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牛奶買迴來了,白蘇就把小姐叫到了食美房。衛照臨讓王嬤嬤切幾塊生薑和橘子皮放在陶罐內,加水先煮一會兒,待到水變成淺黃色將牛奶倒進去,先用大火煮沸,然後小火煮一會就行了,時間不能太長。衛照臨先用勺子舀了點試了試,還行,腥味不是很重,可以接受。衛照臨先喝了一杯,然後叫其他三人也嚐嚐。三人一嚐都還覺得不錯。
喝完一杯牛奶,衛照臨感覺又迴到了從前。她不緊不慢、語氣平和道:“王嬤嬤,以後你多嚐試一下,看薑量多少以及哪種水果最適合去腥。然後向府內推廣,每個人早上都來一杯。這天熱就將剩餘鮮奶吊在水井中保鮮,但必須當天食完,不能過夜。另外從今天開始,每個人必須喝開水,不能喝生水。”
白蘇心急,心中不解,麵露疑惑,忙問:“小姐,為啥不能喝生水?”
衛照臨稍愣略思後道:“嗯?怎麽講呢,你看呐這水中有各種動物家禽在遊動,它們身上很髒,更可怕的是它們在水中拉便便,你說惡不惡心,髒不髒?井水也是一樣,隻是我們看不見。這些髒東西到人肚子裏就會使人生病。但這水一煮開,這些髒東西就會被開水燙死了,還能讓水中雜質沉下來。所以這開水能使我們少生病。”
衛照臨心想我能說這水中有細菌嗎?講了也沒人信呀,細菌看不見,你沒法證實它的存在呀。隻能胡編了,真是心累。
沒想到這三人都眼聚小姐,紛紛點了點頭道:“小姐說得有道理,以後都喝開水。”嗯?我的信任點有這麽高嗎?
衛照臨也不多想了,獨自來到後花園,就打起了太極十三式,一遍又一遍打了半個時辰。然後迴來洗漱完畢,吃早餐:雜糧粥、雞蛋和胡餅。吃完早餐就迴到捧月閣想著讀書的事,對,等哥哥迴來先問問書本情況。
過了兩天學案打好了,安放在閑書閣。又過一天,曆尤來報說國公爺讓她去書房。衛照臨猜應該是先生找好了。一進書房,果不其然,就見聶管家和一個中年男人站在房中。
國公爺臉色大好,對衛照臨招招手,笑道:“簡簡,快來見劉先生,有什麽事情你親自和先生說。”
衛照臨一看,這先生也就三十多歲,白麵無須,身材不高,有點清瘦,著月白麻衣,發髻用一白帶固住,典型讀書人模樣。衛照臨微躬正色道:“有勞先生了。”
劉先生一看到衛照臨,心中存疑,這和外麵傳言的“三皇子妃”差別很大呀,忙作揖迴禮道:“小姐言重了。聶管家向我說明了情況,我會遵守承諾保守秘密的。”
衛照臨平靜問道:“那就謝謝先生了。但不知先生如何教授?”
劉先生想了想聶管家給自己說的小姐情況,溫聲迴道:“小姐情況著實特別,以前還真沒遇到過。你看先學《千字文》如何?”
嗯?這時候出現《千字文》了?衛照臨真不知道古代什麽時候有《千字文》的,《千字文》原本不在她計劃書目之列。
劉先生見衛照臨疑惑,便徐徐解釋道:“這《千字文》乃是當今大儒嵩陽書院山長周興嗣所編,也是本人的先生。這《千字文》通篇由一千不重複漢字組成,每句四字,形成韻文,朗朗上口,容易記憶,很適合啟蒙。”
衛照臨來了興致,就不知作者是否在世,忙問道:“不知山長大人今安?”
