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想象力驚人
重迴97:你說青花瓷是破爛,三毛一斤賣不 作者:劉大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畢竟任誰在一堆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裏麵看到一隻清康熙青花釉裏紅蘋果尊都會震驚的吧。
似乎是看出趙晨的震驚,孫振興在旁邊輕描淡寫來了一句。
“這東西是我發小家的,順便一塊藏起來。”
趙晨便不再詫異,而是專心看眼前這件青花釉裏紅蘋果尊。
器如其名,器形小巧圓潤,精巧可愛不說,更是盈手可握,因形狀酷似蘋果而得名。
難得的是小小一隻卻胎骨致密潔白,釉麵光潤。
拳頭大小,卻五髒俱全,口沿飾纏枝蓮紋,腹部繪四組團花,分別為牡丹、菊花、茶花、蓮花,鮮豔的紅色卻能呈現均花容飽滿呈盛放之態。
更遑論枝葉則卷曲多姿,脛部飾蕉葉。釉裏紅發色均勻妍麗,與青花弦紋相映成趣。
瓷器之美,在於它優美的器型,多變的釉彩還有上麵傳達的吉祥寓意。
巧的是如果問這隻蘋果尊,如此小小一隻,沒有任何實用性的作用,而實際上是蘋果尊為康熙官窯首創,夙為名品。
當初趙晨看的成書於清木的《陶雅》裏麵即將此物稱之為“珍玩’。
沒錯,就是他們現在所追求的那種古玩。
古人從康熙年間就開始有了,
據相關陶瓷史研究成果,此一品種與豇豆紅、天藍釉等文房用器應是在康熙二十年至二十七年間燒造,開清宮禦瓷文玩之先河。
趙晨對這個小玩意兒非常滿意,讓他們收攏收攏,裝在一個大麻布袋裏。
“走吧,咱們下一站。”
孫振興仔細觀他臉色,坐在自行車上的時候,忍不住問趙晨。
“你後麵是不是也不太會收青銅器了?”
趙晨好奇他為什麽會這麽說:“可以見得?”
“我感覺你打開麻布袋,看到裏麵是青銅器的時候,眼神毫無波瀾,甚至是死氣沉沉的。”孫振興雖然形容不出來,但看趙晨眼色,他現在是得心應手。
趙晨都沒想到自己表現的居然這麽明顯,摸了摸被風吹的生疼的臉,笑了一聲:
“沒事,不會的,這都隻是我個人喜好,不會影響我收這些東西。”
畢竟買這些東西,又不真是純屬喜好,都是一些工作性質的東西。
聽到趙晨這麽說,孫振興放心了一點,但他很快又想到,等自己傷好之後,也不知道還能不能吃上這碗飯,一時之間又沉默了下來,趙晨才不管他。心緒繁雜思量頗多呢。
蹬著自行車一路疾馳到了孫振興說的那個地。
等到了地方之後,趙晨覺得自己渴的要命,真是大意了,以後像這種出遠門還是得提前準備好水和工具,不然純受苦。
城外偏僻,風吹樹響帶起陣陣風沙。
一邊刨坑一邊問孫振興:“這一片有幾個坑啊?”
趙晨也是沒想到重生一輩子居然也刨上坑了,但好歹刨的是有人刻意埋的,而不是人家祖墳。
想一想,暫且釋懷了。
“你就這麽自信我藏了很多東西,萬一這一片地方直藏了一個呢?”
這種被人看透的感覺讓人很不爽,趙晨一聽就知道這家夥的倔脾氣又上來了。
輕哼一聲:“開玩笑,你要是隻藏了六個寶貝的話,怎麽可能免費讓出四隻青銅器?”
