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臣正在翻看之際,一小太監慌慌張張進閣:


    “啟稟皇爺,大事不好!”


    “一驚一乍作甚,君前失儀成何體統!”


    王承恩出言嗬斥。


    “小臣死罪!”


    崇禎擺手道:


    “慢慢說,到底何事驚慌?”


    “稟......稟皇爺,午門外跪了十餘官員,言聖上隻準一百人上朝,乃限製言路荒廢朝政,要集體叩闕勸諫!”


    諸臣聽後大驚,下麵又在蹦躂了。


    崇禎冷笑,跟老子玩叩闕,脾氣不小嘛,沉思片刻吩咐道:


    “他們要跪,跪著便是,不必理會。”


    “小臣遵旨!”


    王承恩狠狠瞪了來人一眼,小太監額上全是冷汗,顫顫巍巍退去。


    “大伴,命人去看看都有哪些人,給朕記下來!”


    “奴婢遵旨!”


    見其他人欲起身,崇禎擺手製止:


    “諸位愛卿不必擔心,就當外麵跪了群傻b。


    朕自會處置,財稅事務更重要,卿等接著談正事兒。”


    “遵旨!”


    眾人猶猶豫豫應旨,傻b是什麽東西?


    是陛下誇人的新名詞嗎?


    要是放在以往,皇帝非得立馬出去接見。


    今兒倒好,風輕雲淡跟沒事兒似的,實在難以理解。


    諸臣暫時收起忐忑,重新拜讀起綱要來。


    崇禎一直觀察幾人表情,有的從先前愁眉漸漸變為舒展;有的則如醍醐灌頂,繼而又生出憂慮之色。


    畢自嚴放下紙張,朝禦案作揖:


    “啟稟陛下,此綱要實乃經天緯地之策,國庫三五載後必可收支平衡!”


    “愛卿所言,朕心甚慰,朕不但要良性循環,更要讓錢糧滿倉!


    可你不擔心當中一些構想有違祖製,不擔心士紳罵朕與民爭利嗎?”


    畢自嚴表情變得嚴肅,大義凜然道:


    “曆朝革新阻力重重,秦有商鞅宋有王安石,我朝還有張江陵。


    若將來非要一個人出血,我畢景曾甘當刀下亡魂!”


    聞言,崇禎瞬間冒出一股感動,畢自嚴實乃忠臣良臣也。


    他這尚書要是不鼎力支持,就算實施下去,也得不到最優結果,如此也就放心了。


    站起身高聲道:


    “愛卿放心,此策僅為初期籌劃,還得進行細分。


    要比張江陵做得更詳盡,更人性化。


    誰要做前宋司馬光,朕就殺掉他!


    誰要當鄒元標、張四維,朕就滅他九族!”


    “謝陛下隆恩!”


    畢自嚴感激涕零,司馬光堅決反對王安石變法,鄒元標張四維整張居正。


    都叫一個心狠手辣!


    皇帝這般說辭再明確不過,讓他燃起的那份希望更加濃烈,更加鬥誌滿滿。


    “陛下,臣身為首輔,難辭其咎,臣願為財稅新政保駕護航!”


    孫承宗朗聲高唿。


    “臣附議!”


    “臣附議!”


    “......”


    另外兩個閣臣、四個尚書,全都一一拱手。


    “很好,君臣同心,大明必定中興有望!”


    “臣等願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幾人作揖附和。


    尤其工部尚書劉遵憲,仿佛看到了一絲新氣象,同時慶幸自己未被皇帝收拾。


    東林領袖錢世升還在牢裏,以後的私會還是別搞了,是該消停消停。


    崇禎很滿意,不管他們發自本心還是趨於形勢,至少麵子上態度是端正的。


    笑著道:


    “朕要諸位愛卿鞠躬盡瘁,但朕不要什麽死而後已。


    你們都得好好活著,同朕一道讓大明富起來強起來,最終走出國門揚威四海!”


    皇帝一番慷慨激昂,眾臣心潮澎湃。


    大家之所以沒有反對,是因這份綱要對國庫極為有利。


    礦稅不再像萬曆爺那般歸入內帑,而是直接進國庫,大員們心裏平衡不少。


    最關鍵一點,皇莊皇店都要納稅,那性質就大不相同了。


    君王以身作則,臣子們還能說啥閑話?


    以致商稅、關稅等事宜,看起來似乎都不值一提。


    雖推行起來有一定難度,但聖上格局擺在那兒,其最大難處相當於已經解決。


    剩下那些阻礙,就是臣子該盡的本分了。


    “朕有個好消息,意與諸卿共享!”


    崇禎笑意更濃,還裝出一絲神秘的樣子。


    見皇帝賣關子,孫承宗開口:


    “臣等洗耳恭聽!”


    “近日抄家及罰沒所得900餘萬,朕欲將700萬兩充入國庫!”


    眾人大驚,竟然搞到這麽多?那群敗類,實在富得流油!


    可今兒個也奇怪,以往這種事兒皇帝不是占為己有,就是最多給五成。


    一下子拿出這麽多,太陽還是圓的嗎?


    崇禎笑意未減:


    “朕有言在先,黃金、古玩字畫、商鋪田產得歸入內帑。


    朕的內帑都快被掏空了,往後宮廷所有開銷,也不再動用國庫分毫!”


    眾人再次錯愕,前兩天說光祿寺膳食改成內帑出錢,皇帝所為已經是前無古人。


    現在改為全部由內帑出,那可是很大一筆錢啊。


    內帑又是出賑災銀,又是給軍費,還撥款給工部,估計已所剩無幾。


    過去國庫、內帑共同支撐內廷,皇帝私人每年也得出資數十萬,甚至百萬。


    內廷光太監宮女,就有近四萬人,二十四監那麽多衙門,皇陵宮殿修繕、祭祀等等,就是個吞金巨獸。


    還有錦衣衛、東廠、禦馬監幾萬兵卒,禁衛軍又要擴軍。


    即便裁撤部分宦官宮女,明顯也得突破每年兩百萬,皇帝太大方了,讓他們極不適應。


    當然,內廷不再動用國庫,也確為天大好事。


    臣子唯有支持的份兒。


    孫承宗按捺住心中喜悅,作揖道:


    “啟稟陛下,抄家罰沒能解近憂,然內廷開銷巨大,往後內帑如何細水長流?”


    “朕自有分寸,愛卿盡可寬心!”


    “是!”


    “好了,錢要用在刀刃上,督察院及卿等都給朕睜大眼睛,膽敢貪墨者,朕的刀可鋒利著呢!”


    “臣等遵旨!”


    “另外,朕還有件大事宣布。”


    說完又將另一份草案遞給諸臣。


    “諸位,這裏還有份田賦綱要,朕欲從即日起,采用新稅製!


    無地佃戶佃租不得超過半成,田稅一律改為十稅一,火耗歸公,往後隻減不增!


    取消所有苛捐雜稅,且永不加賦!”


    孫承宗、錢龍錫微愣,其餘諸臣,你望我,我望你。


    皇帝喝醉了嗎?全都跟聽傻了似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1635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俠並收藏重生大明1635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