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城,東門外一荒廢村莊。
茅屋中一個人被戴著黑頭套,被強行押跪於地。
當那人頭套被揭開,使勁眨了幾下眼睛,隻見屋中坐著個身穿錦衣之人。
這裝束他當然認得,乃殺人不眨眼的錦衣衛,看樣子是個頭頭。
錦衣人把玩著一把小刀,笑嘻嘻望向他:
“說說吧,你家主人向關外運了多少東西,涉及朝中哪些官勳?”
那人心中又是一驚,感覺背心都在冒汗,口中布條被扯掉,強作鎮定地說道:
“大...大人,小人就是幫主家跑跑腿,您說的小人聽不懂啊。”
“你身為管家還聽不懂?”
燭光下錦衣衛頭頭笑意更濃。
“迴...迴大人,主家幫朝廷走馬十餘年,從未作出不良之舉,望...望大人明察!”
管家眼中閃出些許懼色,條件反射地垂下頭。
這眼神被頭頭捕捉到,臉上露出一絲玩味神色:
“嗬嗬,這樣吧,我們來玩個遊戲。”
頭頭向幾個屬下示意,手下將管家拉到土牆邊。
牆上釘著一塊簡易的大木板。
木板上腳鏈、手銬、頸銬之類一應俱全,能將人完美地擺成一個大字型。
人被固定住,管家嚇得要死。
見頭頭從懷中掏出一塊布條,又道:
“我把眼睛蒙著,看能不能紮到你,試一試,很好玩的...”
不待管家開口,嘴巴又被重新堵上,雙眼驚恐嘴裏唔唔作響。
錦衣衛頭頭蒙上布條,突地將手中小刀拋向木板。
“砰,”小刀擦著管家左耳,被深深地釘在木板之中。
管家渾身揮汗如雨,嚇得三魂掉了兩魂。
止不住搖頭,雙目猙獰卻也動彈不得。
“哎,聽聲音沒有砸中,看來手藝不行了,還得多試幾次。”
說完,接過屬下遞上的另外兩把小刀,右手拿起一把,猛地再次拋去。
又是“砰”的一聲。
這下貼著管家右耳,耳朵被削開一條小口子,瞬間絲絲鮮血溢出。
“又沒砸中?”
“沒有!”屬下迴稟。
“那再來!”
管家拚命掙紮,傳來身體與木板沉悶的摩擦聲。
幸好各個鐐銬上都裹著棉布,不然非得勒出血痕。
“你想說話?”
“唔唔唔...”
管家頭點得更快。
“不玩了?”
“唔唔唔...”
扯掉自己臉上的布條,頭頭露出人畜無害的笑容。
隻見管家早已滿頭大汗,樣子十分狼狽,胯下還多出一攤水。
“怕了?“肯說了?”
管家使勁點頭,脖子勒得差點打幹嘔。
“這就對了嘛,遊戲都還沒玩完,你玩不起就別玩,太掃本官興致了。”
管家如釋重負,被錦衣衛解下,重新捆上雙手跪在地上。
剛一扯掉嘴上布團:
“大...大人,小人說,小人都說!”
管家粗氣直喘。
“很好,我問你答,如有半句虛言,我們可以換一種遊戲玩玩。”
“小人不敢,”管家流露出乞求的目光。
“告訴本官,你範家與朝中何人牽連,其餘幾家你都知道多少!”
管家哪裏還敢怠慢。
如數家珍一般,將範家這些年做的事兒和盤托出。
對於另外七家,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與高文采已經掌握的情況能夠連貫。
約莫兩個時辰後,管家簽字畫押。
高文采給他吩咐了些事務,此人不住獻媚點頭,一副唯唯諾諾。
天邊已顯現魚肚白。
範管家被重新戴上頭套塞入一輛馬車,送迴城中而去。
高文采沉思片刻,提筆寫了一封密信。
“牛百戶!”
“屬下在!”
“命人將此信速速送迴京師,直接呈給李指揮使!”
“遵命!”
屋裏隻剩下高文采,捏著那疊厚厚的供詞,於房中緩緩踱步。
到宣府這邊近一個月,晉商幾大家的一舉一動,都被手下嚴密監視。
為不打草驚蛇,之前隻是暗中調查並未拿人。
近幾日很多事兒已有眉目,又收到李指揮使密令,便悄悄抓了幾個,其部分家眷也被秘密逮捕。
這下好了,線索已基本清晰,那些招供之人均有掣肘,放迴去也不用擔心。
範管家供出,監視的那批貨物今晚就要出關,已經可以收網了。
高文采洗了把冷水臉,換上便裝,獨自往城中而去。
......
