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魏舒心中的好奇與不甘愈發強烈,她實在按捺不住,決定瞞著眾人偷偷溜出王宮。她精心女扮男裝,帶著貼身侍女萍兒,一路快馬加鞭,來到了秦國都城櫟陽。櫟陽雖比不上魏國都城繁華,卻也有著獨特的熱鬧與煙火氣,街道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


    魏舒本是為了看看未來的夫婿嬴渠梁,可機緣巧合之下,竟先遇見了嬴虔。彼時,嬴虔正在城中的學館與一眾學者探討治國之道,魏舒被其氣宇軒昂的模樣和獨到的見解所吸引,不由自主地參與到討論之中。


    嬴虔看著眼前這個 “瘦弱書生”,雖麵容清秀,卻言辭犀利,見解深刻,不禁心中讚賞,將其視為飽學之士,禮遇有加。


    在一場熱烈的討論中,話題轉到了如何治理天下,讓老百姓過上衣食飽足的日子。嬴虔神色莊重,率先開口:“依我之見,當以法治國。慎到曾言,‘法者,所以齊天下之動,至公大定之製也’。隻有確立公正的法令,明確賞罰,百姓才能知曉行為的準則,社會方能安定,生產得以發展,百姓自然衣食無憂。”


    魏舒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質疑,反駁道:“公子所言雖有道理,但僅靠法令恐難周全。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百姓衣食不足,縱有嚴刑峻法,又怎能真正安居樂業?依我看,當以民生為重,輕徭薄賦,鼓勵農桑,讓百姓先富足起來,法令推行才能事半功倍。”


    嬴虔聽後,微微搖頭,神色間帶著幾分堅持:“先生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若無法令約束,輕徭薄賦之下,恐有刁民趁機鑽營,擾亂社會秩序。秦國之前便是因為法令不夠嚴明,才導致亂象叢生,國力難以強盛。”


    魏舒輕笑一聲,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不緊不慢地說:“公子過於擔憂了。孟子亦雲,‘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若能以民為本,關注民生,百姓自然會感恩戴德,主動遵守秩序。如此,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又何須過度依賴法令的威懾?”


    嬴虔心中一震,眼前這個 “書生” 引經據典,思維敏捷,見解獨到,讓他不禁對其刮目相看。但他依舊堅持自己的觀點:“先生所言固然有理,可如今秦國局勢複雜,內有舊貴族勢力阻礙,外有魏國等強敵環伺,若不依靠法令迅速整頓,如何在這亂世之中立足?”


    魏舒輕輕抿了抿嘴唇,思索片刻後說道:“公子莫要心急。治國之道,需張弛有度。民生與法令並非對立,而是相輔相成。在推行法令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民生。隻有讓百姓感受到國家的關懷,他們才會真心擁護,國家才能真正強大。”


    兩人你來我往,爭論不休,周圍的學者們也紛紛加入討論,一時間,學館內熱鬧非凡。


    討論結束後,魏舒與旁人閑聊時,才得知方才與自己激烈辯論的公子竟是秦國大公子嬴虔。她心中不禁泛起一陣漣漪,迴想嬴虔的談吐、風度,好感油然而生。


    第二天,魏舒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決定再次女扮男裝,去試試二公子嬴渠梁如何招賢納士。她來到嬴渠梁的府邸,門前的看門人上下打量著她,滿臉不屑。


    魏舒禮貌地說道:“煩請通稟一聲,我有治國良策,想與二公子探討。”


    看門人鼻子裏哼了一聲:“就你這模樣,還想和公子探討治國?別在這兒浪費時間了,快走快走!”


    魏舒心中惱怒,但還是強壓著怒火:“你莫要以貌取人,我腹中所學,定能讓二公子感興趣。”


    看門人不耐煩地揮揮手:“少在這兒廢話,公子豈是你想見就能見的?”