劉先生不明小姐何出此言,迴道:“山長大人身體健安。”
衛照臨一聽,那周興嗣就是還活著,也許日後還有機會見到這位大儒,於是高興迴道:“那就依先生之見。但小女有些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劉先生見小姐滿臉喜色,心也有安,便正聲道:“小姐有什麽要求請講。”
衛照臨正襟站立,心無旁騖,娓娓說道:“先生,小女今年十一歲了,肯定不能和別的孩子一樣開蒙。我是這樣想的:在一年之內按順序學完《千字文》、《詩經》、《論語》和《史記》四本書。《千字文》力爭在五天內學完,每天學兩百個字,《詩經》每天學兩篇,《論語》每天學一篇,《史記》主要學本紀、世家和列傳,每天學一卷,我估摸著一年剛好能學完。從巳時開始每天讀書六刻鍾(一個半小時),先生隻要把每句話讀出來,然後把每句話進行釋解就行。若我疑問,我會舉手示意。如小女無疑議,先生就一直講下去,時間盡量往前趕。後教我們寫字兩刻鍾(半小時),前兩個月隻寫筆畫,然後選擇一些代表性的字讓我們書寫練習,還請先生推薦字帖一本。另外十日一休沐,節日照例,你看這樣如何?”
劉先生一聽,這小姐把一切安排得明明白白,還知道史記主要分類,可以呀。隻是這女孩子一年之內能學完這麽多嗎?《千字文》五天就要學完?還有這女孩子學史記幹啥?不過這與他無關。劉先生隨即拱手朗道:“就按小姐說的辦。字帖就選王羲之的《黃庭經》。”
國公爺沒發表意見,心道:孫女可以呀,這是都想好了。隻是她是怎麽知道?詩經?、?論語?和?史記?三本書的,還有史記內容的。難道她問了哥哥?
衛照臨看過王羲之的《黃庭經》,字體介於魏碑與正楷之間,即似碑似楷,適合練字打基礎;但人們最熟悉的就是王羲之的行書《蘭亭序》,很顯然《蘭亭序》不適合啟蒙,也不知有沒有《蘭亭序》字帖。
衛照臨又對聶管家軟語道:“聶伯,還煩你到書店買這四種書和字帖,每種四本,還有買一把戒尺放在我的學案上。”
聶管家頓時看向小姐,微微一愣,隨即答道:“是。”
這把屋裏其他二人整不會了,這戒尺不應該放在先生的教案上,先生用它來懲戒學生的嗎?難道衛照臨要用它來懲戒自己或者先生?這小姐有點暴力呀。要是衛照臨知道他們的想法,真是要被氣死,她膽子再大也不敢打先生呀。
衛照臨不顧其它,接著問道:“先生,那我們明天就開始學習?”
劉先生聞言也是一愣,這麽急,但主家安排不敢違,遂道:“好,一切聽小姐吩咐。”
衛照臨轉麵聶管家,輕緩道:“聶伯,等會兒我到你那兒找你還有事。”
聶管家哪敢讓小姐登門,忙躬身道:“小姐,折煞老奴了,等我吩咐完事情,我到小姐書房找你。”
衛照臨也不矯情,點頭道:“好,有勞聶伯了。爺爺、先生,那小女先走了。”然後向眾人欠身走出了書房。
劉先生心想這小姐在府中地位不低呀,這一切都聽她的安排。
聶管家來到閑月齋時,衛照臨已在房中等他了。衛照臨不作虛言,單刀直入道:“聶伯,請坐,你把劉先生的情況跟我講講。”
聶管家在路上就猜到小姐有可能問詢劉先生的事,便道:“是,謝小姐。”然後坐下娓娓道來。
這劉先生名疾憂,字子器,人稱“鐵書生”,曾是嵩陽書院的一名學子,文采斐然,深受山長賞識,但一直舉薦不中,便沒有固定的糊口營生。現在市城東民街租了兩間小房,和妻子及七歲兒子住在一起,平時給人抄文章、做先生賺些錢養家糊口。妻子就做些繡花縫補補貼家用,日子過著自然是緊緊巴巴的。這聶管家要不叫“裏外手”,很快就打聽到了這個人。兩人一談,劉先生覺得束修豐厚,在國公府當差肯定差不到哪兒去,當場就答應了。其實他也想見見這位在坊間頗有些名氣的落水“三皇妃”。
衛照臨抓住了關鍵詞,很快明白了現在當官是舉薦製而非科舉製,這印證了她以前的猜想:這是唐朝以前的時代,科舉是隋朝才開始的。衛照臨也明白了這劉先生為何難以進入仕途。這舉薦製當官你得有靠山啦,沒有靠山你得有錢呀,如果你這兩樣都沒有,光有才華這官就難當了,這中間的人情世故、漏洞貓膩多的去了,不然後代也不會改舉薦為科舉了。就連李白這個名震天下的大咖也得認識貴人玉真公主才能入朝為官呀。
衛照臨聞言,便接著問道:“聶伯,這劉先生為何叫‘鐵書生’?”這一個人的外號往往就是他的名,最能反映一個人的特點或是能力。
聶管家胸有成竹,順滑迴道:“老奴也打聽了一下,說是這劉先生一手文章寫得很好、很硬氣,人品更是耿直,被先生同窗稱為‘鐵書生’。”
衛照臨點點頭,又挑眉問道:“這嵩陽書院很有名嗎?”
