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方才折騰,皇帝不想再繼續上朝了。
前幾日李若鏈就稟報過,有些文官在幹擾三司辦案,仿佛他們才是三司。
馮英與張承詔各持意見,黃道周有點左右搖擺,更偏向於張承詔。
崇禎當時聽後一笑而過。
現在張承詔耳根子軟,沒有秉公執法,被拿掉一點都不冤。
黃道周沒有完全公正,需要適當敲打。
冷冰冰說道:
“內閣、刑部尚書、督察院右都禦史、錦衣衛指揮使、東廠提督到乾清宮議事,大理寺少卿淩義渠一同前往!”
隨即拂袖而去。
很多朝臣愣住,尤其六科幾個言官更是詫異。
褲子才脫掉一半呢,皇帝這...這就射了?
......
東暖閣。
崇禎欽封淩義渠為大理寺卿,就地升兩個品級,讓這9年後的硬漢感激涕零。
勉勵他一番,要求對辦案必須剛正不阿,不能走張承詔老路。
淩義渠千恩萬謝領旨。
馮英將溫黨一案、西山及京營武將貪墨案文書遞上。
崇禎看都沒看,問道:
“愛卿直接說結果。”
“遵旨!”
“稟陛下,溫體仁一案中,除開王應熊、張鳳翼牽涉晉商一案暫未處置外。
餘者一律判斬立決,家產充公家眷流放!”
頓了一下,補充道:
“溫體仁涉及江南百餘萬產業,尤其湖州最甚。
然並非其自身貪墨,實為胞弟溫育仁相贈,當中有溫育仁嶽丈遺產,也有百姓投獻等等。
溫育仁贈予兄長六成,可視為受賄,然其中情節不便拿捏,故臣等暫作此般量刑。”
偷瞄一眼皇帝,馮英繼續道:
“劉宇亮等官員、京營武將所涉錢糧數額巨大,量刑與前述眾犯一致!”
崇禎臉上無悲無喜,沉默些許,問道:
“當中有無犯人牽涉命案?”
“有,乃劉宇亮及兩位京營武將!”
崇禎思慮些許,朗聲道:
“涉及命案者按三司定案處理,餘犯通通押至西山煤礦服役至死,其家眷服役十年!
溫育仁剝除官身歸田,其餘分毫不動!”
“這...”
馮英嘴角抽抽。
大臣中恐怕除了孫承宗、錢龍錫少數幾個,其他人都倍感不解。
拋開貪墨不說,裏麵可有結黨營私,此乃皇帝最恨。
可咋留下這麽多人性命?真有點不可思議。
其實崇禎有自己的打算,雖說殺人能夠泄憤,但沒啥意思。
除牽涉命案者必須死外,其他的去勞動改造,才算榨幹剩餘價值。
反正犯人大多會勞役致死,家眷也跟著倒黴十年,體會一下勞動人民苦難,免得數典忘祖。
想了想,崇禎繼續道:
“溫體仁就按朕以往意見,暫且不動。”
“臣等遵旨!”
三法司主官起身作揖,黃淩二人滿腹狐疑。
他們並不知曉聖上過去是啥意見,不過還是隨著馮英接旨。
原本就打算與老溫聊聊,如今案情已定,可以選個時間會會那老匹夫了。
此事兒就這樣辦理。
聯想到剛才朝堂上發生的事兒,馮英又提到江南,崇禎緩緩道:
“諸位愛卿,如今溫體仁一流已無力迴天!
然朕近日觀之,朝堂諸臣蠢蠢欲動,朕不想提什麽黨,在朕眼裏隻有皇黨!
諸公不要以為那群人值得讚許,在朕眼裏就是群空口白牙!
尤其所謂複社,空談誤國,實幹方能興邦,諸公好自為之!”
說完望了眼黃道周,黃道周連忙微垂雙眸。
在原有軌跡上,黃道周非常敬佩東林黨“在野皇帝”張縛。
數年後周延儒犯事牽涉到張縛,還為他上躥下跳打抱不平。
黃道周人品不差,雖還沒有發展到那個地步,但顯然存在讀書人迂腐之氣,該敲打敲打。
抿了口茶,崇禎語氣不改:
“諸位愛卿,自神宗以來我大明盛極而衰,當中是何緣故,諸位心知肚明!
一群嘴炮凡事都要指手畫腳,乃士大夫該有之品性嗎?於國有實際意義嗎?
簡直荒謬無恥!
朕相信諸位均為明事理者,朕希望卿等出淤泥而不染,真正以天下蒼生為己任。
那群誇誇其談者,朕會用事實讓他們通通閉嘴!”
