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洛陽城,早已亂成了一鍋粥,猶如狂風驟雨中搖搖欲墜的孤舟,被卷入了權力紛爭的驚濤駭浪之中。


    大街小巷彌漫著緊張而壓抑的氣息,百姓們人心惶惶,緊閉家門,仿佛這樣就能隔絕外界的危險。


    在皇宮的一處極為隱秘的房間內,燭火搖曳,光影在牆壁上不安地跳動。屋內坐著幾個人,從他們的穿著打扮來看,皆是宦官無疑。


    為首的是中常侍蹇碩,身旁坐著趙忠、宋典等人,他們的臉上都籠罩著一層陰霾,眼神中透著焦慮與狠厲。


    蹇碩,此人在靈帝在位時便備受重視。漢靈帝見他身材壯健且頗具武略,對其信任有加,甚至任命他為西園軍元帥,統領著袁紹、曹操等一眾西園八校尉,權力之大,足以監督司隸校尉以下的諸多官員。


    然而,蹇碩雖手握兵權,卻對何進忌憚不已。平日裏,他就對何進兄弟的權勢頗為眼紅,內心深處滿是輕視與妒忌。


    蹇碩微微皺著眉頭,眼神中閃過一絲狠厲的光芒,打破了房間內的沉默:“大將軍兄弟如今執政專權,行事愈發囂張。他們現在與天下黨人勾結謀劃,意圖誅殺先帝身邊親近之人,說白了,就是要將我們這些宦官趕盡殺絕。


    隻因我手中統領著禁兵,他們才暫時有所顧忌,猶豫不決。依我看,何進那廝的意圖,必定是先除掉我,而後再對諸位動手。”


    說到此處,蹇碩握緊了拳頭,關節因用力而微微泛白:“我今日欲報此私仇,同時也是為了維護朝廷公義。我們此刻應當共同行動,將上閣關閉,布下天羅地網,即刻捕殺何進那賊子,以免夜長夢多。否則,一旦讓他搶先一步,我們都將死無葬身之地!”


    趙忠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一絲陰鷙的笑容:“蹇公所言極是,何進那廝早就不把我們放在眼裏了。如今他羽翼漸豐,若不趁早除掉,我們都將危在旦夕。隻是,何進身邊護衛眾多,且他手握重兵,我們要如何才能順利將他捕殺呢?”


    宋典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切不可操之過急。若稍有不慎,讓何進察覺了我們的意圖,我們可就全完了。”


    蹇碩沉思片刻,目光在屋內眾人身上掃過,緩緩說道:“何進雖然護衛眾多,但他也並非無懈可擊。我們可以設法引他入甕,比如以太後的名義傳他進宮,在宮中設下埋伏。


    隻要他一踏入宮門,就插翅難逃。至於他的那些護衛和兵馬,隻要我們動作夠快,控製住局麵,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


    趙忠和宋典等人聽了蹇碩的計劃,紛紛點頭表示讚同,眼中閃爍著一絲希望的光芒。他們深知,這是一場生死攸關的較量,若能成功誅殺何進,他們便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性命,甚至有可能重新掌控局勢。


    在這昏暗的房間內,幾人圍坐在一起,低聲商議著具體的行動計劃,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反複的斟酌和討論。


    他們仿佛一群在黑暗中蟄伏的野獸,正等待著最佳的時機,向獵物發起致命的一擊。而此時的洛陽城,在這權力的漩渦中,正等待著一場血雨腥風的降臨。


    與此同時,洛陽城內的另一處宅邸之中,氣氛同樣緊張而凝重。何進端坐在主位之上,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焦慮與決絕。他召集了自己的心腹——袁紹、袁術、丁原等人,共同商議著如何鏟除蹇碩、張讓等為首的宦官集團。


    房間內燭火搖曳,光影在眾人臉上忽明忽暗地閃爍著。袁紹身著一襲黑色錦袍,身姿挺拔,他微微向前傾身,目光堅定地望著何進,開口勸說道:“大將軍,黃門常侍們手握重權已然時日不短,他們又與長樂太後暗中勾結,狼狽為奸,專謀一己之私利。


