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刺史府那布置典雅的書房裏,溫暖的張錚身著一襲錦袍,正站在窗前,手中拿著一方絹布,專注地看著,忽然,他的嘴角微微上揚,臉上露出了難以抑製的笑容。
就在這時,書房的門被輕輕推開,沮授和陳登並肩走了進來。二人見張錚麵帶笑容,不禁對視一眼,眼中滿是好奇。沮授率先開口,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說道:“大人,究竟是何事,讓您如此開心?”
張錚聞聲轉過身來,眼中笑意未減,他將手中的絹布遞給沮授,說道:“這是子山剛剛傳來的消息。”
沮授和陳登忙接過絹布,二人湊近,腦袋挨在一起,仔細端詳起來。隻見絹布上的字跡娟秀,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情報。看著看著,二人的臉上也露出了驚訝與讚歎之色。
看完後,沮授不禁感慨道:“如此絕密的消息,子山都能探聽到,真有他的!”陳登也在一旁點頭附和,眼中滿是對探子子山的佩服。
“對此你們怎麽看?”張錚抬手示意兩人坐下細談。
沮授與陳登落座後,沮授率先開口,神色認真,條理清晰地分析道:“大人,若這消息千真萬確,對咱們而言,無疑是天大的好事。右賢王如今被困,隻要咱們將他成功救出,他必定對咱們感恩戴德。之後,再一舉消滅左賢王及其反對勢力,順勢讓右賢王統領匈奴各部,如此一來,匈奴的叛亂便可平息,邊境也能重歸安寧。”
張錚微微頷首,眼中透著讚賞:“所言極是。眼下子山他們已經朝著平城進發,打算一舉殲滅左賢王及其麾下勢力。”
“好啊!”陳登眼中閃過一絲興奮,緊接著說道,“隻要攻破平城,鏟除左賢王,匈奴的其他勢力必然不敢輕舉妄動,如此一來,咱們收複失地可就輕鬆多了。”
“不過,”陳登話鋒一轉,“派何人去營救右賢王及其屬下呢?這可是個關鍵問題。”
張錚略作思忖,果斷下令:“讓虎子帶領十八衛前去,再讓雲長派精銳部隊在外圍接應,務必確保營救行動萬無一失。”
有向陳登發問道:“此刻,子龍他們身處何方?戰況如何?”
陳登微微欠身,恭敬迴應:“迴稟大人,他們正在上郡與白波軍激烈交戰。”
“上郡!”張錚聞言,雙眉緊蹙,大步流星地走向懸掛在營帳一側的巨大地圖,定睛凝視,口中喃喃自語道:“這推進的速度,怎會如此遲緩?”
這時,一旁的沮授上前一步,拱手說道:“大人,白波軍雖說單兵戰鬥力不強,可架不住他們人多勢眾。況且我軍分兵作戰,兵力分散,在局部戰場並無絕對優勢,因而進攻的速度受到了極大的製約。”
張錚背著手,在書房中來迴踱步,沉思片刻後,語氣堅定地說道:“再這樣下去,戰線隻會越拉越長,戰事也會被拖得愈發久。這對我軍的物資補給和兵力調配,都將是巨大的考驗。戰場上瞬息萬變,萬一再出現其他突發狀況,我們可就難以招架了。”
他猛地停下腳步,提高音量,下令道:“即刻傳令給子龍,讓他收攏分散的兵力,集中優勢力量,優先殲滅敵軍主力。先收複那些戰略意義重大的地方,至於剩下的那些零散的敵軍力量,待大局已定,再慢慢收拾也不遲。”
………
趙雲身披銀白戰甲,身姿筆挺地屹立在城牆上,那獵獵作響的披風好似一麵飄揚的旗幟,在風中肆意舞動。他的目光猶如寒星,銳利而沉穩,俯瞰著城中的戰後景象。剛經曆過一場激烈鏖戰的上郡城,硝煙還未完全消散,刺鼻的血腥味混雜著塵土的氣息,彌漫在每一處空氣裏。
城中,士兵們腳步匆忙,往來奔走,呈現出一片緊張忙碌的景象。那些身著重甲的士兵,邁著沉重而有力的步伐,押解著垂頭喪氣的俘虜。他們的腳步聲在坑窪不平的石板路上迴蕩,發出沉悶而又整齊的聲響。醫護兵們神色凝重,額頭上滿是細密的汗珠,手中緊緊捧著簡陋的醫療器具,在傷員之間焦急地穿梭。
他們的動作輕柔而熟練,小心翼翼地為傷員包紮傷口,每一個傷員臉上痛苦的神情,都如同尖銳的針,刺痛著他們的心。不遠處,還有士兵們正神情肅穆地歸攏著屍體,他們的動作莊重而緩慢,將一具具冰冷的身軀整齊排列,空氣中彌漫著令人哀傷的寂靜。
就在此時,一名士兵氣喘籲籲地疾跑到趙雲麵前,單膝重重跪地,聲音洪亮地報告道:“將軍!在城中發現數座大倉,裏麵堆滿了糧食和武器甲胄之類的物品!”趙雲聽聞,原本沉穩的目光瞬間銳利起來,眼中閃爍著驚喜的光芒,他猛地瞪大雙眼,急切地說道:“哦?速速去看看!”