“謹遵陛下教誨!”
諸臣拱手附和,有些人心中五味雜陳。
皇帝這近三個月的變化,他們都親眼所見。
要是放在以前,根本不會搞啥三司會審,早就直接下旨嚴懲,更不會留下餘地。
是該放下心中芥蒂了。
聖上已展現出中興之勢,緊緊依附皇權,於公於私都不會吃虧。
暖閣中經曆十餘息集體沉默,崇禎開口打破:
“曹化淳、李若鏈!”
“奴婢在!”
“臣在!”
“你等將近期之成果,給諸位分享一下吧。”
“遵旨!”
兩人對視一眼,曹化淳將懷中文書掏出,高聲道:
“啟奏陛下,溫體仁一案、官地販賣糧食案、西山煤礦案、京營貪墨案、助餉納捐案,共涉及文武勳貴33人,內官46人。
加上罰銀,共獲銀錢1283萬6千餘兩,黃金9萬4千餘兩,珠寶玉器73車;
商鋪店麵213處,別院11座,良田3萬3千6百餘頃!”
說完望向李若鏈,李若鏈接著道:
“稟陛下,晉商案涉及朝堂文武勳貴18人,地方文武吏員129人,共147人。
查獲銀錢2565萬餘,黃金24萬8千餘,珠寶玉器122車;
店鋪375處,別院26座,良田4萬8千餘頃.
此中文武勳貴之產業,涉及數個案件者,臣已與曹公公經手之案作以區分。”
全場鴉雀無聲,幾個大臣都陷入深度沉思。
幾大案件這麽多人犯事兒,這就是大明的朝堂啊,可謂字字誅心。
李若鏈繼續道:
“陛下,經臣與曹公公合計,各案並案銀錢共約3850萬兩,黃金34萬3千3百兩。
其中600餘萬乃晉商票號存儲銀,臣暫未運迴。
原已移交內帑及國庫近1480萬兩,現餘約1760萬,如何籌措,請陛下定奪!”
崇禎微微點頭。
這些他是知道的,心中早已作出打算,大臣們則聽得心驚肉跳。
今日作個匯總,是想讓大家明白,大明這條爛褲衩,究竟還包不包得住那片白腚。
若朝堂還有無視現實瞎逼逼者,都給老子看著點,少去瞎基巴摻和。
前幾日李若鏈就稟報過,有些文官在幹擾三司辦案,仿佛他們才是三司。
馮英與張承詔各持意見,黃道周有點左右搖擺,更偏向於張承詔。
崇禎當時聽後一笑而過。
現在張承詔耳根子軟,沒有秉公執法,被拿掉一點都不冤。
黃道周沒有完全公正,需要適當敲打。
冷冰冰說道:
“內閣、刑部尚書、督察院右都禦史、錦衣衛指揮使、東廠提督到乾清宮議事,大理寺少卿淩義渠一同前往!”
隨即拂袖而去。
很多朝臣愣住,尤其六科幾個言官更是詫異。
褲子才脫掉一半呢,皇帝這...這就射了?
......
東暖閣。
崇禎欽封淩義渠為大理寺卿,就地升兩個品級,讓這9年後的硬漢感激涕零。
勉勵他一番,要求對辦案必須剛正不阿,不能走張承詔老路。
淩義渠千恩萬謝領旨。
馮英將溫黨一案、西山及京營武將貪墨案文書遞上。
崇禎看都沒看,問道:
“愛卿直接說結果。”
“遵旨!”
“稟陛下,溫體仁一案中,除開王應熊、張鳳翼牽涉晉商一案暫未處置外。
餘者一律判斬立決,家產充公家眷流放!”
頓了一下,補充道:
“溫體仁涉及江南百餘萬產業,尤其湖州最甚。
然並非其自身貪墨,實為胞弟溫育仁相贈,當中有溫育仁嶽丈遺產,也有百姓投獻等等。
溫育仁贈予兄長六成,可視為受賄,然其中情節不便拿捏,故臣等暫作此般量刑。”
偷瞄一眼皇帝,馮英繼續道:
“劉宇亮等官員、京營武將所涉錢糧數額巨大,量刑與前述眾犯一致!”
崇禎臉上無悲無喜,沉默些許,問道:
“當中有無犯人牽涉命案?”
“有,乃劉宇亮及兩位京營武將!”
崇禎思慮些許,朗聲道:
“涉及命案者按三司定案處理,餘犯通通押至西山煤礦服役至死,其家眷服役十年!
溫育仁剝除官身歸田,其餘分毫不動!”
“這...”
