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了清喉嚨,崇禎問向畢自嚴。


    “畢愛卿,你來說說戶部近期大事。”


    “稟陛下,國土司正於京畿地區清丈土地,山東、宣大兩處不日即可展開。


    現各司人員增加600餘,相關人員已培訓出三期,將陸續派往各地。”


    “嗯,戶部人員還不夠,繼續大力招聘,隻要品行純良,會點文墨皆可,前提乃必須擁護新稅製,熟悉所有新規,朕絕不嫌多!”


    “遵旨!”


    按天子規劃,當下推行新稅製,還不敢完全交給地方。


    地方上僅為配合,概由戶部直接牽頭。


    待過些年月財稅步入正軌,方能逐步向地方交權。


    “何可綱、孫應元、劉國能!”


    “臣在!”


    三人異口同聲。


    “當下新軍訓練不足兩月,朕給爾等三日時間,稅警總隊正式移交,訓練不足者到地方後邊執法邊操練,特殊時期當用特殊之法!”


    “遵旨!”


    “啟稟陛下,臣有一事啟奏。”


    孫承宗拱手。


    “準。”


    “陛下,三邊、陝西、山西、河南已下旨免田賦一至三年不等,然除開田賦外,其它稅種並不在此列。


    當下上述地界處於戰亂,各行各業慘遭破壞,臣鬥膽請陛下暫緩當地稅種推廣。”


    皇帝想了想。


    那幾個地方確實不太好處置,也刮不出多少油水。


    “朕準了,戶部僅對此幾省之人口土地進行清理,新稅暫緩。”


    “臣遵旨!”


    孫承宗很欣慰,天子還是挺明事理的。


    “諸位,新稅推行將乃一場硬仗,難度不亞於剿賊。


    那些讀書人與士紳,滿嘴仁義道德,實則一肚子壞水,今日抗稅之事,爾等必須有個態度!


    朕要求內閣及六部主官,全部在華夏日報發文批判,以正視聽!”


    大臣們一下子愣住。


    聽說皇帝在街上嚴懲錢家家奴,卻也大力褒獎錢謙益,現在叫他們發文訓斥,這又代表何意?


    “臣等遵旨!”


    內閣五臣及馮英倒沒啥,表情很自然,他們早都是堅定的保皇派。


    雖大多數都有家業,不過讀書人特權還在,也繳不了多少田賦。


    劉遵憲、劉宗周、黃道周、文震孟四人則表情複雜,心裏多少有些想法。


    自他們跟隨天子腳步,視野變得開闊不少,也敢做之前不敢做的一些事兒了。


    可在報紙上發文,便是公開與天下士紳決裂。


    皇帝這招太高了,一副讚賞錢某人的姿態,卻讓臣子們出麵訓斥,完全使他們無路可退。


    雖讀懂皇帝歪心思,卻也不得不照做。


    不去想那些沒用的了,既然選擇保皇,隻有陪他一條路走到黑。


    將諸臣表情盡收眼底,這也是皇帝召見的主要目的之一。


    相信往後幾天,這群士大夫的唾沫星,將把某些人罵得狗血淋頭。


    而他自己,則擦亮眼睛,靜觀他們下場鬥法。


    事務告一段落,讓其他人都迴去。


    殿中隻留下內閣五位老革命,何可綱、孫應元,還有李若鏈曹化淳四個近臣。


    皇帝拿起茶杯抿了幾口,有點心事重重,諸人也不便說話。


    放下茶杯,天子望向孫承宗。


    “孫愛卿,河南剿賊已到關鍵時刻,絕不容有任何差池,雖朕早有預料新稅製不會一帆風順,今日算敲響警鍾,朕是不是太心急了?”


    或許數月來很多事都太順了,崇禎突地情緒變得低落。


    孫承宗心裏跟明鏡似的,皇帝街上一套,現在又是一套,意思非常明朗,忙起身作揖。


    “陛下...”


    “愛卿,朕賦予你坐奏之權,坐下說吧,愛卿身子骨為要。”


    “謝陛下!”


    老孫心中泛出感動。


    幾月來每次見到皇帝,無論搞溫黨,還是查勳貴晉商,一直意氣風發。


    看來皇帝也存在煩惱,或許是不願將柔弱的一麵展示於人。


    理了理情緒,孫承宗開口:


    “陛下,大明早已病入膏肓,諸多事務已不可再拖,雖查抄各處收獲頗豐,然所得僅夠維持一年上下,之後仍將麵對窘境。


    做勝過不做,早做優於晚做,一個小小家奴,沒有家主授意豈敢蠻幹?無論背後引發何種波浪,老臣絕不怠慢!”


    “臣附議!”


    “臣附議...”


    其餘人跟著附和,語氣中充滿堅定。


    皇帝心頭舒服多了,他也需要適時打氣與鼓勵。


    “卿等能如此,朕心甚慰!”


    “臣等願為陛下分憂!”


    “都坐吧,”崇禎揮手,接下來拋出今日核心事務。


    “都說禍不單行,要是此刻建奴叩關,那性質就大為不同了,李愛卿,你跟諸公說說。”


    “遵旨!”


    李若鏈站了起來。


    “各位閣老,下官剛收到消息,鄂爾多斯之建奴有班師跡象,近期必定叩關!”


    諸人聞言大驚,尤其不是軍機大臣的三個。


    “李指揮使,消息可靠否?”


    孫承宗問。


    “絕對可靠,下官半個時辰前收到消息,恰逢陛下迴宮,議事前已稟報陛下!”


    李若鏈說可靠,定不會有假。


    半個月前軍機處籌劃作戰方案,三四天便呈給聖上,皇帝還誇讚做得好。


    隨即作了些安排,比如在宣府開設製造局火器分廠,抓緊戰備等等。


    現今有人借新稅搞事情的意圖很明顯,加上南北作戰,大明相當於三麵禦敵,形勢無比惡劣。


    殿中陷入短暫沉寂。


    十餘息後皇帝打破沉默。


    “諸位,若朕預料不差,抗稅與建奴叩關,或許存在某種關聯,若是那樣,我等該如何應對?”


    天子語氣很篤定,諸臣更顯驚異。


    前些日李若鏈稟報,梁廷棟與定國公、定西侯府上又開始活躍了。


    錦衣衛暗查間諜,內閣並不知曉,崇禎當時覺得,不外乎又在往外麵傳情報,靜觀其變便是。


    不曾想牆子嶺隨後有人去了西邊,錦衣衛一路跟到了鄂爾多斯。


    這下建奴突然要班師,今日又發生抗稅,還提到錢謙益,為此不得不作出多種假設。


    聯想到明末社會狀態,當將二者連貫在一起時,不禁驚出一身冷汗。


    曆朝曆代漢奸公知不少,為一己私利什麽事兒都敢幹,在明代更屢見不鮮。


    給皇帝施點壓,包括借助外力,讓你重新變迴他們想要的“賢君”。


    否則,嗬嗬,我等不介意天下大亂,可以換皇帝,也不會在乎啥改朝換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1635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俠並收藏重生大明1635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