    如今,正是將軍您大展身手之時,應當選拔天下賢良之才,大力整頓朝綱,為國家除去這一大害,如此方能順應民心,穩固朝局。”袁紹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在房間內迴蕩,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袁術也按捺不住,向前跨出一步,臉上帶著急切的神情,說道:“大將軍,您可曾記得從前竇武之事?他一心想要誅殺那些內寵宦官,卻反而被宦官所害,究其原因,不過是因為他行事不夠縝密,消息泄露罷了。當時,五營百官皆畏懼宦官的權勢,不敢與竇武同心協力。


    而如今,將軍您身居要職,地位尊崇,且兄弟二人一同統率著精銳之兵,部下將吏又都是英俊傑出的名士,他們無不樂於為將軍您盡力效命。


    此乃天賜良機,將軍應當把握時機,為天下除去這一禍害,如此一來,您的英名必將流傳後世,為萬民所敬仰。


    況且,將軍您受天子詔書統率禁兵,手握如此大權,還有什麽可猶豫的呢?”袁術的話語激昂慷慨,充滿了鼓動性,仿佛要將何進心中的猶豫和遲疑一並驅散。


    何進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一絲思索之色,緩緩說道:“袁公路所言雖有道理,但宦官統領禁省,這乃是自古流傳至今的漢家老規矩,想要輕易廢除,談何容易。


    況且先帝剛剛逝世,如今朝局未穩,我若如此堂而皇之、操之過急地消滅他們,恐會引起朝局動蕩,天下非議,如此行事,似乎有些不妥啊。”何進的聲音低沉而凝重,透露出他內心的矛盾與掙紮。


    事實上,那些宦官在皇帝身邊侍奉已有數十年之久,他們憑借著皇帝的寵信,紛紛封侯拜爵,富貴顯達,與朝廷內外的各方勢力相互勾結,關係盤根錯節,極為穩固。


    何進雖然新近擔當重任,在外享有大名,但對於這些宦官,他內心深處也頗為忌憚。盡管他有心鏟除宦官集團,以樹立自己的權威,穩定朝局,但麵對錯綜複雜的局勢,他心中始終難以決斷,因此,此事便一直拖延下來,久久未能定下。


    丁原在一旁靜靜地聽著眾人的議論,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耐煩,雙手微微握拳,似乎想要說些什麽,但最終還是忍住了,隻是默默地觀察著何進的反應。房間內的氣氛一時陷入了沉默,眾人都在等待著何進的最終決定,而這個決定,將關乎著整個洛陽城乃至天下的命運。


    主簿陳彬神色鄭重,目光炯炯地看向端坐主位的何進,言辭懇切地進諫道:“如今將軍威權赫赫,總攬皇威,手握天下兵權,氣勢如龍驤虎步般威武不凡。這局勢走向,或高或低,皆在將軍一念之間。此事就好比於熊熊烈火之爐上燎燒毛發一般,輕而易舉,又有何可為難之處?


    這般行事,既合於世間大道,雖稍違經典常規,卻也定能為天理人心所順應。可如今將軍卻反其道而行之,拋棄手中這等強大的利器,轉而去尋求外援。


    一旦各路大兵匯集,強者稱雄,此乃所謂的倒持幹戈,將把柄拱手予人。如此這般,非但大事難以成就,反而徒然成為禍亂的開端。


    之前將軍傳信於前將軍董卓、鎮北將軍張錚,命他們領兵前來洛陽相助,此舉不妥”


    何進微微皺眉,張了張嘴,似有千言萬語想要說出口,卻又一時之間不知從何說起。他的目光緩緩轉向一旁的丁原,欲言又止,沉吟片刻後,開口問道:“建陽,依你之見,此事當如何處置?你可有何高見?”


    丁原身姿挺拔,不緊不慢地迎上何進的目光,語氣沉穩而篤定:“依我之見,陳主簿說的沒錯,欲誅殺宦官,實無必要征調外地部隊入京。”


    此言一出,眾人皆麵露驚愕之色,麵麵相覷,一時之間竟被這話語驚得有些發懵。


    何進微微一怔,眼中閃過一絲疑惑,隨即開口道:“建陽,你且詳細說說,為何如此認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傲世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雕並收藏傲世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