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指責
清穿:擺爛後康熙聽到了我的心聲 作者:止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巴塞的爵位是郡王爵,擔任愛新覺羅家族的宗令。
負責宗人府的一切事務。
其中包括皇室成員的屬籍管理、玉牒修撰、爵祿安排、賞罰裁決和陵廟祭祀等,隻要是皇室宗親,見到巴塞就沒有不頭疼的。
康熙也不例外。
“……事關恭親王常寧卷入謀反一事,老夫私以為皇上處置得太輕,還請皇上三思。”
巴塞的語氣毫無波瀾,一上來就直接點出他的看法。
康熙歎了口氣,心中有些無奈,
“朕已經把涉及常寧的那部分口供抹去了,就算朝中有人提出質疑,也拿不出證據,而且朕對常寧的處罰還不夠重嗎?
他身上的議政權柄都被朕收迴了,阿穆吉(伯父)又何必揪著這點不放?”
巴塞搖了搖頭,
“漢人有句古話叫做家醜不可外揚,我並不反對皇上在外人麵前替常寧隱藏罪責,所以才特意挑了這個時間過來。”
“可就算幫他隱瞞了,他犯的罪就不存在了嗎?!”
巴塞的麵色黑沉,
“當初太祖打天下的時候,曆經了千難萬險,才打下了這份基業,如今才過了多長時間的安穩日子?常寧可是親王,就算他不知情,港口工程上的錢他也不該伸手!”
“他一個親王都貪贓枉法,叫下頭的官員怎麽看?!此舉無異於在挖大清的根基,他是嫌滿人的統治太穩固了嗎?!”
“皇帝可知,這天下,漢人坐了幾千年,一旦被他們找到一絲一毫的機會,大清很快便能傾覆!”
“大元,便是前車之鑒!”
巴塞的一席話,堵得康熙啞口無言。
他自是知道大清的國祚有兩百多年的,但他卻沒辦法與眼前的人細說。
事實上,宗室裏頭隻要是稍微上了些歲數的人,對漢人都有著很重的防備之心。
而且,隻要他過於親近某一個漢人,宗人府的那幾個老頭子都會跳出來規勸他。
說是規勸,可與指責也沒什麽兩樣了。
不過他們到底都是上了年歲的長輩,康熙大多數時候也隻能受著。
“那阿穆吉覺得,朕應該怎麽處置常寧?”
“應該貶其爵位,讓他餘生都守在皇陵,叫愛新覺羅家的後輩兒孫們都看看,卷進漢人謀反的案子裏頭是什麽下場!”
“這不可能!”
康熙想也沒想直接拒絕。
他可隻有福全和常寧兩個活在世上的兄弟,雖然朝中的頂尖的文臣武將,都能猜到常寧犯下的事兒,但底層官員和百姓卻是不清楚個中門道的。
若是處罰得太狠,朝中之人怎麽看他?
沒道理常寧犯了罪,罵名卻叫他來背。
把常寧的議政權柄收迴來,已經足夠表明他的態度了。
“為何不可能?”
巴塞頓時不悅起來,
“就算常寧是皇上的親弟弟,可謀反這樣的大罪,皇上都不肯處置他,您的公正難不成是一句空話?”
“那宗令便給朕一個理由吧……”
巴塞一愣,
“什麽理由?”
“一個足夠朕降了他的爵位,又把他發配去守皇陵的理由!”
“這……”
巴塞頓時有些卡殼兒。
康熙看著眼前已經年過半百的老人,被他一句話堵得臉色漲紅,心中暗笑。
他的這位伯父也是個極固執的人,平時鮮少能見到他這副神情。
康熙等了一會兒,過足了看熱鬧的癮,才給巴塞台階,
“常寧他犯了錯,朕早晚是要收拾他的,但如今這個時間點卻不合適,您要是實在氣不過,朕再尋個由頭罰他閉門思過三個月,您看可好?”
巴塞心中雖略有不滿,但深思熟慮後,也著實難以找到,能讓康熙削去常寧爵位的罪名,無奈之下,他也隻能作罷。
“那此次,老夫便不追究了,可若他若敢再犯,拚著家醜外揚,老夫也不能叫他輕易過關了去!”
“如果真有下次,朕就新仇舊賬一塊算!”
