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華老看完望江樓登樓閣中的兩首詩後,不再作勢,揮毫潑墨就寫下了這首詞。


    漁家傲 元夕


    玉龍攪戰九天頭,瓊鱗落平千山溝,滿月銜江天地遊。魚龍吼,萬家燈火起高樓。


    三橋照影共月圓,六街邊燈不夜天,彩衣步搖動人間。人不寐,千裏相思同月醉。


    二位大儒看過後,略思驚道:“好好,終於等到了。先生大才呀。首勢兀突起,中含元夕景,終落人間情。勢景情俱佳,當屬魁首。敢問先生尊姓大名?”


    華老老神在在,氣宇謙遜道:“老夫一閑人,不足道,不足道。”


    馮鵬程又問道:“老先生家住何方?”


    華老仍似世外高人道:“陋室一間,不足道,不足道。”三人有點悶,這老先生文采斐然,怎麽說話就知道不足道這三個字。


    還是鄔掌櫃有眼力勁,趕緊拿出三錠金子笑道:“老先生,這是第一名酬金,請笑納。”


    華老兩眼頓開,內心驚顫,麵卻坦然道:“那老夫就不客氣了。”於是接過金子籠入袖中道:“感謝望江樓,天近子時,老夫困意襲來,待來日再赴望江樓。告辭。”於是華老向廳外走去,到廳門時,突然駐足大聲朗道:“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哈哈……”豪氣衝天,然後直奔樓下。


    此兩句一出,震驚三人,呆若木雞,無言相視。周山長迴神過味,大喜道:“好好,雖未遇那位小姐,但前得俊詞,後得豪句,不虧不虧,今晚算是有交代了。”


    華老走出望江樓,被寒風一吹不禁打了個寒顫,原來身上竟然汗濕一遍。他現在可是身攜巨款呀,心裏有點慌。從沿河街上到平安橋向中直道行去,華老看到衛照臨三位站在另一橋頭等著他呢。他來到橋頭,對三人點點頭沒有停步,繼續前行,三轉九彎從禦河道、武禁道、平安道迴到國公府,而衛照臨三位不近不遠地跟在華老後邊也迴到國公府。四人一碰麵,不禁都相視哈哈大笑,然後四人一路笑談來到閑老齋,國公爺三老正等著他們呢。


    華老神氣十足把整個經過都講了一遍,眾人不禁都大笑起來。國公爺老臉花開,大笑道:“照臨有辦法,腦子靈活,就按她講的分金子。真是沒想到寫個詩文不僅能免費吃茶吃飯,還能賺錢兩,爺爺也是長見識了。”


    衛照臨不以為意,笑道:“聶伯,這金子方便攜帶,就給我吧,我有用處。這樣吧,每人到你那兒領三千錢。”


    聶管家出言建議道:“小姐,三千錢重量不少,先給每人五百錢,若要用就在老奴那兒支取,各位可行?”眾人都點頭同意,今夜豐收滿滿。


    書迴望江樓。周山長三人等華老走後,急忙來到二樓一包廂。包廂內,炭火正旺,貞道帝端坐正中,陳邦和毛福生分列兩旁。貞道帝見周山長二人進來,溫聲問道:“周山長、馮祭酒,怎麽樣?”


    周山長麵如止水,平靜如常道:“迴陛下,那位女子沒來,不過幸得一佳作,請陛下觀閱。”


    貞道帝接過詩篇,看過後龍顏大悅,傲朗道:“好,‘玉龍攪戰九天頭,瓊鱗落平千山溝,滿月銜江天地遊,’開篇氣勢畢露,豪情頓起。‘魚龍吼,萬家燈火起高樓,’寫我平安城元夕宏大盛景。而下闕寫我平安城元夕夜細景,最後落腳人間煙火,親朋相思。整詞情景交織,剛柔相濟。好,魁首實至名歸。”


    馮祭酒興奮大聲道:“陛下,那先生出樓之時,更是吟出兩句亙貫古今的詩句,然後仰天長笑揚長而去,令微臣等驚詫呆立。”


    貞道帝麵色微怔,隨即說道:“哦,馮愛卿說來聽聽。”


    馮祭酒大聲道:“是,陛下。這兩句詩是: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


    貞道帝一聽,心掀巨浪,頓起複吟道:“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多大的口氣呀,此人蟄伏山野,胸藏千壑,假以時日,必將一飛衝天。人呢?”