宣大總督衙門。
陳新甲端坐於書房,一封來自張家口堡的公文,令他心亂如麻。
今年以來,張家口堡至萬全一帶,時常有蒙古騎兵出沒。
二月時還出現一股建奴,隻是僅貼著邊牆往西而去。
聽說三年前察哈爾部便歸順建奴,具體如何並不知曉,倘若是那樣,宣府相當於已經直麵後金。
半個月前接到聖旨,自己被升為宣大總督,傅宗龍還沒到任巡撫,自己仍暫兼著宣府巡撫,壓力不可謂不大。
唯一值得開心的地方,就是升職後很多人道賀,收的孝敬比去年還多。
正思緒萬千間,仆人敲門進入:
“老爺,衙門外有人求見,此乃拜帖。”
陳新甲接過拜帖,心中不禁微驚。
拜帖上的名字他沒聽過,但其中一個符號卻是認得,前段時日接旨時,皇帝送來一封密旨,上麵就提到過那個符號。
“快請!”
“是!”
不多時,高文采進入房中。
“下官高文采,拜見督憲大人!”
“賢弟折煞老夫也,快快請坐!”
“大人請!”
高文采僅為副千戶,趕總督差出若幹級,但錦衣衛乃何許人也,陳新甲不得不小心翼翼。
“去門外看著,任何人不得靠近!”
待仆人奉上茶水,陳新甲連忙吩咐。
陳總督清了清嗓子,奉承地說道:
“不知高千戶前來,有何貴幹?”
“大人,下官率部來宣府已近一月,宣府的錦衣衛也未告知,事關重大,特前來打擾!”
高文采作揖。
“你我兄弟相稱即可,高賢弟客氣作甚,有事盡管吩咐。”
“豈敢豈敢。”
說完掏出懷中一疊紙,雙手遞給陳新甲。
當中有數份供狀,還有份錦衣衛調查詳勘,總督大人越看越觸目驚心。
原來自己治下,竟然涉及走私資敵之事,自己去年和近日也收了涉案人那麽多賀禮,早知道就該不收。
紙上雖沒有提及這些事兒,但背心仍泛起陣陣涼意。
茅屋中一個人被戴著黑頭套,被強行押跪於地。
當那人頭套被揭開,使勁眨了幾下眼睛,隻見屋中坐著個身穿錦衣之人。
這裝束他當然認得,乃殺人不眨眼的錦衣衛,看樣子是個頭頭。
錦衣人把玩著一把小刀,笑嘻嘻望向他:
“說說吧,你家主人向關外運了多少東西,涉及朝中哪些官勳?”
那人心中又是一驚,感覺背心都在冒汗,口中布條被扯掉,強作鎮定地說道:
“大...大人,小人就是幫主家跑跑腿,您說的小人聽不懂啊。”
“你身為管家還聽不懂?”
燭光下錦衣衛頭頭笑意更濃。
“迴...迴大人,主家幫朝廷走馬十餘年,從未作出不良之舉,望...望大人明察!”
管家眼中閃出些許懼色,條件反射地垂下頭。
這眼神被頭頭捕捉到,臉上露出一絲玩味神色:
“嗬嗬,這樣吧,我們來玩個遊戲。”
頭頭向幾個屬下示意,手下將管家拉到土牆邊。
牆上釘著一塊簡易的大木板。
木板上腳鏈、手銬、頸銬之類一應俱全,能將人完美地擺成一個大字型。
人被固定住,管家嚇得要死。
見頭頭從懷中掏出一塊布條,又道:
“我把眼睛蒙著,看能不能紮到你,試一試,很好玩的...”
不待管家開口,嘴巴又被重新堵上,雙眼驚恐嘴裏唔唔作響。
錦衣衛頭頭蒙上布條,突地將手中小刀拋向木板。
“砰,”小刀擦著管家左耳,被深深地釘在木板之中。
管家渾身揮汗如雨,嚇得三魂掉了兩魂。
止不住搖頭,雙目猙獰卻也動彈不得。
“哎,聽聲音沒有砸中,看來手藝不行了,還得多試幾次。”
說完,接過屬下遞上的另外兩把小刀,右手拿起一把,猛地再次拋去。
又是“砰”的一聲。
這下貼著管家右耳,耳朵被削開一條小口子,瞬間絲絲鮮血溢出。
“又沒砸中?”
