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陳慶之來到黃梅村,上前叩響村門,一老者開門,見二陌生人風塵仆仆,便警惕問道:“請問二位何事?”
陳慶之施禮道:“老丈,在下來訪雷不常雷壯士,煩請通報。”
老丈見此書生有禮模樣,緩聲迴道:“原來是找雷村長,二位稍等,老農去去就迴。”
不久,老者領一壯漢前來。此人身高七尺,方臉黝黑,虎背熊腰,頭戴一頂黃鬥笠,上披一件舊麻衫,下穿短腳黑麻褲,足踏寬大皂麻鞋。
壯漢抱拳問道:“不知二位閣下尊姓大名?”
陳慶之一聽,就知此人雖外看粗悍,實懂書理,便如實道:“在下姓陳名慶之,自京城而來,受人委托,來找雷壯士。”
雷不常一聽從京城而來,京城他隻知國公爺,忙道;“二位先生請隨我到屋內一敘。”
於是眾人隨雷不常來到村裏頭一大屋,名曰杏花廳,寬敞明亮,分賓主坐下。陳慶之隨即解下腰牌,去除外殼,遞於雷不常。
雷不常一看,是熟悉的國公爺腰牌,急道:“二位是國公爺派遣而來?可有信函?”
陳慶之又將國公爺書信交之於他,等雷不常看完信後,便不加掩飾道:“雷村長,在下不識國公爺,隻識衛照臨小妹。我和小姐互稱兄妹。”
雷不常有些不解,他以為國公府出了大事,近十五年都沒聯係,但書信中卻寥寥數語寫到,今後一切聽從孫女衛照臨安排,慶之統領訓練事宜。
陳慶之見雷不常迷惑,便釋疑道:“現國公府處境維艱,小姐主持府事,我等皆為小姐所遣。小姐文韜武略,深謀遠慮,非一般人,男子也比不過。以後你就知道了。”
雷不常聽完後,略思沉聲道:“好,這腰牌和筆跡均是國公所有,雷某相信,請先生示之。”
陳慶之溫文爾雅笑道:“不急,還請雷兄將村中情況告知於我,另外速派人到顯州找一袁家鞋鋪,其婿名喚劉疾憂,字子器,是小姐先生,也是我的師兄,讓他前來與我等相會。”
雷不常爽朗道:“好,雷某這就安排。先生一路舟車勞頓,我們邊吃邊聊。”
陳慶之也利落道:“好,以後雷兄和小弟攜手共進,辦好小姐所托之事,必將有所作為。”
席間,雷不常將村中情況作了簡要介紹。原來雷不常人稱“鐵手雷”,祖籍就在這兒,當年國公爺想為他們找一落腳地,他就想到了老家。於是他帶領一幫毛頭小夥來到此地。到這兒一看,由於常年戰亂,早已人煙絕無,唯留殘垣斷壁。這正合他意,於是帶領眾人就建起了這村落,種田和到周邊城鎮做些小買賣是他們的主要營生。這個村落其實叫大黃梅村,在西北靠近峙山腳下還建有一村落,叫小黃梅村,外人皆不知,主要用來訓練,同時若遇難事,可立即進山藏匿。
陳慶之聽後,心道不愧為軍中之人,心思周到,進退自如。於是就將衛照臨所寫作戰手冊與雷不常一覽,雷不常一看大驚,他根本沒想到一女子對作戰如此了解深刻,係統縝密。從此這黃梅村的人員訓練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再說劉疾憂在焦急地等待來信。五月下旬終於有人來找他,他打開信件一看,是數字密碼所寫,那肯定錯不了,信的內容很簡單,就是讓他到黃梅村與陳慶之匯合,主管錢財糧帛、通訊聯絡和教書育人。劉疾憂立即帶上妻兒告別嶽家,說是有人請他去當先生。他沒有隨來人直接到黃梅村,而是在一山之隔的安陽縣(今河北陽原縣)安頓好妻兒,以解後顧之憂才來到黃梅村,與陳慶之、雷不常二人匯合,隨後修書一封讓駱敖帶迴國公府,這已是五月底了。
四月春正濃,垂柳拂薄衫。這日,衛照臨無事又來到懷文鐵匠鋪。現在衛照臨知道這懷文鐵匠鋪有五人,父子二人和三個徒弟。綦毋懷文一看小姐來了,就知有事,趕緊請至院內。他也從聶管家和國公爺口中得到一些信息,國公府內現在是小姐在當家,且小姐才智過人。
衛照臨沒有空言虛語,直接道:“懷文師傅,一是麻煩你給我打一把匕首,二是我從古書中得到了一些煉鐵及製鋼之法,不知對你有沒有幫助。”於是將幾張紙給了懷文師傅。
