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睡著了,楊士聰趴在床上,卻難以入眠。
上午被仆人抬迴家,婆娘給抹了金瘡藥,舒服不少。
盡管自己的白錠被打成了猴屁股,卻興奮良久,十仗換取溫黨五條性命,非常劃算。
要不是自己火上澆油,說不定皇上就僅作一般懲處,對方還博取一個好名聲。
聖上打自己完全乃多了句嘴,為堵住悠悠之口,皇帝稍作懲處,所作所為無從挑剔。
關鍵順帶走溫黨一員大將,東林人可謂旗開得勝,唯一遺憾,就是鳳陽之事被淡化了。
七日後上朝需重新提及,一定把溫體仁內閣帶上,朝屋外吼了聲,讓婆娘速來換藥。
......
與此差不多同時,城東悅來布莊。
後院一間屋子燈火通明,六七個人在房中品茶,誰都沒有說話。
此處乃王應熊同鄉所開,臨街就一普通鋪麵,後院卻別有洞天。
溫體仁一向謹慎,每次議事,都更換不同地點。
溫黨重要成員齊聚一室,老溫撫摸著山羊胡,陷入沉思之中。
過了沒多久,房門打開,張至發急匆匆趕來。
不待他開口,溫體仁問道:
“宮中可有消息?”
“迴稟閣老,下官已探知一二。”
“快快道來!”
“是!”
張至發說完,端起桌上茶杯,猛地灌上一口。
繼而望向眾人,抱拳道:
“駱養性這幾日沒在京師,還有四五天方能迴來,他手下那幾人就是群廢物,聖上一切不得而知。
隻有張彝憲有所透露,言聖上出現於廣寧門之前,可能去過官地,從西苑杜勳下獄,而後王之心入慎刑司,便可看出端倪。
今日午後聖上前往畢府,之後又去火器廠,還親自試槍,令將火藥生產搬往西苑官地,說是為防範天啟六年大爆炸重現。
張彝憲兵仗局掌印被罷免,由火器廠管事接任,傍晚時分有邊將進京消息傳入宮中,聖上明日召見。”
“就這些?沒有其它?”
張至發搖了搖頭。
“進京武將何許人也?可知其詳?”
“下官並未探知,據張彝憲手下人說,應該為不知名中級武官,估計聖上對剿寇戰事不滿,想發展火器整治他的禁軍。”
溫體仁點了點頭,起身緩緩踱步,過了好一會兒,開口道:
“罷了,多想無益,聖上近日所作所為,應該乃一時興起,想讓國富軍強,哪有那般容易。
殺幾個太監,將監軍召迴,弄幾支火銃大明軍隊就能獲勝?依老夫看,最終仍是徒勞之舉!
聖上對鳳陽一事,態度令老夫琢磨不透,以其品行,自責之後應該有所舉措。
然今日僅下令再度罷朝,命我等廷議,光時亨諸人之死,也未讓老夫悟出下步意圖。”
說完抿了口茶,接著道:
“罷了,聖上所下幾道口諭,似乎有革新苗頭,且看日後如何吧。”
眾人微微點頭。
溫體仁重新坐下:
“聖上暗示本官那幾人,倒也無所謂。
畢自嚴領銜戶部數年,與我等政見有所不一,然並無過多衝突,理財方麵,也隻有此人能夠勝任。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尚書一職我等去涉獵,確乃燙手山芋,無需覬覦。”
再望向謝升,繼續道:
“至於伊晉兄手下那孫傳庭,無名之輩爾,就是不知聖上為何看中,陝西乃火藥桶,聖上願意讓此人去,隨他便是!”
謝升作揖:
“溫相所言極是!此人仗著讀過幾本兵書,時常在吏部誇誇其談,屆時陝西兵敗,我等依據聖意廷推,與我何幹?”
幾人紛紛點頭,皇帝暗示了首輔,照辦便是,未來出了事還不是皇帝授意,關他們屁事兒。
溫體仁捋了捋胡須,又道:
“老夫看幾個總督職位,聖意已定,都是深入虎穴之職,不值得索取,為今之計需將禮部尚書、左都禦史、工部左侍郎掌握於我等手中!”
“首輔大人一語中的!”