這話說的,讓孫振興無言以對。
好像確實是這樣,自己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居然早已暴露。
這家夥屬實心細又可惡。
或許是被人戳穿了的原因,孫振興更加緘默不語,趙晨也不管他手上刨的飛起。
大半天的功夫,總算是見到一點苗頭了。
能把麻袋提起來,抖一抖上麵的塵土,才把東西打開,拿出裏麵的物件。
青銅器的特點便是渾厚古樸,這也就無可避免,它較大的重量和體積能受到這麽多體型適中的青銅器,趙晨就覺得很幸運了。
就看著趙晨把東西拿出來孫振興在旁邊,也不知是突然想起了什麽說:“那天晚上我本來看到還有挺多青銅器的,不過太大我扛不動。”
“反正你也說了,這種文物古董不看體積大小取勝,我就懶得搬過來。”
聽見這個趙晨剛才湧起的感激和慶幸之心頓時煙滅且消散的無影無蹤。
好吧,原來他沒看見,完全是第三方無法直接接觸。
趙晨隻能將心思放在眼前,這隻造型古怪的金怪獸上。
用手摸了一把之後,總覺得這玩意兒似金非金,也不是青銅器。
這件古物的造型誇張,第一眼看到,就會被它吸引。可是仔細觀察,卻無法判斷出它是一隻什麽動物?造型還古怪讓人難以捉摸它的原型是什麽。
趙晨被這東西勾起幾分興趣,將東西捧到眼前仔細觀瞻。
怪獸為鷹嘴獸身,在陽光之下熠熠生輝。
大耳環眼,頭生雙角,刻畫的十分大膽。
每角分四叉,叉端各浮雕有立耳環眼鷹嘴怪獸。怪獸彎頸低頭作角抵狀,確實是有點意思。
尾卷成環形,亦作怪獸頭像。單單這麽看著就覺得威猛非常,更何況身驅及四肢上部滿飾凸雲紋,頸及胸部以細線條刻劃成鬃毛。
而仔細看那怪獸之角、尾、托座係分鑄焊接而成。
薄薄的一片卻精巧非常,圓雕、透雕、浮雕兼施。卻不失威猛霸氣鷹喙獸身,頭生雙角如鹿,偶蹄,立於四瓣花形托座上。
趙晨不敢想象這個東西如果是真金的得有多值錢。
光這麽擺在家裏,是個男的都沒法拒絕。
托座正中凸起呈覆鬥形,周邊花瓣上各有三個小圓孔。怪獸眼珠凸出,大耳豎立上雙角內彎,作倒八字形向側後展開,做大鵬展翅狀。
角分四叉,叉端各有一個怪獸頭象,也為立耳環眼鳥喙,脖頸屈曲虯結,前後相連構成獸角的主幹,趙晨看到這裏的時候總覺得有點像……恐龍?
又或者是前世看到的某種怪獸?
總之現實裏沒有的,不得不說,古人的想象力實在是大膽且豐富。
這種見都沒見過的東西,到底是光靠想象還是曾經確有此物?
比如山海經變成現實?
似乎是看出趙晨的震驚,孫振興在旁邊輕描淡寫來了一句。
“這東西是我發小家的,順便一塊藏起來。”
趙晨便不再詫異,而是專心看眼前這件青花釉裏紅蘋果尊。
器如其名,器形小巧圓潤,精巧可愛不說,更是盈手可握,因形狀酷似蘋果而得名。
難得的是小小一隻卻胎骨致密潔白,釉麵光潤。
拳頭大小,卻五髒俱全,口沿飾纏枝蓮紋,腹部繪四組團花,分別為牡丹、菊花、茶花、蓮花,鮮豔的紅色卻能呈現均花容飽滿呈盛放之態。
更遑論枝葉則卷曲多姿,脛部飾蕉葉。釉裏紅發色均勻妍麗,與青花弦紋相映成趣。
瓷器之美,在於它優美的器型,多變的釉彩還有上麵傳達的吉祥寓意。
巧的是如果問這隻蘋果尊,如此小小一隻,沒有任何實用性的作用,而實際上是蘋果尊為康熙官窯首創,夙為名品。
當初趙晨看的成書於清木的《陶雅》裏麵即將此物稱之為“珍玩’。
沒錯,就是他們現在所追求的那種古玩。
古人從康熙年間就開始有了,
據相關陶瓷史研究成果,此一品種與豇豆紅、天藍釉等文房用器應是在康熙二十年至二十七年間燒造,開清宮禦瓷文玩之先河。
趙晨對這個小玩意兒非常滿意,讓他們收攏收攏,裝在一個大麻布袋裏。
“走吧,咱們下一站。”
孫振興仔細觀他臉色,坐在自行車上的時候,忍不住問趙晨。
“你後麵是不是也不太會收青銅器了?”
趙晨好奇他為什麽會這麽說:“可以見得?”