    周山長古井無波,緩緩道:“迴陛下,作詞者為一五十多歲的外地口音老先生,老朽問他姓名府邸,他隻說一閑人一陋室,不足道,時近子夜,困意漸起便走了。但他說來日再赴望江樓。”


    貞道帝不無遺憾歎道:“真是高手在民間呀。我大周藏龍臥虎呀。今日若那女子也來了,一老一少,一男一女,比詩鬥詞,那場麵肯定精彩無比。可惜了。”


    眾人皆沉默。陳邦總感覺怪怪的,一個行遊到此的老者對京城如此熟悉?好像哪裏出了錯,但又說不上來。


    自元夕後,衛照臨難得一段時間消停。陳慶之和劉先生的出走也使她安心不少,但心中還是惦記著他們旅途是否順利。前段時間光顧著作詩賦詞,腦細胞都死了不少,再寫就要吐了,一定不能寫了,還有好多正事要幹。衛照臨把事情捋了捋,還真有事情,當局者迷呀。你說打了外科手術器械,把人劃開口子後怎麽辦?得用針線縫呐。還有羊皮薄手套、口罩、白大褂、紗布繃帶等都還沒做呢。另外府中還要弄間手術室,以備不需。真是忙中出錯,差點誤了大事。


    於是這天在功道堂衛照臨把聶管家叫了過來。衛照臨笑著道:“聶伯,近些日子有些事情還要麻煩你去辦,但都不是什麽大事。”


    聶管家躬身道:“小姐客氣,吩咐老奴去辦就行了。”


    衛照臨直接吩咐道:“第一,把武寧院內原來的寢室和書房打通,雜物全部搬除,牆麵重新粉刷。第二,我這裏把圖紙給你,打一些器具,其中這針要找手巧熟練匠人。第三,給我找些桑樹皮來,每塊長度為十寸左右。第四,製鹽、製酒之人要加緊培訓,同時做好外出準備。第五,問一下懷文師傅我的刀具打得怎樣了。”


    聶管家接過圖紙一看,有製作長條桌的,有製作擔架的,這他一看就都明白,隻是這針有點奇怪,不僅比普通的粗長,而且是彎的,長度不同要四根;這麽薄的羊皮手套不好做呀。還有桑樹皮不知小姐要幹啥。不過他都習慣了,照辦就是了。


    東風送春雪,人間二月天。手術器械已打好,手術室也建成了,取名素衣閣。但是用竹篾製作的鑷子太軟,也太滑,於是又叫聶管家到鐵匠鋪在鑷子的兩柄上鑲上鋼皮,靠內側要刻一些豎槽,增加摩擦力,確保有一定的強度。


    桑皮線製作很簡單,就是先剝去外皮得到內層,再從內層上撕下較粗的筋紋線,然後再用外皮包住筋紋線來迴抽七八十來次,讓線潤白如絲,桑皮線就製作好了。最後將桑皮線放入瓷瓶中,倒入白酒浸泡著,塞緊瓶塞就行了。要用時,用鑷子夾出,可在水蒸汽上薰兩下,桑皮線就會變軟。實在條件不允許,多吹幾口熱氣也行。這桑皮線衛照臨親自做了兩次,讓白檀在邊上觀習,然後都是白檀的事了,她手有勁。


    衛照臨之所以選用桑皮線有三個方麵的原因。一是桑皮線製作簡單,材料易得,羊腸線太難製作,且不好保存,韌性還沒桑皮線好,對醫者縫合技術要求也高。二是桑皮線縫合後不用拆線,因為桑皮線可以被人體吸收,省去很多麻煩。三是桑皮線還有藥性平和、清熱解毒、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至於製作紗布、繃帶、白大褂和口罩都交給王嬤嬤了。


    正所謂:詩詞豪情衝天起,醫者仁心救蒼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月照關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邪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邪老並收藏明月照關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