王應熊抱拳,眾人紛紛表示認可。
接下來耳語一番,這次要跟諸黨扳手腕,凡對方提名者,竭力找其汙點,候選人越少越好。
自家兄弟推出張至發、薛國觀、張四知等人。
幾經分析,就一些問題深入交流,最終達成統一口徑。
事情說妥了,溫體仁喝著茶,看樣子興致不高,見他那樣,吳宗達問道:
“首輔大人是否在擔心美承老弟?”
溫體仁點頭,沒有作聲。
“溫相,現美承兄身在詔獄,無任何人能夠探取消息。
駱養性一幹似乎已聖眷不再,李若鏈被皇帝寵信,王承恩拿的那份奏章,上麵所寫究竟何事不得而知。”
張至發接話道。
“是啊,此乃老夫心憂之處,能讓美承老弟束手就擒,絕非一般小事,諸位都想想,唐美承有何不良前科?”
美承就是唐世濟的字,屋內陷入死一般寂靜,幾人冥思苦想。
王應熊打破平靜,說道:
“唐美承於南方任職多年,收受孝敬必然不少,莫非有人告發?”
溫體仁捋胡須的動作加快,十餘息功夫後,突然眼睛一亮:
“諸位,如若貪墨之事,老夫倒不甚擔心,諸位有沒有想過,我等經常密會,是否已被他人知曉?”
說完猛地站起身,露出一絲懼意,隨後轉瞬即逝。
眾人心中咯噔,全都望向老溫。
首輔所說不無道理,數年來每次密議,都更換不同地點,一直相安無事。
溫大人方才提醒,想想也不無可能,幾人顯得有些慌亂。
皇上對結黨營私深惡痛絕,轉念一想,如果被發現,肯定把他們給抓了。
可當下一切,不符合邏輯啊,皇帝對溫相一如既往,實在猜不透。
過了約莫小半刻鍾,溫體仁道:
“罷了,諸位不必驚慌,應該非此類事宜導致。
我等須積極打探,以獲知唐美承所犯何事,待廷推後設法營救。
老夫明日便提出廷議,諸位按方才所說見機行事即可,七日後看聖上作何處理再議,都散了吧。”
眾人點頭,紛紛起身,相互作揖道別。
有首輔大人這個主心骨,大家那絲擔憂,一閃而過。
待房中燈火熄滅,遠處房頂趴著那黑衣人,縱身一躍,快步離開。
上午被仆人抬迴家,婆娘給抹了金瘡藥,舒服不少。
盡管自己的白錠被打成了猴屁股,卻興奮良久,十仗換取溫黨五條性命,非常劃算。
要不是自己火上澆油,說不定皇上就僅作一般懲處,對方還博取一個好名聲。
聖上打自己完全乃多了句嘴,為堵住悠悠之口,皇帝稍作懲處,所作所為無從挑剔。
關鍵順帶走溫黨一員大將,東林人可謂旗開得勝,唯一遺憾,就是鳳陽之事被淡化了。
七日後上朝需重新提及,一定把溫體仁內閣帶上,朝屋外吼了聲,讓婆娘速來換藥。
......
與此差不多同時,城東悅來布莊。
後院一間屋子燈火通明,六七個人在房中品茶,誰都沒有說話。
此處乃王應熊同鄉所開,臨街就一普通鋪麵,後院卻別有洞天。
溫體仁一向謹慎,每次議事,都更換不同地點。
溫黨重要成員齊聚一室,老溫撫摸著山羊胡,陷入沉思之中。
過了沒多久,房門打開,張至發急匆匆趕來。
不待他開口,溫體仁問道:
“宮中可有消息?”
“迴稟閣老,下官已探知一二。”
“快快道來!”
“是!”
張至發說完,端起桌上茶杯,猛地灌上一口。
繼而望向眾人,抱拳道:
“駱養性這幾日沒在京師,還有四五天方能迴來,他手下那幾人就是群廢物,聖上一切不得而知。
隻有張彝憲有所透露,言聖上出現於廣寧門之前,可能去過官地,從西苑杜勳下獄,而後王之心入慎刑司,便可看出端倪。
今日午後聖上前往畢府,之後又去火器廠,還親自試槍,令將火藥生產搬往西苑官地,說是為防範天啟六年大爆炸重現。
張彝憲兵仗局掌印被罷免,由火器廠管事接任,傍晚時分有邊將進京消息傳入宮中,聖上明日召見。”
“就這些?沒有其它?”
張至發搖了搖頭。
“進京武將何許人也?可知其詳?”
