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盧象升與二十餘親兵馳騁於官道。
兩個時辰前離開南陽,先已跑出八十餘裏,心中滿是興奮,於一小山崗處小歇片刻。
“小鐵錘!”
“屬下在!”
“你帶幾個人一路向西,向鄧州方向迂迴打探,我部連夜就要渡唐白河,一有消息隨時迴報!”
“是!”
同路人一分為二,棗陽西北方向的軍營還有近百裏路途,盧象升得盡快迴到軍中。
......
鄧州西門。
城牆上忙碌一片,麻袋裝土堆壘近五尺,比牆垛還高。
西門乃鄧州防禦重點,北門靠著河道,東南門依著小山丘而建,唯獨西門前地勢平坦,再往西數十裏,就進入丘陵地帶。
城牆上堆著十餘筐萬人敵,一些火藥、鐵彈、兩門神機箭,還有大量磚石、農具,甚至還有菜刀。
僅有的六門中型佛朗機分散架在牆垛之上,旁邊放滿了數個子銃。
若從城外看,每隔十餘丈便有一門炮,整個西城牆高達近30門。
實則那些所謂炮口,都是從百姓家收集的木料,將中間掏空,再刷上黑漆,用作偽裝震懾。
一些百姓架起鐵鍋,把裝滿金汁(大糞)的木桶放在旁邊,找來柴塊生火。
鄧州城城小牆矮,僅高兩丈,還是土城牆,城中百姓僅萬餘。
知州左懋第雙眼凝重地望著城外,心中有些不安。
“知州大人,城外流民甚多,究竟會不會攻城啊?”
一個百戶拱手,滿臉憂鬱。
左懋第沒有吭聲,隻是點了點頭,之後又搖頭。
問了等於沒問,百戶官心裏七上八下。
左懋第神色未改,表情變得更加凝重。
原本自己在韓城幹了快四年,多次擊敗流賊,韓城始終未被攻破。
不知道是進了誰的法眼,年後吏部一紙調令,將其調到鄧州出任知州。
其實他不是進了某位上官視線,而是某個人在穿越前夕,或許就有了少許蝴蝶效應,讓某些人某些事,出現輕微改變。
左懋第雖官升兩級,卻沒有半點升官喜悅,這不,才到任半個多月就遇上流賊圍城,跟他崇禎四年到韓城赴任時一個模樣。
“報...知州大人,劉員外及數位鄉紳,帶來酒肉勞軍,還組織七百餘青壯,欲拜見大人!”
左懋第雙眼一亮:“快快有請!”
“遵命!”
“草民劉耀祖,拜見知州大人!”
一眾人登上城牆。
左懋第掃視眼前,一個與自己年齡相仿的青年,僅雙手作揖沒有下跪,估計此人有功名。
“劉員外請起,大家都起來吧!”
“多謝大人!”
“稟大人,我等帶來吃食酒水勞軍,望大人笑納!”
“本官代鄧州軍民感謝各位商賈!”
“豈敢豈敢,流賊圍城快一日,草民與各家組織青壯,共計七百六十二人,全憑大人調遣!”
“劉員外慷慨,如此守城軍民便達到兩千餘,此等功德,本官謝過!”
說完雙手抱拳。
劉員外指著身旁青年。
“左大人,此乃草民表侄婿堵胤錫,草民將青壯交予他帶領,請大人隨時吩咐!”
“學生堵胤錫,見過大人!”
左懋第微愣,問道:
“聽你口音並非河南人士,你如何前來此地?”
“迴大人,學生字仲緘,常州府宜興人士,年前與家妻來河南看望表叔,不想流賊聚首河南,學生無法迴鄉,便滯留於此。”
“原來如此!見你年歲與我相當,敢問庚年幾何?是何功名?”
“迴大人,學生萬曆二十九年冬月生人,我朝六年鄉試中舉。”
“哈哈哈,沒曾想你與本官同歲,本官稍長數月,緣分也!”
“學生榮幸之至!”
“賢弟客氣!”
官民客套一陣,左懋第命人將酒水分發,對一些事務進行交涉。
又將那七百多人留下五百,餘者分往其它城門,讓堵胤錫跟隨左右,隨時聽遣。
......
闖塌天劉國能遠遠望向鄧州城,眉間微皺,側過臉說道:
“看這鄧州防守嚴密,額攻與不攻?”
“闖王他們在南直隸吃香喝辣,額等在河南被洪賊追得四處奔波,鄧州就在眼前,城中兵卒終究不多,城牆低矮,可以一試!”
