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5年秋,興平二年。


    呂布從東緡出發傾巢而出,發動與曹操爭奪兗州的最後一戰。


    然而呂布從優勢打到現在的弱勢,心裏更加沒底,雖然做出背水一戰的準備,卻沒有生死一戰的勇氣,曹操軍隊外出分散收麥。


    如此大好時機卻猶豫不前,生怕後麵的密林有埋伏,怕死的人哪裏都是埋伏,敗退兗州無法避免。


    在陳宮的建議下,力勸呂布暫時投靠徐州牧劉備,打算休養生息一段時間,交好劉備許下重諾。


    半年之後,奪取曹操、袁術薄落統治的豫州。打下牢固的基本盤,亦可夾縫重生東山再起。


    呂布甚是讚同……


    劉備剛剛傷愈,就接到呂布的信使,外加前不久發生的曹豹反叛案越查越詭異,在這預謀已久的反叛中能保住性命,劉備也是命不該絕。


    迴想當時……


    求援快馬,到達傅士仁的騎兵駐地時,傅士仁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出發,消息再傳給糜竺處。


    正在接待趙雲,簡雍也在一旁,旋即一起駕馬前往事發地,由於趙雲的坐騎乃北方上等白馬,名曰玉照。


    在這萬分情急之下,救人如救火,快一刻鍾就多一分希望,趙雲不再顧及其他同行之人的速度,不僅追上了傅士仁的騎兵隊伍。


    在確定位置後,果斷策馬揚鞭,白馬玉照,一騎絕塵。


    很快,趙雲就發現叛軍正在圍攻新主公劉備。


    就算自己一個人,趙雲也毫不畏懼,衝入叛軍之中,左衝右殺,以最高超的武藝,帶著最簡單的擒王思想。


    陣斬殺曹豹,叛軍頓時出現混亂,盡管曹宏、曹綿、曹興還在。


    但並沒有曹豹的威望和能力,麵對趙雲的衝殺,無人敢擋,各自為戰,兩刻鍾後傅士仁率二千騎兵趕到,叛軍土崩瓦解主謀全部活抓。


    立下大功的趙雲被任命為,假領龍騎校尉。


    傅士仁帶兵及時趕到,被任命代行輕騎校尉。


    陳到替劉備擋刀挨箭被任命為,假領上護校尉。


    三百親衛戰死大半,傷亡直係家屬也住進了,下邳城外新建的親衛營所,讓戰死的親衛,父有所依,子有所靠。


    活下來三十多號親衛,好在李仁、牛四、張光、這幾個骨幹,身手不錯,也存活了下來,身為大衛長。


    三人也聰明善學,盡管目不識丁,但重點培養之下,以後可以成為劉備的親信主力。


    常人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批活下的親衛就後福開始。


    徐州軍政中心下邳州府外院,大前殿。


    “主公,無須多慮呂布萬分驍勇,麾下並州鐵騎天下聞名,隻要我們資助糧草,使他屯駐小沛,休養生息恢複戰力,則可替我們阻擋曹操,徐州往後無憂矣。”


    陳登的話眾人皆點頭表示好策。


    以當時來看這條計策,絕對是上上之選,既得了慷慨納人的美名,又有強力幫手護衛邊境,


    加上呂布與曹操爭奪兗州結下了深仇大恨,絕不可能降曹,一旦曹操大軍壓境,換個其他守將,極有可能嚇得立即獻城。


    說的再好,再完美,一切按當世聰明人的正常思維走,可終究就是這個決定,致使劉備丟失徐州,盡管還有其他原因,但但這一定是主因。


    如果能采訪曆史上的劉備,問他最恨的人是誰?沒有之一隻能是呂布,因為他浪費了劉備十三年的光陰,直到赤壁之戰後,才在荊州有了一席之地。


    所以這個劉備豈會讓曆史再次重演,當務之急,立即結束曹豹反叛案,我要去謀殺呂布。


    頓時內心一條毒計猛然升起,但表麵還是同意並說道:“呂布雖勇,但曹操更善戰,收留呂布定然會引起曹操的不滿,甚至袁本初也不會替我們出頭。”


