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賑災(二)
清穿:擺爛後康熙聽到了我的心聲 作者:止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為一縣之長,鄭黎自然在幾日前就收到了京城派遣欽差,前來賑災的消息,隻是他沒想到這欽差竟然來的這般快。
按照他的推算,即便走水路,從京城到崤地最少也要花上十多天的時間。
可現下是凜冬,很多地方的水路都已經結冰,並不好走。
若是走陸路,即便京城周邊沒有下雪,那走到豫州腹地也會異常泥濘,鄭黎怎麽也想不通,這欽差大人是怎麽做到來的這麽快的。
胤礽身披大氅,騎馬隱在隊伍中間,瞧見鄭黎之後,冷肅的神色略微柔和了些。
若是追根究底,這鄭黎自然算不上什麽清白廉潔的縣官。
可他在大災來臨之後,並沒有趁著災情大肆斂財草菅人命,反而將縣衙的存糧全都拿出來救助災民了,從這點上來看,鄭黎比其餘幾個縣令,乃至豫州的巡撫、總督都要稱職。
胤礽淡聲道,
“起來吧,帶路去縣衙。”
鄭黎低眉順眼的起身,甚至都不敢看一眼胤礽的樣貌,轉身帶著隊伍往城中走去。
不出意外的話,這崤地將是他要待上幾個月的地方。
邊走,胤礽邊查看著周邊的情況。
城外的流民都被門口的軍隊攔截了下來。
縣城裏頭的情況並不比城外好多少,甚至因為建築密集,屋舍倒塌之時都是一片帶累一片。
其間偶有百姓窩在角落裏,撿取腐朽的房梁木門,劈開燒火取暖。
觀其麵貌衣著,倒是比城外的流民強上不知道多少倍。
瞧見賑災隊伍,這些人也逐漸騷動起來,但鄭黎一個眼神過去,就沒人敢上前了。
抵達的第一日,胤礽就叫人在城門口搭起了粥棚。
為了避免出現城中富戶也去排隊搶粥喝,胤礽叫人把糠皮磨碎了,加在粥裏頭。
而後,便是親自收拾了幾個為富不仁的員外郎。
胤礽做不到誅九族夷三族這麽狠,但抄家流放還是做得到的。
從這幾家當中抄出的錢糧起碼價值二十多萬兩。
胤禔瞧了都覺得大開眼界。
期間有個姓陳員外郎,口中張狂威脅胤礽,還大言不慚地說,要讓他女婿滅了胤礽全家。
胤礽都氣笑了。
到底是誰給他的膽子,竟敢當眾威脅一國儲君?
既然他上趕著想夷三族,胤礽也不介意讓他得償所願。
問清了陳員外的女婿是誰之後,胤礽恍然。
原來這陳員外的女兒,豫州巡撫之子的寵妾。
怪不得說話這麽硬氣。
不過他怕是要失望了。
豫州巡撫如今都自身難保,更遑論他那個不知道是不是紈絝的兒子了。
胤礽麵無表情地吩咐士兵們,將陳員外以及他的家人、族人都拉到了城外頭。
彼時陳員外才知道害怕,連連求饒。
可胤礽不為所動,硬是當著城外幾千個流民的麵,砍了陳員外一家子的頭顱。
這下不僅威懾住了城外的流民,也叫鄭黎看得心驚膽戰的。
生怕胤礽心頭火起,衝動之下把他的腦袋也一並摘了去
幸好直至夜幕降臨,他都未從這位年輕的欽差大人口中,聽聞他下令將自己抓起來。
鄭黎心中湧起一股死裏逃生後的輕鬆。
翌日,胤礽叫鄭黎在縣衙以及城門口貼上告示,征收百姓重建縣城。
征收壯丁每日管兩餐,工錢五文。
征收婦女為勞工做飯、清理垃圾,每日管一餐,工錢三文。
凡偷奸耍滑投機取巧者,一旦發現,直接逐出,概不錄用。
此告示一出,城內城外百姓皆沸騰了起來。
康熙早年間治災就已經用過以工代賑的法子,所以胤礽如今再用,倒是沒多少百姓質疑,反而奔走相告。
與此同時,胤礽還叫隨行的太醫在城門口單獨搭了棚子,給感染風寒的百姓看診開藥。
在施完粥後,叫人單獨空出兩口大鍋,熬煮薑湯提供給災民。
為了防止流民盡皆匯聚到崤地,胤礽叫索額圖帶上三分之一軍隊去往辛安,戶部右侍郎魏樟帶上三分之一的軍隊去往鄰保。
至於胤禔,胤礽則把他留在了自己身邊。
