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來給胤禔上課的講師是達哈塔。


    出身滿洲正白旗,官至從一品吏部尚書,今年已經五十多了。


    在這個時代已經是難得的高齡。


    他其實不大願意來給胤禔講課。


    甚至都不願做胤礽的講師。


    或許在外人看來,做太子的老師地位尊崇,日後前程不可限量。


    但隻有他們這些身在其中的人,才明白裏麵的苦楚。


    康熙根本沒把師生情誼放在心上,更不允許太子學習他們的處事方法,以及道德標準。


    他們就隻能教導太子書籍上的東西。


    教課之前,甚至還要給太子行跪拜之禮。


    把他們自幼都刻在骨子裏的“天地君親師”,當成了一句笑話。


    “奴才叩見大阿哥。”


    達哈塔給胤禔行跪拜之禮。


    胤禔對此見怪不怪。


    “起來吧。”


    達哈塔從地上爬起來,一天的課程就此展開。


    胤禔虛歲已有十五,大部分經義都已經學完了,但為了與胤礽對標,康熙授意幾人,胤礽學什麽,胤禔就學什麽。


    於是達哈塔一開口,胤禔就發覺他講的,與他以往學的不大一樣。


    可具體是哪裏不一樣,胤禔也說不出來。


    他在騎射以及軍事上的天賦出眾,可是在其他領域,他就一腦門漿糊了。


    按照給太子授課的標準,達哈塔需要把文章的內容、含義,以及所產生的影響給胤禔講透徹,而且還必須讓他領悟,若是他自己遇到同樣的事情,該怎樣才能做,才能讓結果更好。


    而這點,恰是胤禔最難悟出來的東西。


    達哈塔不敢有半點脾氣隻能一遍又一遍的教,但直到早課結束,也沒能將胤禔教會。


    可早膳時間到了,也不能攔著皇子填飽肚子不是?所以在目送胤禔離開後,達哈塔唉聲歎氣的去吃早膳了。


    吃早膳的地點在兩人的教室中間,胤禔過去的時候,胤礽已經吃上了。


    為了避免胤禔事後挑刺兒,連膳食,胤礽都差人通知禦膳房做兩份一模一樣的。


    胤禔此刻還沒從達哈塔苦口婆心的教導中迴過神來,所以看見胤礽,也沒說話,而是沉默的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拿起筷子吃起了東西。


    胤礽對胤禔今日的表現十分滿意。


    ‘這不就對了,不然一個大男人,成日裏盡學一些冷嘲熱諷的本事,像什麽樣子……’


    站在門外頭聽牆角的康熙:“……”


    他倒是沒想到,原來兩人私底下見麵的時候,胤禔都對著胤礽冷嘲熱諷,怪不得胤礽煩他。


    康熙其實已經來了有一會兒了,不過一直隱在暗處,沒叫兩個兒子發現。


    達哈塔教導胤禔的過程他也大致看在了眼裏。


    這不對比不知道,一對比,胤礽的腦瓜子確實是比胤禔的好用了不止一點點。


    胤禔還埋怨他這個阿瑪沒立長子為太子,就這腦瓜子,就算被立為了太子那也坐不長久。


    康熙又待了一會兒,看倆兒子吃得香甜,他肚子也有些餓,於是帶著人迴了暖閣。


    殊不知,他這一舉動,梁九功等人都快感凍哭了。


    康熙自己有大氅,有湯婆子,鞋也是鹿皮加絨的,從裏到外包裹得嚴實,他們那些做太監的哪能有這麽好的裝備。


    再說了,就是有,他們也不敢當著康熙的麵用啊。


    康熙在書房門外多看一分鍾,他們就得多受一分鍾的罪。


    下午,胤礽和胤禔一起上完騎射課,康熙定時定點來書房查驗兩人的課業。


    率先問的,是胤礽。


    對於康熙問的那些刁鑽的問題,胤礽一臉坦然,畢竟他從小到大都是這麽過來的,而且他有上輩子處理政務的經曆,那些都是他迴答康熙問題的知識儲備。


    而胤禔就不一樣了。


    他本來還慶幸胤礽排在他這個大哥前頭,能給他打個樣,然而聽完康熙和胤礽的對話之後,他的腦海裏就隻剩下了空白。


    老二他……他說的話是什麽意思?


    什麽叫“善師期於不陣,上將先於伐謀。未待幹戈,遽清金庭之浸……”?


    是在說上戰場的事兒?


    “韓非曾言:功當其事,事當其言,則賞;功不當其事,事不當其言,則誅,所以,兒子認為,用人不能隻看他如何說,更要看他如何做,言行合一乃……”


    胤礽侃侃而談,將自己的看法娓娓道來。


    胤禔腦門上逐漸有冷汗匯聚。


    他倒也不是完全聽不懂,但大多數時間,他都好像在聽天書?


    很快,康熙聽完了胤礽的作答,點點頭誇讚一句,


    “不錯。”


    隨即視線轉向胤禔。


    “胤禔。”


    胤禔打了個激靈,忙道,


    “兒子在。”


    “如何舉直錯諸枉?”


    胤禔:“善於用人者,則必善於成事…呃……”


    “選拔正直者,棄置邪曲者,能使邪曲者正直…”


    “夠了,朕在問你若王一地,如何選拔治世之才,不是讓你背書。”


    胤禔聽明白了,但他不怎麽會那些彎彎繞繞的講話方式,於是就用滿語迴答道,


    “聽從民意,百姓口中的好人,就是兒子想選拔的人。”


    康熙:“……”


    “若此人本性奸佞,隻是為了獲取民意刻意偽裝的呢?”


    “若是如此,時日久了他總會露出馬腳,激起民怨沸騰,那兒子把他殺掉以平民憤。”


    “他死了,誰來接替他的位置呢?”


    “兒子再選一個就是了,有了前車之鑒,兒子相信不會再有奸佞者冒頭。”


    康熙太陽穴突突地跳了幾下,聲音越發冰冷,


    “若是你委以重任的是奸詐之人,在他任職期間用他手中權利和金錢收買人心,最終威脅到你的地位,讓你投石忌器,你又該如何?”


    “兒子選的人出身平民,不會擁有太多家財,而且任職期間,兒子會讓其身邊的人對他進行監督。


    大清官製規定三年一任,那兒子就一年去民間聽一次民意,心術不正之人總歸會露出馬腳的。”


    康熙深吸了口氣,雖有些差強人意,但勉強過關。


    ‘有點腦子但不多,以後還是外出帶兵打仗靠譜一點。’


    胤礽聽著胤禔的迴答,在心底給胤禔打了個叉。


    ‘糊弄人的方法何止千萬種,上有所好下必附之,若手底下隻一人,還可以用這樣的方法規避奸佞,十人呢?百人呢?大清疆域遼闊,官吏數萬,若人人都是這樣的考核方式,累死你你也考核不過來。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還是軍營那地方適合老大你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擺爛後康熙聽到了我的心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止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止息並收藏清穿:擺爛後康熙聽到了我的心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