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告狀精和馬屁精
清穿:擺爛後康熙聽到了我的心聲 作者:止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多倫會盟期間倒是沒出什麽幺蛾子。
畢竟這關乎康熙徹底收複喀爾喀蒙古的大計,若是有人膽敢在他最快樂的時候給他添堵,那康熙也不會吝嗇給那個膽大包天的家夥挪挪腦袋。
六天的多倫會盟結束之後,康熙帶著兒子、臣子以及軍隊瀟灑退場。
蒙古各部親王跪在道路兩旁相送。
此時端午已過,越往迴趕,天氣也就越暖和。
胤礽一日有大半日的時間都情願騎馬,也不願窩在馬車裏。
康熙雖然有點小失望,但也沒強硬的要求胤礽必須跟著他乘坐馬車。
胤礽和胤禔興致來了,也會在紮營休整之時去附近的山林裏頭打獵。
大部分時候,胤礽還是習慣用反曲弓。
倒不是覺得反曲弓的威力比火銃大,而是他從小到大的肌肉記憶擺在那裏。
胤禔剛開始還想跟胤礽炫耀他的武力值比胤礽高,後來發現胤礽都怎麽不搭理他,又悻悻地跑去跟康熙展示去了。
胤礽有時候都忍不住佩服胤禔。
能對著老頭子那張不討喜的老臉,以及喜怒無常的脾氣頻繁的開屏,叫胤礽再學一百年,他也學不來。
他上小學的時候,最討厭就是馬屁精了,當然還有告狀精。
但他現在也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模樣。
為了活著,昧著良心誇康熙不說,還頻繁的在九卿六部裏頭挑刺告狀。
一個皇太子愣是活成了臭名昭著的禦史模樣。
嘖……
聞者傷心,見者落淚。
經過連日的奔波之後,康熙見胤礽的精神有些萎靡。
於是便叫索額圖帶著大軍先迴京畿大營,而他則是帶著親衛親軍繞道,直奔五台山。
康熙、胤礽、胤禔三個主子穿著常服,慢悠悠地走在青石鋪設的山路上,身前身後是幾十個身著深藍色馬褂,護衛三人的周全。
看似沒幾個人,然而山上已經被親軍們仔細排查過了。
胤礽顯得興致勃勃。
‘風景真不錯,要是有台相機就好了,拍點照片留到後世,給考古學家帶去億點震撼。’
初夏的五台山鬱鬱蔥蔥,山間小道幽靜又清涼,光是走路,都能叫胤礽的心境開闊不少。
胤礽迴頭時,不經意間瞥見了梁九功,
‘公公的身子確實虛,這才幾步路啊,出了這老些虛汗……’
康熙聽著,也忍不住迴過頭看向梁九功。
瞧見梁九功麵色確實有些發白,還沒等他反應,胤礽便開了口,
“阿瑪,要不先找個陰涼地兒歇一會兒?”
話音剛落,梁九功感激的看了一眼胤礽。
倒不是他弱不禁風,實在是因為這連日的奔波導致他太過疲累。
康熙還能睡會兒覺,他伺候康熙,就算有小太監代班幫他盯一時半刻,他也並不能痛痛快快地睡覺。
也就導致了他現在爬了一兩百米,就要厥過去的樣子。
“嗯。”
康熙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倒是胤禔聽了瞬間來了精神,
“太子,你這就累了?”
“沒啊,孤渴了。”
胤禔撇撇嘴,心裏默默吐槽胤礽會狡辯。
一行人又往上攀爬了十幾米,終於瞧見了半山腰的涼亭。
隨行的太監把茶水糕點擺在石桌上,胤礽端起喝了一口,滿足地喟歎一聲。
看著康熙淡然欣賞風景的模樣,忍不住又開始發散思維,
‘話說後世野史中記載,老頭子不信佛,卻頻繁五次五台山,是為了找他出家了的親爹,嘿嘿…可真能胡扯。’
“……”
康熙好懸沒有一口噴出口中的茶水。
這都是什麽跟什麽?!
什麽叫“出家了的親爹”?
康熙忍不住瞪了胤礽一眼。
他本來都已經暗自下定決心,不管今生胤礽怎麽胡來,他都能放任,並保證不會拿他撒氣。
但這小子未免也太不著調了些。
什麽話都敢往外禿嚕。
額……
好像也沒禿嚕出口。
康熙頓時有些心累。
他來五台山是為了安撫和拉攏藏民好嗎?
瞎編亂造的東西,這小子還真敢看!