在士兵那響亮而清晰的指引聲中,趙雲大步流星地朝著大倉走去。他的步伐矯健而有力,每一步都踏得堅實而沉穩,仿佛在向這片剛剛征服的土地,宣告著勝利的主權。很快,他來到了大倉前,眼前的景象令他也不禁微微一怔。
隻見大倉內,堆積如山的糧食高高隆起,宛如一座座金色的小山丘,在昏暗的光線下散發著誘人的光澤。旁邊,武器甲胄整齊排列,長槍林立,槍尖閃爍著寒光,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崢嶸歲月;盾牌如牆,堅實厚重,彰顯著抵禦外敵的力量;一副副厚重的鎧甲擺放得井然有序,冰冷的金屬質感讓人感受到戰爭的肅穆與殘酷。
五營長劉德高滿臉漲得通紅,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他快步湊近趙雲,難掩心中激動地說道:“將軍,這次咱們可真是發了天大的財!如此多的糧食,怕是有上百萬石之多啊!”
“如此眾多糧食和物資落到我們手中,這下郭太白肯定要發瘋了,哈哈!”趙雲仰頭大笑,笑聲爽朗,帶著幾分得勝後的暢快。他的眼眸中閃爍著明亮的光芒,看向眼前堆積如山的糧草與物資,仿佛已經看到了敵軍主帥郭太白氣急敗壞的模樣。
“這裏肯定是他們的重要補給站。”劉德神色篤定,上前一步說道。他環顧四周,目光掃過那些擺放整齊的軍備物資,心中暗自驚歎,如此規模的補給站,對於敵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落入己方手中,無疑是給了對方沉重一擊。
趙雲微微點頭,剛想開口,這時,親衛匆匆趕來,高聲說道:“將軍,晉陽有快報傳來!”
趙雲神色一凜,迅速接過親衛手中的絹布,展開細細查看。絹布上的字跡剛勁有力,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劉德見狀,也快步走了過來,關切地問道:“將軍,大人有什麽指示?”
趙雲看完快報,神色變得愈發堅定,他抬起頭,目光望向遠方,說道:“大人命令我們盡快收攏兵力,找機會劫滅敵軍主力!”說罷,他將絹布小心收起。
“我們現在勢頭正好的時候,大人為什麽要我們收攏兵力,這怎麽想的?”劉德滿臉困惑,眉頭擰成了個“川”字,語氣中隱隱夾雜著對張錚命令的不滿。
在他看來,當下己方士氣正旺,乘勝追擊、擴大戰果才是正途,實在想不明白為何要停下腳步收攏兵力。
趙雲看著劉德這副模樣,不禁輕笑一聲,眼中滿是溫和與包容,說道:“你呀,不要整天一門心思隻想著打打殺殺,打仗可不能光靠蠻力,得多用用腦子。等這場戰爭結束了,我送你去晉陽學習一段時間,長長見識,拓寬拓寬眼界。”
他頓了頓,走上前,拍了拍劉德的肩膀,神色變得認真起來,繼續解釋道:“分兵確實能多方出擊,看似能擴大戰果,可其中的風險你想過嗎?一旦被敵軍分割包圍,那可就會陷入萬分危急的境地,甚至可能全軍覆沒。
再者,戰線拉長之後,補給要是跟不上,那也是大麻煩。軍糧短缺、兵器損耗無法補充,士兵們餓著肚子、拿著破損的武器,還怎麽打仗?大人正是擔心這些,才讓我們收攏兵力,先穩固自身,再找機會與敵軍進行決戰。”
一番話說完,劉德的臉色漸漸緩和,眼中的疑惑也慢慢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恍然大悟後的欽佩。他意識到,自己隻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卻沒考慮到這些深層次的隱患,心中不禁對張錚和趙雲的深謀遠慮感到折服。
趙雲見劉德已然明白,便轉頭看向親衛,神色一凜,下令道:“你速去飛鴿傳書,讓李東、張合帶兵向上郡靠攏。記住,務必將消息準確無誤地傳達,不得有誤!”