聶管家心中明白,小姐先前腦癡,不諳世事,於是解釋道:“小姐,嵩陽書院在大周很有名,是大周第一大書院,屬陽城郡(今河南登封市)。山長周興嗣更是當代大儒,文壇領袖,為人師表,朝廷很多官員都出自嵩陽書院。它座落在嵩山南麓,太室山腳下,處在嵩山之陽故而得名。”
衛照臨一聽嵩山、太室山這些名稱有些來勁了,她繼續問道:“我聽說這嵩山除了太室山,還有什麽叫少室山的。”
聶管家看了一眼小姐,迅速迴道:“是,是有個叫少室山的。”他沒明白小姐的意思。
衛照臨似是漫不經心問道:“這少室山可有什麽好的景致?”
聶管家微愣略思,遂低頭迴道:“這山上有座寺院,叫少林寺,現任方丈為慧可大師,不過前任方丈也沒圓寂。”
衛照臨心中一驚,聲調頓高道:“這前任方丈如何稱唿?”
聶管家麵色一驚,不明小姐為何這般,急迴道:“人稱菩提達摩大師。不過幾年前就把院內之事交給了弟子慧可後,就不問世事了。據傳達摩大師現隱居在熊耳山下的定林寺。”
此時的衛照臨的內心激動無比,試問現代練武之人誰人不知達摩祖師?如果能見到功夫祖師爺一麵,她衛照臨來此世間一次真的不枉了;如果能得到祖師爺指點一招半式,那是多大的榮光呀。
衛照臨還沉浸在興奮之中,滿臉喜色道:“聶伯辛苦了。”
聶管家看到這狀況,有點迷惑,忙笑道:“小姐客氣了,這是老奴份內之事。若無他事,老奴下去了。”衛照臨點點頭,聶管家去了。
聶管家不明白小姐聽到達摩大師時為何如此激動,這達摩大師也不是很有名呀,隻是現在佛教盛行,他才知道一二。他哪裏知道達摩大師在後人心目中的地位。
正所謂:塵間雖是無聊地,人生卻有驚喜處。
喝完一杯牛奶,衛照臨感覺又迴到了從前。她不緊不慢、語氣平和道:“王嬤嬤,以後你多嚐試一下,看薑量多少以及哪種水果最適合去腥。然後向府內推廣,每個人早上都來一杯。這天熱就將剩餘鮮奶吊在水井中保鮮,但必須當天食完,不能過夜。另外從今天開始,每個人必須喝開水,不能喝生水。”
白蘇心急,心中不解,麵露疑惑,忙問:“小姐,為啥不能喝生水?”
衛照臨稍愣略思後道:“嗯?怎麽講呢,你看呐這水中有各種動物家禽在遊動,它們身上很髒,更可怕的是它們在水中拉便便,你說惡不惡心,髒不髒?井水也是一樣,隻是我們看不見。這些髒東西到人肚子裏就會使人生病。但這水一煮開,這些髒東西就會被開水燙死了,還能讓水中雜質沉下來。所以這開水能使我們少生病。”
衛照臨心想我能說這水中有細菌嗎?講了也沒人信呀,細菌看不見,你沒法證實它的存在呀。隻能胡編了,真是心累。
沒想到這三人都眼聚小姐,紛紛點了點頭道:“小姐說得有道理,以後都喝開水。”嗯?我的信任點有這麽高嗎?