胤禔的腦迴路雖然直了些,但武力確實出眾。
有他護佑在身邊,胤礽還能安心不少。
索額圖和魏樟到了地方之後,先將無所作為的縣官當街問斬。
而後將胤礽張貼的告示原樣複刻一遍。
動員災民行動起來,讓他們看到希望,即便天空中依舊紛紛揚揚飄著雪花,因饑寒交迫而喪生的災民數量也大幅減少了下來。
災情在短時間內便得到了有效的控製。
然而,修建房屋需要大量的建材,短期內太難湊齊。
若隻依靠從別處運送,那樣消耗的人力物力巨大不說,耗費的時間也太長了。
朝廷撥的那點賑災銀子根本支撐不住。
胤礽便想嚐試在縣城外頭建造磚窯。
好在出發之前,胤礽便征得了康熙的同意,要從三晉調集煤炭過來。
三晉之地早有燒煤炭取暖的傳統,隻不過燒煤炭要求通風,大多平民百姓意識不到這點。
很多人在燒了煤炭取暖後,因一氧化碳中毒,又沒人懂得救治之法。
一旦中毒,能活下來的幸運兒少之又少,也因此,燒煤炭取暖會中毒在底層百姓之中逐漸傳播開來。
除了工部、內務府的造辦處會用煤炭冶鐵和燒製玻璃之外,隻有少數貧苦非常的人才會使用煤炭取暖。
磚窯的建造並不難,賑災隊伍裏有工部的主事,在他的監製之下,不過幾日的功夫便將磚窯壘起來了。
此時從三晉調集的煤炭恰好也到了,於是崤地縣城外頭的磚窯,就如火如荼的運轉了起來。
至於木材等其他建材的缺口,胤礽也派人去知會魏樟,叫他派遣勞工去山上砍伐。
索額圖的辛安縣則建造了燒製瓦片的窯洞。
三地互相交換之下,建材的缺口大大減少。
縣城裏逐漸恢複生機之後,流落外地的災民也聽到了風聲,從外地趕迴了家鄉。
胤礽便將視線挪到了城外的村子裏頭。
城外百姓凍死的數量更多,一個村子,能安穩度過此次雪災的不過十之二三。
而房屋倒塌之後又幸存下來的百姓,大部分都成了流民。
畢竟在這樣極端寒冷的條件下,村子裏活著的人根本沒辦法互相幫忙建造房屋。
胤礽帶著兵丁以及征得的徭役,開始外出幫扶受災嚴重的村子。
諸多流民也未曾料到,自己坍塌的房屋,竟還能得以重建,一個個都喜極而泣。
按照他的推算,即便走水路,從京城到崤地最少也要花上十多天的時間。
可現下是凜冬,很多地方的水路都已經結冰,並不好走。
若是走陸路,即便京城周邊沒有下雪,那走到豫州腹地也會異常泥濘,鄭黎怎麽也想不通,這欽差大人是怎麽做到來的這麽快的。
胤礽身披大氅,騎馬隱在隊伍中間,瞧見鄭黎之後,冷肅的神色略微柔和了些。
若是追根究底,這鄭黎自然算不上什麽清白廉潔的縣官。
可他在大災來臨之後,並沒有趁著災情大肆斂財草菅人命,反而將縣衙的存糧全都拿出來救助災民了,從這點上來看,鄭黎比其餘幾個縣令,乃至豫州的巡撫、總督都要稱職。
胤礽淡聲道,
“起來吧,帶路去縣衙。”
鄭黎低眉順眼的起身,甚至都不敢看一眼胤礽的樣貌,轉身帶著隊伍往城中走去。
不出意外的話,這崤地將是他要待上幾個月的地方。
邊走,胤礽邊查看著周邊的情況。
城外的流民都被門口的軍隊攔截了下來。
縣城裏頭的情況並不比城外好多少,甚至因為建築密集,屋舍倒塌之時都是一片帶累一片。
其間偶有百姓窩在角落裏,撿取腐朽的房梁木門,劈開燒火取暖。
觀其麵貌衣著,倒是比城外的流民強上不知道多少倍。
瞧見賑災隊伍,這些人也逐漸騷動起來,但鄭黎一個眼神過去,就沒人敢上前了。
抵達的第一日,胤礽就叫人在城門口搭起了粥棚。
為了避免出現城中富戶也去排隊搶粥喝,胤礽叫人把糠皮磨碎了,加在粥裏頭。
而後,便是親自收拾了幾個為富不仁的員外郎。
胤礽做不到誅九族夷三族這麽狠,但抄家流放還是做得到的。
從這幾家當中抄出的錢糧起碼價值二十多萬兩。
胤禔瞧了都覺得大開眼界。
期間有個姓陳員外郎,口中張狂威脅胤礽,還大言不慚地說,要讓他女婿滅了胤礽全家。
胤礽都氣笑了。
到底是誰給他的膽子,竟敢當眾威脅一國儲君?