“是!”親衛挺直腰杆,大聲領命,隨後迅速轉身,一路小跑著去執行任務。隻見他熟練地從鴿籠中取出信鴿,將寫好的密信小心地綁在鴿子腿上,然後輕輕揚起手臂,信鴿撲騰著翅膀,向著遠方飛去,帶著重要的軍令,也承載著這場戰役的新希望。
郭太白得知上郡失守後,大為震驚。其深知上郡戰略位置的重要性,倘若不能奪迴,將會陷入極為被動的局麵。
於是,他們緊急調遣麾下悍將楊奉和徐晃,率領大軍前來攻打上郡。楊奉作戰勇猛,性格剽悍,在白波軍中素有威名;徐晃則智謀過人,擅長排兵布陣,是白波軍的一員得力戰將。二人接到命令後,不敢有絲毫懈怠,日夜兼程,很快便抵達了上郡城外。
趙雲得知敵軍來襲,絲毫不敢大意。他深知楊奉和徐晃的厲害,立刻召集眾將商議對策。
帳中,氣氛凝重,諸將的臉上都帶著一絲憂慮。趙雲目光堅定,掃視眾人,說道:“敵軍來勢洶洶,楊奉、徐晃皆是勁敵,但我軍既已占據上郡,便有城池之利。隻要我們眾誌成城,定能擊退敵軍。”
此時,一員偏將起身說道:“將軍,我願率領一支敢死隊,趁敵軍立足未穩,出城劫營,殺他們個措手不及。”趙雲微微搖頭,說道:“不可,楊奉、徐晃久經沙場,豈會想不到這一點。他們必定設下重重防備,貿然劫營,隻會徒增傷亡。”
正當眾人絞盡腦汁之際,趙雲突然心中一動,計上心來。他對眾將說道:“我有一計,可先挫敵軍銳氣。”接著,他將計劃詳細地告知了眾人。眾將聽後,紛紛點頭稱妙。
第二日清晨,城門緩緩打開,趙雲率領一支精銳騎兵,出城列陣。楊奉和徐晃見此,也立刻整頓兵馬,準備迎戰。楊奉看著城下列陣的趙雲,不屑地對徐晃說道:“這趙雲不過是僥幸奪得上郡,今日我定要讓他知道,我白波軍的厲害。”徐晃卻一臉謹慎,說道:“將軍不可輕敵,趙雲能破上郡,絕非等閑之輩,我們需小心應對。”
雙方兵馬逐漸靠近,一時間,戰鼓雷鳴,喊殺聲震天。趙雲手持銀槍,縱馬向前,大聲喝道:“楊奉、徐晃,今日便是你們的死期!”
楊奉大怒,揮舞著手中大刀,拍馬而出,吼道:“乳臭小兒,休要張狂,看我取你性命!”說罷,便與趙雲戰在一處。
兩人你來我往,刀光劍影閃爍。楊奉力大無窮,每一刀都帶著千鈞之力,砍得空氣唿唿作響;趙雲則槍法精妙,身形靈動,總能巧妙地避開楊奉的攻擊,並尋機反擊。兩人大戰數十迴合,難分勝負。
一旁的徐晃見狀,心中暗自驚歎趙雲的武藝高強。他深知,這樣下去,楊奉即便不敗,也難以占到便宜。於是,他悄悄向身旁的副將使了個眼色,副將心領神會,率領一支兵馬,繞到趙雲軍的側翼,準備發動突襲。
趙雲眼角餘光瞥見敵軍的動向,心中暗叫不好。他一邊與楊奉周旋,一邊思索對策。突然,他虛晃一槍,跳出戰圈,大聲喊道:“將士們,隨我殺!”說罷,便率領騎兵向敵軍側翼衝去。
徐晃見趙雲識破了自己的計謀,心中不禁有些懊惱。他立刻指揮大軍,向趙雲軍壓了過去。一時間,戰場上局勢大亂,雙方士兵展開了激烈的廝殺。刀槍碰撞聲、喊叫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鮮血染紅了大地。
趙雲率領騎兵衝入敵軍側翼,如入無人之境。他的銀槍上下翻飛,每刺出一槍,便有一名敵軍倒下。在他的帶領下,騎兵們士氣大振,勇猛無比。然而,敵軍人數眾多,且不斷有援軍加入,趙雲軍漸漸陷入了困境。
就在這時,書房的門被輕輕推開,沮授和陳登並肩走了進來。二人見張錚麵帶笑容,不禁對視一眼,眼中滿是好奇。沮授率先開口,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說道:“大人,究竟是何事,讓您如此開心?”
