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反向砍價
重迴97:你說青花瓷是破爛,三毛一斤賣不 作者:劉大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家也不過隻是嘴上說說,這個年代大家日子過得都不好,生個男娃下來都難養活,更別提女娃了。
有多少生出來淹死的不計其數。
趙晨聽過之後,也不過是一笑置之,繼續看他的古玩了。
“老爺子,您這隻是晚清鬆鶴延年青花罐。”他手上捧著這隻有吸分量的罐子和旁邊的老者道。
那老頭哼了一聲:“我能不知道他是什麽東西嗎?你就告訴我值不值錢就是了。”
此刻老頭心裏想如果能值個十幾塊的那這個月的夥食就有著落了。
一般這種年代性做工粗糙,工藝還有藝術價值不高的,再加上又是瓷器,趙晨都懶得收。
但既然對方問他隻能思考一下:“這個值不了多少錢,最多三塊。”
那老頭眉毛就是一豎:“我剛才在後麵聽,有個老東西拿個裂了的盤子來你這兒都賣了十幾塊錢呢。”
“他那個在我這值錢。”趙晨並沒有多解釋,把瓷瓶做了一個往外遞的姿勢:“您如果不賣的話,我這邊也不強求。”
這幅態度,把老爺子後續要說的話全都給堵死了,一張黝黑的臉漲得通紅最後半天才憋出來一個數:“五塊!”
周圍人聽到這個就笑:“哈哈哈哈,老薑多大年紀了還學那些女人一樣討價還價呢!”
“我這叫為自己爭取!這是有真金白銀的,這個時候不爭取什麽時候爭取啊?”那個老薑哼了一聲,同樣嗤之以鼻。
然而這次趙晨卻沒有之前那麽好說話:“您這東西在我這裏就值三塊,能賣就留下,實在不行你就拿迴去繼續裝東西。”
這副油鹽不進的樣子,讓努力為自己爭取的老薑,氣得胸口起伏。
“真的隻能三塊?”
趙晨點點頭,毫不在乎的說道:“兩塊五也行。”
老薑:“……”
圍觀的村民們全都哄堂大笑。
“哈哈哈今天我算是見識到了反向砍價!”
“這年輕人是會說話的。”
那老頭臉黑的更是不像話了,這三塊錢今天再如何他也拉不下臉來去拿,氣唿唿的將瓷瓶搶過來揣在懷裏,離開了這。
“你這是靠什麽定價的?”旁邊一位觀摩多時的年輕人,終於忍不住開口問。
趙晨聞言尋聲望去:“憑我一雙眼睛。”
“我覺得它值這個價,自然出的價錢就高。”
眾人原本豎著耳朵聽,聽了之後大歎一聲:“這說了跟沒說一樣,我們哪知道哪個值錢呢。”
“那您可以都扯來我看看,說不定呢。”
“年輕人,你過兩天還來不?”略微有些發福的嬸子問:“我娘家好像有一個從清朝傳下來的瓷瓶,過兩天我把它搬迴來,讓您來掌眼。”
之前那個翠翠娘一個瓷瓶賣了十三塊,她是真眼饞啊!
“不會太勤,但差不多半個月來一趟。”
那嬸子幫忙點頭,之後他看趙晨也是一表人才,眼睛放光的說:“小夥子你要老婆不要?”
趙晨聽著滿臉問號,覺得這個村子的人簡直都是人才。
接著就聽那發福的嬸子笑眯眯的說:“嫂子給你牽線搭橋當媒人啊。”
這話說完,眾人都笑了。
也不怪趙晨被門口的盯上,這個年代大家結婚都早,基本上一畢業剛被分配工作就要張羅著相看人家了。
更何況趙晨之前還因為上山下鄉,耽誤了幾年。
而對於鄉親們來說,他手上這麽寬裕,能一次性拿出三四十塊錢,那絕對就是,家境殷實,出手闊綽!