既然他上趕著想夷三族,胤礽也不介意讓他得償所願。
問清了陳員外的女婿是誰之後,胤礽恍然。
原來這陳員外的女兒,豫州巡撫之子的寵妾。
怪不得說話這麽硬氣。
不過他怕是要失望了。
豫州巡撫如今都自身難保,更遑論他那個不知道是不是紈絝的兒子了。
胤礽麵無表情地吩咐士兵們,將陳員外以及他的家人、族人都拉到了城外頭。
彼時陳員外才知道害怕,連連求饒。
可胤礽不為所動,硬是當著城外幾千個流民的麵,砍了陳員外一家子的頭顱。
這下不僅威懾住了城外的流民,也叫鄭黎看得心驚膽戰的。
生怕胤礽心頭火起,衝動之下把他的腦袋也一並摘了去
幸好直至夜幕降臨,他都未從這位年輕的欽差大人口中,聽聞他下令將自己抓起來。
鄭黎心中湧起一股死裏逃生後的輕鬆。
翌日,胤礽叫鄭黎在縣衙以及城門口貼上告示,征收百姓重建縣城。
征收壯丁每日管兩餐,工錢五文。
征收婦女為勞工做飯、清理垃圾,每日管一餐,工錢三文。
凡偷奸耍滑投機取巧者,一旦發現,直接逐出,概不錄用。
此告示一出,城內城外百姓皆沸騰了起來。
康熙早年間治災就已經用過以工代賑的法子,所以胤礽如今再用,倒是沒多少百姓質疑,反而奔走相告。
與此同時,胤礽還叫隨行的太醫在城門口單獨搭了棚子,給感染風寒的百姓看診開藥。
在施完粥後,叫人單獨空出兩口大鍋,熬煮薑湯提供給災民。
為了防止流民盡皆匯聚到崤地,胤礽叫索額圖帶上三分之一軍隊去往辛安,戶部右侍郎魏樟帶上三分之一的軍隊去往鄰保。
至於胤禔,胤礽則把他留在了自己身邊。
胤禔的腦迴路雖然直了些,但武力確實出眾。
有他護佑在身邊,胤礽還能安心不少。
索額圖和魏樟到了地方之後,先將無所作為的縣官當街問斬。
而後將胤礽張貼的告示原樣複刻一遍。
動員災民行動起來,讓他們看到希望,即便天空中依舊紛紛揚揚飄著雪花,因饑寒交迫而喪生的災民數量也大幅減少了下來。
災情在短時間內便得到了有效的控製。
然而,修建房屋需要大量的建材,短期內太難湊齊。
若隻依靠從別處運送,那樣消耗的人力物力巨大不說,耗費的時間也太長了。
朝廷撥的那點賑災銀子根本支撐不住。
胤礽便想嚐試在縣城外頭建造磚窯。
好在出發之前,胤礽便征得了康熙的同意,要從三晉調集煤炭過來。
三晉之地早有燒煤炭取暖的傳統,隻不過燒煤炭要求通風,大多平民百姓意識不到這點。
很多人在燒了煤炭取暖後,因一氧化碳中毒,又沒人懂得救治之法。
一旦中毒,能活下來的幸運兒少之又少,也因此,燒煤炭取暖會中毒在底層百姓之中逐漸傳播開來。
除了工部、內務府的造辦處會用煤炭冶鐵和燒製玻璃之外,隻有少數貧苦非常的人才會使用煤炭取暖。
磚窯的建造並不難,賑災隊伍裏有工部的主事,在他的監製之下,不過幾日的功夫便將磚窯壘起來了。
此時從三晉調集的煤炭恰好也到了,於是崤地縣城外頭的磚窯,就如火如荼的運轉了起來。
至於木材等其他建材的缺口,胤礽也派人去知會魏樟,叫他派遣勞工去山上砍伐。
索額圖的辛安縣則建造了燒製瓦片的窯洞。
三地互相交換之下,建材的缺口大大減少。
縣城裏逐漸恢複生機之後,流落外地的災民也聽到了風聲,從外地趕迴了家鄉。
胤礽便將視線挪到了城外的村子裏頭。
城外百姓凍死的數量更多,一個村子,能安穩度過此次雪災的不過十之二三。
而房屋倒塌之後又幸存下來的百姓,大部分都成了流民。
畢竟在這樣極端寒冷的條件下,村子裏活著的人根本沒辦法互相幫忙建造房屋。
胤礽帶著兵丁以及征得的徭役,開始外出幫扶受災嚴重的村子。
諸多流民也未曾料到,自己坍塌的房屋,竟還能得以重建,一個個都喜極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