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死後,局勢發生了重大的變革。呂布因其在鏟除董卓的行動中所立下的赫赫功勞,被朝廷拜為奮威將軍。他獲賜假節之權,儀比三司,榮耀加身,進封溫侯,得以與王允一同掌控朝政。此時的呂布,可謂是位高權重,風頭無兩。


    然而,董卓、牛輔的舊部屬李傕、郭汜等人在董卓死後,陷入了迷茫與恐慌之中。他們本想解散部隊,歸隱田野,從此遠離這紛繁複雜的政治鬥爭。


    但此時賈詡獻出計策,一番言辭打動了他們。賈詡分析局勢,認為此時解散部隊並非明智之舉,反而可能引致殺身之禍。於是,李傕、郭汜等人決定召集舊部,以圖東山再起。他們率領著大軍,氣勢洶洶地包圍了長安城,長達八日之久。


    在長安之戰期間,局勢緊張到了極點。郭汜屯兵於城北,呂布主動率兵出城迎戰。麵對郭汜,呂布毫無懼色,豪邁地說道:“且讓兵馬退後,你我二人隻身交戰來決定勝負。”隨後,兩人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單挑。呂布勇力過人,以矛刺中郭汜。就在郭汜危在旦夕之時,他被左右的軍隊拚死相救,方才逃過一劫。


    然而,命運的轉折在六月一日降臨。呂布手下的叟兵發生叛變,他們竟然暗中放李傕軍入城。呂布在腹背受敵的困境下,最終戰敗。無奈之下,呂布把董卓的首級係在馬鞍處,帶著數百名騎兵殺出武關,踏上了新的征程。


    此後,呂布先去投靠袁術。他自以為是為袁術報了殺董卓的大仇,對袁術有恩,滿心期待能夠得到袁術的接納和重用。但袁術此人,生性多疑,且十分厭惡呂布反複無常的性格和行事作風。在袁術看來,呂布這樣的人難以駕馭,日後恐怕會成為心腹大患。所以,袁術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呂布的投靠,毫不留情地將他拒之門外。呂布在遭受袁術的拒絕後,改投袁紹。


    興平元年,那是一個戰亂頻繁、局勢動蕩不安的年頭。曹操懷著雄心壯誌,毅然決定向東攻打陶謙,試圖拓展自己的勢力範圍。在此期間,他派遣將領武陽人陳宮駐守東郡,以穩固後方。


    陳宮此人,頗有謀略和野心。他趁此機會,極力勸說張邈:“如今這天下已然分裂,各路英雄豪傑紛紛崛起,逐鹿中原。您呐,擁有著十萬人的龐大隊伍,所處之地又能夠四麵作戰,具備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您應當按劍雄視天下,完全有能力成為人中豪傑,怎可甘心被他人所控製?這豈不是太過卑下了嗎?


    現如今,曹操的軍隊正在東征,其後方之地兵力空虛。呂布此人,乃是猛士,不僅善於作戰,更是英勇無敵。倘若將他接來一同占據兗州,然後靜觀天下形勢,耐心等候時事朝著有利的方向變化,如此這般,定能縱橫一世,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陳宮的勸說言辭懇切,分析得頭頭是道,極具說服力。


    張邈在聽聞陳宮的這番意見後,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權衡利弊之後,他最終決定聽從陳宮的建議,毅然決然地與弟弟張超、曹操手下從事中郎許汜、王楷以及陳宮等人,一同迎接呂布。


    並且,他們還力邀呂布擔任兗州牧,占據濮陽這一戰略要地。兗州所屬的郡縣,在他們的號召之下,紛紛響應,一時間,呂布的勢力迅速擴張。然而,仍有鄄城、東阿、範這三縣,堅定地站在曹操一方,拒不投降。


    此後,曹操全力收複兗州,呂布在這場激烈的爭鬥中難以抵擋,隻得東逃而去,轉而投奔劉備。


    建安元年,風雲再起。袁術率領大軍氣勢洶洶地攻打徐州,戰火紛飛,百姓深陷水深火熱之中。劉備麵對強敵,令張飛駐守下邳,自己則親自率軍與袁術在盱眙、淮陰一帶展開了激烈的相持。整整一個月的時間裏,戰爭局勢極為膠著。