“下官並未探知,據張彝憲手下人說,應該為不知名中級武官,估計聖上對剿寇戰事不滿,想發展火器整治他的禁軍。”
溫體仁點了點頭,起身緩緩踱步,過了好一會兒,開口道:
“罷了,多想無益,聖上近日所作所為,應該乃一時興起,想讓國富軍強,哪有那般容易。
殺幾個太監,將監軍召迴,弄幾支火銃大明軍隊就能獲勝?依老夫看,最終仍是徒勞之舉!
聖上對鳳陽一事,態度令老夫琢磨不透,以其品行,自責之後應該有所舉措。
然今日僅下令再度罷朝,命我等廷議,光時亨諸人之死,也未讓老夫悟出下步意圖。”
說完抿了口茶,接著道:
“罷了,聖上所下幾道口諭,似乎有革新苗頭,且看日後如何吧。”
眾人微微點頭。
溫體仁重新坐下:
“聖上暗示本官那幾人,倒也無所謂。
畢自嚴領銜戶部數年,與我等政見有所不一,然並無過多衝突,理財方麵,也隻有此人能夠勝任。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尚書一職我等去涉獵,確乃燙手山芋,無需覬覦。”
再望向謝升,繼續道:
“至於伊晉兄手下那孫傳庭,無名之輩爾,就是不知聖上為何看中,陝西乃火藥桶,聖上願意讓此人去,隨他便是!”
謝升作揖:
“溫相所言極是!此人仗著讀過幾本兵書,時常在吏部誇誇其談,屆時陝西兵敗,我等依據聖意廷推,與我何幹?”
幾人紛紛點頭,皇帝暗示了首輔,照辦便是,未來出了事還不是皇帝授意,關他們屁事兒。
溫體仁捋了捋胡須,又道:
“老夫看幾個總督職位,聖意已定,都是深入虎穴之職,不值得索取,為今之計需將禮部尚書、左都禦史、工部左侍郎掌握於我等手中!”
“首輔大人一語中的!”
王應熊抱拳,眾人紛紛表示認可。
接下來耳語一番,這次要跟諸黨扳手腕,凡對方提名者,竭力找其汙點,候選人越少越好。
自家兄弟推出張至發、薛國觀、張四知等人。
幾經分析,就一些問題深入交流,最終達成統一口徑。
事情說妥了,溫體仁喝著茶,看樣子興致不高,見他那樣,吳宗達問道:
“首輔大人是否在擔心美承老弟?”
溫體仁點頭,沒有作聲。
“溫相,現美承兄身在詔獄,無任何人能夠探取消息。
駱養性一幹似乎已聖眷不再,李若鏈被皇帝寵信,王承恩拿的那份奏章,上麵所寫究竟何事不得而知。”
張至發接話道。
“是啊,此乃老夫心憂之處,能讓美承老弟束手就擒,絕非一般小事,諸位都想想,唐美承有何不良前科?”
美承就是唐世濟的字,屋內陷入死一般寂靜,幾人冥思苦想。
王應熊打破平靜,說道:
“唐美承於南方任職多年,收受孝敬必然不少,莫非有人告發?”
溫體仁捋胡須的動作加快,十餘息功夫後,突然眼睛一亮:
“諸位,如若貪墨之事,老夫倒不甚擔心,諸位有沒有想過,我等經常密會,是否已被他人知曉?”
說完猛地站起身,露出一絲懼意,隨後轉瞬即逝。
眾人心中咯噔,全都望向老溫。
首輔所說不無道理,數年來每次密議,都更換不同地點,一直相安無事。
溫大人方才提醒,想想也不無可能,幾人顯得有些慌亂。
皇上對結黨營私深惡痛絕,轉念一想,如果被發現,肯定把他們給抓了。
可當下一切,不符合邏輯啊,皇帝對溫相一如既往,實在猜不透。
過了約莫小半刻鍾,溫體仁道:
“罷了,諸位不必驚慌,應該非此類事宜導致。
我等須積極打探,以獲知唐美承所犯何事,待廷推後設法營救。
老夫明日便提出廷議,諸位按方才所說見機行事即可,七日後看聖上作何處理再議,都散了吧。”
眾人點頭,紛紛起身,相互作揖道別。
有首輔大人這個主心骨,大家那絲擔憂,一閃而過。
待房中燈火熄滅,遠處房頂趴著那黑衣人,縱身一躍,快步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