第一張紙上畫的就是就是一把三棱刺匕首,第二張紙上畫的是一把連發小弩,在前世,除了匕首,弩是在特種作戰中使用的另一種冷兵器,不過那是用合金或碳纖維做的,非常輕巧,攜帶方便,近距離殺傷力大。
另外幾張紙上也隻寫了幾條。一是煉鐵之改進法,在煉時鐵礦石之中加入一定比例灰石,比例不知,須試驗獲得。二是生鐵煉法,以露天石炭為燃料,高溫可至上述礦石混合物成生鐵。三是灌鋼之改進,原操作不變,同時加入一定比例廢鋼,加熱時從上部不斷向混合物中鼓風。比例不知,須試驗獲得。四是坩堝煉鋼法。第一步用石墨、砂子、高粘土、焦油等耐熱粘性物質製成坩堝,可耐高溫。焦油就是煉製焦炭煙囪內粘性物,也可尋找其它粘性阻燃物替代。第二步將熟鐵和一定比例的木碳塊和竹葉,置於坩堝之中全部封閉包住煉製,用木炭或石炭為燃料均可。兩個時辰後冷卻,敲碎坩堝,去除雜物,可得鋼錠。混合比例不知,須試驗獲得。時辰也須在實操中進一步確定。五附坩堝煉鋼法圖紙,也需在實操中改進。
綦毋懷文看完這些圖紙及製法,心中大為震驚,無法言表。他才知聶管家對他說的話,這國公府小姐非比尋常,洞天識地,才智近妖,日後國公府必將重振雄風,恢複榮光,現在小姐當家,一切以小姐之事為重。先前他真是小看了這位弱弱的女子了。他更驚訝於先前弱智的小姐退婚後怎麽就變成了聰明絕頂的國公府當家人了呢?這國公府的秘密不少呀。不過這都不是他最關心的事,他最感興趣的事就是鋼鐵冶煉和器具製作。
話說綦毋懷文看完圖紙後,就覺得這匕首和現在的不同,看過連弩後更是大驚,道:“小姐,這弩是逾製武器,民間不可製作和擁有,鄙人不會製弩,弩是用木製的,隻會造弩箭。”
衛照臨連忙安撫道:“懷文師傅不必驚慌,我現在並不是要你在京城製弩及弩箭,隻是以後或許用得上,你先琢磨,但不可外泄。”
懷文師傅心情稍安,點點頭道:“好,不過小姐也懂冶煉之道?”
衛照臨搖搖頭道:“懷文師傅,我不知。我剛才說了這是在一古書中找到的,特送與你參考。”
綦毋懷文謙遜道:“小姐所寫之法,鄙人有些明白,有些不懂。隻是在京城之中不好試驗。”
衛照臨笑道:“懷文師傅,不必著急,很快你就有地方,大展身手。”
其實衛照臨哪知道煉鐵,她絞盡腦汁才想起一些化學反應。古代熟鐵易得,含碳量較低,主要木炭溫度達不到,而生鐵難得,含碳量較高,還是這個道理。而石炭,也就是煤炭的燃燒溫度就高了,即使在現有條件下,隻要助以鼓風技術,就能煉成生鐵。
而要煉成好的鋼則需要控製含碳量在二者之間,她記得大概是1.5%左右,灌鋼法就是將兩種不同含碳量的鐵一起熔化,平衡含碳量就能煉成鋼材,現在還在用。這第一種加灰石主要是為了脫硫,硫化物會使鋼鐵變脆。第二種大家都知道,高溫時鐵礦石直接生成高碳生鐵。第三種加廢鋼還是平衡碳含量,鼓風是為了加速碳與空氣中的氧發生反應,生產二氧化碳,從而降低碳含量。第四種坩堝煉鋼她卻是知道的,主要是因為世界聞名的大馬士革刀,前世她被上麵漂亮的花紋及銳利程度所吸引,還特意翻看了一些資料,才知此刀用材可能是用坩堝之法煉出來的。
至於懷文師傅能不能煉成如此高品質的鋼材和製出漂亮的刀具她就不知道了。現在什麽碳元素、氧元素、硫元素、鐵元素、灰石及竹葉主要成分,以及各元素之間發生的化學反應沒法對人講呀,人家還以為是神經病說天書呢,反而引人反感,所以衛照臨也不想多作解釋了。就看懷文師傅的悟性了。
正所謂:世事艱辛不忘誌,雲開日出終有時。
陳慶之施禮道:“老丈,在下來訪雷不常雷壯士,煩請通報。”
老丈見此書生有禮模樣,緩聲迴道:“原來是找雷村長,二位稍等,老農去去就迴。”
不久,老者領一壯漢前來。此人身高七尺,方臉黝黑,虎背熊腰,頭戴一頂黃鬥笠,上披一件舊麻衫,下穿短腳黑麻褲,足踏寬大皂麻鞋。
壯漢抱拳問道:“不知二位閣下尊姓大名?”
