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化迴班,崇禎望向曹化淳:
“曹大伴,該你了!”
“遵旨!”
曹化淳也從懷裏取出文書:
“經東廠暗查及京營諸將指控,五軍都督府成國公、陽武侯、撫寧侯、臨淮侯、伏羌伯、新建伯、清平伯,夥同京營諸將,貪墨克扣軍餉!
京營在冊兵卒七萬一千三百二十五人,當下實際不足三萬四千人,吃空餉高達五成。
從元年起,預計約100萬兩俸銀,被以上人等貪汙!
本朝六年,京營萬餘士卒出京剿賊,出征補助八萬三千兩,實發不足四萬。
傷殘戰死者撫恤銀近七萬兩,實發不足一萬,所剩皆被貪墨!”
嘖嘖,全場人聽得驚心動魄。
貪汙很正常,就是貪墨這麽多,竟然還有五成吃空餉者,實在令人震驚。
老曹頓了頓,繼續道:
“以上人等,另加工部右侍郎劉宇亮,武清侯、成安伯共11人,強行霸占西山諸礦。
部分文武殘害原有礦主,累計獲利預估150萬以上,聖上派駙馬鞏永固暗查兩年有餘,獲得相應線索,經東廠核查屬實!”
鞏永固吸了口涼氣,幸好昨日皇帝召見,不然就惹上麻煩了。
劉宇亮身邊迎來兩個錦衣衛,戰戰兢兢跪地。
先前聽到畢懋康任工部右侍郎,心頭就有種不祥預感,搞半天在這兒等著他。
朝臣們也終於頓悟,怪不得成國公被沒收現銀,可視為非法所得,理應沒收。
崇禎麵無表情,望向朱純成:
“成國公,你的銀子朕收得不冤吧!”
“臣......”
朱純成雙眼通紅,支支吾吾說不出話。
欺君之罪可大可小,然勾結內官私購糧食,貪墨軍餉草菅人命,罪就比較大了。
幸虧狡兔三窟,有些銀子存於另外兩處莊園,如今隻是抄他府上現銀,又不是抄家,已經算非常輕鬆。
其餘朝臣心中嘀咕,聖上心機這麽重,竟然已暗查兩年,看來近幾日突變並非偶然,以後得悠著點。
崇禎心中冷笑,李若鏈關注幾年是真,原主可啥都沒幹,能忽悠就忽悠,免得認為老子好愚弄。
一通組合拳,被點到名者嚇得魂飛魄散,陸陸續續跪地。
錦衣衛順勢將他們擒住,扔在禦道之中,沒被念到者,心中有鬼者,全都頭皮發麻。
過了好一會兒,崇禎厲聲道:
“這就是朕的好臣子,朕的好勳貴!大明的臉麵,都被爾等丟盡了!
一個個在朕麵前裝忠心,給朕裝窮,如今證據確鑿,爾等敗類也!”
“臣......臣知罪......”。
“......”
“有罪與否早已明朗,曹大伴、李指揮使!”
“奴婢(臣)在!”
“將涉案文官、京營涉案武將,全部革職抄家,打入詔獄問罪!
涉案公侯伯爵,除嘉定伯外,全部沒收非法所得,禁足一個月,每人罰銀30萬兩!”
“臣(奴婢)遵旨!”
周奎聞言倍感慶幸,剛才裝什麽裝,把嶽父小心髒嚇得怦怦響,下次可不帶這麽玩兒。
朝臣們心中嘀咕,皇帝如此袒護國丈,是不是有失公允?
不容他們多琢磨,台上傳來厲嗬聲:
“嘉定伯周奎,勾結內官欺君罔上,乃外戚之恥!抄沒其所有家產,隻留現銀千兩,禁足府上一年!”
“遵旨!”
“啊?”
周奎懵了,搞半天自己才是最慘那個,轉而捶胸頓足,嗷嚎大哭起來。
崇禎冷哼不斷,你已經算最幸運了,屆時待晉商方麵塵埃落地,那些勳貴絕對比你慘得多。
錦衣衛悉數將數十人帶出,廣場上重新恢複寧靜。
大臣們表情各異,有的很欣喜,仿佛看到大明迎來曙光。
有的則如履薄冰,背心冷汗尚未停止,往後的日子不好過也。
事兒處理得差不多,叫李若鏈曹化淳於禦前,崇禎輕聲吩咐幾句,二人不住點頭稱是。
又給王承恩遞了個眼色,王承恩扯著嗓子喊:
“內閣諸公、六部尚書,到東暖閣議事,退朝!”
“恭送陛下......”