    好在在魏舒的堅持下,看門人最終還是極不情願地去通報了。


    不一會兒,魏舒被帶進府中。嬴渠梁坐在堂上,看到魏舒,眉頭一皺:“又是你?昨日被趕出去還不夠,今日還敢來?”


    魏舒挺直腰杆,不卑不亢:“二公子,昨日之事是誤會。我今日前來,是聽聞公子求賢若渴,特來獻上我的見解。”


    嬴渠梁冷笑一聲:“你有何見解?莫不是又來誇誇其談,混口飯吃?”


    魏舒心中氣憤,但仍鎮定地說:“二公子,我觀秦國如今局勢,內憂外患。內有舊製束縛,外有強敵環伺。要想強大,需破舊立新,重視人才,發展農商。”


    嬴渠梁不屑地迴應:“這些道理誰人不知?還用你來說?我看你就是個隻會紙上談兵的無用書生。”


    魏舒漲紅了臉,反駁道:“二公子,你未聽我詳述,怎知我是紙上談兵?你這般輕易否定他人,又怎能真正招攬到賢才?”


    嬴渠梁不耐煩地擺擺手:“夠了,你走吧,我這兒不歡迎你這種人。”


    魏舒氣得渾身發抖,狠狠地瞪了嬴渠梁一眼,轉身快步跑了出去。


    出了府邸,魏舒滿心鬱悶,決定在這櫟陽城四處轉轉,散散心。她沿著街道漫步,卻漸漸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街邊店鋪林立,商品琳琅滿目,不僅有本地的特產,還有來自匈奴等地的珍稀貨物。


    她看到一處專門交易馬匹的市場,膘肥體壯的駿馬嘶鳴陣陣,買家和賣家討價還價,熱鬧非凡。再往前走,是鐵器鋪子,工匠們熟練地打造著各種鐵器,從農具到兵器,一應俱全。這些鐵器不僅供應秦國國內,還遠銷中原各國。


    魏舒心中暗自驚歎,這與她之前聽聞的秦國荒蕪景象截然不同。她這才意識到,秦國在經濟發展上有著巨大的潛力,國力正在穩步提升。


    此時,街邊一個賣布的攤主熱情地招唿她:“公子,看看我這布,都是上好的料子,從趙國販來的,在我們秦國可受歡迎了。”


    魏舒隨意翻看了一下,問道:“你們這兒的生意看起來都不錯,這秦國的貿易一直都這麽好?”


    攤主笑著說:“那可不,這幾年秦國鼓勵貿易,我們這些小生意人都跟著沾光,日子越過越好啦。”


    魏舒心中一震,她深知貿易對於國家經濟的重要性,秦國如此重視對外貿易,國力必定會日益增強。


    她一邊走,一邊在心中盤算,此次迴魏國,一定要將秦國的真實情況告訴父王,秦國已不可小覷,魏國切不可再輕視這個鄰國。


    可她不知道的是,她這一趟私自出行已經引起了魏王的注意。魏王得知女兒失蹤後,大發雷霆,立即派人四處尋找。而在秦國這邊,嬴虔對這位 “書生” 的身份也產生了懷疑,他在心中暗自思忖:這個書生談吐不凡,舉止間卻又透著幾分異樣,到底是何來曆?


    與此同時,秦獻公也聽聞了嬴渠梁趕走書生的事,他皺著眉頭,心中隱隱覺得此事有些蹊蹺,便把嬴渠梁召來詢問。嬴渠梁滿不在乎地說:“不過是個混吃混喝的,父王何必在意。”


    秦獻公瞪了他一眼:“你懂什麽!能入嬴虔眼的人,豈會是泛泛之輩。此事你給我好好查清楚!”


    而魏舒還沉浸在自己的發現與思索之中,她不知道,自己的身份隨時可能暴露,一場更大的風波正在悄然逼近,而她與嬴虔、嬴渠梁之間的糾葛,也才剛剛開始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朝曆險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書生撰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書生撰稿並收藏秦朝曆險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