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夜幕降臨,崇禎視察完數十裏內三處可能叩關的邊牆。
本次作戰理念精髓,乃放韃奴全部進來最好,那就成了請君入甕,再行甕中捉鱉。
如戰事順利,有些部隊就不一定帶迴京師了,還得一鼓作氣朝北麵進發,將草原實實在在握於手裏。
王業浩規劃得很專業,當然,關門打狗及北進的思路,若沒皇帝主導,臣子是不敢妄斷的。
現宣大的七萬邊軍,以大同、宣化附近守軍最多,機動兵力隻有三萬。
從情報及地理上分析,多爾袞不太可能舍近求遠直接攻大同,從宣化西邊的懷安衛一帶進來才最合理。
那百十裏邊牆駐軍分得很散,最容易攻破,建奴絕非傻子。
而作戰計劃中讓尤世威要做的,就是無論何處關口被叩,邊牆守軍均作正常抵抗,之後再放進來,再然後將大門關好。
宣府平地居多,適合建奴作戰,當然也更適合禁軍這支半火器部隊,禁軍將在適當位置設伏,等著痛擊來犯之敵。
深夜迴到萬全左衛,崇禎一身疲憊,多想無益,該來的都會來,早早抱頭睡去。
......
第二日大早,文武齊聚值房。
還多了兩個人,宣大副總兵劉肇基,參將尤世祿。
一番君臣禮儀,王業浩照本宣科。
“諸將聽令!”
眾人齊刷刷起身。
“曹變蛟、虎大威、盧九德!”
“末將在!”
“第一師曹變蛟部,於牛家窯邊牆內二十五裏設伏;第二師虎大威部,設伏於黃土梁邊牆十裏,第三師盧九德部,於洋河北岸柴溝堡後十五裏設伏!
“末將領命!”
“黃得功、周遇吉、楊廷麟!”
“末將在!”
“禁軍軍部隨第一師前出,總領三師!”
“末將領命!”
“尤世威、劉肇基。”
“末將在!”
“你部於禁軍左翼放一萬兵力,右翼布兩萬,待建奴進來後左翼盡出,右翼出一萬,由尤世威尤世祿總領迴防邊牆,務必守住國門!
右翼剩下一萬交劉肇基統領,歸黃得功節製,諸位不得有誤!
“末將領命!”
“孫應元!”
“末將在!”
“京營拱衛中樞,隨時待命!”
“末將領命!”
王業浩清了清嗓子,繼續道:
“陳新甲、傅宗龍!”
“下官在!”
陳新甲比王業浩品級高,傅宗龍與其相當,人家乃兵事總指揮,隻能委屈一下自稱下官。
“你二人協調糧草,安撫地方,為製造局分廠提供一切便利,另懷安衛至柴溝堡50裏內堅壁清野!”
“下官領命!”
“禁軍後隊將於今晚到達,本官會連夜讓各部歸建,爾等放心去吧!”
“遵命!”
王業浩向天子拱手,看皇帝還有啥吩咐。
崇禎站起身,一臉嚴肅。
“諸位,此戰乃關門打狗,至少要重創來犯之敵元氣,朕有言在先,凡立功者重重有賞,畏縮不前者,不聽號令者,軍法不留情!”
“臣等遵旨!”
“都下去吧,朕靜候佳音!”
“遵旨,臣等告退。”
宣大文武神情激動,曆來邊鎮都是防禦死守,還經常守不住。
這下放進來打,有禁軍為主,又有天子坐鎮,若能實現意圖,他們都會名垂青史。
將錢龍錫、王業浩留下,崇禎指尖敲打桌案,心中默默複盤。
王業浩依據皇帝意見作為主導再細化,並無不妥之處。
現在就等著關外情報,但願能在多爾袞殺來之前,各部全部排兵到位。
“報...”
一錦衣衛進入值房。
“啟稟陛下,孫閣老有本傳至!”
“呈上來。”
王承恩接過,雙手遞給聖上。
崇禎翻開奏本,微微皺了下眉,隨即露出冷笑,再遞給錢龍錫。
錢龍錫倒吸一口涼氣,望了眼天子,神色漸漸平淡。
“讓王愛卿也看看。”
“遵旨。”
王業浩看後,一副波瀾不驚。
“二位愛卿如何看待?”
“陛下,那幫人已經坐不住了,陛下料事如神也。”
錢龍錫拱了拱手。
“建奴要叩關,他們要搞事,看似不相關聯,實則暗通款曲,朕也不瞞你們了,建奴這次來,就是那幫人幹的!”