崇禎起身,瞄了眼整個皇極殿廣場,心裏久久不能平靜。
大明這艘破船真爛,這還僅僅是開始,未來的路更為艱難,萬幸銀子收獲不少,接下來一些事兒可以放手去幹。
孫承宗心裏也感慨萬千,頭幾天聖上說要大刀闊斧,今天算是見著了。
皇帝對嶽父都毫不留情,看來決心非常堅定,不禁充滿無限想象。
......
乾清宮東暖閣。
已過午時,皇帝賜食,眾人拘束地細嚼慢咽。
今日動靜非常之大,早已超出想象,平淡的三菜一湯,有的人吃起來覺得比山珍還要舒爽。
見大家都已放下碗筷,崇禎吩咐道:
“王大伴,賜坐看茶!”
“遵旨!”
“謝陛下!”新任大員們受寵若驚。
“大明經曆兩百餘載,諸多舊製積重難返,如再不革新,大明危矣!”
大家都微微點頭,大明確實弊病叢生,凡有識之士都存在此種意識,可究竟如何革,並無係統性概念。
抿了口茶,崇禎繼續道:
“朕擬成立軍機處,凡軍中大事,隻限於與兵事有關者參與,兵事奏報不再經過通政使司傳遞,一律直入軍機處。
軍機處限定4人,孫愛卿領銜,兵部尚書次之,其餘2人由兩位愛卿斟酌選定,報朕禦批!”
“遵旨!”
不知情者眼神交流,皇帝這般,有軍、政分開之意。
軍中機密弄得滿朝皆知,好多人還要指指點點,確實不利高效執行。
可早朝上那麽多人被抓,皇帝現在卻跟沒事兒似的,接著便安排此類事務,讓很多人倍感詫異。
崇禎沒去理會,隨即又宣布早朝再度革新,早朝全部改在皇極殿內舉行,人數限定一百。
眾人有點大腦短路,連孫承宗都覺得似乎不妥。
崇禎態度非常堅決,旨意最終落地。
之後又就一些事宜,比如空出職位的人選,兵事、錢糧等,提出指導性意見。
有些人感到了新鮮空氣,也倍感壓力山大。
聖上抓人抄家,方才又要所謂革新,算得上興利除弊,就是有點不太適應。
細想之下,好像聖上也沒有過錯,大員們好一陣才釋然開來。
“曹大伴,該你了!”
“遵旨!”
曹化淳也從懷裏取出文書:
“經東廠暗查及京營諸將指控,五軍都督府成國公、陽武侯、撫寧侯、臨淮侯、伏羌伯、新建伯、清平伯,夥同京營諸將,貪墨克扣軍餉!
京營在冊兵卒七萬一千三百二十五人,當下實際不足三萬四千人,吃空餉高達五成。
從元年起,預計約100萬兩俸銀,被以上人等貪汙!
本朝六年,京營萬餘士卒出京剿賊,出征補助八萬三千兩,實發不足四萬。
傷殘戰死者撫恤銀近七萬兩,實發不足一萬,所剩皆被貪墨!”
嘖嘖,全場人聽得驚心動魄。
貪汙很正常,就是貪墨這麽多,竟然還有五成吃空餉者,實在令人震驚。
老曹頓了頓,繼續道:
“以上人等,另加工部右侍郎劉宇亮,武清侯、成安伯共11人,強行霸占西山諸礦。
部分文武殘害原有礦主,累計獲利預估150萬以上,聖上派駙馬鞏永固暗查兩年有餘,獲得相應線索,經東廠核查屬實!”
鞏永固吸了口涼氣,幸好昨日皇帝召見,不然就惹上麻煩了。
劉宇亮身邊迎來兩個錦衣衛,戰戰兢兢跪地。
先前聽到畢懋康任工部右侍郎,心頭就有種不祥預感,搞半天在這兒等著他。
朝臣們也終於頓悟,怪不得成國公被沒收現銀,可視為非法所得,理應沒收。
崇禎麵無表情,望向朱純成:
“成國公,你的銀子朕收得不冤吧!”
“臣......”
朱純成雙眼通紅,支支吾吾說不出話。
欺君之罪可大可小,然勾結內官私購糧食,貪墨軍餉草菅人命,罪就比較大了。
幸虧狡兔三窟,有些銀子存於另外兩處莊園,如今隻是抄他府上現銀,又不是抄家,已經算非常輕鬆。
其餘朝臣心中嘀咕,聖上心機這麽重,竟然已暗查兩年,看來近幾日突變並非偶然,以後得悠著點。
崇禎心中冷笑,李若鏈關注幾年是真,原主可啥都沒幹,能忽悠就忽悠,免得認為老子好愚弄。
一通組合拳,被點到名者嚇得魂飛魄散,陸陸續續跪地。
錦衣衛順勢將他們擒住,扔在禦道之中,沒被念到者,心中有鬼者,全都頭皮發麻。
過了好一會兒,崇禎厲聲道:
“這就是朕的好臣子,朕的好勳貴!大明的臉麵,都被爾等丟盡了!
