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比武大會很空前,一直到午時末才落下帷幕。
一同而來的大員們,自然都在軍部夥房享用遲來的午餐。
自皇帝整軍以後,軍部有單獨食堂,下麵都是以百戶灶為一個用餐單位。
夥房非常整潔衛生,所有人員都能在桌凳上用餐。
皇帝大大咧咧坐下,與內閣五臣、黃得功、周遇吉坐一桌。
其他十好幾個大員非常拘謹,他們都是第一次來。
見皇帝那樣,很多人心裏生出諸多不爽。
黃得功周遇吉就是丘八而已,哪有資格與閣老皇帝一桌進餐?
皇帝也太不講究尊卑了,今日那些丘八不下跪不作揖,行那啥軍禮,還常常君前失儀。
天子竟然無動於衷,也太離經叛道了吧?
嘀咕歸嘀咕,麵子上卻不敢咋樣,今天帶給他們的震撼實在太多。
一個有軍權有銀子的皇帝,兵卒還那麽擁護他,任誰都不敢輕易造次。
簡單的軍中午餐結束。
皇帝讓尚書侍郎們都迴京師去,他還得與內閣及將領議事。
軍部議事廳。
一張仿造後世的會議桌置於廳中,皇帝於主位坐定。
內閣五臣、李若鏈、方正化,還有禁軍六個主官,何可綱、孫應元、劉文炳、劉國能悉數坐下。
今日算是一個禦前軍事擴大會議。
抿了口剛泡的香茶,崇禎開口道:
“諸位,朕近期一直關注河南戰事,沒有顧及北麵動向。
蒙元餘孽林丹汗去歲已身死,其子已被建奴收複,還進獻出傳國玉璽。
北地草原可以說已盡歸奴酋之手,於我大明很不利啊。”
在場諸位除了李若鏈王承恩,全都聞言一驚。
那林丹汗竟然掛掉,北地都被建奴降服了,陳新甲奏章中的猜測果然不假。
“李愛卿!”
“臣在!”
“你將宣府邊外諸事,給卿等說說。”
“遵旨!”
李若鏈頓了頓,將高文采傳迴的情報款款道出。
話畢,廳中陷入寂靜,閣臣與武將全都心潮起伏。
沒想到關外這些年發生這麽多變化,去歲建奴入關,就跟趕集似的那般容易。
還是邊事頹廢啊,要不然朝廷咋會成為聾子瞎子。
萬幸聖上設立軍情處,搞掉晉商後又派錦衣衛出關,否則真不知何時才能確認。
“陛下,怪不得侯大真傳迴的薊遼軍情,幾乎一成不變,原來奴酋已經一統草原,著實可恨也。”
孫承宗說道。
崇禎點了點頭。
“多爾袞與阿敏此戰收獲頗豐,想必更加狂妄。
預計不日就將班師,如若迴程途中侵擾我宣大邊關,我等該如何應對?”
“臣定要殺他個片甲不留!”
曹變蛟猛地站起身。
天子看了他一眼,這家夥乃大同人,從小就跟隨曹文詔從軍,性情很是剛烈。
“臣亦願往!”
虎大威起身。
“臣亦願往!”
盧九德不甘落後。
皇帝此刻很欣慰,少壯派軍官越是好戰,他當然越喜歡。
雖戰事還沒來,作為領軍者的黃得功周遇吉,自然也得有所表示。
“隻要陛下一聲令下,臣萬死不辭!”
兩人幾乎異口同聲。
“都坐下吧,放心,有的是仗打。”
聽皇帝這口氣,說不定是想開戰,他們都有點小興奮。
“今日召集諸位議事,朕昨日便作出考量。
萬一建奴叩關,我等戰與否,若戰,該如何戰,均得細細思量!”
“陛下,臣以為倘若建奴犯邊,宣大之兵有六七萬,但恐難以應對。
不戰朝廷顏麵無存,若戰則處於南北兩線同時進行,均進退兩難也。”
錢龍錫發言。
“陛下,臣深以為然!”
畢自嚴接著道。
“孫愛卿、範愛卿、李愛卿呢?”
“陛下,錢次輔所言不差,此乃大明麵對之現實,臣不敢妄斷。”
李邦華表態。
孫承宗範景文也微微點頭,此事還真有點棘手。
以他倆的性格,兩人都屬於那種善謀善斷之人。
如今朝堂局勢好不容易有所好轉,萬一將大明拖入雙線作戰漩渦,屆時引起局勢震蕩,他們還真難以接受。
“朕也希望北地能暫且安穩,朝廷便有精力對付流賊,可若建奴不給朕機會,那朕也隻能讓禁軍揮師出擊!”