陳慶之一聽,就知此人雖外看粗悍,實懂書理,便如實道:“在下姓陳名慶之,自京城而來,受人委托,來找雷壯士。”
雷不常一聽從京城而來,京城他隻知國公爺,忙道;“二位先生請隨我到屋內一敘。”
於是眾人隨雷不常來到村裏頭一大屋,名曰杏花廳,寬敞明亮,分賓主坐下。陳慶之隨即解下腰牌,去除外殼,遞於雷不常。
雷不常一看,是熟悉的國公爺腰牌,急道:“二位是國公爺派遣而來?可有信函?”
陳慶之又將國公爺書信交之於他,等雷不常看完信後,便不加掩飾道:“雷村長,在下不識國公爺,隻識衛照臨小妹。我和小姐互稱兄妹。”
雷不常有些不解,他以為國公府出了大事,近十五年都沒聯係,但書信中卻寥寥數語寫到,今後一切聽從孫女衛照臨安排,慶之統領訓練事宜。
陳慶之見雷不常迷惑,便釋疑道:“現國公府處境維艱,小姐主持府事,我等皆為小姐所遣。小姐文韜武略,深謀遠慮,非一般人,男子也比不過。以後你就知道了。”
雷不常聽完後,略思沉聲道:“好,這腰牌和筆跡均是國公所有,雷某相信,請先生示之。”
陳慶之溫文爾雅笑道:“不急,還請雷兄將村中情況告知於我,另外速派人到顯州找一袁家鞋鋪,其婿名喚劉疾憂,字子器,是小姐先生,也是我的師兄,讓他前來與我等相會。”
雷不常爽朗道:“好,雷某這就安排。先生一路舟車勞頓,我們邊吃邊聊。”
陳慶之也利落道:“好,以後雷兄和小弟攜手共進,辦好小姐所托之事,必將有所作為。”
席間,雷不常將村中情況作了簡要介紹。原來雷不常人稱“鐵手雷”,祖籍就在這兒,當年國公爺想為他們找一落腳地,他就想到了老家。於是他帶領一幫毛頭小夥來到此地。到這兒一看,由於常年戰亂,早已人煙絕無,唯留殘垣斷壁。這正合他意,於是帶領眾人就建起了這村落,種田和到周邊城鎮做些小買賣是他們的主要營生。這個村落其實叫大黃梅村,在西北靠近峙山腳下還建有一村落,叫小黃梅村,外人皆不知,主要用來訓練,同時若遇難事,可立即進山藏匿。
陳慶之聽後,心道不愧為軍中之人,心思周到,進退自如。於是就將衛照臨所寫作戰手冊與雷不常一覽,雷不常一看大驚,他根本沒想到一女子對作戰如此了解深刻,係統縝密。從此這黃梅村的人員訓練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再說劉疾憂在焦急地等待來信。五月下旬終於有人來找他,他打開信件一看,是數字密碼所寫,那肯定錯不了,信的內容很簡單,就是讓他到黃梅村與陳慶之匯合,主管錢財糧帛、通訊聯絡和教書育人。劉疾憂立即帶上妻兒告別嶽家,說是有人請他去當先生。他沒有隨來人直接到黃梅村,而是在一山之隔的安陽縣(今河北陽原縣)安頓好妻兒,以解後顧之憂才來到黃梅村,與陳慶之、雷不常二人匯合,隨後修書一封讓駱敖帶迴國公府,這已是五月底了。
四月春正濃,垂柳拂薄衫。這日,衛照臨無事又來到懷文鐵匠鋪。現在衛照臨知道這懷文鐵匠鋪有五人,父子二人和三個徒弟。綦毋懷文一看小姐來了,就知有事,趕緊請至院內。他也從聶管家和國公爺口中得到一些信息,國公府內現在是小姐在當家,且小姐才智過人。
衛照臨沒有空言虛語,直接道:“懷文師傅,一是麻煩你給我打一把匕首,二是我從古書中得到了一些煉鐵及製鋼之法,不知對你有沒有幫助。”於是將幾張紙給了懷文師傅。
第一張紙上畫的就是就是一把三棱刺匕首,第二張紙上畫的是一把連發小弩,在前世,除了匕首,弩是在特種作戰中使用的另一種冷兵器,不過那是用合金或碳纖維做的,非常輕巧,攜帶方便,近距離殺傷力大。