一個個在朕麵前裝忠心,給朕裝窮,如今證據確鑿,爾等敗類也!”
“臣......臣知罪......”。
“......”
“有罪與否早已明朗,曹大伴、李指揮使!”
“奴婢(臣)在!”
“將涉案文官、京營涉案武將,全部革職抄家,打入詔獄問罪!
涉案公侯伯爵,除嘉定伯外,全部沒收非法所得,禁足一個月,每人罰銀30萬兩!”
“臣(奴婢)遵旨!”
周奎聞言倍感慶幸,剛才裝什麽裝,把嶽父小心髒嚇得怦怦響,下次可不帶這麽玩兒。
朝臣們心中嘀咕,皇帝如此袒護國丈,是不是有失公允?
不容他們多琢磨,台上傳來厲嗬聲:
“嘉定伯周奎,勾結內官欺君罔上,乃外戚之恥!抄沒其所有家產,隻留現銀千兩,禁足府上一年!”
“遵旨!”
“啊?”
周奎懵了,搞半天自己才是最慘那個,轉而捶胸頓足,嗷嚎大哭起來。
崇禎冷哼不斷,你已經算最幸運了,屆時待晉商方麵塵埃落地,那些勳貴絕對比你慘得多。
錦衣衛悉數將數十人帶出,廣場上重新恢複寧靜。
大臣們表情各異,有的很欣喜,仿佛看到大明迎來曙光。
有的則如履薄冰,背心冷汗尚未停止,往後的日子不好過也。
事兒處理得差不多,叫李若鏈曹化淳於禦前,崇禎輕聲吩咐幾句,二人不住點頭稱是。
又給王承恩遞了個眼色,王承恩扯著嗓子喊:
“內閣諸公、六部尚書,到東暖閣議事,退朝!”
“恭送陛下......”
崇禎起身,瞄了眼整個皇極殿廣場,心裏久久不能平靜。
大明這艘破船真爛,這還僅僅是開始,未來的路更為艱難,萬幸銀子收獲不少,接下來一些事兒可以放手去幹。
孫承宗心裏也感慨萬千,頭幾天聖上說要大刀闊斧,今天算是見著了。
皇帝對嶽父都毫不留情,看來決心非常堅定,不禁充滿無限想象。
......
乾清宮東暖閣。
已過午時,皇帝賜食,眾人拘束地細嚼慢咽。
今日動靜非常之大,早已超出想象,平淡的三菜一湯,有的人吃起來覺得比山珍還要舒爽。
見大家都已放下碗筷,崇禎吩咐道:
“王大伴,賜坐看茶!”
“遵旨!”
“謝陛下!”新任大員們受寵若驚。
“大明經曆兩百餘載,諸多舊製積重難返,如再不革新,大明危矣!”
大家都微微點頭,大明確實弊病叢生,凡有識之士都存在此種意識,可究竟如何革,並無係統性概念。
抿了口茶,崇禎繼續道:
“朕擬成立軍機處,凡軍中大事,隻限於與兵事有關者參與,兵事奏報不再經過通政使司傳遞,一律直入軍機處。
軍機處限定4人,孫愛卿領銜,兵部尚書次之,其餘2人由兩位愛卿斟酌選定,報朕禦批!”
“遵旨!”
不知情者眼神交流,皇帝這般,有軍、政分開之意。
軍中機密弄得滿朝皆知,好多人還要指指點點,確實不利高效執行。
可早朝上那麽多人被抓,皇帝現在卻跟沒事兒似的,接著便安排此類事務,讓很多人倍感詫異。
崇禎沒去理會,隨即又宣布早朝再度革新,早朝全部改在皇極殿內舉行,人數限定一百。
眾人有點大腦短路,連孫承宗都覺得似乎不妥。
崇禎態度非常堅決,旨意最終落地。
之後又就一些事宜,比如空出職位的人選,兵事、錢糧等,提出指導性意見。
有些人感到了新鮮空氣,也倍感壓力山大。
聖上抓人抄家,方才又要所謂革新,算得上興利除弊,就是有點不太適應。
細想之下,好像聖上也沒有過錯,大員們好一陣才釋然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