錢龍錫王業浩對望一眼,神色很是震驚。
決定親征時天子就隱晦地提過,不過如此直白道出,還是讓他們頓感晴天霹靂。
“陛下,親征之事恐將瞞不久也,屆時孫閣老將更為被動。”
王業浩平複心情,向天子作揖道。
“此事朕早有預料,孫愛卿拖得越久自然越好,如若不然也無妨,或許大亂方能大治,正好分辨忠奸。
朕盼著建奴早點來,好收拾完奴賊迴京,定要把漢奸全部殺光,將迂腐自私之輩好生懲處!”
崇禎猛拍桌案,升出一絲怒意。
“陛下息怒...”
天子神色變得凝重。
“朕並非為書生發怒,而是對我朝科舉製度深感痛心,最無一用是書生,古人誠不欺我也。
一群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還極度自私,那國子監在朕眼裏就是可有可無之物,在恰當的時候,朕不介意將其裁撤!”
“陛...陛下...”
這話味兒不對,錢龍錫想出言勸諫,崇禎揮手打斷。
“愛卿安心,朕自有分寸,立即迴複孫愛卿,就四個字,自行定奪!”
“臣...臣遵旨!”
錢龍錫提筆當著皇帝寫下,再顫顫巍巍蓋上大印,王承恩接著將天子璽蓋上。
孫承宗奏報天子,明顯隻是匯報一聲,他有那個能力去應對,這也是讓他留守的主要原因。
按奏本所述,江南抗稅大有席卷之勢,以路程推算,顯然發生在京師抗稅之前。
錢謙益的酒肆風波,隻不過一道小小開胃菜而已。
那些龜孫收到江南訊息,自己沒去叩闕,一幫國子監學子卻出現於午門靜坐。
用腳趾頭去想,都知道受到文官慫恿,啥生員不議政,在明末早都形成笑話了。
監生大多都是士紳後代,哪家沒隱田,哪家又沒商鋪,新稅製可是在割他們的肉。
若是取消讀書人免稅特權,搞士紳一體納糧,那還不得鬧翻天。
崇禎心中嗬嗬,沒關係,待老子打好這一仗,誓要讓那幫人好看。
屆時將同東林黨及天下讀書人全麵開戰,演繹出另一版關門打狗!
本次作戰理念精髓,乃放韃奴全部進來最好,那就成了請君入甕,再行甕中捉鱉。
如戰事順利,有些部隊就不一定帶迴京師了,還得一鼓作氣朝北麵進發,將草原實實在在握於手裏。
王業浩規劃得很專業,當然,關門打狗及北進的思路,若沒皇帝主導,臣子是不敢妄斷的。
現宣大的七萬邊軍,以大同、宣化附近守軍最多,機動兵力隻有三萬。
從情報及地理上分析,多爾袞不太可能舍近求遠直接攻大同,從宣化西邊的懷安衛一帶進來才最合理。
那百十裏邊牆駐軍分得很散,最容易攻破,建奴絕非傻子。
而作戰計劃中讓尤世威要做的,就是無論何處關口被叩,邊牆守軍均作正常抵抗,之後再放進來,再然後將大門關好。
宣府平地居多,適合建奴作戰,當然也更適合禁軍這支半火器部隊,禁軍將在適當位置設伏,等著痛擊來犯之敵。
深夜迴到萬全左衛,崇禎一身疲憊,多想無益,該來的都會來,早早抱頭睡去。
......
第二日大早,文武齊聚值房。
還多了兩個人,宣大副總兵劉肇基,參將尤世祿。
一番君臣禮儀,王業浩照本宣科。
“諸將聽令!”
眾人齊刷刷起身。
“曹變蛟、虎大威、盧九德!”
“末將在!”
“第一師曹變蛟部,於牛家窯邊牆內二十五裏設伏;第二師虎大威部,設伏於黃土梁邊牆十裏,第三師盧九德部,於洋河北岸柴溝堡後十五裏設伏!
“末將領命!”
“黃得功、周遇吉、楊廷麟!”
“末將在!”
“禁軍軍部隨第一師前出,總領三師!”
“末將領命!”
“尤世威、劉肇基。”
“末將在!”
“你部於禁軍左翼放一萬兵力,右翼布兩萬,待建奴進來後左翼盡出,右翼出一萬,由尤世威尤世祿總領迴防邊牆,務必守住國門!
右翼剩下一萬交劉肇基統領,歸黃得功節製,諸位不得有誤!