廳中再次陷入安靜。
在場的都不是傻子,聽皇帝這意思,局勢一旦有變,更偏向於出戰迎敵。
“陛下,禁衛軍已整訓操練近五個月,現相應火器正悉數裝備。
騎兵也在何總兵關寧將士指導下,有一定建樹,禁衛軍可以一戰!”
黃得功積極響應。
“建奴賊子屢次侵擾我大明,狼子野心不死,必須強硬滅之!”
周遇吉猛地起身。
“陛下,臣願帶著兩千關寧軍及京營所部奮勇殺敵!”
何可綱眼中露出兇光。
他那2千關寧軍,負責禁軍及軍營騎兵教習,戰力杠杠的。
“陛下,臣願當先鋒!”
孫應元也跟著表態。
皇帝壓了壓手,若戰,隻能考慮禁軍,京營還是算了。
畢竟京營尚在擴軍,又要代練稅兵,一攤子爛賬都還需要時間收拾。
不過將領們鬥誌滿滿,這一點讓他很受用。
一國之戰事,不是一拍腦袋就可以。
他現在是皇帝,卻也乃軍事小白,憑前世那些記憶,並不能直接決定戰場勝負,牽一而發動全身,豈可兒戲。
總之他是想幹,但得聽聽大家的意見。
望向幾位閣臣,老革命們捕捉到了聖上目光。
今日皇帝並不是與軍機大臣商議,而是放在軍營,還讓閣臣都參加,看來有集思廣益之意。
隻是皇帝一般偏向於某種思路後,幾頭牛都拉不迴來。
“陛下,若要戰,需盡量低調出兵,且速戰速決,朝堂現狀不能產生過大動蕩。”
李邦華開口道。
“陛下,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今抄家獲得不少糧米,然茲事體大,恐怕...”
畢自嚴這錢糧袋子有絲擔憂。
“......”
內閣幾個都表態了,就剩孫承宗範景文沒有開口。
“兩位愛卿呢?”
崇禎問道。
“陛下,就戰略而言,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我朝一味防禦並非長久之計。
不戰則已,一戰則必勝,方可換來更好之局麵,臣主戰!”
孫承宗語氣擲地有聲。
這番話讓閣臣們思慮更重,武將們卻聽得摩拳擦掌。
一同而來的大員們,自然都在軍部夥房享用遲來的午餐。
自皇帝整軍以後,軍部有單獨食堂,下麵都是以百戶灶為一個用餐單位。
夥房非常整潔衛生,所有人員都能在桌凳上用餐。
皇帝大大咧咧坐下,與內閣五臣、黃得功、周遇吉坐一桌。
其他十好幾個大員非常拘謹,他們都是第一次來。
見皇帝那樣,很多人心裏生出諸多不爽。
黃得功周遇吉就是丘八而已,哪有資格與閣老皇帝一桌進餐?
皇帝也太不講究尊卑了,今日那些丘八不下跪不作揖,行那啥軍禮,還常常君前失儀。
天子竟然無動於衷,也太離經叛道了吧?
嘀咕歸嘀咕,麵子上卻不敢咋樣,今天帶給他們的震撼實在太多。
一個有軍權有銀子的皇帝,兵卒還那麽擁護他,任誰都不敢輕易造次。
簡單的軍中午餐結束。
皇帝讓尚書侍郎們都迴京師去,他還得與內閣及將領議事。
軍部議事廳。
一張仿造後世的會議桌置於廳中,皇帝於主位坐定。
內閣五臣、李若鏈、方正化,還有禁軍六個主官,何可綱、孫應元、劉文炳、劉國能悉數坐下。
今日算是一個禦前軍事擴大會議。
抿了口剛泡的香茶,崇禎開口道:
“諸位,朕近期一直關注河南戰事,沒有顧及北麵動向。
蒙元餘孽林丹汗去歲已身死,其子已被建奴收複,還進獻出傳國玉璽。
北地草原可以說已盡歸奴酋之手,於我大明很不利啊。”
在場諸位除了李若鏈王承恩,全都聞言一驚。
那林丹汗竟然掛掉,北地都被建奴降服了,陳新甲奏章中的猜測果然不假。
“李愛卿!”
“臣在!”
“你將宣府邊外諸事,給卿等說說。”
“遵旨!”