“嗯!”
“城外吳家莊情況如何?”
“稟首領,銀錢隻得萬餘,已將吳家雞犬不留,下人已挾入軍中。”
“奶奶的,鄉紳年前大多都搬進了城,城裏金銀想必不少。”
“大統領,當下已到申時,不到兩個時辰就要天黑,幹與不幹?”
闖塌天沉默些許,高聲問道:
“洪賊在哪裏?”
“尚不知曉,探馬未時迴報,六十裏內無官軍!”
“有沒有去南陽城附近探查?”
“沒有,是否前去?”
“不用了,衝進去搶錢搶糧搶女人,明早往新野一路走一路搶,隔額李大哥他們近點!”
“得令!”
“嗚...嗚...嗚...”
號角聲響起,千餘流民背著土袋,被老營兵驅趕奔向城門。
西城門沒有護城河,壕溝也僅有丈餘寬,要不了幾下就會被填平。
“大人,流賊開始攻城了!”百戶官有些慌亂。
“別慌,流賊隻能攻西門,其餘諸門乃虛張聲勢,告訴將士們,流賊填壕溝時再開炮,瞄準再打,切莫慌張!”
“遵命!”
“大人,流賊人多勢眾,為何僅派千餘攻城?”
“此乃開路,待填滿壕溝流賊就會進攻,若本官預料不差,流賊先期也僅會派兩三千輪番進攻,以消耗我軍火器,一旦我軍顯現疲態暴露弱點,流賊就會大勢攻城!”
“敢問大人,青壯是否待流賊攻入城下才予以還擊?”
“你等主要事務,乃將金汁、石塊往下砸,百姓無作戰經驗須輪番上陣,切莫空耗體力!”
“學生受教了!”
堵胤錫作揖,忙將軍令悉數傳達。
堵胤錫確實受教了,這個左懋第在韓城已有三次守城經驗,去年四月,左大人絕地反攻,追殺流寇至百裏以外,戰果頗豐。
這次流賊近4萬,據他觀察,雖可戰之兵不過萬餘,其餘都是裹挾的百姓,可對城小兵寡的鄧州來說,壓力不可謂不大。
但願南陽能及時派來援軍,他有信心堅守到天黑。
兩個時辰前離開南陽,先已跑出八十餘裏,心中滿是興奮,於一小山崗處小歇片刻。
“小鐵錘!”
“屬下在!”
“你帶幾個人一路向西,向鄧州方向迂迴打探,我部連夜就要渡唐白河,一有消息隨時迴報!”
“是!”
同路人一分為二,棗陽西北方向的軍營還有近百裏路途,盧象升得盡快迴到軍中。
......
鄧州西門。
城牆上忙碌一片,麻袋裝土堆壘近五尺,比牆垛還高。
西門乃鄧州防禦重點,北門靠著河道,東南門依著小山丘而建,唯獨西門前地勢平坦,再往西數十裏,就進入丘陵地帶。
城牆上堆著十餘筐萬人敵,一些火藥、鐵彈、兩門神機箭,還有大量磚石、農具,甚至還有菜刀。
僅有的六門中型佛朗機分散架在牆垛之上,旁邊放滿了數個子銃。
若從城外看,每隔十餘丈便有一門炮,整個西城牆高達近30門。
實則那些所謂炮口,都是從百姓家收集的木料,將中間掏空,再刷上黑漆,用作偽裝震懾。
一些百姓架起鐵鍋,把裝滿金汁(大糞)的木桶放在旁邊,找來柴塊生火。
鄧州城城小牆矮,僅高兩丈,還是土城牆,城中百姓僅萬餘。
知州左懋第雙眼凝重地望著城外,心中有些不安。
“知州大人,城外流民甚多,究竟會不會攻城啊?”
一個百戶拱手,滿臉憂鬱。
左懋第沒有吭聲,隻是點了點頭,之後又搖頭。
問了等於沒問,百戶官心裏七上八下。
左懋第神色未改,表情變得更加凝重。
原本自己在韓城幹了快四年,多次擊敗流賊,韓城始終未被攻破。
不知道是進了誰的法眼,年後吏部一紙調令,將其調到鄧州出任知州。
其實他不是進了某位上官視線,而是某個人在穿越前夕,或許就有了少許蝴蝶效應,讓某些人某些事,出現輕微改變。
左懋第雖官升兩級,卻沒有半點升官喜悅,這不,才到任半個多月就遇上流賊圍城,跟他崇禎四年到韓城赴任時一個模樣。
“報...知州大人,劉員外及數位鄉紳,帶來酒肉勞軍,還組織七百餘青壯,欲拜見大人!”