另外幾張紙上也隻寫了幾條。一是煉鐵之改進法,在煉時鐵礦石之中加入一定比例灰石,比例不知,須試驗獲得。二是生鐵煉法,以露天石炭為燃料,高溫可至上述礦石混合物成生鐵。三是灌鋼之改進,原操作不變,同時加入一定比例廢鋼,加熱時從上部不斷向混合物中鼓風。比例不知,須試驗獲得。四是坩堝煉鋼法。第一步用石墨、砂子、高粘土、焦油等耐熱粘性物質製成坩堝,可耐高溫。焦油就是煉製焦炭煙囪內粘性物,也可尋找其它粘性阻燃物替代。第二步將熟鐵和一定比例的木碳塊和竹葉,置於坩堝之中全部封閉包住煉製,用木炭或石炭為燃料均可。兩個時辰後冷卻,敲碎坩堝,去除雜物,可得鋼錠。混合比例不知,須試驗獲得。時辰也須在實操中進一步確定。五附坩堝煉鋼法圖紙,也需在實操中改進。
綦毋懷文看完這些圖紙及製法,心中大為震驚,無法言表。他才知聶管家對他說的話,這國公府小姐非比尋常,洞天識地,才智近妖,日後國公府必將重振雄風,恢複榮光,現在小姐當家,一切以小姐之事為重。先前他真是小看了這位弱弱的女子了。他更驚訝於先前弱智的小姐退婚後怎麽就變成了聰明絕頂的國公府當家人了呢?這國公府的秘密不少呀。不過這都不是他最關心的事,他最感興趣的事就是鋼鐵冶煉和器具製作。
話說綦毋懷文看完圖紙後,就覺得這匕首和現在的不同,看過連弩後更是大驚,道:“小姐,這弩是逾製武器,民間不可製作和擁有,鄙人不會製弩,弩是用木製的,隻會造弩箭。”
衛照臨連忙安撫道:“懷文師傅不必驚慌,我現在並不是要你在京城製弩及弩箭,隻是以後或許用得上,你先琢磨,但不可外泄。”
懷文師傅心情稍安,點點頭道:“好,不過小姐也懂冶煉之道?”
衛照臨搖搖頭道:“懷文師傅,我不知。我剛才說了這是在一古書中找到的,特送與你參考。”
綦毋懷文謙遜道:“小姐所寫之法,鄙人有些明白,有些不懂。隻是在京城之中不好試驗。”
衛照臨笑道:“懷文師傅,不必著急,很快你就有地方,大展身手。”
其實衛照臨哪知道煉鐵,她絞盡腦汁才想起一些化學反應。古代熟鐵易得,含碳量較低,主要木炭溫度達不到,而生鐵難得,含碳量較高,還是這個道理。而石炭,也就是煤炭的燃燒溫度就高了,即使在現有條件下,隻要助以鼓風技術,就能煉成生鐵。
而要煉成好的鋼則需要控製含碳量在二者之間,她記得大概是1.5%左右,灌鋼法就是將兩種不同含碳量的鐵一起熔化,平衡含碳量就能煉成鋼材,現在還在用。這第一種加灰石主要是為了脫硫,硫化物會使鋼鐵變脆。第二種大家都知道,高溫時鐵礦石直接生成高碳生鐵。第三種加廢鋼還是平衡碳含量,鼓風是為了加速碳與空氣中的氧發生反應,生產二氧化碳,從而降低碳含量。第四種坩堝煉鋼她卻是知道的,主要是因為世界聞名的大馬士革刀,前世她被上麵漂亮的花紋及銳利程度所吸引,還特意翻看了一些資料,才知此刀用材可能是用坩堝之法煉出來的。
至於懷文師傅能不能煉成如此高品質的鋼材和製出漂亮的刀具她就不知道了。現在什麽碳元素、氧元素、硫元素、鐵元素、灰石及竹葉主要成分,以及各元素之間發生的化學反應沒法對人講呀,人家還以為是神經病說天書呢,反而引人反感,所以衛照臨也不想多作解釋了。就看懷文師傅的悟性了。
正所謂:世事艱辛不忘誌,雲開日出終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