衛照臨也不多想了,獨自來到後花園,就打起了太極十三式,一遍又一遍打了半個時辰。然後迴來洗漱完畢,吃早餐:雜糧粥、雞蛋和胡餅。吃完早餐就迴到捧月閣想著讀書的事,對,等哥哥迴來先問問書本情況。
過了兩天學案打好了,安放在閑書閣。又過一天,曆尤來報說國公爺讓她去書房。衛照臨猜應該是先生找好了。一進書房,果不其然,就見聶管家和一個中年男人站在房中。
國公爺臉色大好,對衛照臨招招手,笑道:“簡簡,快來見劉先生,有什麽事情你親自和先生說。”
衛照臨一看,這先生也就三十多歲,白麵無須,身材不高,有點清瘦,著月白麻衣,發髻用一白帶固住,典型讀書人模樣。衛照臨微躬正色道:“有勞先生了。”
劉先生一看到衛照臨,心中存疑,這和外麵傳言的“三皇子妃”差別很大呀,忙作揖迴禮道:“小姐言重了。聶管家向我說明了情況,我會遵守承諾保守秘密的。”
衛照臨平靜問道:“那就謝謝先生了。但不知先生如何教授?”
劉先生想了想聶管家給自己說的小姐情況,溫聲迴道:“小姐情況著實特別,以前還真沒遇到過。你看先學《千字文》如何?”
嗯?這時候出現《千字文》了?衛照臨真不知道古代什麽時候有《千字文》的,《千字文》原本不在她計劃書目之列。
劉先生見衛照臨疑惑,便徐徐解釋道:“這《千字文》乃是當今大儒嵩陽書院山長周興嗣所編,也是本人的先生。這《千字文》通篇由一千不重複漢字組成,每句四字,形成韻文,朗朗上口,容易記憶,很適合啟蒙。”
衛照臨來了興致,就不知作者是否在世,忙問道:“不知山長大人今安?”
劉先生不明小姐何出此言,迴道:“山長大人身體健安。”
衛照臨一聽,那周興嗣就是還活著,也許日後還有機會見到這位大儒,於是高興迴道:“那就依先生之見。但小女有些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劉先生見小姐滿臉喜色,心也有安,便正聲道:“小姐有什麽要求請講。”
衛照臨正襟站立,心無旁騖,娓娓說道:“先生,小女今年十一歲了,肯定不能和別的孩子一樣開蒙。我是這樣想的:在一年之內按順序學完《千字文》、《詩經》、《論語》和《史記》四本書。《千字文》力爭在五天內學完,每天學兩百個字,《詩經》每天學兩篇,《論語》每天學一篇,《史記》主要學本紀、世家和列傳,每天學一卷,我估摸著一年剛好能學完。從巳時開始每天讀書六刻鍾(一個半小時),先生隻要把每句話讀出來,然後把每句話進行釋解就行。若我疑問,我會舉手示意。如小女無疑議,先生就一直講下去,時間盡量往前趕。後教我們寫字兩刻鍾(半小時),前兩個月隻寫筆畫,然後選擇一些代表性的字讓我們書寫練習,還請先生推薦字帖一本。另外十日一休沐,節日照例,你看這樣如何?”
劉先生一聽,這小姐把一切安排得明明白白,還知道史記主要分類,可以呀。隻是這女孩子一年之內能學完這麽多嗎?《千字文》五天就要學完?還有這女孩子學史記幹啥?不過這與他無關。劉先生隨即拱手朗道:“就按小姐說的辦。字帖就選王羲之的《黃庭經》。”
國公爺沒發表意見,心道:孫女可以呀,這是都想好了。隻是她是怎麽知道?詩經?、?論語?和?史記?三本書的,還有史記內容的。難道她問了哥哥?
衛照臨看過王羲之的《黃庭經》,字體介於魏碑與正楷之間,即似碑似楷,適合練字打基礎;但人們最熟悉的就是王羲之的行書《蘭亭序》,很顯然《蘭亭序》不適合啟蒙,也不知有沒有《蘭亭序》字帖。
衛照臨又對聶管家軟語道:“聶伯,還煩你到書店買這四種書和字帖,每種四本,還有買一把戒尺放在我的學案上。”
聶管家頓時看向小姐,微微一愣,隨即答道:“是。”
這把屋裏其他二人整不會了,這戒尺不應該放在先生的教案上,先生用它來懲戒學生的嗎?難道衛照臨要用它來懲戒自己或者先生?這小姐有點暴力呀。要是衛照臨知道他們的想法,真是要被氣死,她膽子再大也不敢打先生呀。
衛照臨不顧其它,接著問道:“先生,那我們明天就開始學習?”