“我感覺你打開麻布袋,看到裏麵是青銅器的時候,眼神毫無波瀾,甚至是死氣沉沉的。”孫振興雖然形容不出來,但看趙晨眼色,他現在是得心應手。
趙晨都沒想到自己表現的居然這麽明顯,摸了摸被風吹的生疼的臉,笑了一聲:
“沒事,不會的,這都隻是我個人喜好,不會影響我收這些東西。”
畢竟買這些東西,又不真是純屬喜好,都是一些工作性質的東西。
聽到趙晨這麽說,孫振興放心了一點,但他很快又想到,等自己傷好之後,也不知道還能不能吃上這碗飯,一時之間又沉默了下來,趙晨才不管他。心緒繁雜思量頗多呢。
蹬著自行車一路疾馳到了孫振興說的那個地。
等到了地方之後,趙晨覺得自己渴的要命,真是大意了,以後像這種出遠門還是得提前準備好水和工具,不然純受苦。
城外偏僻,風吹樹響帶起陣陣風沙。
一邊刨坑一邊問孫振興:“這一片有幾個坑啊?”
趙晨也是沒想到重生一輩子居然也刨上坑了,但好歹刨的是有人刻意埋的,而不是人家祖墳。
想一想,暫且釋懷了。
“你就這麽自信我藏了很多東西,萬一這一片地方直藏了一個呢?”
這種被人看透的感覺讓人很不爽,趙晨一聽就知道這家夥的倔脾氣又上來了。
輕哼一聲:“開玩笑,你要是隻藏了六個寶貝的話,怎麽可能免費讓出四隻青銅器?”
這話說的,讓孫振興無言以對。
好像確實是這樣,自己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居然早已暴露。
這家夥屬實心細又可惡。
或許是被人戳穿了的原因,孫振興更加緘默不語,趙晨也不管他手上刨的飛起。
大半天的功夫,總算是見到一點苗頭了。
能把麻袋提起來,抖一抖上麵的塵土,才把東西打開,拿出裏麵的物件。
青銅器的特點便是渾厚古樸,這也就無可避免,它較大的重量和體積能受到這麽多體型適中的青銅器,趙晨就覺得很幸運了。
就看著趙晨把東西拿出來孫振興在旁邊,也不知是突然想起了什麽說:“那天晚上我本來看到還有挺多青銅器的,不過太大我扛不動。”
“反正你也說了,這種文物古董不看體積大小取勝,我就懶得搬過來。”
聽見這個趙晨剛才湧起的感激和慶幸之心頓時煙滅且消散的無影無蹤。
好吧,原來他沒看見,完全是第三方無法直接接觸。
趙晨隻能將心思放在眼前,這隻造型古怪的金怪獸上。
用手摸了一把之後,總覺得這玩意兒似金非金,也不是青銅器。
這件古物的造型誇張,第一眼看到,就會被它吸引。可是仔細觀察,卻無法判斷出它是一隻什麽動物?造型還古怪讓人難以捉摸它的原型是什麽。
趙晨被這東西勾起幾分興趣,將東西捧到眼前仔細觀瞻。
怪獸為鷹嘴獸身,在陽光之下熠熠生輝。
大耳環眼,頭生雙角,刻畫的十分大膽。
每角分四叉,叉端各浮雕有立耳環眼鷹嘴怪獸。怪獸彎頸低頭作角抵狀,確實是有點意思。
尾卷成環形,亦作怪獸頭像。單單這麽看著就覺得威猛非常,更何況身驅及四肢上部滿飾凸雲紋,頸及胸部以細線條刻劃成鬃毛。
而仔細看那怪獸之角、尾、托座係分鑄焊接而成。
薄薄的一片卻精巧非常,圓雕、透雕、浮雕兼施。卻不失威猛霸氣鷹喙獸身,頭生雙角如鹿,偶蹄,立於四瓣花形托座上。
趙晨不敢想象這個東西如果是真金的得有多值錢。
光這麽擺在家裏,是個男的都沒法拒絕。
托座正中凸起呈覆鬥形,周邊花瓣上各有三個小圓孔。怪獸眼珠凸出,大耳豎立上雙角內彎,作倒八字形向側後展開,做大鵬展翅狀。
角分四叉,叉端各有一個怪獸頭象,也為立耳環眼鳥喙,脖頸屈曲虯結,前後相連構成獸角的主幹,趙晨看到這裏的時候總覺得有點像……恐龍?
又或者是前世看到的某種怪獸?
總之現實裏沒有的,不得不說,古人的想象力實在是大膽且豐富。
這種見都沒見過的東西,到底是光靠想象還是曾經確有此物?
比如山海經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