說這話的時候,康熙眼裏的戾氣都要溢出來了,巴塞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便告辭離開了。
康熙看著他的背影,眼睛眯了起來。
他突然想到,他在夢裏看到族人向他逼宮時的景象。
巴塞並沒有在其中,但他的兒子烏塗臻在。
可他如今還沒把權柄徹底收到手裏,並不適合拿宗人府那群老頭子開刀。
不過他總能尋到機會的。
當務之急,乃是徹查江南一帶的白蓮教。
然而,將此重任托付於誰,康熙卻頗感棘手。
難道又要交給曹寅?
好像也不大成。
他剛接手江寧織造,如今正是繁忙的時候。
等過段時間,他還想讓曹寅幫著他盯一下江南的鹽政。
短時間之內根本騰不出手來。
調查白蓮教又是一個時限比較長的差事,曹寅明顯沒那麽多時間和精力。
可除了曹寅,他在江南並無其他心腹。
派遣皇子過去查案,康熙又有些不大放心。
白蓮教裏頭的人可都是窮兇極惡之徒,哪個兒子過去,都有殞命的風險。
他怎麽舍得?
康熙琢磨了大半天,最終定下了一個人選。
那便是隆科多。
根據柳青舟提供的線索,哪怕是頭豬,也能查出些有用的東西。
何況隆科多的能力並不算多差。
就是危險了些……
不過容易立功啊。
康熙還覺得便宜隆科多了呢。
若不是佟國維每隔幾天,就要進宮找他給隆科多求情,他也想不起來把隆科多派去江南。
不過這事還需秘密進行。
否則被京中的白蓮教成員知道了,隆科多會成為一步廢棋。
康熙琢磨著,寫了一封密信,叫梁九功安排人手送到佟府。
當晚,隆科多帶著康熙指派的二十個護衛,踏著夜色離開了京城。
此時的隆科多一掃多日的頹廢,心中發了狠,要抓住這次機會,多立些功勳掌握更多的權柄。
日後才好親手替自己報仇。
但他卻想不到,從他妄圖動手要胤禔的命的那一刻起,他這輩子的前程就已經毀成渣渣了。
另一邊。
在巴塞進宮的時候,常寧就收到了消息。
他在家裏頭坐立難安了一整天,到了宵禁之時,宮裏頭也沒傳出什麽不好的消息來,常寧頓時鬆了一大口氣。
他以為是福全從中出了大力,所以打算明日去裕親王府好好感謝一番。
負責宗人府的一切事務。
其中包括皇室成員的屬籍管理、玉牒修撰、爵祿安排、賞罰裁決和陵廟祭祀等,隻要是皇室宗親,見到巴塞就沒有不頭疼的。
康熙也不例外。
“……事關恭親王常寧卷入謀反一事,老夫私以為皇上處置得太輕,還請皇上三思。”
巴塞的語氣毫無波瀾,一上來就直接點出他的看法。
康熙歎了口氣,心中有些無奈,
“朕已經把涉及常寧的那部分口供抹去了,就算朝中有人提出質疑,也拿不出證據,而且朕對常寧的處罰還不夠重嗎?
他身上的議政權柄都被朕收迴了,阿穆吉(伯父)又何必揪著這點不放?”
巴塞搖了搖頭,
“漢人有句古話叫做家醜不可外揚,我並不反對皇上在外人麵前替常寧隱藏罪責,所以才特意挑了這個時間過來。”
“可就算幫他隱瞞了,他犯的罪就不存在了嗎?!”
巴塞的麵色黑沉,
“當初太祖打天下的時候,曆經了千難萬險,才打下了這份基業,如今才過了多長時間的安穩日子?常寧可是親王,就算他不知情,港口工程上的錢他也不該伸手!”
“他一個親王都貪贓枉法,叫下頭的官員怎麽看?!此舉無異於在挖大清的根基,他是嫌滿人的統治太穩固了嗎?!”
“皇帝可知,這天下,漢人坐了幾千年,一旦被他們找到一絲一毫的機會,大清很快便能傾覆!”
“大元,便是前車之鑒!”
巴塞的一席話,堵得康熙啞口無言。
他自是知道大清的國祚有兩百多年的,但他卻沒辦法與眼前的人細說。
事實上,宗室裏頭隻要是稍微上了些歲數的人,對漢人都有著很重的防備之心。
而且,隻要他過於親近某一個漢人,宗人府的那幾個老頭子都會跳出來規勸他。
說是規勸,可與指責也沒什麽兩樣了。
不過他們到底都是上了年歲的長輩,康熙大多數時候也隻能受著。
“那阿穆吉覺得,朕應該怎麽處置常寧?”