張錚聞聲轉過身來,眼中笑意未減,他將手中的絹布遞給沮授,說道:“這是子山剛剛傳來的消息。”
沮授和陳登忙接過絹布,二人湊近,腦袋挨在一起,仔細端詳起來。隻見絹布上的字跡娟秀,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情報。看著看著,二人的臉上也露出了驚訝與讚歎之色。
看完後,沮授不禁感慨道:“如此絕密的消息,子山都能探聽到,真有他的!”陳登也在一旁點頭附和,眼中滿是對探子子山的佩服。
“對此你們怎麽看?”張錚抬手示意兩人坐下細談。
沮授與陳登落座後,沮授率先開口,神色認真,條理清晰地分析道:“大人,若這消息千真萬確,對咱們而言,無疑是天大的好事。右賢王如今被困,隻要咱們將他成功救出,他必定對咱們感恩戴德。之後,再一舉消滅左賢王及其反對勢力,順勢讓右賢王統領匈奴各部,如此一來,匈奴的叛亂便可平息,邊境也能重歸安寧。”
張錚微微頷首,眼中透著讚賞:“所言極是。眼下子山他們已經朝著平城進發,打算一舉殲滅左賢王及其麾下勢力。”
“好啊!”陳登眼中閃過一絲興奮,緊接著說道,“隻要攻破平城,鏟除左賢王,匈奴的其他勢力必然不敢輕舉妄動,如此一來,咱們收複失地可就輕鬆多了。”
“不過,”陳登話鋒一轉,“派何人去營救右賢王及其屬下呢?這可是個關鍵問題。”
張錚略作思忖,果斷下令:“讓虎子帶領十八衛前去,再讓雲長派精銳部隊在外圍接應,務必確保營救行動萬無一失。”
有向陳登發問道:“此刻,子龍他們身處何方?戰況如何?”
陳登微微欠身,恭敬迴應:“迴稟大人,他們正在上郡與白波軍激烈交戰。”
“上郡!”張錚聞言,雙眉緊蹙,大步流星地走向懸掛在營帳一側的巨大地圖,定睛凝視,口中喃喃自語道:“這推進的速度,怎會如此遲緩?”
這時,一旁的沮授上前一步,拱手說道:“大人,白波軍雖說單兵戰鬥力不強,可架不住他們人多勢眾。況且我軍分兵作戰,兵力分散,在局部戰場並無絕對優勢,因而進攻的速度受到了極大的製約。”
張錚背著手,在書房中來迴踱步,沉思片刻後,語氣堅定地說道:“再這樣下去,戰線隻會越拉越長,戰事也會被拖得愈發久。這對我軍的物資補給和兵力調配,都將是巨大的考驗。戰場上瞬息萬變,萬一再出現其他突發狀況,我們可就難以招架了。”
他猛地停下腳步,提高音量,下令道:“即刻傳令給子龍,讓他收攏分散的兵力,集中優勢力量,優先殲滅敵軍主力。先收複那些戰略意義重大的地方,至於剩下的那些零散的敵軍力量,待大局已定,再慢慢收拾也不遲。”
………
趙雲身披銀白戰甲,身姿筆挺地屹立在城牆上,那獵獵作響的披風好似一麵飄揚的旗幟,在風中肆意舞動。他的目光猶如寒星,銳利而沉穩,俯瞰著城中的戰後景象。剛經曆過一場激烈鏖戰的上郡城,硝煙還未完全消散,刺鼻的血腥味混雜著塵土的氣息,彌漫在每一處空氣裏。
城中,士兵們腳步匆忙,往來奔走,呈現出一片緊張忙碌的景象。那些身著重甲的士兵,邁著沉重而有力的步伐,押解著垂頭喪氣的俘虜。他們的腳步聲在坑窪不平的石板路上迴蕩,發出沉悶而又整齊的聲響。醫護兵們神色凝重,額頭上滿是細密的汗珠,手中緊緊捧著簡陋的醫療器具,在傷員之間焦急地穿梭。
他們的動作輕柔而熟練,小心翼翼地為傷員包紮傷口,每一個傷員臉上痛苦的神情,都如同尖銳的針,刺痛著他們的心。不遠處,還有士兵們正神情肅穆地歸攏著屍體,他們的動作莊重而緩慢,將一具具冰冷的身軀整齊排列,空氣中彌漫著令人哀傷的寂靜。
就在此時,一名士兵氣喘籲籲地疾跑到趙雲麵前,單膝重重跪地,聲音洪亮地報告道:“將軍!在城中發現數座大倉,裏麵堆滿了糧食和武器甲胄之類的物品!”趙雲聽聞,原本沉穩的目光瞬間銳利起來,眼中閃爍著驚喜的光芒,他猛地瞪大雙眼,急切地說道:“哦?速速去看看!”
