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激動的張角
重生漢末,開局收劉宏為徒 作者:玄武仙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56章 激動的張角
聽到竇武的提議,陳蕃與何休二人先是愣了一下,隨即又齊齊點了點頭。
說起來,自打王潛進入朝堂之後,除去搞了諸多作坊之外,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教化一事上。
這七萬多的羌人俘虜,交由王潛去負責教化,倒也最是合適不過。
就在幾人交談之際,宮門緩緩打開,兩隊羽林軍士兵護衛著天子車駕出了宮門。
今日的劉宏,也換上了一身袞服,冕冠上的十二道珠簾不住的晃動著,使人看不真切,再加上腰間的一柄長劍,盡顯天子威嚴。
看到小劉宏這番模樣,王潛不禁暗自點了點頭。
如今的劉宏,經過這一年多的理政,身上的浮躁之氣已然褪去了許多,顯得有了幾分帝王之象。
一眾大臣上前見禮之後,便簇擁著天子的車駕,浩浩蕩蕩的朝著城西而去。
“陛下來了,那是陛下的車駕……”
“拜見陛下……”
“陛下萬年……”
當天子與諸多大臣剛一出現的時候,西城門周圍頓時爆發出一陣熱烈歡唿聲,道路兩邊的無數百姓,紛紛朝著天子車駕行禮問安。
麵對百姓們的歡唿,劉宏的臉上也洋溢著歡快的笑容,不住的朝著兩邊的人們揮手致意。
此時的劉宏,隻感覺自己往日的辛勞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眼看天子如此親民,周圍的歡唿聲,越發的熱烈了起來,更有甚者,竟忍不住抹起了眼淚。
人群中,三個身穿道袍的身影,也正凝望著車架上的天子身影,眉眼之中夾雜著幾分激動。
這三個身影不是別人,正是張角、張梁、張寶三兄弟。
自兩月前入司隸地區之後,三人並未急著趕赴洛陽,而是不住的四處遊走,查訪著鄉間的情況。
經過這段時間的查訪,張角也是詫異的發現,越是靠近洛陽,人們的生活越是安穩。
尤其是到了洛陽之後,更是讓張角以為到了另一個世界一般。
這裏的官吏們公正廉潔、勤勉盡責,百姓們奉公守法、平安喜樂。
走在大街上,所有人的臉上都洋溢笑容,眉眼之中都透露著希望。
最讓張角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洛陽周邊的人們,大多都推崇一種“四民平等”以及“事功論”的學說。
經過張角的一番鑽研,在他看來,洛陽民眾推崇的這兩種學說,雖然在表麵上與他奉行太平經是兩種不同的概念,但在本質上卻是殊途同歸,都是要求人們平等相處、安心務實。
他在洛陽所看到的、聽到的,幾乎完全符合了他所追求的那種“天下太平”的景象。
這也使得,張角更加確信了來到洛陽,是一個多麽正確的決定。
凝望著車架上的身影,張角的眼中也變得激動了起來。
在他眼裏,洛陽這裏的一切,雖說不全是天子的功勞,但起碼也將大半歸功於天子才行。
年幼的新君上位,原本垂死的蒼天,也如枯木逢春一般,生出了新的枝芽。
這也讓張角更加確信,當今天子的確就是應運而生的天命之子,而他張角的使命,則是輔佐這位天命之子,將“天下太平”的理念,傳至目光所及的每個角落。
就在張角滿含激動的凝望著天子的時候,卻沒有發現,就在不遠處的角落裏,有幾雙眼睛,正緊緊的盯著他與他的兩個兄弟。
眼看著天子的車駕越來越近,張角也忍不住抬起手,準備行朝拜之禮。
就在張角剛剛有所動作的時候,一隻大手突然搭在了他的左肩上,一股巨力傳來,酸麻感瞬間遍布整條手臂。
緊接著,身後傳來一聲低喝:“吾乃陛下親軍,錦衣衛暗使,汝這道人,最好安分一些,莫要驚了天子車駕!”
聽到這話,原本還準備有所反應的張角,立馬放棄了抵抗,任由手臂垂了下去。
他雖不知道錦衣衛是什麽,但“天子親軍”這幾個字,他卻是聽的清清楚楚。
既然是守衛天子的親衛,那對他來說,也就是自己人,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起衝突。
“好了,跟我們走一趟吧!”