“應該貶其爵位,讓他餘生都守在皇陵,叫愛新覺羅家的後輩兒孫們都看看,卷進漢人謀反的案子裏頭是什麽下場!”
“這不可能!”
康熙想也沒想直接拒絕。
他可隻有福全和常寧兩個活在世上的兄弟,雖然朝中的頂尖的文臣武將,都能猜到常寧犯下的事兒,但底層官員和百姓卻是不清楚個中門道的。
若是處罰得太狠,朝中之人怎麽看他?
沒道理常寧犯了罪,罵名卻叫他來背。
把常寧的議政權柄收迴來,已經足夠表明他的態度了。
“為何不可能?”
巴塞頓時不悅起來,
“就算常寧是皇上的親弟弟,可謀反這樣的大罪,皇上都不肯處置他,您的公正難不成是一句空話?”
“那宗令便給朕一個理由吧……”
巴塞一愣,
“什麽理由?”
“一個足夠朕降了他的爵位,又把他發配去守皇陵的理由!”
“這……”
巴塞頓時有些卡殼兒。
康熙看著眼前已經年過半百的老人,被他一句話堵得臉色漲紅,心中暗笑。
他的這位伯父也是個極固執的人,平時鮮少能見到他這副神情。
康熙等了一會兒,過足了看熱鬧的癮,才給巴塞台階,
“常寧他犯了錯,朕早晚是要收拾他的,但如今這個時間點卻不合適,您要是實在氣不過,朕再尋個由頭罰他閉門思過三個月,您看可好?”
巴塞心中雖略有不滿,但深思熟慮後,也著實難以找到,能讓康熙削去常寧爵位的罪名,無奈之下,他也隻能作罷。
“那此次,老夫便不追究了,可若他若敢再犯,拚著家醜外揚,老夫也不能叫他輕易過關了去!”
“如果真有下次,朕就新仇舊賬一塊算!”
說這話的時候,康熙眼裏的戾氣都要溢出來了,巴塞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便告辭離開了。
康熙看著他的背影,眼睛眯了起來。
他突然想到,他在夢裏看到族人向他逼宮時的景象。
巴塞並沒有在其中,但他的兒子烏塗臻在。
可他如今還沒把權柄徹底收到手裏,並不適合拿宗人府那群老頭子開刀。
不過他總能尋到機會的。
當務之急,乃是徹查江南一帶的白蓮教。
然而,將此重任托付於誰,康熙卻頗感棘手。
難道又要交給曹寅?
好像也不大成。
他剛接手江寧織造,如今正是繁忙的時候。
等過段時間,他還想讓曹寅幫著他盯一下江南的鹽政。
短時間之內根本騰不出手來。
調查白蓮教又是一個時限比較長的差事,曹寅明顯沒那麽多時間和精力。
可除了曹寅,他在江南並無其他心腹。
派遣皇子過去查案,康熙又有些不大放心。
白蓮教裏頭的人可都是窮兇極惡之徒,哪個兒子過去,都有殞命的風險。
他怎麽舍得?
康熙琢磨了大半天,最終定下了一個人選。
那便是隆科多。
根據柳青舟提供的線索,哪怕是頭豬,也能查出些有用的東西。
何況隆科多的能力並不算多差。
就是危險了些……
不過容易立功啊。
康熙還覺得便宜隆科多了呢。
若不是佟國維每隔幾天,就要進宮找他給隆科多求情,他也想不起來把隆科多派去江南。
不過這事還需秘密進行。
否則被京中的白蓮教成員知道了,隆科多會成為一步廢棋。
康熙琢磨著,寫了一封密信,叫梁九功安排人手送到佟府。
當晚,隆科多帶著康熙指派的二十個護衛,踏著夜色離開了京城。
此時的隆科多一掃多日的頹廢,心中發了狠,要抓住這次機會,多立些功勳掌握更多的權柄。
日後才好親手替自己報仇。
但他卻想不到,從他妄圖動手要胤禔的命的那一刻起,他這輩子的前程就已經毀成渣渣了。
另一邊。
在巴塞進宮的時候,常寧就收到了消息。
他在家裏頭坐立難安了一整天,到了宵禁之時,宮裏頭也沒傳出什麽不好的消息來,常寧頓時鬆了一大口氣。
他以為是福全從中出了大力,所以打算明日去裕親王府好好感謝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