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站在遠處,凝望著信陽北門。


    守城官軍就是一群廢材,就連用螻蟻攻城,稍微勇猛點都招架不住。


    要不是此戰目的僅為掩護闖王往西,信陽早都被他拿下了。


    李小哥不禁直搖頭。


    “稟統領,丁賊前鋒已悉數渡過淮河,正朝信陽而來!”


    “丁賊的帥旗呢?”


    “於前鋒後方約二十裏,估計已到淮河北岸!”


    “哈哈哈...”


    李自成大笑,他調動漕兵的意圖達到了。


    官軍被他耍得疲於奔命,完全可以傲嬌一把。


    “傳額軍令,停止攻城,派出一千老營騎兵,往官軍來的方向驅趕螻蟻!


    我部主力速速往南,作出與張賊合兵態勢,而後尋機向闖王部會合!”


    “遵命!”


    ......


    城牆上螻蟻又如潮水一般退去,一刻鍾後全都退到數十丈外。


    王知州趴在地上喘著粗氣:


    “流賊這是要退了?”


    “稟大人,又退了!”


    王知州百思不得其解。


    特麽北門最多還能堅持一刻鍾,流賊白白丟掉機會,究竟是何緣由?


    其實但凡有常識就應該明白,流賊數天來城門都沒有撞,根本就不想要他的信陽城。


    不管了,流賊退去就好,至少能舒緩一陣。


    “大人,快看!”


    衙役將知州扶起,指向城外。


    隻見流賊在百丈外收攏平民,將萬餘人圍在中間。


    不多時北麵的流賊散開,其餘三方開始揮刀向百姓砍去。


    百姓瞬間亂作一團,一時間喊殺人哭罵聲震天,比攻城的動靜還大。


    百姓拚命往北跑,後麵的步卒開始追,一會兒又換成騎兵追殺。


    “流賊這是要作甚?”


    左知州倍感疑惑。


    “不知道啊...”


    旁邊的人也詫異無比。


    剩下大部兵卒悉數轉向往南,遠處的營帳也開始拔除。


    “流賊這是要退兵?”


    “大人,依末將看確實如此!”


    千戶官非常篤定的說道。


    “如此說來我等這就勝利了?信陽城沒有丟?”


    “正是!”


    王知州狂喜,任憑他不知兵事,可眼前的一切讓人又不得不信。


    官位算保住了,說不定還會受到褒獎,其它一切損失都是小兒科。


    “大人,倘若流賊退兵,我等須打開城門,將城外屍體焚燒掩埋,現天氣已轉入炎熱,下官擔心誘發瘟疫!”


    通判向知州拱手。


    “對對對,看看情況再說,看看情況再說...”


    王知州掩飾不住心中歡愉,有點語無倫次。


    ......


    “報...”


    “參將大人,信陽方向有萬餘流民向我部奔來,距此不足5裏!”


    “有無流賊老營兵?”


    劉參將問道。


    “隻有近千騎兵追趕,流民並無武器!”


    劉參將聞言,很是狐疑。


    他們渡河花了大半日,淮河距信陽城並不遠,想必流賊早已探知消息。


    當下這麽多流民跑過來是啥情況?關鍵流賊老營兵也不多。


    思慮片刻,劉參將猛地眼前一亮,高聲道:


    “想必流賊已經放棄攻城,不用過多理會流民,速速趕往信陽,如若流賊已退兵,即刻查清動向,快!”


    “遵命!”


    小半個時辰後,劉參將率數千騎兵趕至信陽北門。


    “大人,援軍來了!援軍來了!”


    “噢?”王知州一驚。


    “早不來遲不來,偏偏本官擊退流寇他們才來,氣死本官也!”


    “大人,想必那流賊獲知援兵趕至,方匆忙退兵的吧。”


    王知州又是一愣。


    己方隻是胡亂應對幾天,流賊沒咋個便退兵,想想應該還是自己孟浪了。


    “快開城門,本官要去會會那主將!”


    “遵命!”


    王知州清理衣衫,挺起胸膛一副勝利者姿態,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向城下走去。


    ......


    桐柏縣西北麵,高迎祥站在一山丘上凝望四周。


    此處處於丘陵地帶,距縣城三十餘裏。


    周邊群山環繞,所部來此紮營已好多天,周邊並未發現官軍。


    隻待外甥那邊傳來丁魁楚南進的消息,他就將拔營繼續往西。


    李自成隻要聲勢鬧得夠大,讓官軍誤以為李部就是主力,那目的也就達到了。


    待官軍都去圍剿自己的外甥,他則出現在南陽至襄陽之間。


    屆時再動作一番,官軍恍然醒悟分兵來追他,李自成也可伺機衝出包圍。


    而他就繼續往西進入鄖陽山區,你官軍能奈我何?


    想到這兒,高迎祥嘴角微微上揚。


    “闖王,闖將所部有軍情傳來!”


    “說!”


    “丁魁楚大軍已行至淮河北岸,近萬前鋒抵達信陽,闖將部在官軍前鋒渡過淮河後放棄圍城,已拔營往南麵進發!”


    “甚好!”


    高迎祥露出喜色,又問:


    “宏基所部損傷如何?”


    “幾乎毫發無損!”


    “好好好!”


    一連三聲好,高迎祥大喜。


    這個外甥比其他屬將精明多了,看來讓他去當疑兵,實屬完美選擇。


    “西麵與北麵有無官軍?”


    “探馬兩刻鍾前迴稟,分別前出五十裏,並未發現官軍!”


    “山西軍和那祖字旗呢?”


    “據闖將部稟報,山西軍已往正陽一線,應該乃奔闖將而去,祖字旗官軍不知所蹤!”


    “嗯,”高迎祥微愣,隨即陷入沉思。


    他們返迴河南這麽久,跟著的一直都是漕兵。


    近期左良玉被打敗,山西軍也出現了。


    可卻一直未發現令他膽寒的洪兵,那祖字旗是何方神聖也不知曉,這就是他不解之處。


    前些日才聽說,洪承疇好像被新總督命去守開封,其洪兵也就萬人上下,或許沒有到這邊來。


    在河南地界的官軍中,盡管漕兵擁有數千一人雙馬的騎兵,但他並不慌張。


    相反自認為把漕兵玩得團團轉,唯獨忌憚的就是洪承疇。


    那家夥在陝西時,可沒少吃過他的虧。


    而那消失的祖字旗官軍,或許同樣去追李宏基了吧,高迎祥不禁自我安慰。


    至於那啥盧象升,聽說駐守於南陽,想必趕洪承疇差遠了,竟然還啥十省總督。


    估計就是個泛泛之輩耳,根本不足為慮。


    反正不管怎樣,老子就是聲南擊西虛晃一槍,戰略意圖始終不會改變......


    收起思緒,高迎祥開口:


    “傳令下去,今晚好生歇息,明早五更造飯,天亮拔營向西!”


    “得令!”親兵拱手領命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1635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俠並收藏重生大明1635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