“放心,隻是例行問話而已,若是你們無事,自然會放你們出來!”
聽到身後再次傳來的聲音,張角也頓時明白了過來。
想來,這些錦衣衛暗探,應該是潛藏在人群中的護衛人員。
方才,由於自己一直緊盯著天子,故而引起了他們的警覺,隻以為自己是圖謀不軌之人了。
念及至此,張角不由暗自苦笑一聲,隨後點了點頭,與張梁、張寶二人,隨著幾名錦衣衛暗探退出了人流。
對於這裏發生的小插曲,無論王潛還是車架上的劉宏都未曾注意。
歡唿聲依舊沸騰不止,天子的車駕,也在人們的注視下緩緩的駛出了城門。
與此同時,凱旋的大軍,也行進到了城西十五裏外。
當得知天子已經率領一眾大臣出城相迎的消息之後,全軍將士頓時激動了起來,所有人都不自覺的挺起了胸膛,腳下的步伐也不自覺的快了幾分。
隊伍前方,曹操、呂布、黃忠、公孫瓚、呂布等人,神情激動的同時,眉眼深處,卻是夾雜著幾分羞愧。
畢竟,在大軍出征之初,他們都是滿含熱血,奔著征戰沙場、建功立業去的。
可結果卻是,他們此番出征,除去截了一下羌人的糧道之外,再沒有發生過任何戰鬥,全程都是在埋頭趕路。
換句話說,他們的此次出征,完全就是去到涼州溜達了一圈兒,收拾了一下地主豪強的家產之後,又溜達了迴來。
羌亂是平息了,可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自己實際上卻並未出多少力。
因此,在他們看來,自己寸功未立,卻受到了天子出城相迎的待遇,著實讓他們感到慚愧不已。
與此同時,大漢天子出城的消息,也傳到了後方的俘虜隊伍當中。
“終於要結束了嗎?”
走在羌人隊伍前方的顛禾,抬眼望向洛陽的方向,渾濁的目光之中,竟露出一絲解脫的神色。
聽到竇武的提議,陳蕃與何休二人先是愣了一下,隨即又齊齊點了點頭。
說起來,自打王潛進入朝堂之後,除去搞了諸多作坊之外,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教化一事上。
這七萬多的羌人俘虜,交由王潛去負責教化,倒也最是合適不過。
就在幾人交談之際,宮門緩緩打開,兩隊羽林軍士兵護衛著天子車駕出了宮門。
今日的劉宏,也換上了一身袞服,冕冠上的十二道珠簾不住的晃動著,使人看不真切,再加上腰間的一柄長劍,盡顯天子威嚴。
看到小劉宏這番模樣,王潛不禁暗自點了點頭。
如今的劉宏,經過這一年多的理政,身上的浮躁之氣已然褪去了許多,顯得有了幾分帝王之象。
一眾大臣上前見禮之後,便簇擁著天子的車駕,浩浩蕩蕩的朝著城西而去。
“陛下來了,那是陛下的車駕……”
“拜見陛下……”
“陛下萬年……”
當天子與諸多大臣剛一出現的時候,西城門周圍頓時爆發出一陣熱烈歡唿聲,道路兩邊的無數百姓,紛紛朝著天子車駕行禮問安。
麵對百姓們的歡唿,劉宏的臉上也洋溢著歡快的笑容,不住的朝著兩邊的人們揮手致意。
此時的劉宏,隻感覺自己往日的辛勞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眼看天子如此親民,周圍的歡唿聲,越發的熱烈了起來,更有甚者,竟忍不住抹起了眼淚。
人群中,三個身穿道袍的身影,也正凝望著車架上的天子身影,眉眼之中夾雜著幾分激動。
這三個身影不是別人,正是張角、張梁、張寶三兄弟。
自兩月前入司隸地區之後,三人並未急著趕赴洛陽,而是不住的四處遊走,查訪著鄉間的情況。
經過這段時間的查訪,張角也是詫異的發現,越是靠近洛陽,人們的生活越是安穩。
尤其是到了洛陽之後,更是讓張角以為到了另一個世界一般。
這裏的官吏們公正廉潔、勤勉盡責,百姓們奉公守法、平安喜樂。
走在大街上,所有人的臉上都洋溢笑容,眉眼之中都透露著希望。