左懋第雙眼一亮:“快快有請!”
“遵命!”
“草民劉耀祖,拜見知州大人!”
一眾人登上城牆。
左懋第掃視眼前,一個與自己年齡相仿的青年,僅雙手作揖沒有下跪,估計此人有功名。
“劉員外請起,大家都起來吧!”
“多謝大人!”
“稟大人,我等帶來吃食酒水勞軍,望大人笑納!”
“本官代鄧州軍民感謝各位商賈!”
“豈敢豈敢,流賊圍城快一日,草民與各家組織青壯,共計七百六十二人,全憑大人調遣!”
“劉員外慷慨,如此守城軍民便達到兩千餘,此等功德,本官謝過!”
說完雙手抱拳。
劉員外指著身旁青年。
“左大人,此乃草民表侄婿堵胤錫,草民將青壯交予他帶領,請大人隨時吩咐!”
“學生堵胤錫,見過大人!”
左懋第微愣,問道:
“聽你口音並非河南人士,你如何前來此地?”
“迴大人,學生字仲緘,常州府宜興人士,年前與家妻來河南看望表叔,不想流賊聚首河南,學生無法迴鄉,便滯留於此。”
“原來如此!見你年歲與我相當,敢問庚年幾何?是何功名?”
“迴大人,學生萬曆二十九年冬月生人,我朝六年鄉試中舉。”
“哈哈哈,沒曾想你與本官同歲,本官稍長數月,緣分也!”
“學生榮幸之至!”
“賢弟客氣!”
官民客套一陣,左懋第命人將酒水分發,對一些事務進行交涉。
又將那七百多人留下五百,餘者分往其它城門,讓堵胤錫跟隨左右,隨時聽遣。
......
闖塌天劉國能遠遠望向鄧州城,眉間微皺,側過臉說道:
“看這鄧州防守嚴密,額攻與不攻?”
“闖王他們在南直隸吃香喝辣,額等在河南被洪賊追得四處奔波,鄧州就在眼前,城中兵卒終究不多,城牆低矮,可以一試!”
“嗯!”
“城外吳家莊情況如何?”
“稟首領,銀錢隻得萬餘,已將吳家雞犬不留,下人已挾入軍中。”
“奶奶的,鄉紳年前大多都搬進了城,城裏金銀想必不少。”
“大統領,當下已到申時,不到兩個時辰就要天黑,幹與不幹?”
闖塌天沉默些許,高聲問道:
“洪賊在哪裏?”
“尚不知曉,探馬未時迴報,六十裏內無官軍!”
“有沒有去南陽城附近探查?”
“沒有,是否前去?”
“不用了,衝進去搶錢搶糧搶女人,明早往新野一路走一路搶,隔額李大哥他們近點!”
“得令!”
“嗚...嗚...嗚...”
號角聲響起,千餘流民背著土袋,被老營兵驅趕奔向城門。
西城門沒有護城河,壕溝也僅有丈餘寬,要不了幾下就會被填平。
“大人,流賊開始攻城了!”百戶官有些慌亂。
“別慌,流賊隻能攻西門,其餘諸門乃虛張聲勢,告訴將士們,流賊填壕溝時再開炮,瞄準再打,切莫慌張!”
“遵命!”
“大人,流賊人多勢眾,為何僅派千餘攻城?”
“此乃開路,待填滿壕溝流賊就會進攻,若本官預料不差,流賊先期也僅會派兩三千輪番進攻,以消耗我軍火器,一旦我軍顯現疲態暴露弱點,流賊就會大勢攻城!”
“敢問大人,青壯是否待流賊攻入城下才予以還擊?”
“你等主要事務,乃將金汁、石塊往下砸,百姓無作戰經驗須輪番上陣,切莫空耗體力!”
“學生受教了!”
堵胤錫作揖,忙將軍令悉數傳達。
堵胤錫確實受教了,這個左懋第在韓城已有三次守城經驗,去年四月,左大人絕地反攻,追殺流寇至百裏以外,戰果頗豐。
這次流賊近4萬,據他觀察,雖可戰之兵不過萬餘,其餘都是裹挾的百姓,可對城小兵寡的鄧州來說,壓力不可謂不大。
但願南陽能及時派來援軍,他有信心堅守到天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