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州初定,曆經烽火的大地尚未完全褪去戰爭的瘡痍,空氣中仍隱隱彌漫著硝煙與血腥的氣息。營帳之中,士兵們圍坐在一起,借著搖曳的燭光,仔細擦拭著手中的兵器,那泛著寒光的利刃,仿佛在訴說著曾經的廝殺與拚搏。


    “也不知這仗何時才是個頭,我都快忘了家中婆娘做的飯菜是啥滋味了。”一個士兵一邊擦拭著長槍,一邊喃喃自語,語氣中滿是對家鄉的思念。


    “誰說不是呢,等這天下太平了,我定要好好睡上幾天幾夜,再痛痛快快地喝上幾壺酒。”另一個士兵附和著,臉上露出憧憬的神情。


    此時,張錚與沮授、田豐、陳登、王朗等一眾謀士在晉陽刺史府的中,圍著並州地圖看。


    張錚的手指輕輕點在地圖上,目光深邃而堅定,“如今並州雖已定,但大部分郡縣百廢待興,我們必須盡快恢複民生,增強實力,方可在這亂世中立足。”


    沮授微微頷首,捋著胡須,神色凝重地說道:“大人所言極是。隻是如今物資匱乏,百姓疲憊,恢複起來談何容易。且周邊勢力環伺,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危機。”


    田豐也接口道:“是啊,如今當務之急,是要安撫民心,鼓勵農桑,同時整飭軍備,以防不測。”


    眾人正商議間,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打破了營帳內的寧靜。不一會兒,一名信使大汗淋漓地衝進營帳,單膝跪地,氣喘籲籲地說道:“大人,幽州急信!”


    張錚心中一緊,接過書信,緩緩展開。信箋上,字跡潦草而急切,透著無盡的惶恐與絕望,是幽州牧劉虞的親筆:


    “錚公閣下鈞鑒:


    自漢室傾頹,皇綱解紐,天下大亂,烽火四起。幽州雖地處邊陲,素為苦寒之地,然百姓尚得安寧。豈料張純、張舉二賊,狼子野心,早蓄不臣之心,勾結烏桓丘力居等蠻夷之輩,狼狽為奸,自封諸郡烏桓元帥,悍然興兵犯境,勢如破竹,直逼薊縣。


    賊眾兇焰滔天,所過之處,城郭化為廢墟,煙火蔽日,哀嚎之聲不絕於耳;百姓慘遭擄掠,老弱婦孺,或死於非命,或被擄為奴,其狀慘不忍睹。護烏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陽終等忠勇之士,皆力戰不屈,不幸為賊所害,壯烈捐軀。


    張純賊勢日盛,聚眾已達十萬之眾,屯於肥如,猶如惡狼盤踞,覬覦四方。張舉更是僭越稱帝,妄自尊大,張純亦自號彌天將軍、安定王。此二賊公然移書州郡,大言不慚地宣稱要取代漢室,妄圖使天子退位,公卿來迎,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天人共憤。


    更有甚者,張純驅使烏桓峭王等,率步騎五萬之眾,進犯青、冀二州,與丘力居等賊寇合流,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漁陽、河間、渤海,乃至平原、清河等郡,皆慘遭荼毒,吏民橫屍遍野,財物被洗劫一空,昔日繁華富庶之地,如今已滿目瘡痍,荒草叢生,狐兔橫行。


    虞守土無方,致使幽州生靈塗炭,百姓蒙難,罪責難逃。每每念及於此,寢食難安,愧疚之情難以言表。今賊勢猖獗,幽州危在旦夕,猶如累卵之危,朝不保夕。懇請錚公念及天下蒼生之苦,秉持仁義之心,仗義興師,施以援手。若得公之雄師相助,定能蕩平賊寇,恢複幽州太平,使百姓重見天日。虞雖不才,願為前驅,執鞭墜鐙,以報公恩。


    翹首以盼,不勝感激。


    幽州牧 劉虞 頓首再拜”


    張錚讀罷書信,麵色頓時變得凝重如鐵,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與決然。他將書信遞給一旁的沮授,沉聲道:“幽州局勢危急,你們這麽看。”


    沮授看完書信,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說道:“大人,幽州之困,確實不容小覷。若我等出兵相助,一則可解百姓於水火,贏得仁義之名,使天下歸心;二則可借機圖之,若能成功,幽州之地可收入囊中,我並州勢力必將大增,此乃天賜良機,不可錯失。”


    田豐微微頷首,捋著胡須,目光堅定地說道:“公與所言極是。幽州地勢險要,山川形勝,資源豐富,素有漁鹽之利、農牧之饒。若能據為己有,對我等日後發展大有裨益。且劉虞求救心切,我等此時伸出援手,日後在幽州行事也會方便許多。大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當斷則斷。”