在士兵那響亮而清晰的指引聲中,趙雲大步流星地朝著大倉走去。他的步伐矯健而有力,每一步都踏得堅實而沉穩,仿佛在向這片剛剛征服的土地,宣告著勝利的主權。很快,他來到了大倉前,眼前的景象令他也不禁微微一怔。
隻見大倉內,堆積如山的糧食高高隆起,宛如一座座金色的小山丘,在昏暗的光線下散發著誘人的光澤。旁邊,武器甲胄整齊排列,長槍林立,槍尖閃爍著寒光,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崢嶸歲月;盾牌如牆,堅實厚重,彰顯著抵禦外敵的力量;一副副厚重的鎧甲擺放得井然有序,冰冷的金屬質感讓人感受到戰爭的肅穆與殘酷。
五營長劉德高滿臉漲得通紅,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他快步湊近趙雲,難掩心中激動地說道:“將軍,這次咱們可真是發了天大的財!如此多的糧食,怕是有上百萬石之多啊!”
“如此眾多糧食和物資落到我們手中,這下郭太白肯定要發瘋了,哈哈!”趙雲仰頭大笑,笑聲爽朗,帶著幾分得勝後的暢快。他的眼眸中閃爍著明亮的光芒,看向眼前堆積如山的糧草與物資,仿佛已經看到了敵軍主帥郭太白氣急敗壞的模樣。
“這裏肯定是他們的重要補給站。”劉德神色篤定,上前一步說道。他環顧四周,目光掃過那些擺放整齊的軍備物資,心中暗自驚歎,如此規模的補給站,對於敵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落入己方手中,無疑是給了對方沉重一擊。
趙雲微微點頭,剛想開口,這時,親衛匆匆趕來,高聲說道:“將軍,晉陽有快報傳來!”
趙雲神色一凜,迅速接過親衛手中的絹布,展開細細查看。絹布上的字跡剛勁有力,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劉德見狀,也快步走了過來,關切地問道:“將軍,大人有什麽指示?”
趙雲看完快報,神色變得愈發堅定,他抬起頭,目光望向遠方,說道:“大人命令我們盡快收攏兵力,找機會劫滅敵軍主力!”說罷,他將絹布小心收起。
“我們現在勢頭正好的時候,大人為什麽要我們收攏兵力,這怎麽想的?”劉德滿臉困惑,眉頭擰成了個“川”字,語氣中隱隱夾雜著對張錚命令的不滿。
在他看來,當下己方士氣正旺,乘勝追擊、擴大戰果才是正途,實在想不明白為何要停下腳步收攏兵力。
趙雲看著劉德這副模樣,不禁輕笑一聲,眼中滿是溫和與包容,說道:“你呀,不要整天一門心思隻想著打打殺殺,打仗可不能光靠蠻力,得多用用腦子。等這場戰爭結束了,我送你去晉陽學習一段時間,長長見識,拓寬拓寬眼界。”
他頓了頓,走上前,拍了拍劉德的肩膀,神色變得認真起來,繼續解釋道:“分兵確實能多方出擊,看似能擴大戰果,可其中的風險你想過嗎?一旦被敵軍分割包圍,那可就會陷入萬分危急的境地,甚至可能全軍覆沒。
再者,戰線拉長之後,補給要是跟不上,那也是大麻煩。軍糧短缺、兵器損耗無法補充,士兵們餓著肚子、拿著破損的武器,還怎麽打仗?大人正是擔心這些,才讓我們收攏兵力,先穩固自身,再找機會與敵軍進行決戰。”
一番話說完,劉德的臉色漸漸緩和,眼中的疑惑也慢慢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恍然大悟後的欽佩。他意識到,自己隻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卻沒考慮到這些深層次的隱患,心中不禁對張錚和趙雲的深謀遠慮感到折服。
趙雲見劉德已然明白,便轉頭看向親衛,神色一凜,下令道:“你速去飛鴿傳書,讓李東、張合帶兵向上郡靠攏。記住,務必將消息準確無誤地傳達,不得有誤!”
