成天子親軍,榮譽感更強,禁軍那些裝備及戰力,讓他們羨慕得要死。
這下爽了,老子也成了禁軍,光複失地也好,開疆擴土也罷,我等定不負聖恩!
為讓京觀與烈士陵園相唿應,陳新甲選了處風水寶地,處於牛家窯邊牆外十餘裏。
天氣太熱,為避免發生瘟疫,那些戰死的韃奴身首異處,與明軍兒郎分開火化。
各處戰場都撒上石灰及沙土掩埋,韃子人頭也進行石灰消毒處理,並陸陸續續運至邊牆外集中堆放。
明軍將士更是需要一萬多具棺木,一時間宣府、大同乃至京畿地區棺材鋪火力全開。
對於受傷嚴重的韃奴,明軍也懶得去救治,等將戰死韃子人頭割完,那些重傷的也差不多掛掉了,明軍隻得再次收割一波人頭。
這個時期沒啥人道主義可言,對於強盜絕不可手軟,反正也沒坑殺完好無損的俘虜,不存在啥祥與不祥的。
而那些受傷的明軍將士,得到了大明曆史上最優質的醫治。
軍中醫務兵不少,又有科學院釀造出的第一批高度白酒,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傷患惡化。
加上吳又可發明的大蒜素加持,傷口感染致死者大幅降低,隻是宣府一地的大蒜基本被采購殆盡。
這些都是好東西,尤其那高度白酒,待質量穩定後可向商業化拓展,那時皇家集團將催生出又一棵大大的搖錢樹。
崇禎帶著十餘位主要文武視察了後方總醫館,對傷兵噓寒問暖,鼓勵他們好生修養。
天子明確告訴他們,數月前製定出的新規將嚴格予以執行,即使不能上戰場者,往後也會安排做點後勤之類的職務。
皇家集團也可以安置不少傷兵,萬一不能從事事務者,放心複員迴家,朝廷會按條例供養他們到老。
傷兵們很感動,盡管有的還心有餘悸,有些人甚至患上了戰後創傷後遺症,不過那都是正常的,需要時間慢慢恢複。
膳後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要想兒郎們前赴後繼為國為民而戰,就得解決他們一切後顧之憂。
迴到值房,王業浩開始匯報戰果匯總。
“陛下,牛家窯一戰我軍犧牲一萬一千餘人,傷一萬六千餘人,戰馬損耗近一萬匹。
......
斬殺韃奴四萬七千餘人,俘虜近七千,戰馬七萬一千餘匹,牛羊四千餘頭,金銀折合白銀約兩百萬兩,其餘物資若幹。
......
經錦衣衛審訊數個賊首印證,本次叩關蒙兵五萬一千餘,建奴八旗兵約九千五百。
通過統計,多爾袞逃脫之敵僅一人一馬,剩蒙兵約四千,白甲兵不足三千,我軍大勝!”
“甚好!”
內容很長,一旁的幾個文官與軍中主要將領,全都喜形於色。
王業浩簡單稟報,將書麵清單呈給皇帝,崇禎細細看了起來。
清單比王業浩口述得更詳盡,天子心頭樂開了花,當然,或多或少也有一絲遺憾。
從明細中可以看出,我軍火銃兵及輔助兵種傷亡相對較小,相反騎兵傷亡率更大,占據約莫七成。
看來還是大明騎兵真幹不過韃奴騎兵,這一點絕非自己看不起自己,邊軍較為頹廢,禁軍與京營騎兵缺乏實戰,這些都在預料之中。
本次禁軍5萬,京營兵約4千5,邊軍動用3萬,總數9萬5,死傷約3萬,戰損比接近3成,若沒有火銃兵這個加分項,戰報不會這般耀眼。
雖本次已經是若幹年來從未有過之大勝,但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看來得加強火器運用,那樣才能真正做到橫掃千軍。
崇禎可不願兒郎們作無謂犧牲,好兵器就得充分發揮,戰士的命,就是大明的命。
萬幸事已至此,得到那麽多馬匹及物資,在熱兵器麵前,一人雙馬又能如何,照樣滿地找牙。
自己力促此次戰役,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古人誠不欺我也,頓了頓,崇禎開口道:
“諸位下去讓將士們作戰後總結,詳盡地分析我軍利弊,為今後作戰積累經驗,務必集思廣益!”
“臣等遵旨!”
“另外,戰場上搶人頭之事多與否?”
禁軍將領沒啥反應,邊軍主將們麵麵相覷,顯得很不好意思。
王業浩拱手道:
“稟陛下,禁軍與京營兵基本不存在,邊軍將士不乏為搶奪人頭大打出手!”
“臣慚愧,請陛下責罰!”
尤世威雙手抱拳,臉色露出羞愧。
人家禁軍京營規規矩矩的,邊軍搶人頭不但搶到別人的地盤上,下屬很多將士還爭奪不休,真是丟臉丟到家了。
“罷了,曆朝曆代都是如此,朕能夠理解,本次火器殺敵最多,以斬獲人頭論軍功已不合時宜,諸位須多聽聽來自下麵的聲音,各個方麵綜合進行評判,絕不能讓將士寒心!”
“臣等遵旨!”
這不,搶來搶去毫無意義,皇帝根本不鳥人頭論軍功,確實丟臉啊。
崇禎說完抿了口茶,掃視一圈在場武將。
禁軍及京營主要武將都是他一手提拔,邊軍這幾人也屬明末悍將,老天爺還是很眷戀他的。
既然都這樣了,那就好生利用起來吧,露出一絲淺笑看向王業浩。
“王侍郎!”
“臣在!”
“把初步北征籌劃說說吧,讓大家心裏有個底。”
“臣遵旨!”
王業浩清了清嗓子,高聲說道:
“諸位,按陛下旨意,今年將至少光複興和路,興和路雖尚在蒙元餘孽之手,建奴也視其為勢力範圍,然經此一役韃奴傷筋動骨,正是收複失地之時!”
在場文武美滋滋的,大明擁有了傳國玉璽,就不叫純粹的開疆擴土了。
蒙地屬於中華,製止蒙金部落繼續作亂,將其迴歸版圖重新接受教化,用光複二字最為恰當。
王業浩定了定神,繼續道:
“按聖意,禁軍第一師屆時隨陛下班師迴朝,第二、三師與宣大邊軍混編,組建新的禁軍第一軍及第二軍,統稱北方野戰軍!”
諸將大驚失色,黃得功他們清楚禁軍遲早都會擴編,就是沒想到這麽快。
而尤世威等邊將則無比愕然,邊軍轉化成天子親軍,榮譽感更強,禁軍那些裝備及戰力,讓他們羨慕得要死。
這下爽了,老子也成了禁軍,光複失地也好,開疆擴土也罷,我等定不負聖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