    “很可能明天就是一場大戰,為了做好準備,曹豹反叛案我看不必再查,今日就做個了結。”


    “前州牧陶謙之子陶商,受曹豹蠱惑意圖謀變,念在陶使君之恩,全族免牢獄但剝奪陶氏田產。”


    “主謀曹豹、張闓、許耽一族全部處斬,其餘族人抄家男丁發配為勞力,女眷賞有功之士,牽涉官員多為被迫,全部釋放。”


    “另外無關人員與主謀有姻親者,皆可免罪,不可牽連擴大。”


    劉備做出的決定明顯在討好士家大族,或者是妥協,通常謀反罪曆來的當權者基本下令都是滅其三族。


    看來劉備也意識到自己集權過於著急,影響大族利益招致反叛。


    不過曹豹、張闓、許耽乃丹陽人,被陶謙重用近幾年在徐州巧取豪奪,拉幫結派形成的一股勢力。


    劉備上位後有人得利就有人失利,一碗水永遠端不平,千古不變的事實。


    好在最大陳家,糜家,與劉備相處甚好,隻要安撫得當與士族共享徐州問題不大。


    大廳議完劉備派人叫住關羽、張飛、趙雲、糜竺、陳登、劉琰、簡雍、孫乾、來到安靜又舒適的中院養心殿,陳到則在外守衛。


    劉備依然率先開口淡淡的道:“呂布反複無常,我欲密謀除之。”


    陳登大驚:“主公在徐州眾官員之下您可是答應的,若是反悔主公威望可就大大受損啊!”


    “是啊!大哥,言而無信,可不是我們桃園三兄弟的做派。”


    張飛也來反對。


    劉備淡淡的一句就炸了鍋,反對的氣氛讓劉備有些慌,有些難受,主要的失落在於關羽、張飛。


    可以這樣說,其他人都可一口否決,但麵對關羽、張飛,劉備做不到一意孤行。


    “二弟,你怎麽看。”


    關羽略帶婉轉的語氣道:“大哥不喜歡呂布拒絕便可,為何答應使者,現又想除之確實不妥。”


    連關羽都反對。


    劉備無奈坐下又起身的長歎一聲…哎………


    “你們咋就不明白大哥的苦心呢。”


    “從桃園結義到今,整整十一年,除去老幼一生還有幾個十年,好不容易有個安身之處不容有失啊!”


    關羽張飛似乎有些動搖,隻是忠義乃是二人的信念,對於大哥的做法還是難以理解。


    劉備便繼續道:“你們勸我不要這麽做,可呂布是何許人,丁原,董卓待他為義子何等重用,竟不怕弑父之名也下得了手,豬狗之輩我必殺之。”


    劉琰見劉備苦口婆心勸著關羽、張飛。


    隨後立即接道:“主公言之有理呂布連義父都殺,而我們隻是利用他打曹操,反客為主的事隨時都會發生。”


    默默無聞的劉琰很會來事,總是打出支持劉備的第一槍。


    劉備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劉琰心想,上次曹豹政變劉琰建議雖有些懦弱,但依然不失為穩妥的保命方案,反到聽取大才陳登的建議險些,命送黃泉。


    若不是趙雲為了感恩著急見自己,救援人馬未到,恐已身死曹豹刀下。


    簡雍這時也說道:“呂布跟隨權傾朝野的董卓尚不滿足,何況主公唿。”


    “若是真要吞並呂布正麵交戰,恐傷我軍實力,來一場鴻門宴,或許省時省力,加上呂布名聲敗壞,出此下策天下人不會過於苛責主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速戰三國之劉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高小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高小浪並收藏速戰三國之劉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