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知道的火炮知識通通說完,順便提出兩個新學科,名曰“化學”、“物理”。
還對諸人提出的不解進行解答,有些問題還真把皇帝給問住。
比如那開花彈,彈體裏麵如何搭接,配件如何處理等等。
以現有工藝與技術,根本做不出來。
皇帝隻得一番勉勵,還給了他們一個希望。
那便是倘若有了蒸汽機,以及那兩個新學科,隨著研究深入,疑難均可一一解決。
研究火器的人倍感壓力山大,不過聖上也說了,他等得起。
接下來,皇帝又與吳又可、宋應星交流一番。
吳又可已提煉出初級大蒜素,通過活體試驗,效果還不錯。
大蒜素其實最適合注射,隻是沒那技術條件,繼而要求老吳批量生產,並繼續創新。
關於鼠疫方麵,吳神醫試配出幾種湯藥,已派遣他的徒弟,前往山西災區試藥。
皇帝很欣慰,有了這兩樣東西,兵卒戰場存活率將更高,瘟疫也休想摧毀大明基業。
宋應星的農業也頗有成效,官地小麥即將收割,長勢還算不錯。
土豆方麵,預計產出不會差,再過個把月就可親眼目睹。
福建那方帶過來的番薯,已經發出藤苗。
老宋近日便會試種,探索錯開時節能達到多少產出。
在科學院呆了一個上午,有收獲也有期待,天子較為滿意地迴宮而去。
......
河南剿賊前線。
盧象升紮營於新野以南二十裏,近日接二連三收到前方軍情。
綜合洪承疇、秦良玉、丁魁楚送來的消息,高迎祥所部出現在棗陽東北方向。
狐狸尾巴終於露了出來,去信陽那夥果然是疑兵。
見高賊即將進入預定區域,隨令丁魁楚由追攆變成實時主動出擊。
又令洪承疇從泌陽進發,確保漕兵右翼,隨時發動攻擊。
歸丁魁楚節製的5千關寧軍沿桐柏至隨縣一帶,往棗陽逼近,確保其左翼安全。
秦良玉所部伺機而動,扼守西南麵,而盧大總督則準備來一場硬剛。
遺憾的是丁魁楚親率的漕兵主力,一與流賊開戰,便丟盔棄甲。
於棗陽兩場遭遇戰,漕兵折損近三成,換來賊兵損傷兩三千。
要不是洪承疇與左翼關寧軍逼來,漕兵損失更為慘重。
這些都在預料之中,漕兵欺壓纖夫百姓還差不多,真正作戰拉誇得很。
不過由此還是給高闖王帶去一定壓力,那廝自以為天衣無縫,結果仍舊換來四麵楚歌。
“來人!”
“督憲大人!”
“向洪承疇、丁魁楚、秦良玉傳令,進一步縮小包圍圈!”
“得令!”
......
棗陽以東,漕兵大營。
丁魁楚火冒三丈。
“我軍優勢占盡,爾等兩次出擊,竟如此不堪!有何臉麵直麵兩位督憲,有何臉麵麵對當今聖上!”
帳中一眾漕兵武將臉色甚是難看。
追著流賊兩三個月,都認為流寇雖強卻也應該不咋的。
沒想到真刀真槍,戰損比竟達到驚人的6比1,挨批純粹活該。
“稟督憲大人,盧督憲急令!”
丁魁楚怒氣未消,接過一看,心裏稍微舒服點點。
盧象升讓他置於洪部及節製的關寧軍後方,若有空位隨時補上,斬殺逃竄之敵。
很明顯是讓他去撿漏。
雖流賊的整體目標為向西,若前麵打得好,總有些殘部找不著方向。
這樣他的正麵壓力就減小了,不禁心頭放鬆些許。
“傳令下去,李秉忠部向流賊逼近,配合洪督憲擊殺!”
“得令!”
安排完這檔子,丁魁楚再次下令:
“留下2千士卒於此地看護傷員,收斂戰死同袍,餘者明日尾隨關寧軍,繼續緊盯流寇!”
“遵命!”
說完,丁魁楚重重歎出一口濁氣。
當初從遼東挪位置接管漕兵,京師離開前,孫閣老曾經隱晦地交代。
漕兵就與衛所軍相差無幾,需要瘦身整頓,剿賊也需要有人衝在最前麵。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即便漕兵全軍覆沒,或許朝廷也不會心疼。
但卻不能因此影響戰局,也不能讓自己成為光杆司令,不然如何在戰場活下去。
現在盧象升把他放在最後麵,顯然也有這方麵考慮。
右翼有洪兵,還有歸洪承疇節製的5千關寧軍,祖大樂的才能他是清楚的。
自己節製的李秉忠部,為原有遼東老部下,他們的戰力自然知曉。
不管了,能得到暫時安穩,依照命令執行便是。
......