“沒有!”屬下迴稟。
“那再來!”
管家拚命掙紮,傳來身體與木板沉悶的摩擦聲。
幸好各個鐐銬上都裹著棉布,不然非得勒出血痕。
“你想說話?”
“唔唔唔...”
管家頭點得更快。
“不玩了?”
“唔唔唔...”
扯掉自己臉上的布條,頭頭露出人畜無害的笑容。
隻見管家早已滿頭大汗,樣子十分狼狽,胯下還多出一攤水。
“怕了?“肯說了?”
管家使勁點頭,脖子勒得差點打幹嘔。
“這就對了嘛,遊戲都還沒玩完,你玩不起就別玩,太掃本官興致了。”
管家如釋重負,被錦衣衛解下,重新捆上雙手跪在地上。
剛一扯掉嘴上布團:
“大...大人,小人說,小人都說!”
管家粗氣直喘。
“很好,我問你答,如有半句虛言,我們可以換一種遊戲玩玩。”
“小人不敢,”管家流露出乞求的目光。
“告訴本官,你範家與朝中何人牽連,其餘幾家你都知道多少!”
管家哪裏還敢怠慢。
如數家珍一般,將範家這些年做的事兒和盤托出。
對於另外七家,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與高文采已經掌握的情況能夠連貫。
約莫兩個時辰後,管家簽字畫押。
高文采給他吩咐了些事務,此人不住獻媚點頭,一副唯唯諾諾。
天邊已顯現魚肚白。
範管家被重新戴上頭套塞入一輛馬車,送迴城中而去。
高文采沉思片刻,提筆寫了一封密信。
“牛百戶!”
“屬下在!”
“命人將此信速速送迴京師,直接呈給李指揮使!”
“遵命!”
屋裏隻剩下高文采,捏著那疊厚厚的供詞,於房中緩緩踱步。
到宣府這邊近一個月,晉商幾大家的一舉一動,都被手下嚴密監視。
為不打草驚蛇,之前隻是暗中調查並未拿人。
近幾日很多事兒已有眉目,又收到李指揮使密令,便悄悄抓了幾個,其部分家眷也被秘密逮捕。
這下好了,線索已基本清晰,那些招供之人均有掣肘,放迴去也不用擔心。
範管家供出,監視的那批貨物今晚就要出關,已經可以收網了。
高文采洗了把冷水臉,換上便裝,獨自往城中而去。
......
宣大總督衙門。
陳新甲端坐於書房,一封來自張家口堡的公文,令他心亂如麻。
今年以來,張家口堡至萬全一帶,時常有蒙古騎兵出沒。
二月時還出現一股建奴,隻是僅貼著邊牆往西而去。
聽說三年前察哈爾部便歸順建奴,具體如何並不知曉,倘若是那樣,宣府相當於已經直麵後金。
半個月前接到聖旨,自己被升為宣大總督,傅宗龍還沒到任巡撫,自己仍暫兼著宣府巡撫,壓力不可謂不大。
唯一值得開心的地方,就是升職後很多人道賀,收的孝敬比去年還多。
正思緒萬千間,仆人敲門進入:
“老爺,衙門外有人求見,此乃拜帖。”
陳新甲接過拜帖,心中不禁微驚。
拜帖上的名字他沒聽過,但其中一個符號卻是認得,前段時日接旨時,皇帝送來一封密旨,上麵就提到過那個符號。
“快請!”
“是!”
不多時,高文采進入房中。
“下官高文采,拜見督憲大人!”
“賢弟折煞老夫也,快快請坐!”
“大人請!”
高文采僅為副千戶,趕總督差出若幹級,但錦衣衛乃何許人也,陳新甲不得不小心翼翼。
“去門外看著,任何人不得靠近!”
待仆人奉上茶水,陳新甲連忙吩咐。
陳總督清了清嗓子,奉承地說道:
“不知高千戶前來,有何貴幹?”
“大人,下官率部來宣府已近一月,宣府的錦衣衛也未告知,事關重大,特前來打擾!”
高文采作揖。
“你我兄弟相稱即可,高賢弟客氣作甚,有事盡管吩咐。”
“豈敢豈敢。”
說完掏出懷中一疊紙,雙手遞給陳新甲。
當中有數份供狀,還有份錦衣衛調查詳勘,總督大人越看越觸目驚心。
原來自己治下,竟然涉及走私資敵之事,自己去年和近日也收了涉案人那麽多賀禮,早知道就該不收。
紙上雖沒有提及這些事兒,但背心仍泛起陣陣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