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離心
清穿:擺爛後康熙聽到了我的心聲 作者:止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康熙垂下頭不說話。
孝莊又被氣的咳嗽了幾聲。
康熙連忙走上前去安撫。
孝莊抬起手臂擋住他,眼神依舊淩厲,
“玄燁,你到底想做什麽?!”
康熙歎了口氣,
“……孫兒隻是一時糊塗。”
“一時糊塗?你可知道大清的江山是如何來的?若非堅持表態支持大明正統,你以為漢人傳了千年的世家會服從滿人的統治嗎?”
康熙抿唇。
孝莊恨鐵不成鋼,
“當年立太子的時候,哀家就已經跟你說過太子對皇室和大清的意義,你覺得利大於弊,便一意孤行的立了太子,可胤礽他不隻是一個棋子,更是你和赫舍裏氏生下的孩子啊!”
“胤礽的地位穩固關乎國本,你怎能如此胡鬧?若是你此舉給了胤禔錯誤的引導,他一旦產生別的心思,你就真的確定你能壓住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利?你忘了你的皇位是怎麽來的了嗎?”
康熙陷入沉思。
議政王大臣會議是由皇室和八旗親貴組成的決策機構,最早形成於他的曾祖父那個時期。
滿洲並不推崇嫡長子繼承製,所以他、他的祖父以及父親的皇位,都是經過議政王大臣會議討論之後,覺得他們適合,才選定了他們繼承皇位。
他登基之後,當時恰逢三藩之亂,反賊為了動搖大清的政權穩固,於是肆意散播謠言,搞得朝野內外人心惶惶。
為了安漢臣的心,也為了告慰死去的赫舍裏氏,亦為了打破議政王大臣會議指定皇位繼承者的擅權專治,他力排眾議立了胤礽為太子。
此後十年如一日的養育教導,都是為了讓他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皇儲。
康熙今天下午也是被怒火衝昏了頭腦,所以才做出如此不理智的行為。
好似從聽到胤礽的心聲開始,他就一直提著一股子氣,總覺得如今這個胤礽,和他精心教養了十年的胤礽不是同一個人。
可當他看到胤礽氣息微弱地躺在他懷裏時,康熙真的有種天塌了的感覺。
“孫兒知錯。”
孝莊發了一通火,此刻有些疲憊,她看著康熙有些沮喪的神情,歎了口氣道,
“玄燁啊,你是皇帝,做事要三思而後行,你這樣的脾氣使在那些奴才身上無所謂,使在胤礽身上,他若是跟你離了心,你又該如何挽迴呢?”
“離心?”
康熙苦笑。
打從他知道胤礽重活了一次,最後還死於非命的那天起,他就知道胤礽早已跟他離心了。
所以他聽多了胤礽不著調的混賬話,才會這麽憤怒。
憤怒之餘還有一些恐慌。
在他心裏,不管上輩子發生了什麽,這輩子他什麽都沒幹,卻依舊被胤礽判了死刑,不再親近,他怎麽可能會無動於衷。
隻是經過這一遭,他大抵也明白了,他越是恐慌,做出的事情就越會傷及父子情份。
罷了罷了,順其自然吧。
胤礽上輩子就沒能善終,這輩子還是讓他活得輕鬆一些吧。
孝莊見他麵色緩和下來,覺得他這是想通了,於是接著說道,
“無論如何,保成的太子之位必須穩固,哀家不允許有人威脅到他的地位,玄燁,你可明白?”