“末將領命!”
“孫應元!”
“末將在!”
“京營拱衛中樞,隨時待命!”
“末將領命!”
王業浩清了清嗓子,繼續道:
“陳新甲、傅宗龍!”
“下官在!”
陳新甲比王業浩品級高,傅宗龍與其相當,人家乃兵事總指揮,隻能委屈一下自稱下官。
“你二人協調糧草,安撫地方,為製造局分廠提供一切便利,另懷安衛至柴溝堡50裏內堅壁清野!”
“下官領命!”
“禁軍後隊將於今晚到達,本官會連夜讓各部歸建,爾等放心去吧!”
“遵命!”
王業浩向天子拱手,看皇帝還有啥吩咐。
崇禎站起身,一臉嚴肅。
“諸位,此戰乃關門打狗,至少要重創來犯之敵元氣,朕有言在先,凡立功者重重有賞,畏縮不前者,不聽號令者,軍法不留情!”
“臣等遵旨!”
“都下去吧,朕靜候佳音!”
“遵旨,臣等告退。”
宣大文武神情激動,曆來邊鎮都是防禦死守,還經常守不住。
這下放進來打,有禁軍為主,又有天子坐鎮,若能實現意圖,他們都會名垂青史。
將錢龍錫、王業浩留下,崇禎指尖敲打桌案,心中默默複盤。
王業浩依據皇帝意見作為主導再細化,並無不妥之處。
現在就等著關外情報,但願能在多爾袞殺來之前,各部全部排兵到位。
“報...”
一錦衣衛進入值房。
“啟稟陛下,孫閣老有本傳至!”
“呈上來。”
王承恩接過,雙手遞給聖上。
崇禎翻開奏本,微微皺了下眉,隨即露出冷笑,再遞給錢龍錫。
錢龍錫倒吸一口涼氣,望了眼天子,神色漸漸平淡。
“讓王愛卿也看看。”
“遵旨。”
王業浩看後,一副波瀾不驚。
“二位愛卿如何看待?”
“陛下,那幫人已經坐不住了,陛下料事如神也。”
錢龍錫拱了拱手。
“建奴要叩關,他們要搞事,看似不相關聯,實則暗通款曲,朕也不瞞你們了,建奴這次來,就是那幫人幹的!”
錢龍錫王業浩對望一眼,神色很是震驚。
決定親征時天子就隱晦地提過,不過如此直白道出,還是讓他們頓感晴天霹靂。
“陛下,親征之事恐將瞞不久也,屆時孫閣老將更為被動。”
王業浩平複心情,向天子作揖道。
“此事朕早有預料,孫愛卿拖得越久自然越好,如若不然也無妨,或許大亂方能大治,正好分辨忠奸。
朕盼著建奴早點來,好收拾完奴賊迴京,定要把漢奸全部殺光,將迂腐自私之輩好生懲處!”
崇禎猛拍桌案,升出一絲怒意。
“陛下息怒...”
天子神色變得凝重。
“朕並非為書生發怒,而是對我朝科舉製度深感痛心,最無一用是書生,古人誠不欺我也。
一群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還極度自私,那國子監在朕眼裏就是可有可無之物,在恰當的時候,朕不介意將其裁撤!”
“陛...陛下...”
這話味兒不對,錢龍錫想出言勸諫,崇禎揮手打斷。
“愛卿安心,朕自有分寸,立即迴複孫愛卿,就四個字,自行定奪!”
“臣...臣遵旨!”
錢龍錫提筆當著皇帝寫下,再顫顫巍巍蓋上大印,王承恩接著將天子璽蓋上。
孫承宗奏報天子,明顯隻是匯報一聲,他有那個能力去應對,這也是讓他留守的主要原因。
按奏本所述,江南抗稅大有席卷之勢,以路程推算,顯然發生在京師抗稅之前。
錢謙益的酒肆風波,隻不過一道小小開胃菜而已。
那些龜孫收到江南訊息,自己沒去叩闕,一幫國子監學子卻出現於午門靜坐。
用腳趾頭去想,都知道受到文官慫恿,啥生員不議政,在明末早都形成笑話了。
監生大多都是士紳後代,哪家沒隱田,哪家又沒商鋪,新稅製可是在割他們的肉。
若是取消讀書人免稅特權,搞士紳一體納糧,那還不得鬧翻天。
崇禎心中嗬嗬,沒關係,待老子打好這一仗,誓要讓那幫人好看。
屆時將同東林黨及天下讀書人全麵開戰,演繹出另一版關門打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