是屬於找對象的不二人選啊。
那嬸子平時做媒做慣了挑來挑去都是這十裏八鄉的年輕後生和小姑娘,難得眼前來了一個樣樣都出挑的新麵孔,能不興奮嗎。
但趙晨不能理解她的興奮。
眼見著時間不早了,掃了一眼聚集在這的村民,手上幾乎沒有抱著東西要賣的了,大家都湊在一塊閑聊。
“那行,今天咱們就到這裏,我先走了。”
說完之後不顧那嬸子滿臉惋惜的挽留,自行車一蹬騎出去很遠。
他騎迴西安城裏的時候,恰好是下班的時間,路上的人有些多,但他依舊輕車熟路,直到被人叫住。
“小趙,你要不來我家看看?”劉強的聲音在人群中響起。
趙晨刹住車迴頭一看就見劉強和他的幾個工友勾肩搭背的朝著自己招手。
這個動作雖然沒什麽,但是這個態度和神情,就很有講究了。
而且不遠處,恰好是李梅和她的幾個工友。
“哎,這人誰呀?”劉強身邊的大肥臉問。
“這還用問看他那一身行當,一看就是那個收古董的。”
“原來就是他呀!”李梅身邊的小姐妹一副稀罕的語調:“短短十幾天,在這西安城裏掀起不少風浪。”
“可不是嘛,風雲人物呢。”
趙晨聽著這些陰陽怪氣的音調多少覺得有些無語:“怎麽就風雲人物了?我怎麽不知道?說來我聽聽。”
那些人敢當著他的麵說,就料定對方是個軟柿子,不會開口反擊,更沒想到對方甚至會當麵反問。
一時間噎了一下,張了張嘴根本不知道說什麽。
這下就輪到趙晨開口了:“做事要有憑據,說話要有證據,這是偉人,寫在紅寶書裏告訴我們的。”
“你家有東西要收是吧?”他轉而看向劉強:“我騎車去你家門口等你。”
說完之後踩了一腳踏板,自行車就衝了出去。
將那群人甩在後麵。
他在門口等著劉強迴來,也不進門,就這麽倚在牆邊閉目養神。
但他沒想到劉強居然把他那堆工友還有李梅那群朋友也帶迴來了。
“我們想看看收古董是什麽樣的,就跟來了。”似乎是看出趙晨的疑惑,最開始找茬造謠的那個女人俏皮的眨了眨眼。
趙晨移開目光沒眼看。
“你們都先等等哈,我進去把東西拿出來。”這個時候劉強頗有主人家的意思,高聲招唿眾人。
劉強一走,趙晨和那兩撥人齊齊沉默下來,氣氛說不出的尷尬。
趙晨也無心和他們寒暄,繼續閉目養神。
有多少生出來淹死的不計其數。
趙晨聽過之後,也不過是一笑置之,繼續看他的古玩了。
“老爺子,您這隻是晚清鬆鶴延年青花罐。”他手上捧著這隻有吸分量的罐子和旁邊的老者道。
那老頭哼了一聲:“我能不知道他是什麽東西嗎?你就告訴我值不值錢就是了。”
此刻老頭心裏想如果能值個十幾塊的那這個月的夥食就有著落了。
一般這種年代性做工粗糙,工藝還有藝術價值不高的,再加上又是瓷器,趙晨都懶得收。
但既然對方問他隻能思考一下:“這個值不了多少錢,最多三塊。”
那老頭眉毛就是一豎:“我剛才在後麵聽,有個老東西拿個裂了的盤子來你這兒都賣了十幾塊錢呢。”
“他那個在我這值錢。”趙晨並沒有多解釋,把瓷瓶做了一個往外遞的姿勢:“您如果不賣的話,我這邊也不強求。”
這幅態度,把老爺子後續要說的話全都給堵死了,一張黝黑的臉漲得通紅最後半天才憋出來一個數:“五塊!”
周圍人聽到這個就笑:“哈哈哈哈,老薑多大年紀了還學那些女人一樣討價還價呢!”
“我這叫為自己爭取!這是有真金白銀的,這個時候不爭取什麽時候爭取啊?”那個老薑哼了一聲,同樣嗤之以鼻。
然而這次趙晨卻沒有之前那麽好說話:“您這東西在我這裏就值三塊,能賣就留下,實在不行你就拿迴去繼續裝東西。”
這副油鹽不進的樣子,讓努力為自己爭取的老薑,氣得胸口起伏。
“真的隻能三塊?”
趙晨點點頭,毫不在乎的說道:“兩塊五也行。”
老薑:“……”
圍觀的村民們全都哄堂大笑。
“哈哈哈今天我算是見識到了反向砍價!”
