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數日未見,今日無事退朝之人,隻有數十個。


    不知是幾天前響動太大,還是變成正辰時上朝,讓大家積極了許多。


    這種場景,並非崇禎想要的結果,沒事兒來湊數有卵用,遠點的連聽都聽不清,不如迴衙門公幹更顯務實。


    不過想想人多也好,有些事兒就是要人多。


    諸臣也注意到了特別之處,今日大漢將軍好像比往日多出不少。


    一番君臣禮儀,早朝開始。


    崇禎宣布,隻議四件事。


    溫體仁會意,顯然就是七日前說的那四件,滿朝也隻有他,方具備稟報資格。


    咳嗽一聲,非常莊重地走上禦道:


    “啟奏陛下,陛下安排之事,臣等已辦妥,此乃鳳陽祭陵正副使名單,請陛下禦覽!”


    說完雙手呈上。


    王承恩走下丹陛接過。


    崇禎翻開一看,正使王應熊,副使朱純成、太常寺少卿馮元彪。


    選王應熊在預料之中,這次除了祭陵修繕,還要詳細調查楊一鵬吳振纓案件。


    老溫顯然不放心讓別人去,這番安排,著實花費一番心思,當中有閣臣有勳貴,還有個東林人,應該是妥協後的結果。


    如此看來,老溫並未察覺自己意圖。


    祭陵史是誰,當下都已不再重要,這項事宜,僅僅是個障眼法。


    崇禎上順水推舟,大手一揮全部照準。


    老溫很滿意,得償所願,皇帝給足了“麵子”。


    當然,最開心的莫過於崇禎,一會兒恐怕誰都去不成,有些人還將麵臨牢獄之災。


    第二項乃巡撫及總督人選。


    陝西巡撫廷推出文震孟、蔣德璟、孫傳庭。


    自己的文老師竟然都入選,還把他列在首位,不排除嚐試擠走文震孟的嫌疑,萬幸孫傳庭還在。


    這個苟日的溫體仁,表麵上看似聽話,背地裏小動作不少嘛。


    對於薊遼總督,推出侯恂、範景文、馬士英。


    剿賊正副總督則為玄默、盧象升、洪承疇、吳甡;宣大總督擬定唐暉、熊文燦、陳新甲三個。


    不假思索,崇禎高聲道:


    “孫傳庭何在?”


    “臣在!”孫傳庭出班行禮。


    望著這個未來棟梁,禦座上的人倍感欣慰,高聲道:


    “原陝西巡撫練國事,轉任鄖陽巡撫,陝西巡撫由孫傳庭接任!著孫傳庭加兵部侍郎銜,將京中事務交接妥善,立即趕赴陝西!”


    孫傳庭滿心歡喜,五天前就預感到了,果然夢想成真,隨即領旨謝恩。


    “侯恂何在?”


    “臣在!”


    “著原戶部尚書侯恂,加兵部尚書銜、太子太保,賜尚方寶劍前往遼東,替換丁魁楚,原總督丁魁楚調迴京師另用!”


    按照原有軌跡,孫傳庭要在一年後主動請纓,現在就滿足他,期許能早日發揮效應。


    而遼東那邊,當下需要的是“穩”字當頭。


    侯恂乃文武全才,心思縝密,大局觀及統籌能力,比丁魁楚要高。


    此人理財能力一般,談不上最佳人選,兵事才是最擅長領域,如今官居從一品去坐鎮遼東,除了維穩,也有防範軍閥坐大的考量。


    而丁魁楚乃後來的大漢奸,得讓他去接替楊一鵬,率漕兵去殺流賊,千萬不能繼續放在遼東,數日前就作出此般構想。


    頓了頓,崇禎繼續道:


    “著原宣府巡撫陳新甲,加兵部尚書銜,升任宣大總督,傅宗龍重新啟用,接任宣府巡撫一職!”


    “著鄖陽巡撫盧象升,加少保、兵部尚書銜,賜尚方寶劍,升任剿賊總督。


    提督陝西、四川、山西、湖廣、河南、江西、山東、南直隸軍務,並節製三邊、宣大,稱其為十省總督!


    五省總督洪承疇,加兵部尚書銜,為盧象升副職;原有防區作出調整,除三邊外,另加分管陝西、四川、山西、宣大軍務!


    盧象升分管湖廣、河南、江西、山東、南直隸五省,同時二人節製十省所有民政!”


    場下朝臣表情各異,十省總督,嘖嘖,皇帝可真舍得放權,實在太意外。


    崇禎掃視一圈,接著道:


    “內閣散朝後,立即辦理聖旨,不得有誤!”


    “臣遵旨!”


    溫首輔心中繃了一下,感覺與皇帝之間,似乎完成某種交易。


    崇禎心中嗬嗬,散朝後的確要馬上辦聖旨,隻可惜將不再是你溫某人的事兒了。


    對於前述安排,較曆史軌跡改動很大。


    原本剿賊總督乃楊嗣昌,為一年多以後的事兒,當下提前換成“盧閻王”。


    楊嗣昌很聽話,但就軍事才能來說能力很一般,趕盧象升差得遠,甚至連陳新甲都趕不上。


    此人極度濫權小肚雞腸,一定程度上缺乏戰略眼光,具備力挽狂瀾的盧象升,就是他和高啟潛給坑死的。


    這也是這個時空的崇禎,不喜歡他的主要原因,還是讓他繼續當孝子比較好。


    至於西北及長江南北,調整了原軌跡洪承疇、盧象升兩個五省總督,部分分管地域。


    盧閻王不再是管五省,還增加了節製洪承疇、陳新甲,權力更為集中,便於統一指揮,同時還多出個南直隸。


    按理說南都有南京兵部管轄,還有南京守備領銜,屬於京師級別,交給一個總督去節製,有點講不通。


    但顯然老溫完全領會意圖,把眾臣給說服了。


    鳳陽及周邊府城被攻,南京方麵毫無作為,明擺著皇帝很不滿,害得人家祖墳被毀,換成誰都應該抱怨。


    此問題一拋出,朝臣們隻能選擇閉嘴。


    而宣大總督由陳新甲接任,也是多方麵考慮。


    原本陳奇瑜去最適合,不過這家夥去年活生生放脫李自成張獻忠等,讓流寇再度壯大,得讓他多吃幾年牢飯。


    陳新甲忠心沒問題,能力尚可,雖9年後犯了個低級錯誤,讓原主失去最後南遷機會,不過這一世那種事兒不可能還會發生。


    崇禎深吸一口氣,差不多就這樣了。


    當下最要害的幾處,均有合適人員坐鎮,比曆史上更為妥善。


    溫匹夫發揮得不錯,這將是他在朝堂,做的最後一件有關全局的大事。


    剩下那兩件就要多花點時間了,還得把火給燒起來,那樣才有看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1635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俠並收藏重生大明1635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