胤礽同樣也是她教養著長大的,與其他曾孫有著本質區別,對她來說,胤礽不僅僅是大清的繼承人,還是她血脈的延續。
康熙點頭,答應的十分幹脆,
“孫兒明白。”
年歲大的人精力不濟,孝莊訓斥了一頓康熙,又迴到臥室看了一眼胤礽,就迴慈寧宮了。
孝莊走後,康熙坐在胤礽床頭,深深地歎了口氣。
他就這麽守著胤礽守了一夜,第二日一早,仍舊梳洗一番去乾清門聽政。
胤礽是被餓醒的。
因著康熙囑咐,所以沒人敢打擾胤礽,以至於他清醒的時候已經是辰時了。
他趴著睡了一夜,渾身上下哪哪都不得勁兒,可一動就疼的屁股時刻提醒著他不能更換別的姿勢,胤礽難受的哼哼唧唧。
太醫在他醒了沒多久,就過來給他診脈換藥,即便動手的人是小太監,胤礽依舊覺得有些羞臊。
等換完了藥還沒喝上一口粥,康熙下了早朝直接過來了。
胤礽此刻並不想看見他,所以也就沒開口。
其實按照規矩,他哪怕躺著動不了,隻要神誌清醒,他就得給康熙行禮,可他今日就想犯這個倔了。
康熙也沒在意,接過小太監手中的勺子給胤礽喂粥。
胤礽別過臉,不領情。
康熙抿抿唇,溫聲細語,
“保成還生氣呢?昨日是阿瑪的不對,不應該把對保清生的氣撒到你身上,日後阿瑪一定會注意,定不叫保成再受這樣的委屈了。”
胤礽有些詫異地迴過頭。
活了兩輩子還是頭一次聽到康熙給他道歉。
實在有些不科學。
康熙趁機把勺子塞進了胤礽嘴裏。
胤礽肚子實在有些饑餓,就嚼吧嚼吧吃掉了。
康熙邊給他喂粥,邊接著說道,
“保清實在太不爭氣了,朕每次教他都掰開了揉碎了給他說清楚,他理解的也不如你多……”
康熙絮絮叨叨地說著他對胤禔的不滿,好像這樣說就能叫胤礽與他感同身受,把他的過錯推到胤禔身上。
胤礽撇撇嘴。
‘承認自己脾氣暴躁就這麽難嗎?非得東拉西扯的推卸責任。’
康熙的手一頓,隨即若無其事,
“你的太子之位關係到江山穩固,朝裏的漢臣可都瞧著呢,你是嫡子,保清他們再怎麽著,也不能跟你比,朕會叫他們斷了念想。”
‘可拉倒吧……就算他們斷了念想我也繼承不了皇位。’
‘誰家好人這太子之位一坐就是三十年呢?哪個皇帝能容忍在朝中經營了將近二十年的太子,非但你容忍不了,八旗親貴都容忍不了,他們一個兩個的都盼著我早死呢。’
胤礽在心中冷笑。
康熙早就知道他自己在位的時間,所以對於胤礽心中所說的,沒有皇帝能容忍一個在朝中經營了二十年的太子這話,沒有什麽反應。
依舊不徐不緩的給胤礽喂著粥。
他是覺得自己能容忍胤礽的。
畢竟他是他一把屎一把尿,從繈褓中親手喂養大的孩子。
可胤礽上輩子早死也是個事實。
他雖不願相信自己是這麽冷血無情的人,可在事實麵前,一切反駁的話語都蒼白無力。
孝莊又被氣的咳嗽了幾聲。
康熙連忙走上前去安撫。
孝莊抬起手臂擋住他,眼神依舊淩厲,
“玄燁,你到底想做什麽?!”
康熙歎了口氣,
“……孫兒隻是一時糊塗。”
“一時糊塗?你可知道大清的江山是如何來的?若非堅持表態支持大明正統,你以為漢人傳了千年的世家會服從滿人的統治嗎?”
康熙抿唇。
孝莊恨鐵不成鋼,
“當年立太子的時候,哀家就已經跟你說過太子對皇室和大清的意義,你覺得利大於弊,便一意孤行的立了太子,可胤礽他不隻是一個棋子,更是你和赫舍裏氏生下的孩子啊!”
“胤礽的地位穩固關乎國本,你怎能如此胡鬧?若是你此舉給了胤禔錯誤的引導,他一旦產生別的心思,你就真的確定你能壓住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利?你忘了你的皇位是怎麽來的了嗎?”
康熙陷入沉思。
議政王大臣會議是由皇室和八旗親貴組成的決策機構,最早形成於他的曾祖父那個時期。
滿洲並不推崇嫡長子繼承製,所以他、他的祖父以及父親的皇位,都是經過議政王大臣會議討論之後,覺得他們適合,才選定了他們繼承皇位。
他登基之後,當時恰逢三藩之亂,反賊為了動搖大清的政權穩固,於是肆意散播謠言,搞得朝野內外人心惶惶。
為了安漢臣的心,也為了告慰死去的赫舍裏氏,亦為了打破議政王大臣會議指定皇位繼承者的擅權專治,他力排眾議立了胤礽為太子。
此後十年如一日的養育教導,都是為了讓他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皇儲。
康熙今天下午也是被怒火衝昏了頭腦,所以才做出如此不理智的行為。
好似從聽到胤礽的心聲開始,他就一直提著一股子氣,總覺得如今這個胤礽,和他精心教養了十年的胤礽不是同一個人。
可當他看到胤礽氣息微弱地躺在他懷裏時,康熙真的有種天塌了的感覺。
“孫兒知錯。”
孝莊發了一通火,此刻有些疲憊,她看著康熙有些沮喪的神情,歎了口氣道,
“玄燁啊,你是皇帝,做事要三思而後行,你這樣的脾氣使在那些奴才身上無所謂,使在胤礽身上,他若是跟你離了心,你又該如何挽迴呢?”