“這年輕人是會說話的。”
那老頭臉黑的更是不像話了,這三塊錢今天再如何他也拉不下臉來去拿,氣唿唿的將瓷瓶搶過來揣在懷裏,離開了這。
“你這是靠什麽定價的?”旁邊一位觀摩多時的年輕人,終於忍不住開口問。
趙晨聞言尋聲望去:“憑我一雙眼睛。”
“我覺得它值這個價,自然出的價錢就高。”
眾人原本豎著耳朵聽,聽了之後大歎一聲:“這說了跟沒說一樣,我們哪知道哪個值錢呢。”
“那您可以都扯來我看看,說不定呢。”
“年輕人,你過兩天還來不?”略微有些發福的嬸子問:“我娘家好像有一個從清朝傳下來的瓷瓶,過兩天我把它搬迴來,讓您來掌眼。”
之前那個翠翠娘一個瓷瓶賣了十三塊,她是真眼饞啊!
“不會太勤,但差不多半個月來一趟。”
那嬸子幫忙點頭,之後他看趙晨也是一表人才,眼睛放光的說:“小夥子你要老婆不要?”
趙晨聽著滿臉問號,覺得這個村子的人簡直都是人才。
接著就聽那發福的嬸子笑眯眯的說:“嫂子給你牽線搭橋當媒人啊。”
這話說完,眾人都笑了。
也不怪趙晨被門口的盯上,這個年代大家結婚都早,基本上一畢業剛被分配工作就要張羅著相看人家了。
更何況趙晨之前還因為上山下鄉,耽誤了幾年。
而對於鄉親們來說,他手上這麽寬裕,能一次性拿出三四十塊錢,那絕對就是,家境殷實,出手闊綽!
是屬於找對象的不二人選啊。
那嬸子平時做媒做慣了挑來挑去都是這十裏八鄉的年輕後生和小姑娘,難得眼前來了一個樣樣都出挑的新麵孔,能不興奮嗎。
但趙晨不能理解她的興奮。
眼見著時間不早了,掃了一眼聚集在這的村民,手上幾乎沒有抱著東西要賣的了,大家都湊在一塊閑聊。
“那行,今天咱們就到這裏,我先走了。”
說完之後不顧那嬸子滿臉惋惜的挽留,自行車一蹬騎出去很遠。
他騎迴西安城裏的時候,恰好是下班的時間,路上的人有些多,但他依舊輕車熟路,直到被人叫住。
“小趙,你要不來我家看看?”劉強的聲音在人群中響起。
趙晨刹住車迴頭一看就見劉強和他的幾個工友勾肩搭背的朝著自己招手。
這個動作雖然沒什麽,但是這個態度和神情,就很有講究了。
而且不遠處,恰好是李梅和她的幾個工友。
“哎,這人誰呀?”劉強身邊的大肥臉問。
“這還用問看他那一身行當,一看就是那個收古董的。”
“原來就是他呀!”李梅身邊的小姐妹一副稀罕的語調:“短短十幾天,在這西安城裏掀起不少風浪。”
“可不是嘛,風雲人物呢。”
趙晨聽著這些陰陽怪氣的音調多少覺得有些無語:“怎麽就風雲人物了?我怎麽不知道?說來我聽聽。”
那些人敢當著他的麵說,就料定對方是個軟柿子,不會開口反擊,更沒想到對方甚至會當麵反問。
一時間噎了一下,張了張嘴根本不知道說什麽。
這下就輪到趙晨開口了:“做事要有憑據,說話要有證據,這是偉人,寫在紅寶書裏告訴我們的。”
“你家有東西要收是吧?”他轉而看向劉強:“我騎車去你家門口等你。”
說完之後踩了一腳踏板,自行車就衝了出去。
將那群人甩在後麵。
他在門口等著劉強迴來,也不進門,就這麽倚在牆邊閉目養神。
但他沒想到劉強居然把他那堆工友還有李梅那群朋友也帶迴來了。
“我們想看看收古董是什麽樣的,就跟來了。”似乎是看出趙晨的疑惑,最開始找茬造謠的那個女人俏皮的眨了眨眼。
趙晨移開目光沒眼看。
“你們都先等等哈,我進去把東西拿出來。”這個時候劉強頗有主人家的意思,高聲招唿眾人。
劉強一走,趙晨和那兩撥人齊齊沉默下來,氣氛說不出的尷尬。
趙晨也無心和他們寒暄,繼續閉目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