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印內閣製,多少會架空劉備的權力,畢竟所有上交州府的文書,第一時間會進入掌印台,登記好後,再交與內閣批閱。


    時間長了,內閣處理政務的方式,下級官吏便有所悟,基本不會考慮劉備的想法,大多數向著內閣的風格辦事就對了,久而久之劉備對下麵的關係就疏遠了。


    陳登首先開口說道:“臧霸雖然有意投降,但他並不打算交出兵權,甚至還妄圖駐守琅琊,實在令人擔憂。


    如今我軍剛剛取得勝利,士氣正盛,不如趁此機會再次增兵一萬,匯合子龍將軍,盡早解決掉臧霸這個隱患。”


    劉備微微點頭,表示認可,但並未立即表態,而是轉頭看向糜竺,畢竟,當初想出這招“驅虎吞狼”之計的人正是糜子仲。


    糜竺見狀,連忙說道:“增兵一萬恐怕還是太過保守了些,依我之見,應當出動兩萬精兵,不僅要消滅臧霸,還要順手解決昌豨,以絕後患。”


    劉備依舊點著頭,臉上露出一絲笑容,又象征性地詢問孫乾:“公佑,你覺得呢?”


    孫乾恭敬地迴答:“元龍和子仲所言極是,我也讚同他們的看法。”


    劉備滿意地點頭,心中暗讚糜竺果然是個大才,這招驅虎吞狼似乎很有效果,旋即道:“很好!既然內閣意見統一,那麽此次出兵兩萬,誰來擔任主將?”


    陳登當仁不讓地說:“主公您自然是最佳人選,如果主公不願親征,那麽在下願毛遂自薦,擔任主將一職。”


    “好!軍師有將帥之才,元龍便代我出征,吾在下邳城中等候捷報。”


    陳登拱手抱拳,語氣激昂:“多謝主公信任,屬下必不辱使命!”


    看得出來,陳登雖然表麵冷靜,但其實內心非常激動。


    要知道關羽和張飛二人作為劉備的結拜兄弟,是最受信任的人,所以能獨自領兵在外鎮守一方。


    而陳登現在也成為了第三個能夠獨自領兵出征的將領,這份榮耀與信任,不言而喻。


    然而就在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陳群忽然站出來反對。


    “主公,萬萬不可!”


    此言一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要是糜芳在這裏,肯定會被嗬斥一番。


    劉備眉頭微皺,看著陳群問道:“長文,有何不可?”


    陳群解釋道:“主公,臧霸此人能力非常全麵,上可為主公鎮守一方,中可以團結各類同僚,下亦可安穩黎民百姓。”


    “糜閣也曾說過,臧霸是個良將,隻可惜他不願意為我效力,所以隻能除掉他。”


    陳群繼續解釋說道:“今時不同往日,舉州大戰,全國矚目,主公威名遠揚,而且,徐州上下一心,政治清明,軍備和糧草製度也非常完善。


    臧霸自然有了歸降之心,雖然還保留餘力,但如果我們此時出兵攻打,可能會讓他感到失望,從而失去對我們的信任,轉投袁紹。


    這樣一來,不僅無法收迴琅琊國,還可能一戰下來徒耗錢糧無功而返。”


    待陳群說完,劉備暗暗大喜,在徐州誰敢質疑內閣的決定,陳群果然是個人物,日後內閣席位增加必定要給陳群留一個位置。


    陳登、糜竺作為徐州的第一、第二士家,這種反駁的問題自然不會先聲指出。


    而孫乾作為內閣成員心裏跟明鏡似的,立刻說道:“陳執事,您這樣說就有些言過其實了吧?我倒覺得臧霸就是個隨風倒的牆頭草。”


    聽到這話,陳群的臉色微微一變,眉頭皺起,但又不好直接駁斥,畢竟現在還不知道劉備的態度,如果劉備傾向於內閣這邊,那麽自己再怎麽爭執也毫無意義。


    這下……鴉雀無聲……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落在劉備身上,似乎都在等待我表態,劉備感到很無奈,心想無論自己說什麽,都會引起一些人的不滿。


    不過,孫乾與內閣成員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卻是不爭的事實,劉備暗自思索著是否需要對孫乾敲打一番。


    畢竟孫乾、簡雍、劉琰等人是劉備最早一批的心腹,可謂一同踏上仕途,然而短短兩年過去,孫乾家族已經崛起,成為徐州的士族中的翹楚,士家排名至少前十。


    相比之下,簡雍和劉琰連前一百名都難以進入。


    劉備認真思考後,旋即做出決定:“這次出征,由我親自領軍,子仲再次暫時擔任首輔一職,掌印內閣獨自全權處理,負責總攬徐州政務,長文和元龍作為隨軍參謀跟隨我出征。”


    眾人眼前一亮,沒想到主公會這樣下決定,這種開弓令,顯然就是沒有商量的餘地了。


    除了遵命,就是躬身拜服。


    眾人散了後,劉備派陳到再把孫乾喊了過來。


    孫乾很快便察覺不對,誠惶誠恐一路小跑迴來,“拜見主公。”


    劉備看著他,也不說話。


    孫乾心裏直打鼓:“主公這是什麽意思?難道自己做錯了什麽事嗎?”


    過了好一會兒,劉備才開口道:“公佑啊,你可知最近有許多賢德之才來徐州投靠我?”


    孫乾連忙迴答:“是的,主公,此事我也有所耳聞。”


    劉備點了點頭,“然而,無論是掌印台還是明衛官邸主事登記,都對這些前來投奔的人幾乎是冷眼相待,當然,其中大多數人確實是趨炎附勢、阿諛奉承之輩。


    但我覺得我們不能因此而錯過真正的人才,公佑,你可有什麽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孫乾沉思片刻,心想這種事情怎麽單獨詢問我?


    旋即迴答道:“主公,以在下之見,可以設立一個專門的機構或部門,負責篩選和接納那些有真才實學的人才。


    同時,要加強對掌印台和明衛官邸主事的監督和管理,確保他們公正對待每一個前來投奔的人。


    此外,還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宣傳主公您廣納賢才的決心和誠意,吸引更多的人才前來投靠。”


    劉備聽完,會心一笑,“聽聞孫懿娶了彭城蔡郡曹之女,那可是彭城第一美女,你兒子豔福不淺啊。”


    孫乾心中頓時納悶,剛說完投奔之事,怎麽又……難道……是什麽……警示?


    旋即嗬嗬迴笑道:“懿兒,托主公之福,方有此等佳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速戰三國之劉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高小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高小浪並收藏速戰三國之劉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