“離心?”
康熙苦笑。
打從他知道胤礽重活了一次,最後還死於非命的那天起,他就知道胤礽早已跟他離心了。
所以他聽多了胤礽不著調的混賬話,才會這麽憤怒。
憤怒之餘還有一些恐慌。
在他心裏,不管上輩子發生了什麽,這輩子他什麽都沒幹,卻依舊被胤礽判了死刑,不再親近,他怎麽可能會無動於衷。
隻是經過這一遭,他大抵也明白了,他越是恐慌,做出的事情就越會傷及父子情份。
罷了罷了,順其自然吧。
胤礽上輩子就沒能善終,這輩子還是讓他活得輕鬆一些吧。
孝莊見他麵色緩和下來,覺得他這是想通了,於是接著說道,
“無論如何,保成的太子之位必須穩固,哀家不允許有人威脅到他的地位,玄燁,你可明白?”
胤礽同樣也是她教養著長大的,與其他曾孫有著本質區別,對她來說,胤礽不僅僅是大清的繼承人,還是她血脈的延續。
康熙點頭,答應的十分幹脆,
“孫兒明白。”
年歲大的人精力不濟,孝莊訓斥了一頓康熙,又迴到臥室看了一眼胤礽,就迴慈寧宮了。
孝莊走後,康熙坐在胤礽床頭,深深地歎了口氣。
他就這麽守著胤礽守了一夜,第二日一早,仍舊梳洗一番去乾清門聽政。
胤礽是被餓醒的。
因著康熙囑咐,所以沒人敢打擾胤礽,以至於他清醒的時候已經是辰時了。
他趴著睡了一夜,渾身上下哪哪都不得勁兒,可一動就疼的屁股時刻提醒著他不能更換別的姿勢,胤礽難受的哼哼唧唧。
太醫在他醒了沒多久,就過來給他診脈換藥,即便動手的人是小太監,胤礽依舊覺得有些羞臊。
等換完了藥還沒喝上一口粥,康熙下了早朝直接過來了。
胤礽此刻並不想看見他,所以也就沒開口。
其實按照規矩,他哪怕躺著動不了,隻要神誌清醒,他就得給康熙行禮,可他今日就想犯這個倔了。
康熙也沒在意,接過小太監手中的勺子給胤礽喂粥。
胤礽別過臉,不領情。
康熙抿抿唇,溫聲細語,
“保成還生氣呢?昨日是阿瑪的不對,不應該把對保清生的氣撒到你身上,日後阿瑪一定會注意,定不叫保成再受這樣的委屈了。”
胤礽有些詫異地迴過頭。
活了兩輩子還是頭一次聽到康熙給他道歉。
實在有些不科學。
康熙趁機把勺子塞進了胤礽嘴裏。
胤礽肚子實在有些饑餓,就嚼吧嚼吧吃掉了。
康熙邊給他喂粥,邊接著說道,
“保清實在太不爭氣了,朕每次教他都掰開了揉碎了給他說清楚,他理解的也不如你多……”
康熙絮絮叨叨地說著他對胤禔的不滿,好像這樣說就能叫胤礽與他感同身受,把他的過錯推到胤禔身上。
胤礽撇撇嘴。
‘承認自己脾氣暴躁就這麽難嗎?非得東拉西扯的推卸責任。’
康熙的手一頓,隨即若無其事,
“你的太子之位關係到江山穩固,朝裏的漢臣可都瞧著呢,你是嫡子,保清他們再怎麽著,也不能跟你比,朕會叫他們斷了念想。”
‘可拉倒吧……就算他們斷了念想我也繼承不了皇位。’
‘誰家好人這太子之位一坐就是三十年呢?哪個皇帝能容忍在朝中經營了將近二十年的太子,非但你容忍不了,八旗親貴都容忍不了,他們一個兩個的都盼著我早死呢。’
胤礽在心中冷笑。
康熙早就知道他自己在位的時間,所以對於胤礽心中所說的,沒有皇帝能容忍一個在朝中經營了二十年的太子這話,沒有什麽反應。
依舊不徐不緩的給胤礽喂著粥。
他是覺得自己能容忍胤礽的。
畢竟他是他一把屎一把尿,從繈褓中親手喂養大的孩子。
可胤礽上輩子早死也是個事實。
他雖不願相信自己是這麽冷血無情的人,可在事實麵前,一切反駁的話語都蒼白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