馮英嘴角抽抽。
大臣中恐怕除了孫承宗、錢龍錫少數幾個,其他人都倍感不解。
拋開貪墨不說,裏麵可有結黨營私,此乃皇帝最恨。
可咋留下這麽多人性命?真有點不可思議。
其實崇禎有自己的打算,雖說殺人能夠泄憤,但沒啥意思。
除牽涉命案者必須死外,其他的去勞動改造,才算榨幹剩餘價值。
反正犯人大多會勞役致死,家眷也跟著倒黴十年,體會一下勞動人民苦難,免得數典忘祖。
想了想,崇禎繼續道:
“溫體仁就按朕以往意見,暫且不動。”
“臣等遵旨!”
三法司主官起身作揖,黃淩二人滿腹狐疑。
他們並不知曉聖上過去是啥意見,不過還是隨著馮英接旨。
原本就打算與老溫聊聊,如今案情已定,可以選個時間會會那老匹夫了。
此事兒就這樣辦理。
聯想到剛才朝堂上發生的事兒,馮英又提到江南,崇禎緩緩道:
“諸位愛卿,如今溫體仁一流已無力迴天!
然朕近日觀之,朝堂諸臣蠢蠢欲動,朕不想提什麽黨,在朕眼裏隻有皇黨!
諸公不要以為那群人值得讚許,在朕眼裏就是群空口白牙!
尤其所謂複社,空談誤國,實幹方能興邦,諸公好自為之!”
說完望了眼黃道周,黃道周連忙微垂雙眸。
在原有軌跡上,黃道周非常敬佩東林黨“在野皇帝”張縛。
數年後周延儒犯事牽涉到張縛,還為他上躥下跳打抱不平。
黃道周人品不差,雖還沒有發展到那個地步,但顯然存在讀書人迂腐之氣,該敲打敲打。
抿了口茶,崇禎語氣不改:
“諸位愛卿,自神宗以來我大明盛極而衰,當中是何緣故,諸位心知肚明!
一群嘴炮凡事都要指手畫腳,乃士大夫該有之品性嗎?於國有實際意義嗎?
簡直荒謬無恥!
朕相信諸位均為明事理者,朕希望卿等出淤泥而不染,真正以天下蒼生為己任。
那群誇誇其談者,朕會用事實讓他們通通閉嘴!”
“謹遵陛下教誨!”
諸臣拱手附和,有些人心中五味雜陳。
皇帝這近三個月的變化,他們都親眼所見。
要是放在以前,根本不會搞啥三司會審,早就直接下旨嚴懲,更不會留下餘地。
是該放下心中芥蒂了。
聖上已展現出中興之勢,緊緊依附皇權,於公於私都不會吃虧。
暖閣中經曆十餘息集體沉默,崇禎開口打破:
“曹化淳、李若鏈!”
“奴婢在!”
“臣在!”
“你等將近期之成果,給諸位分享一下吧。”
“遵旨!”
兩人對視一眼,曹化淳將懷中文書掏出,高聲道:
“啟奏陛下,溫體仁一案、官地販賣糧食案、西山煤礦案、京營貪墨案、助餉納捐案,共涉及文武勳貴33人,內官46人。
加上罰銀,共獲銀錢1283萬6千餘兩,黃金9萬4千餘兩,珠寶玉器73車;
商鋪店麵213處,別院11座,良田3萬3千6百餘頃!”
說完望向李若鏈,李若鏈接著道:
“稟陛下,晉商案涉及朝堂文武勳貴18人,地方文武吏員129人,共147人。
查獲銀錢2565萬餘,黃金24萬8千餘,珠寶玉器122車;
店鋪375處,別院26座,良田4萬8千餘頃.
此中文武勳貴之產業,涉及數個案件者,臣已與曹公公經手之案作以區分。”
全場鴉雀無聲,幾個大臣都陷入深度沉思。
幾大案件這麽多人犯事兒,這就是大明的朝堂啊,可謂字字誅心。
李若鏈繼續道:
“陛下,經臣與曹公公合計,各案並案銀錢共約3850萬兩,黃金34萬3千3百兩。
其中600餘萬乃晉商票號存儲銀,臣暫未運迴。
原已移交內帑及國庫近1480萬兩,現餘約1760萬,如何籌措,請陛下定奪!”
崇禎微微點頭。
這些他是知道的,心中早已作出打算,大臣們則聽得心驚肉跳。
今日作個匯總,是想讓大家明白,大明這條爛褲衩,究竟還包不包得住那片白腚。
若朝堂還有無視現實瞎逼逼者,都給老子看著點,少去瞎基巴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