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胤礽忙著兵丁撫恤之事時,京城裏又發生了一件大事,鄂倫岱要將兩個弟弟趕出去。


    美其名曰:分家。


    給京城裏的達官顯貴們唬得一愣一愣的。


    熱孝之期一百天,這才剛過,鄂倫岱就迫不及待將兩個弟弟分出去單過了?


    雖然法海早兩年就已經考取了功名,但誇岱才剛成年,這會兒分家, 未免有些不近人情,而且也太不把他親爹佟國綱放在眼裏了吧?


    佟國維不站出來說兩句嗎?


    然而依循禮法習俗,鄂倫岱如此行事,旁人至多隻能批判其不顧兄弟情義,此外還真就沒有任何方向去指責他什麽了。


    畢竟漢人極看重嫡庶有別,在熱孝剛過就分家的,也同樣大有人在。


    京城之中又熱鬧開了。


    幾乎所有人都在看佟家的笑話,同時也在等康熙的反應。


    胤礽去告狀的時候恰巧碰見康熙在摔杯子。


    要是放在以前,他保準會嘻嘻哈哈地說上幾句貼心話,然後扭頭就走,等老頭子氣消了再來告狀。


    不過他聽到鄂倫岱要分家之後,眼睛登時就亮了。


    八卦乃人之本性。


    於是也顧不得告狀了,安撫康熙消氣的同時,還暗戳戳打聽起了事情的經過。


    康熙倒還有幾分理智,他畢竟是皇帝,哪能在背後搬弄是非,去評判臣子家裏頭的事情,即便評判的對象是他的表兄。


    康熙推脫了幾句,打算把胤礽打發走時,胤礽心聲裏頭突然冒出了這麽一段——


    ‘朝堂各處都有佟家的身影,盯著佟家的人不比盯著皇室的人少,家裏一旦出現什麽事,滿朝文武都在看熱鬧,也就是仗著老頭子的偏寵,不然以佟家人飛揚跋扈趾高氣揚的姿態,早就不知道被貶到哪個犄角旮旯裏頭去了。’


    ‘話說鄂倫岱這麽著急分家也算事出有因,老頭子不斥責倒也說的過去,隆科多日後搶嶽父小妾鬧得沸沸揚揚,都不見老頭子下旨訓斥,實際懲罰更是啥也沒有。


    老大生大侄女的時候還被打了個半死呢,老頭子對隆科多這個表弟可比對親兒子好多了……難不成真有我不知道的隱秘?隆科多的真實身份莫不是……’


    胤礽倒吸一口涼氣。


    康熙聽到這好懸沒被自己的口水嗆死,他連忙打斷胤礽的胡思亂想,


    “保成,你今日過來到底是幹什麽來了?”


    胤礽還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聞言想也沒想,直接說道,


    “來打聽鄂倫岱分家的事兒……”


    這話一出,暖閣裏頓時陷入死一般的寂靜。


    梁九功實在沒忍住,肩膀狠狠抽動了幾下,隨即又努了努嘴,把唇角的笑意壓下去。


    自從他聽到康熙抱怨胤礽不想當皇帝之後,就認真觀察過這位大清地位尊崇無雙的太子殿下,觀察的越久,他就越認同自家萬歲爺的那句抱怨。


    這位爺做得很多事都在萬歲爺的雷點上蹦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頻繁的告狀。


    偏偏他告的還是最受寵的那一批官員,可謂是把人往死了得罪。


    朝中不少官員都對這位爺敬而遠之,甚至有往大阿哥跟前靠攏的跡象,但太子卻絲毫不見憂心,反而是萬歲爺跟著他屁股後頭收拾了不少爛攤子。


    梁九功才不得不相信,太子是真的不想當皇帝。


    康熙臉一黑,怒火又有翻騰之象。


    胤礽也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連忙躬身,


    “兒子在戶部還有些事要忙,先行告退。”


    康熙冷哼一聲,


    “滾!”


    “嗻!”


    胤礽大喜過望,扭頭就走,猶豫一秒都是對不起自己完好無損的屁股。


    他走後,康熙忍不住罵了一句,


    “臭小子……”


    轉過頭又開始頭疼起佟家的事來了。


    鄂倫岱現在要分家其實並不違背禮法,就是傳出去了有礙名聲而已,佟國綱又是他的親舅舅,佟家名聲不好,他這個皇帝也麵上無光。


    他生氣,也是氣這點。


    至於從胤礽心聲中聽到的,隆科多搶他嶽父小妾這件事,他並沒有放在心上。


    畢竟,滿人與漢人在對待某些事情的態度和觀念上存在著顯著的差異,並不會像漢人那樣,在方方麵麵都受到嚴格的道德倫理束縛。


    這並不是說滿人完全不重視道德倫理,隻是對比漢人傳承了幾千年的道德標準,滿人骨血裏流淌的,還是弱肉強食的野蠻基因。


    所以康熙很快就將之拋諸腦後了。


    但有一點康熙卻特別在意,那就是胤礽提到的,他對隆科多比對他自己的兒子好這件事。


    康熙心裏頭是有些生氣的,不過這怒火來得快,去得也快。


    他最偏心的是胤礽,可胤礽並不是抱怨他對他不好,反而是在替老大打抱不平。


    康熙對比了一下兩人犯了錯之後的待遇,發現好像確如胤礽所言,他對舅舅家的幾個孩子,確實要比對自己兒子寬容。


    康熙不由有些心虛。


    當即就扔下折子,出門去了尚書房。


    鄂倫岱分家這件事康熙到底也沒摻和,不過他剛分完家,就接到了康熙派他去廣州駐軍的調令。


    彼時已經臨近年關,而且鄂倫岱尚在孝期,此調令一出,所有人也都明白了康熙對他不顧念兄弟之情這件事的態度。


    鄂倫岱本人對這調令卻沒有顯示出任何抵觸的情緒。


    早在分家之前,他便料到了這麽做會引起康熙的不悅。


    可他還是這麽做了。


    對於法海那婢生子,他能夠忍耐到熱孝過後,才將他逐出家門,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


    他的親叔叔佟國維倒是有些不怎麽情願。


    若是鄂倫岱還留在京城,他在朝中就多了一個忠實的擁躉,畢竟一筆寫不出兩個佟字,為了家族發展,鄂倫岱也會堅定的站在他的身後。


    鄂倫岱要是調走了,三年之內甭想迴京。


    哥哥佟國綱那一支也很快就能分崩離析。


    就算法海和誇岱能靠科舉起勢,那也需要時間。


    短時間之內他們是起不來的。


    而鄂倫岱這個襲爵之人隻要一入朝,就有話語權,哪是他們可以比擬的。


    佟國維為此還進宮求過康熙,康熙也並沒有看在他的麵子上饒過鄂倫岱。


    鄂倫岱沒有分寸,難道已經年近半百的佟國維沒有嗎?


    他有。


    隻是他沒有盡心勸阻,才讓鄂倫岱這麽肆無忌憚。


    佟國維自己都勸不住鄂倫岱,卻來為難他這個做表弟的,讓他對鄂倫岱網開一麵,憑什麽?


    他到處給兒子擦屁股就已經夠累了,不想再給表兄擦屁股。


    康熙都沒怎麽搭理佟國維,就把人打發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擺爛後康熙聽到了我的心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止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止息並收藏清穿:擺爛後康熙聽到了我的心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