    然而,陳登卻麵露擔憂之色,微微皺眉,拱手說道:“公與、元皓所言雖有理,但我軍剛剛經曆大戰,物資損耗巨大,府庫空虛,實在難以支撐一場大規模的作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若無充足的糧草和物資供應,我軍即便出兵,也恐難有勝算。再者,我軍主力皆有重任在身,難以迴援,僅憑城防營的士兵,恐難擔當此重任。”


    王朗也站起身來,恭敬地說道:“元龍所言甚是。子山正率陷陣軍北上,協助右賢王收複匈奴各部,戰事膠著,一時難以抽身;子龍將軍領上黨軍駐紮西部,防範周邊勢力的侵擾,那一帶地勢複雜,敵情多變,不能輕易離開;關羽將軍帶虎賁軍前往冀州,處理韓馥之事,冀州局勢微妙,各方勢力錯綜複雜,也無法及時趕迴。我等身邊的城防營士兵,平日主要負責城內治安,缺乏實戰經驗,戰鬥力遠不及主力部隊,恐難與張純、張舉等賊寇抗衡。”


    眾人各執一詞,大堂內爭論聲此起彼伏,氣氛愈發緊張。張錚靜靜地聽著眾人的發言,心中反複權衡著利弊。


    出兵幽州,確實存在著諸多困難和風險,但如果坐視不理,不僅會失去一個大好的機會。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大堂內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終於,張錚抬起頭來,目光堅定地掃視著眾人,緩緩說道:“諸位所言,皆有道理。幽州之困,我等不能坐視不管。雖我軍麵臨諸多困難,但此時正是我等展現擔當之時。


    城防營士兵雖戰鬥力有限,但隻要我等上下一心,同仇敵愾,必能克服萬難。我決定,親自率領城防營士兵前往幽州,助劉虞一臂之力,平叛剿賊。我等此去,為正義而戰,為蒼生而戰,縱千難萬險,亦無所畏懼!”


    眾人見張錚主意已定,雖仍有擔憂,但也紛紛表示聽從命令。張錚隨即開始調兵遣將,籌備糧草,為出兵幽州做著最後的準備。


    他親自到城防營中,看著那些年輕的士兵們,他們的臉上還帶著一絲稚嫩,但眼神中卻透著堅定與勇敢。張錚的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大聲說道:“兄弟們,幽州的百姓正在受苦,賊寇肆虐,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我們此去,是為了正義,為了百姓,也是為了我們自己的榮耀。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打敗賊寇,凱旋而歸!”


    士兵們聽著張錚的話,士氣大振,紛紛高唿:“打敗賊寇,凱旋而歸!”那聲音響徹雲霄,仿佛要衝破營帳的束縛,傳向遠方。


    在籌備的日子裏,張錚日夜操勞,事無巨細,都要親自過問。他看著忙碌的士兵們,心中既有對即將到來的戰鬥的擔憂,也有對勝利的渴望。他知道,這是一場艱難的戰鬥,但他堅信,隻要大家團結一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他命人仔細檢查士兵們的兵器和甲胄,確保每一件武器都鋒利無比,每一副甲胄都堅固耐用。同時,他還下令征集糧草,準備足夠的物資,以保證軍隊在行軍途中的供給。


    “大人,糧草已經籌集了一部分,但仍有缺口,恐怕難以支撐太久。”負責糧草籌備的官員憂心忡忡地說道。


    張錚皺了皺眉頭,沉思片刻後說道:“再想辦法,盡量多籌集一些。實在不行,就先從我的私人儲備中調用一部分。無論如何,不能讓士兵們餓著肚子打仗。”


    “是,大人!”官員領命而去。


    出征的日子終於到了。清晨,天邊剛剛泛起魚肚白,並州城的校場上已經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士兵們整齊地列隊,甲胄鮮明,兵器閃亮。


    張錚身披鋥亮的戰甲,騎在高頭大馬上,英姿颯爽。他的身後,高虎作為先鋒將軍,威風凜凜地站立著。高虎身材魁梧,肌肉賁張,一臉的堅毅,眼神中透露出對敵人的蔑視和對勝利的渴望。


    沮授則身著一襲長袍,手持羽扇,神色從容,作為軍師,他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他的目光深邃而敏銳,掃視著校場上的士兵們,心中默默盤算著即將到來的戰鬥。