菩薩頂距離山腳下並不遠,一個時辰的功夫,一行人就到山了。
老藏丹巴攜一眾喇嘛就在菩薩頂門口迎接。
“見過大清皇帝陛下……”
胤礽看著這滿臉褶子的大喇嘛還挺驚奇的,他上輩子並沒有見過老藏丹巴。
畢竟在他有能力出京辦差之時,眼前這個地位頗高的喇嘛已經圓寂了。
老藏丹巴說的是藏語,胤礽聽不懂,康熙卻能。
‘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老頭子這天賦,這要是放在後世,在哪個領域能能吃的開。’
胤礽忍不住感慨,
‘要是在後世做他兒子一定很爽,拿著老頭子掙來的錢全世界到處揮霍,把能玩的都玩一遍,簡直不要太爽!’
別看胤礽第一世是混金融圈的,但他也真沒享受過幾天好日子。
他賺來的錢除了維持家裏的開銷,基本都用來還債了。
畢竟在後世高速發展的那個年代,出身普通家庭的孩子都差不多,年幼的時候獲得的教育,都在他們小小的心靈中搭建出了一套道德標準。
碰巧他第一世的家庭又很溫馨幸福,在踏入社會之前根本沒有見識過黑暗,所以也就造就了他溫良的性格底色。
哪怕在他上輩子被康熙算計之時,也沒有丟掉他的道德底線。
這可能就是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吧。
一行人跟著喇嘛進寺廟拜佛。
康熙和胤禔看上去還算誠心,但到了胤礽這兒,他的心聲裏頭就隻剩下——
‘保我發財,保我平安,保我這輩子無病無災,衣食無憂,逍遙自在!保我發財保我發財……’
緊接著一長串的“保我發財”穩穩的落入了康熙耳中。
若不是身處這麽嚴肅的場合,康熙都想一巴掌唿到胤礽腦袋上了。
一個皇太子富有半個天下,到底哪缺他吃穿用度了,竟然天天念叨著發財,成何體統!
康熙深吸了一口氣,暗暗告誡自己要寬容。
菩薩頂也算是皇家行宮,所以寺裏頭的素齋也是精挑細選的廚子做的。
胤礽吃的直唿過癮。
一塊肉也沒有,味道竟然能做到這麽鮮美無雙,這廚子有兩把刷子。
但當他後來再來五台山吃素齋的時候,就再也找不到第一迴吃到的味道了。
畢竟這關乎康熙徹底收複喀爾喀蒙古的大計,若是有人膽敢在他最快樂的時候給他添堵,那康熙也不會吝嗇給那個膽大包天的家夥挪挪腦袋。
六天的多倫會盟結束之後,康熙帶著兒子、臣子以及軍隊瀟灑退場。
蒙古各部親王跪在道路兩旁相送。
此時端午已過,越往迴趕,天氣也就越暖和。
胤礽一日有大半日的時間都情願騎馬,也不願窩在馬車裏。
康熙雖然有點小失望,但也沒強硬的要求胤礽必須跟著他乘坐馬車。
胤礽和胤禔興致來了,也會在紮營休整之時去附近的山林裏頭打獵。
大部分時候,胤礽還是習慣用反曲弓。
倒不是覺得反曲弓的威力比火銃大,而是他從小到大的肌肉記憶擺在那裏。
胤禔剛開始還想跟胤礽炫耀他的武力值比胤礽高,後來發現胤礽都怎麽不搭理他,又悻悻地跑去跟康熙展示去了。
胤礽有時候都忍不住佩服胤禔。
能對著老頭子那張不討喜的老臉,以及喜怒無常的脾氣頻繁的開屏,叫胤礽再學一百年,他也學不來。
他上小學的時候,最討厭就是馬屁精了,當然還有告狀精。
但他現在也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模樣。
為了活著,昧著良心誇康熙不說,還頻繁的在九卿六部裏頭挑刺告狀。
一個皇太子愣是活成了臭名昭著的禦史模樣。
嘖……
聞者傷心,見者落淚。
經過連日的奔波之後,康熙見胤礽的精神有些萎靡。
於是便叫索額圖帶著大軍先迴京畿大營,而他則是帶著親衛親軍繞道,直奔五台山。
康熙、胤礽、胤禔三個主子穿著常服,慢悠悠地走在青石鋪設的山路上,身前身後是幾十個身著深藍色馬褂,護衛三人的周全。
看似沒幾個人,然而山上已經被親軍們仔細排查過了。
胤礽顯得興致勃勃。
‘風景真不錯,要是有台相機就好了,拍點照片留到後世,給考古學家帶去億點震撼。’
初夏的五台山鬱鬱蔥蔥,山間小道幽靜又清涼,光是走路,都能叫胤礽的心境開闊不少。
胤礽迴頭時,不經意間瞥見了梁九功,
‘公公的身子確實虛,這才幾步路啊,出了這老些虛汗……’
康熙聽著,也忍不住迴過頭看向梁九功。
瞧見梁九功麵色確實有些發白,還沒等他反應,胤礽便開了口,
“阿瑪,要不先找個陰涼地兒歇一會兒?”