“報...”
“督憲大人,祖總兵已派出2千關寧軍攔住流賊一部,所部餘者正朝流賊抵近!”
“有多少人,位置在何處?”
洪承疇大聲問道。
“三萬上下,在棗陽城西北二十裏!”
“甚好!”
“高迎祥呢?”
“此賊又暫不知所蹤!”
“那丁魁楚呢?”
“據報,其節製之5千關寧軍已渡過沙河,漕兵主力尚在棗陽東北十裏準備渡河!”
“管他高賊不高賊,我部全體出擊,先把發現之賊滅掉!”
“得令!”
......
棗陽西北。
祖大樂提著他的偃月刀,在一小山坡上駐足觀望。
綿綿原野煙塵四起,火銃聲與喊殺聲響徹天地。
三眼銃乃關寧鐵騎標配,三槍之後掄起就開砸,既是熱兵器,冷兵器效應也不容小覷。
此股流賊約莫3萬,乃曹操所部,同關寧軍一樣一人雙馬。
雖配備不差,但與建奴比起來,其戰力差得老遠。
攻擊的鼓聲響徹天地,5千官軍對陣3萬流賊,他一點都不心虛。
“殺!”
關寧軍諸將帶著士卒勇猛衝鋒,沒幾下流賊陣型就出現眾多缺口。
“統領,這究竟是哪一股官軍啊,咋如此威猛?”
曹操身邊的賊將問道。
自前些日察覺這股人馬後,雖有所猜測,但也不敢確定。
如今刀兵相見,即使傻子,也應該知道是誰了。
“肯定是關寧軍!”
羅汝才很篤定地說道,麵容露出一絲懼意。
“統領,那該怎麽辦?”
“傳令下去,前軍擋住,中軍與後軍擇機撤離,切莫自亂陣腳!”
“得令!”
羅汝才心頭直罵娘,苟日的闖王,把他扔出來,說什麽大張旗鼓誘敵。
那廝卻率主力躲進丘陵,想伺機渡過唐河與白河繼續朝西。
看今日這架勢,狀況不妙也。
還對諸人提出的不解進行解答,有些問題還真把皇帝給問住。
比如那開花彈,彈體裏麵如何搭接,配件如何處理等等。
以現有工藝與技術,根本做不出來。
皇帝隻得一番勉勵,還給了他們一個希望。
那便是倘若有了蒸汽機,以及那兩個新學科,隨著研究深入,疑難均可一一解決。
研究火器的人倍感壓力山大,不過聖上也說了,他等得起。
接下來,皇帝又與吳又可、宋應星交流一番。
吳又可已提煉出初級大蒜素,通過活體試驗,效果還不錯。
大蒜素其實最適合注射,隻是沒那技術條件,繼而要求老吳批量生產,並繼續創新。
關於鼠疫方麵,吳神醫試配出幾種湯藥,已派遣他的徒弟,前往山西災區試藥。
皇帝很欣慰,有了這兩樣東西,兵卒戰場存活率將更高,瘟疫也休想摧毀大明基業。
宋應星的農業也頗有成效,官地小麥即將收割,長勢還算不錯。
土豆方麵,預計產出不會差,再過個把月就可親眼目睹。
福建那方帶過來的番薯,已經發出藤苗。
老宋近日便會試種,探索錯開時節能達到多少產出。
在科學院呆了一個上午,有收獲也有期待,天子較為滿意地迴宮而去。
......
河南剿賊前線。
盧象升紮營於新野以南二十裏,近日接二連三收到前方軍情。
綜合洪承疇、秦良玉、丁魁楚送來的消息,高迎祥所部出現在棗陽東北方向。
狐狸尾巴終於露了出來,去信陽那夥果然是疑兵。
見高賊即將進入預定區域,隨令丁魁楚由追攆變成實時主動出擊。
又令洪承疇從泌陽進發,確保漕兵右翼,隨時發動攻擊。
歸丁魁楚節製的5千關寧軍沿桐柏至隨縣一帶,往棗陽逼近,確保其左翼安全。
秦良玉所部伺機而動,扼守西南麵,而盧大總督則準備來一場硬剛。
遺憾的是丁魁楚親率的漕兵主力,一與流賊開戰,便丟盔棄甲。
於棗陽兩場遭遇戰,漕兵折損近三成,換來賊兵損傷兩三千。
要不是洪承疇與左翼關寧軍逼來,漕兵損失更為慘重。
這些都在預料之中,漕兵欺壓纖夫百姓還差不多,真正作戰拉誇得很。
不過由此還是給高闖王帶去一定壓力,那廝自以為天衣無縫,結果仍舊換來四麵楚歌。
“來人!”