    還有那十八騎,他們身披黑色披風,猶如黑色的幽靈,靜靜地佇立在張錚的身後。他們個個身手矯健,武藝高強,是張錚的精銳親衛,也是他在戰場上的得力助手。


    糜貞、糜竺、田豐、陳登等人也來到了校場為張錚送行。


    糜貞穿著一身素色的長裙,麵色蒼白,眼神中滿是擔憂和不舍。她緩緩地走到張錚的馬前,伸出顫抖的手,輕輕地握住張錚的手,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夫君,此去兇險萬分,你一定要多加小心。我在家裏等著你,盼著你早日平安歸來。幽州百姓水深火熱,盼君解其倒懸,可君也要記掛家中,妾身在家中日夜祈禱,望君平安無恙。”


    張錚看著糜貞,心中湧起一股柔情,他輕輕拍了拍糜貞的手,柔聲道:“夫人放心,我定會平安歸來,與你共享太平。待幽州戰事了結,我便陪你遊山玩水,看盡世間繁華。你在家中也要照顧好自己,莫要過於擔憂。”


    糜竺走上前來,拱手說道:“妹夫,此去你肩負重任,竺定會全力為你籌備糧草,保障後方。願你旗開得勝,馬到成功。若有任何需要,竺定會竭盡全力。還望妹夫多多保重,切勿輕敵冒進。”


    張錚點了點頭,“多謝大哥,有你在後方支持,我便無後顧之憂了。你也要注意身體,家中之事,還需你多多費心。”


    田豐和陳登也分別上前,田豐說道:“大人,幽州局勢複雜,還望你隨機應變,不可輕敵。我等在並州會全力支持你,期待你早日凱旋。若有軍情變化,我等定會及時傳遞消息,為大人出謀劃策。”


    陳登也說道:“願大人此去一切順利,平叛成功,幽州百姓能早日脫離苦海。我等在並州,定會堅守崗位,穩固後方,為大人提供堅實的保障。還望大人與軍師密切配合,製定良策,克敵製勝。”


    張錚看著這些支持他的人,心中充滿了感激。他環顧四周,然後振臂高唿:“眾將士聽令,我們此去幽州,是為了正義,為了百姓,為了天下太平!賊寇雖兇,但我們正義之師,士氣如虹,定能將他們徹底剿滅!出發!”


    “出發!出發!出發!”士兵們齊聲高唿,聲震雲霄。隨著張錚的一聲令下,大軍浩浩蕩蕩地向著幽州進發。整齊的步伐聲,戰馬的嘶鳴聲,兵器的碰撞聲,交織在一起,仿佛是一首激昂的戰歌。


    張錚騎著馬,走在隊伍的前方,他不時地迴頭,看著身後的士兵們,心中暗暗發誓:“此去幽州,定要蕩平賊寇,還幽州一片安寧,趁機拿下幽州!”


    一路上,張錚時刻關注著士兵們的狀態。他不時地鼓勵士兵們,讓他們保持高昂的士氣。


    “兄弟們,我們離幽州越來越近了,那裏的百姓正盼著我們去解救他們。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就沒有打不敗的敵人!”張錚大聲喊道。


    士兵們聽著張錚的話,心中充滿了力量,步伐也更加堅定了。他們知道,自己肩負著重要的使命,他們要為了正義,為了百姓,去戰鬥,去拚搏。


    在行軍途中,他們看到了許多被亂兵禍害的村莊。村莊裏,房屋倒塌,田地荒蕪,百姓們流離失所,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看到這些慘狀,士兵們的心中充滿了憤怒和同情。


    “這些亂兵真是太可惡了,我們一定要為這些百姓報仇!”一個士兵咬牙切齒地說道。


    “對,一定要讓他們血債血償!”其他士兵也紛紛附和著。


    張錚看著這些受苦的百姓,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盡快平定叛亂。他下令讓士兵們幫助百姓們搭建臨時的住所,分發一些食物和衣物。


    百姓們對士兵們的幫助感激涕零,紛紛跪在地上,“謝謝將軍,謝謝你們啊!你們真是我們的救命恩人!”


    張錚扶起百姓們,“大家不用謝我,這是我們應該做的。等我們打敗了賊寇,你們就可以重建家園,過上好日子了。”


    隨著大軍不斷地前進,離幽州越來越近了。張錚知道,一場激烈的戰鬥即將來臨。


    “虎子,你作為先鋒,一定要謹慎行事,不可輕敵。一旦發現亂兵的蹤跡,立刻迴報。”張錚嚴肅地說道。


    高虎抱拳說道:“大人放心,末將定會小心行事,不辱使命。末將願為大軍開道,斬殺賊寇,為幽州百姓報仇雪恨!”


    張錚點了點頭,“好,此次出征,關乎幽州百姓的生死存亡,也關乎我們的聲譽和未來,切不可有絲毫懈怠!”


    “是,大人,您就放心吧,!”高虎和沮授齊聲說道。


    大軍繼續向著幽州方向前進,每一步都充滿了堅定和勇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傲世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雕並收藏傲世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