    雙方你來我往,互有勝敗。有時劉備的軍隊略占上風,給袁術的軍隊造成了重大的打擊;有時袁術的軍隊又發起猛烈的反攻,讓劉備的軍隊陷入困境。


    就在這關鍵時刻,呂布卻選擇了反叛。他指揮著自己的軍隊,對張飛所駐守的下邳發起了突然襲擊。張飛雖勇猛,但在呂布的精心謀劃和強大攻勢下,難以招架。


    呂布的軍隊大破張飛所部,不僅如此,還俘虜了劉備的妻妾兒女及其部曲的眾多家眷。劉備得知後方被呂布襲擊,心中無比震驚和憤怒。但無奈形勢緊迫,他隻得引軍退還。然而當到達下邳時,軍隊已然崩潰,士氣低落。


    劉備隻得收拾殘兵敗將,收集散卒,試圖重整旗鼓。之後,他東攻廣陵,試圖挽迴局麵。但呂布卻又派兵幫助袁術,再次給予劉備沉重的打擊。呂布的軍隊勢如破竹,大破劉備軍。


    建安三年,呂布再次做出令人震驚的舉動,他公然反叛朝廷,與袁術結盟。為了展現自己的實力和決心,呂布派遣高順攻打沛城。高順此人,作戰勇猛,指揮有方,劉備難以抵擋其強大的攻勢。


    曹操得知劉備的困境後,派夏侯惇援救劉備,但也被高順等人打敗。九月,高順等人終於攻破沛城,再次俘虜了劉備的妻兒。劉備在接連的失敗和打擊下,走投無路,最終敗投曹操。


    同年九月,秋風瑟瑟,寒意漸濃。曹操率領大軍對呂布形成了嚴密的圍攻之勢。在這漫長而緊張的包圍之中,呂布軍中的局勢日益嚴峻,上下離心的狀況愈發明顯。


    士兵們身心疲憊,糧草逐漸匱乏,士氣也愈發低落。他們望著被圍得水泄不通的營地,心中充滿了恐懼和不安。而呂布,雖仍在奮力抵抗,但其內心也深知局勢的艱難。


    在這令人絕望的十二月,侯成的內心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他原本對呂布忠心耿耿,但在這走投無路的困境中,開始為自己的前途擔憂。在侯成的鼓動下,宋憲和魏續也紛紛響應,決定反叛呂布。他們精心謀劃,趁呂布不備,一舉縛了陳宮和高順這兩位呂布的得力助手。


    陳宮,這位足智多謀的謀士,曾為呂布出謀劃策,但如今卻在叛徒的繩索下無奈歎息。高順,那英勇無畏的戰將,以忠誠和勇猛著稱,此刻也隻能怒目而視,卻無力反抗。


    而後,侯成、宋憲、魏續率眾向曹操投降。曹操的營帳中,勝利的喜悅彌漫開來,但對於呂布的處置,卻成為了眾人關注的焦點。


    最終,呂布被縊殺。那曾經在戰場上威風凜凜的身影,如今在繩索的緊勒下結束了他波瀾起伏的一生。縊殺之後,其首級被梟首示眾,成為了那個亂世中令人唏噓不已的一幕。


    而呂布手下的陳宮,因其堅定的立場和對呂布的忠誠,也被曹操下令處死。高順,這位寧死不屈的硬漢,同樣未能逃脫被處死的命運。他們的離去,為這個充滿權謀與爭鬥的時代,又增添了一抹悲壯的色彩。


    ……


    且說那一日,丁原一行人浩浩蕩蕩地來到館驛。他們剛一踏入館驛大門,便依禮道出各自的官職與姓名。隨後,在館驛中那訓練有素的衙役引領下,沿著廊道徐徐前行,朝著二樓的貴賓休息室而去。


    當他們經過寬敞的大廳時,一幅熱鬧的場景映入眼簾。隻見張錚正與一群人相談甚歡。丁原的腳步不由自主地停了下來,眼中滿是好奇與審視。


    呂布見丁原突然止住步伐,趕忙上前,恭敬地問道:“義父,怎麽了?”


