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一日,聶管家親自來到愛淑院學習製鹽之法。當初他看到雪鹽之時,大為震驚,得知是小姐所製更是無法想象。衛照臨等幾人親自教聶管家製鹽步驟後,就沒有再管此事。


    這一日清晨衛照臨在小花園打完拳後,突抬頭西北望,一座高樓入眼中,說是高樓也就三層,但在這個時代絕對算是高層建築。這樓她以前也看過,也沒在意,但今日就覺得這樓古怪。按道理這高樓在京城繁華之地應是吸金之所,夜舞笙歌才對呀,怎麽就這麽冷清,晚間偶爾也隻看到點點燭火。衛照臨就是覺得這樓怪。


    而又一日清晨,國公爺想這孫女自大病後脫胎換骨,改三餐,喝開水,讀書識字,還製出了雪鹽,就想看看這孫女整天到底幹些啥。這不就散步來到愛淑院。


    王嬤嬤一看國公爺來了,忙迎上前道:“國公爺早。”


    國公爺精神矍鑠,抬眉問道:“王嬤嬤早,小姐呢?”


    王嬤嬤神色爽落,眯眼笑道:“小姐在小花園鍛煉呢。”


    國公爺聞言點頭,溫聲道:“王嬤嬤,你去忙吧,我去看看簡簡。”隨即走進靜嫻園,一看,衛照臨正在亭中轉磨呢。


    隻見衛照臨雙手掄圓緩慢轉圈,腳步也是慢動。國公爺看了一會兒,就是雙手來迴緩慢掄圓,並無特別之處。


    衛照臨一看爺爺來了趕緊停下,來到國公爺麵前,歡顏道:“爺爺,你怎麽來了?”


    國公爺也麵露喜色,爽朗道:“簡簡,沒啥事,爺爺就是想看看你。爺爺看你這雙手不停轉圈,像磨磨似的,是在打拳?”


    衛照臨一聽,哈哈一笑道:“爺爺,孫女哪知道怎麽打拳呀。你知道孫女身體瘦弱,四肢無力,我就琢磨著能不能慢慢活動,既不累,還能練身體。孫女就每日這樣練著圈圈了。”她能說這是太極拳嗎?太極拳什麽時候才有了呀。


    國公爺聞言,點頭稱道:“簡簡,你身子弱,這輕慢的活動適合你。那你好好練,爺爺走了。”


    衛照臨一看爺爺要走,卻扯住其衣袖,笑麵道:“爺爺,你先別急著走,孫女有一事相問。”


    國公爺道看著孫女抓著自己的衣袖的手,不解問道:“何事?”


    衛照臨忽閃著大眼睛,嬌嗲問道:“你能不能給我講講西北麵那座樓?”


    國公爺抬眼望去,些許一怔,似在迴憶道:“那座樓?爺爺記起來了。這樓原先叫高滿樓,在望江樓未建之前是京城第一酒樓,我和你曾祖,還有你父母都去吃過,真是日進鬥金,奢華無比,當然也奇貴無右。可就在你兄妹倆出生那年不久,這酒樓就停開了,好像經營糧食成了糧鋪了,至於個中原因沒人知道。”


    衛照臨卻抓住一句話,那就是這酒樓是她出生那年停開變成糧鋪的,心中疑雲頓起。


    國公爺見孫女臉色頓變,不再小女嬌,忙問道:“簡簡,有何不妥?”


    衛照臨迴過神來,忙笑道:“沒什麽,孫女聽爺爺這麽一說,就覺得這樓有點可惜了。爺爺你忙去吧。”


    國公爺看了眼孫女,又看了眼那高樓,轉身離去。


    但這樓就像一座山壓在衛照臨心中。要不說這軍人的敏銳度就是高啊。在平常人眼裏的一座樓除了高點,也沒什麽特別之處,但在受過特殊訓練的軍人眼裏那就是絕佳的觀察哨呀。衛照臨估計這座高樓能將國公府及其他豪門院落盡收眼底。


    兩個多月過去了,身體逐漸有力,衛照臨開始練字了。在晚間,她避開兩小丫環,在房中將《形意拳學》、《八卦拳學》、《太極拳學》和《拳意述真》默寫下來,這四部書在前世她打小就熟記,不說倒背如流吧,也是滾瓜爛熟,但最好的記性也抵不過爛筆頭。她真怕自己有朝一日忘了,所以趕緊默寫下來為安。


    在閑月齋讀書練字時,衛照臨也不走尋常路,要求馬步讀書寫字。讀書時書不著桌,前臂豎起持書,大臂與桌麵平行;寫字時握筆懸提,整個胳膊與桌麵平行。這白檀沒啥困難,白蘇可受不了,衛照臨對她也沒勉強就隨她去了。自己剛開始練時一刻鍾都堅持不了,但她牙關緊咬,到現在馬步讀書寫字能堅持半個時辰,可以說腿部力量大增,個頭也匆匆地往上竄,顯示出三要素的作用。當然兩個小丫環也長高了不少。


    天色蒙蒙,大雪紛飛,給山巒、田野、道路、屋頂及院落披上了一層白色素裝,瞬間就能引起文人墨客的騷情。但冬天在那個時代卻是人間最不願意過的季節,度年關呀。有多少人因為嚴寒冰凍而喪命,有多少人因為路塞不達而不歸,又有多少人因為缺衣少食而易子。但世界上大多數民族都是這樣熬了過來,度過各種艱難困苦,生生不息,代代相續,綿延至今。


    年關在即。衛照臨頭戴鑲邊兔帽,內穿狐皮夾襖,外披素花複襦,足踏牛皮小靴來到學堂。學堂內炭火很旺。白蘇幫衛照臨脫下複襦和帽子,隨即上課。


    半個時辰過去,劉先生起身望著對麵的三位弟子,一絲不苟說道:“這年關將至,休學在即,你們也跟為師學了四個多月了,雖然隻教你們三人識字寫字,與那些書香弟子不能相比,但為師想知道你們到底學了多少,有沒有寫封簡信或敘事的能力。這樣吧,小姐,你看那院內梅花綻放,就以梅花敘事說上幾句。”他哪裏敢叫衛照臨吟詩作詞呀。


    衛照臨一愣,這是期末考試了?是檢驗學生學習和老師教學成果的時候?古今師生皆相同。衛照臨走到窗前,看著園中梅花,籬落疏疏,雪舞漫天。這梅花詞毛爺爺寫得最好,梅花詩林逋寫得最好。她記得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但後麵六句卻不記得了。可這兩句也應不了現在的景啦,別抄出笑話,小池裏的水都凍成冰了,大雪紛飛哪來的月亮。要不湊一首?


    在前世,衛照臨也刷視頻,經常看到“此聯至今無雅對,上聯是什麽,下聯你敢挑戰”的文章或視頻,也有要求完成詩詞填寫的作品,閑來無事,就對楹聯,填詩詞有了興趣,權當娛樂,卻也積累了一定的古文及詩詞基礎。


    衛照臨於是躬身作揖,波瀾無驚道:“那學生恭敬不如從命,作詩一首,還請先生斧正。”


    劉先生也有點驚訝,這學生雖學時不多,卻言語謙遜,甚合人心,還要作詩,他有些期待,便溫聲笑道:“好,先生洗耳恭聽。”


    衛照臨不作矯情,便吟了下麵這首詩。


    正所謂:教授自古皆一樣,學生終是難逃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月照關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邪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邪老並收藏明月照關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