“督憲大人!”
“向洪承疇、丁魁楚、秦良玉傳令,進一步縮小包圍圈!”
“得令!”
......
棗陽以東,漕兵大營。
丁魁楚火冒三丈。
“我軍優勢占盡,爾等兩次出擊,竟如此不堪!有何臉麵直麵兩位督憲,有何臉麵麵對當今聖上!”
帳中一眾漕兵武將臉色甚是難看。
追著流賊兩三個月,都認為流寇雖強卻也應該不咋的。
沒想到真刀真槍,戰損比竟達到驚人的6比1,挨批純粹活該。
“稟督憲大人,盧督憲急令!”
丁魁楚怒氣未消,接過一看,心裏稍微舒服點點。
盧象升讓他置於洪部及節製的關寧軍後方,若有空位隨時補上,斬殺逃竄之敵。
很明顯是讓他去撿漏。
雖流賊的整體目標為向西,若前麵打得好,總有些殘部找不著方向。
這樣他的正麵壓力就減小了,不禁心頭放鬆些許。
“傳令下去,李秉忠部向流賊逼近,配合洪督憲擊殺!”
“得令!”
安排完這檔子,丁魁楚再次下令:
“留下2千士卒於此地看護傷員,收斂戰死同袍,餘者明日尾隨關寧軍,繼續緊盯流寇!”
“遵命!”
說完,丁魁楚重重歎出一口濁氣。
當初從遼東挪位置接管漕兵,京師離開前,孫閣老曾經隱晦地交代。
漕兵就與衛所軍相差無幾,需要瘦身整頓,剿賊也需要有人衝在最前麵。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即便漕兵全軍覆沒,或許朝廷也不會心疼。
但卻不能因此影響戰局,也不能讓自己成為光杆司令,不然如何在戰場活下去。
現在盧象升把他放在最後麵,顯然也有這方麵考慮。
右翼有洪兵,還有歸洪承疇節製的5千關寧軍,祖大樂的才能他是清楚的。
自己節製的李秉忠部,為原有遼東老部下,他們的戰力自然知曉。
不管了,能得到暫時安穩,依照命令執行便是。
......
“報...”
“督憲大人,祖總兵已派出2千關寧軍攔住流賊一部,所部餘者正朝流賊抵近!”
“有多少人,位置在何處?”
洪承疇大聲問道。
“三萬上下,在棗陽城西北二十裏!”
“甚好!”
“高迎祥呢?”
“此賊又暫不知所蹤!”
“那丁魁楚呢?”
“據報,其節製之5千關寧軍已渡過沙河,漕兵主力尚在棗陽東北十裏準備渡河!”
“管他高賊不高賊,我部全體出擊,先把發現之賊滅掉!”
“得令!”
......
棗陽西北。
祖大樂提著他的偃月刀,在一小山坡上駐足觀望。
綿綿原野煙塵四起,火銃聲與喊殺聲響徹天地。
三眼銃乃關寧鐵騎標配,三槍之後掄起就開砸,既是熱兵器,冷兵器效應也不容小覷。
此股流賊約莫3萬,乃曹操所部,同關寧軍一樣一人雙馬。
雖配備不差,但與建奴比起來,其戰力差得老遠。
攻擊的鼓聲響徹天地,5千官軍對陣3萬流賊,他一點都不心虛。
“殺!”
關寧軍諸將帶著士卒勇猛衝鋒,沒幾下流賊陣型就出現眾多缺口。
“統領,這究竟是哪一股官軍啊,咋如此威猛?”
曹操身邊的賊將問道。
自前些日察覺這股人馬後,雖有所猜測,但也不敢確定。
如今刀兵相見,即使傻子,也應該知道是誰了。
“肯定是關寧軍!”
羅汝才很篤定地說道,麵容露出一絲懼意。
“統領,那該怎麽辦?”
“傳令下去,前軍擋住,中軍與後軍擇機撤離,切莫自亂陣腳!”
“得令!”
羅汝才心頭直罵娘,苟日的闖王,把他扔出來,說什麽大張旗鼓誘敵。
那廝卻率主力躲進丘陵,想伺機渡過唐河與白河繼續朝西。
看今日這架勢,狀況不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