話音剛落,梁九功感激的看了一眼胤礽。
倒不是他弱不禁風,實在是因為這連日的奔波導致他太過疲累。
康熙還能睡會兒覺,他伺候康熙,就算有小太監代班幫他盯一時半刻,他也並不能痛痛快快地睡覺。
也就導致了他現在爬了一兩百米,就要厥過去的樣子。
“嗯。”
康熙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倒是胤禔聽了瞬間來了精神,
“太子,你這就累了?”
“沒啊,孤渴了。”
胤禔撇撇嘴,心裏默默吐槽胤礽會狡辯。
一行人又往上攀爬了十幾米,終於瞧見了半山腰的涼亭。
隨行的太監把茶水糕點擺在石桌上,胤礽端起喝了一口,滿足地喟歎一聲。
看著康熙淡然欣賞風景的模樣,忍不住又開始發散思維,
‘話說後世野史中記載,老頭子不信佛,卻頻繁五次五台山,是為了找他出家了的親爹,嘿嘿…可真能胡扯。’
“……”
康熙好懸沒有一口噴出口中的茶水。
這都是什麽跟什麽?!
什麽叫“出家了的親爹”?
康熙忍不住瞪了胤礽一眼。
他本來都已經暗自下定決心,不管今生胤礽怎麽胡來,他都能放任,並保證不會拿他撒氣。
但這小子未免也太不著調了些。
什麽話都敢往外禿嚕。
額……
好像也沒禿嚕出口。
康熙頓時有些心累。
他來五台山是為了安撫和拉攏藏民好嗎?
瞎編亂造的東西,這小子還真敢看!
菩薩頂距離山腳下並不遠,一個時辰的功夫,一行人就到山了。
老藏丹巴攜一眾喇嘛就在菩薩頂門口迎接。
“見過大清皇帝陛下……”
胤礽看著這滿臉褶子的大喇嘛還挺驚奇的,他上輩子並沒有見過老藏丹巴。
畢竟在他有能力出京辦差之時,眼前這個地位頗高的喇嘛已經圓寂了。
老藏丹巴說的是藏語,胤礽聽不懂,康熙卻能。
‘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老頭子這天賦,這要是放在後世,在哪個領域能能吃的開。’
胤礽忍不住感慨,
‘要是在後世做他兒子一定很爽,拿著老頭子掙來的錢全世界到處揮霍,把能玩的都玩一遍,簡直不要太爽!’
別看胤礽第一世是混金融圈的,但他也真沒享受過幾天好日子。
他賺來的錢除了維持家裏的開銷,基本都用來還債了。
畢竟在後世高速發展的那個年代,出身普通家庭的孩子都差不多,年幼的時候獲得的教育,都在他們小小的心靈中搭建出了一套道德標準。
碰巧他第一世的家庭又很溫馨幸福,在踏入社會之前根本沒有見識過黑暗,所以也就造就了他溫良的性格底色。
哪怕在他上輩子被康熙算計之時,也沒有丟掉他的道德底線。
這可能就是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吧。
一行人跟著喇嘛進寺廟拜佛。
康熙和胤禔看上去還算誠心,但到了胤礽這兒,他的心聲裏頭就隻剩下——
‘保我發財,保我平安,保我這輩子無病無災,衣食無憂,逍遙自在!保我發財保我發財……’
緊接著一長串的“保我發財”穩穩的落入了康熙耳中。
若不是身處這麽嚴肅的場合,康熙都想一巴掌唿到胤礽腦袋上了。
一個皇太子富有半個天下,到底哪缺他吃穿用度了,竟然天天念叨著發財,成何體統!
康熙深吸了一口氣,暗暗告誡自己要寬容。
菩薩頂也算是皇家行宮,所以寺裏頭的素齋也是精挑細選的廚子做的。
胤礽吃的直唿過癮。
一塊肉也沒有,味道竟然能做到這麽鮮美無雙,這廚子有兩把刷子。
但當他後來再來五台山吃素齋的時候,就再也找不到第一迴吃到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