    丁原微微仰頭,神色中透著幾分驚訝,緩緩說道:“大廳中那個和張懿大人說話的年輕人應該就是張錚。此前雖有所耳聞,但未曾想他竟如此年輕,卻已能在此處與眾人暢談,著實令人刮目相看。”


    呂布聽聞,順著丁原所指的方向定睛看去。果不其然,隻見張錚正與眾人說笑,而他的身旁,立著三位威風凜凜的武將。這三人自然便是張錚的心腹愛將,高順、關羽、趙雲。


    呂布的目光在張錚身上隻是匆匆一瞥,便全然落在了這三位武將身上。凝視片刻後,呂布小聲嘀咕道:“這三人看起來好像沒有傳聞中那麽厲害。”他這聲音雖刻意壓低,卻還是清晰地傳入了關羽的耳中。


    關羽何等人物,聽力自是敏銳非常。他聞聲轉頭看向呂布,目光如炬,聲若洪鍾地問道:“這位小兄弟,麵生得很,不知是哪家公子?”關羽這一聲發問,猶如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瞬間打破了大廳中原本的和諧氛圍。


    一時間,大廳中的所有人都將好奇的目光聚焦於此,空氣仿佛也在這一刻凝固了。


    張懿一看到是丁原他們,臉上立刻堆滿了熱情的笑容,忙不迭地說道:“建陽你們怎麽才來。”


    隨後,又轉過頭對著張錚說道:“鵬舉,我給你引薦一下。這位乃是五原郡太守丁原,其為人剛正不阿,治理有方。而那個年輕人便是他的義子呂布,字奉先。他們父子常年駐守在邊境之地,那可是風餐露宿,艱難險阻無數啊!麵對南匈奴等兇悍異族的頻頻侵擾,他們父子毫不退縮,浴血奮戰,令那些異族不敢輕易跨境踏入五原郡半步。對於我並州的防務而言,他們的貢獻堪稱卓著,功不可沒!可謂是我並州的中流砥柱,百姓的守護之神呐!”


    一聽是呂布,張錚瞬間瞪大了雙眼,滿懷好奇與敬仰地仔細打量著這位傳說中的三國第一猛人。


    隻見呂布身高起碼在一米九以上,身姿挺拔如鬆,猶如一座巍峨的山峰,給人以強烈的壓迫感。他那發達的肌肉,線條分明,猶如雕塑一般完美,顯然是經年累月的艱苦鍛煉與無數次生死廝殺所造就的。


    再看其麵容,俊朗非凡,輪廓分明,雙眸深邃而有神,鼻梁高挺,嘴唇緊抿,透露出一種堅毅與果敢。如此出眾的外貌,放在如今這個時代,絕對是個頂級男模,也難怪貂蟬對他情深意篤,至死不渝,甚至情願與其一同赴死,這般魅力著實令人難以抗拒。


    張錚如此看了好一會,才迴過神來,連忙對著丁原抱拳,鄭重地說道:“丁大人的威名,在下早有耳聞。今日有幸得見,方才知曉傳聞並非虛言,大人之風采果然名不虛傳。大人在邊境的赫赫功績,實乃我輩之楷模。能與大人在此相遇,實乃在下之幸。”


    “張將軍,過譽了,您的威名才是名震天下,下官這點功績實在不敢和您相提並論。”丁原滿臉謙遜,語氣誠懇地說道。其神態中盡是對張錚威名的敬重,絲毫沒有因過往功績而沾沾自喜。


    張錚和丁原又相互寒暄了幾句,氣氛融洽而和諧。就在此時,張錚不經意間抬頭,看到呂布的目光始終緊緊盯著關羽三人,不禁說道:“奉先看來是對雲長他們極感興趣。”


    呂布聽聞,趕忙抱拳說道:“聽聞將軍麾下有三員戰將,高順、關羽、趙雲三人皆有萬夫不當之勇的戰力,是舉世無雙的絕世猛將。小人鬥膽,想讓他們比試一番,不知將軍可否應允?”其話語中充滿了急切與期待,眼神中更是流露出對這場比試的渴望。


    “布兒,不可放肆!”丁原眉頭緊皺,厲聲嗬斥道。他深知此舉可能會冒犯張錚,心中甚是擔憂。


    “無妨,丁大人,不必動怒。讓他們比試一番,也好讓他們相互交流一下,切磋技藝。”張錚說道,神色坦然,毫無慍怒之意。


    接著,他又轉過頭看向高順三人,溫和地說道:“你們三人意下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傲世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雕並收藏傲世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