李若鏈頓了頓,將高文采傳迴的情報款款道出。
話畢,廳中陷入寂靜,閣臣與武將全都心潮起伏。
沒想到關外這些年發生這麽多變化,去歲建奴入關,就跟趕集似的那般容易。
還是邊事頹廢啊,要不然朝廷咋會成為聾子瞎子。
萬幸聖上設立軍情處,搞掉晉商後又派錦衣衛出關,否則真不知何時才能確認。
“陛下,怪不得侯大真傳迴的薊遼軍情,幾乎一成不變,原來奴酋已經一統草原,著實可恨也。”
孫承宗說道。
崇禎點了點頭。
“多爾袞與阿敏此戰收獲頗豐,想必更加狂妄。
預計不日就將班師,如若迴程途中侵擾我宣大邊關,我等該如何應對?”
“臣定要殺他個片甲不留!”
曹變蛟猛地站起身。
天子看了他一眼,這家夥乃大同人,從小就跟隨曹文詔從軍,性情很是剛烈。
“臣亦願往!”
虎大威起身。
“臣亦願往!”
盧九德不甘落後。
皇帝此刻很欣慰,少壯派軍官越是好戰,他當然越喜歡。
雖戰事還沒來,作為領軍者的黃得功周遇吉,自然也得有所表示。
“隻要陛下一聲令下,臣萬死不辭!”
兩人幾乎異口同聲。
“都坐下吧,放心,有的是仗打。”
聽皇帝這口氣,說不定是想開戰,他們都有點小興奮。
“今日召集諸位議事,朕昨日便作出考量。
萬一建奴叩關,我等戰與否,若戰,該如何戰,均得細細思量!”
“陛下,臣以為倘若建奴犯邊,宣大之兵有六七萬,但恐難以應對。
不戰朝廷顏麵無存,若戰則處於南北兩線同時進行,均進退兩難也。”
錢龍錫發言。
“陛下,臣深以為然!”
畢自嚴接著道。
“孫愛卿、範愛卿、李愛卿呢?”
“陛下,錢次輔所言不差,此乃大明麵對之現實,臣不敢妄斷。”
李邦華表態。
孫承宗範景文也微微點頭,此事還真有點棘手。
以他倆的性格,兩人都屬於那種善謀善斷之人。
如今朝堂局勢好不容易有所好轉,萬一將大明拖入雙線作戰漩渦,屆時引起局勢震蕩,他們還真難以接受。
“朕也希望北地能暫且安穩,朝廷便有精力對付流賊,可若建奴不給朕機會,那朕也隻能讓禁軍揮師出擊!”
廳中再次陷入安靜。
在場的都不是傻子,聽皇帝這意思,局勢一旦有變,更偏向於出戰迎敵。
“陛下,禁衛軍已整訓操練近五個月,現相應火器正悉數裝備。
騎兵也在何總兵關寧將士指導下,有一定建樹,禁衛軍可以一戰!”
黃得功積極響應。
“建奴賊子屢次侵擾我大明,狼子野心不死,必須強硬滅之!”
周遇吉猛地起身。
“陛下,臣願帶著兩千關寧軍及京營所部奮勇殺敵!”
何可綱眼中露出兇光。
他那2千關寧軍,負責禁軍及軍營騎兵教習,戰力杠杠的。
“陛下,臣願當先鋒!”
孫應元也跟著表態。
皇帝壓了壓手,若戰,隻能考慮禁軍,京營還是算了。
畢竟京營尚在擴軍,又要代練稅兵,一攤子爛賬都還需要時間收拾。
不過將領們鬥誌滿滿,這一點讓他很受用。
一國之戰事,不是一拍腦袋就可以。
他現在是皇帝,卻也乃軍事小白,憑前世那些記憶,並不能直接決定戰場勝負,牽一而發動全身,豈可兒戲。
總之他是想幹,但得聽聽大家的意見。
望向幾位閣臣,老革命們捕捉到了聖上目光。
今日皇帝並不是與軍機大臣商議,而是放在軍營,還讓閣臣都參加,看來有集思廣益之意。
隻是皇帝一般偏向於某種思路後,幾頭牛都拉不迴來。
“陛下,若要戰,需盡量低調出兵,且速戰速決,朝堂現狀不能產生過大動蕩。”
李邦華開口道。
“陛下,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今抄家獲得不少糧米,然茲事體大,恐怕...”
畢自嚴這錢糧袋子有絲擔憂。
“......”
內閣幾個都表態了,就剩孫承宗範景文沒有開口。
“兩位愛卿呢?”
崇禎問道。
“陛下,就戰略而言,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我朝一味防禦並非長久之計。
不戰則已,一戰則必勝,方可換來更好之局麵,臣主戰!”
孫承宗語氣擲地有聲。
這番話讓閣臣們思慮更重,武將們卻聽得摩拳擦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