“是!”親衛挺直腰杆,大聲領命,隨後迅速轉身,一路小跑著去執行任務。隻見他熟練地從鴿籠中取出信鴿,將寫好的密信小心地綁在鴿子腿上,然後輕輕揚起手臂,信鴿撲騰著翅膀,向著遠方飛去,帶著重要的軍令,也承載著這場戰役的新希望。
郭太白得知上郡失守後,大為震驚。其深知上郡戰略位置的重要性,倘若不能奪迴,將會陷入極為被動的局麵。
於是,他們緊急調遣麾下悍將楊奉和徐晃,率領大軍前來攻打上郡。楊奉作戰勇猛,性格剽悍,在白波軍中素有威名;徐晃則智謀過人,擅長排兵布陣,是白波軍的一員得力戰將。二人接到命令後,不敢有絲毫懈怠,日夜兼程,很快便抵達了上郡城外。
趙雲得知敵軍來襲,絲毫不敢大意。他深知楊奉和徐晃的厲害,立刻召集眾將商議對策。
帳中,氣氛凝重,諸將的臉上都帶著一絲憂慮。趙雲目光堅定,掃視眾人,說道:“敵軍來勢洶洶,楊奉、徐晃皆是勁敵,但我軍既已占據上郡,便有城池之利。隻要我們眾誌成城,定能擊退敵軍。”
此時,一員偏將起身說道:“將軍,我願率領一支敢死隊,趁敵軍立足未穩,出城劫營,殺他們個措手不及。”趙雲微微搖頭,說道:“不可,楊奉、徐晃久經沙場,豈會想不到這一點。他們必定設下重重防備,貿然劫營,隻會徒增傷亡。”
正當眾人絞盡腦汁之際,趙雲突然心中一動,計上心來。他對眾將說道:“我有一計,可先挫敵軍銳氣。”接著,他將計劃詳細地告知了眾人。眾將聽後,紛紛點頭稱妙。
第二日清晨,城門緩緩打開,趙雲率領一支精銳騎兵,出城列陣。楊奉和徐晃見此,也立刻整頓兵馬,準備迎戰。楊奉看著城下列陣的趙雲,不屑地對徐晃說道:“這趙雲不過是僥幸奪得上郡,今日我定要讓他知道,我白波軍的厲害。”徐晃卻一臉謹慎,說道:“將軍不可輕敵,趙雲能破上郡,絕非等閑之輩,我們需小心應對。”
雙方兵馬逐漸靠近,一時間,戰鼓雷鳴,喊殺聲震天。趙雲手持銀槍,縱馬向前,大聲喝道:“楊奉、徐晃,今日便是你們的死期!”
楊奉大怒,揮舞著手中大刀,拍馬而出,吼道:“乳臭小兒,休要張狂,看我取你性命!”說罷,便與趙雲戰在一處。
兩人你來我往,刀光劍影閃爍。楊奉力大無窮,每一刀都帶著千鈞之力,砍得空氣唿唿作響;趙雲則槍法精妙,身形靈動,總能巧妙地避開楊奉的攻擊,並尋機反擊。兩人大戰數十迴合,難分勝負。
一旁的徐晃見狀,心中暗自驚歎趙雲的武藝高強。他深知,這樣下去,楊奉即便不敗,也難以占到便宜。於是,他悄悄向身旁的副將使了個眼色,副將心領神會,率領一支兵馬,繞到趙雲軍的側翼,準備發動突襲。
趙雲眼角餘光瞥見敵軍的動向,心中暗叫不好。他一邊與楊奉周旋,一邊思索對策。突然,他虛晃一槍,跳出戰圈,大聲喊道:“將士們,隨我殺!”說罷,便率領騎兵向敵軍側翼衝去。
徐晃見趙雲識破了自己的計謀,心中不禁有些懊惱。他立刻指揮大軍,向趙雲軍壓了過去。一時間,戰場上局勢大亂,雙方士兵展開了激烈的廝殺。刀槍碰撞聲、喊叫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鮮血染紅了大地。
趙雲率領騎兵衝入敵軍側翼,如入無人之境。他的銀槍上下翻飛,每刺出一槍,便有一名敵軍倒下。在他的帶領下,騎兵們士氣大振,勇猛無比。然而,敵軍人數眾多,且不斷有援軍加入,趙雲軍漸漸陷入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