最讓張角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洛陽周邊的人們,大多都推崇一種“四民平等”以及“事功論”的學說。
經過張角的一番鑽研,在他看來,洛陽民眾推崇的這兩種學說,雖然在表麵上與他奉行太平經是兩種不同的概念,但在本質上卻是殊途同歸,都是要求人們平等相處、安心務實。
他在洛陽所看到的、聽到的,幾乎完全符合了他所追求的那種“天下太平”的景象。
這也使得,張角更加確信了來到洛陽,是一個多麽正確的決定。
凝望著車架上的身影,張角的眼中也變得激動了起來。
在他眼裏,洛陽這裏的一切,雖說不全是天子的功勞,但起碼也將大半歸功於天子才行。
年幼的新君上位,原本垂死的蒼天,也如枯木逢春一般,生出了新的枝芽。
這也讓張角更加確信,當今天子的確就是應運而生的天命之子,而他張角的使命,則是輔佐這位天命之子,將“天下太平”的理念,傳至目光所及的每個角落。
就在張角滿含激動的凝望著天子的時候,卻沒有發現,就在不遠處的角落裏,有幾雙眼睛,正緊緊的盯著他與他的兩個兄弟。
眼看著天子的車駕越來越近,張角也忍不住抬起手,準備行朝拜之禮。
就在張角剛剛有所動作的時候,一隻大手突然搭在了他的左肩上,一股巨力傳來,酸麻感瞬間遍布整條手臂。
緊接著,身後傳來一聲低喝:“吾乃陛下親軍,錦衣衛暗使,汝這道人,最好安分一些,莫要驚了天子車駕!”
聽到這話,原本還準備有所反應的張角,立馬放棄了抵抗,任由手臂垂了下去。
他雖不知道錦衣衛是什麽,但“天子親軍”這幾個字,他卻是聽的清清楚楚。
既然是守衛天子的親衛,那對他來說,也就是自己人,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起衝突。
“好了,跟我們走一趟吧!”
“放心,隻是例行問話而已,若是你們無事,自然會放你們出來!”
聽到身後再次傳來的聲音,張角也頓時明白了過來。
想來,這些錦衣衛暗探,應該是潛藏在人群中的護衛人員。
方才,由於自己一直緊盯著天子,故而引起了他們的警覺,隻以為自己是圖謀不軌之人了。
念及至此,張角不由暗自苦笑一聲,隨後點了點頭,與張梁、張寶二人,隨著幾名錦衣衛暗探退出了人流。
對於這裏發生的小插曲,無論王潛還是車架上的劉宏都未曾注意。
歡唿聲依舊沸騰不止,天子的車駕,也在人們的注視下緩緩的駛出了城門。
與此同時,凱旋的大軍,也行進到了城西十五裏外。
當得知天子已經率領一眾大臣出城相迎的消息之後,全軍將士頓時激動了起來,所有人都不自覺的挺起了胸膛,腳下的步伐也不自覺的快了幾分。
隊伍前方,曹操、呂布、黃忠、公孫瓚、呂布等人,神情激動的同時,眉眼深處,卻是夾雜著幾分羞愧。
畢竟,在大軍出征之初,他們都是滿含熱血,奔著征戰沙場、建功立業去的。
可結果卻是,他們此番出征,除去截了一下羌人的糧道之外,再沒有發生過任何戰鬥,全程都是在埋頭趕路。
換句話說,他們的此次出征,完全就是去到涼州溜達了一圈兒,收拾了一下地主豪強的家產之後,又溜達了迴來。
羌亂是平息了,可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自己實際上卻並未出多少力。
因此,在他們看來,自己寸功未立,卻受到了天子出城相迎的待遇,著實讓他們感到慚愧不已。
與此同時,大漢天子出城的消息,也傳到了後方的俘虜隊伍當中。
“終於要結束了嗎?”
走在羌人隊伍前方的顛禾,抬眼望向洛陽的方向,渾濁的目光之中,竟露出一絲解脫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