劉先生聞言也是一愣,這麽急,但主家安排不敢違,遂道:“好,一切聽小姐吩咐。”
衛照臨轉麵聶管家,輕緩道:“聶伯,等會兒我到你那兒找你還有事。”
聶管家哪敢讓小姐登門,忙躬身道:“小姐,折煞老奴了,等我吩咐完事情,我到小姐書房找你。”
衛照臨也不矯情,點頭道:“好,有勞聶伯了。爺爺、先生,那小女先走了。”然後向眾人欠身走出了書房。
劉先生心想這小姐在府中地位不低呀,這一切都聽她的安排。
聶管家來到閑月齋時,衛照臨已在房中等他了。衛照臨不作虛言,單刀直入道:“聶伯,請坐,你把劉先生的情況跟我講講。”
聶管家在路上就猜到小姐有可能問詢劉先生的事,便道:“是,謝小姐。”然後坐下娓娓道來。
這劉先生名疾憂,字子器,人稱“鐵書生”,曾是嵩陽書院的一名學子,文采斐然,深受山長賞識,但一直舉薦不中,便沒有固定的糊口營生。現在市城東民街租了兩間小房,和妻子及七歲兒子住在一起,平時給人抄文章、做先生賺些錢養家糊口。妻子就做些繡花縫補補貼家用,日子過著自然是緊緊巴巴的。這聶管家要不叫“裏外手”,很快就打聽到了這個人。兩人一談,劉先生覺得束修豐厚,在國公府當差肯定差不到哪兒去,當場就答應了。其實他也想見見這位在坊間頗有些名氣的落水“三皇妃”。
衛照臨抓住了關鍵詞,很快明白了現在當官是舉薦製而非科舉製,這印證了她以前的猜想:這是唐朝以前的時代,科舉是隋朝才開始的。衛照臨也明白了這劉先生為何難以進入仕途。這舉薦製當官你得有靠山啦,沒有靠山你得有錢呀,如果你這兩樣都沒有,光有才華這官就難當了,這中間的人情世故、漏洞貓膩多的去了,不然後代也不會改舉薦為科舉了。就連李白這個名震天下的大咖也得認識貴人玉真公主才能入朝為官呀。
衛照臨聞言,便接著問道:“聶伯,這劉先生為何叫‘鐵書生’?”這一個人的外號往往就是他的名,最能反映一個人的特點或是能力。
聶管家胸有成竹,順滑迴道:“老奴也打聽了一下,說是這劉先生一手文章寫得很好、很硬氣,人品更是耿直,被先生同窗稱為‘鐵書生’。”
衛照臨點點頭,又挑眉問道:“這嵩陽書院很有名嗎?”
聶管家心中明白,小姐先前腦癡,不諳世事,於是解釋道:“小姐,嵩陽書院在大周很有名,是大周第一大書院,屬陽城郡(今河南登封市)。山長周興嗣更是當代大儒,文壇領袖,為人師表,朝廷很多官員都出自嵩陽書院。它座落在嵩山南麓,太室山腳下,處在嵩山之陽故而得名。”
衛照臨一聽嵩山、太室山這些名稱有些來勁了,她繼續問道:“我聽說這嵩山除了太室山,還有什麽叫少室山的。”
聶管家看了一眼小姐,迅速迴道:“是,是有個叫少室山的。”他沒明白小姐的意思。
衛照臨似是漫不經心問道:“這少室山可有什麽好的景致?”
聶管家微愣略思,遂低頭迴道:“這山上有座寺院,叫少林寺,現任方丈為慧可大師,不過前任方丈也沒圓寂。”
衛照臨心中一驚,聲調頓高道:“這前任方丈如何稱唿?”
聶管家麵色一驚,不明小姐為何這般,急迴道:“人稱菩提達摩大師。不過幾年前就把院內之事交給了弟子慧可後,就不問世事了。據傳達摩大師現隱居在熊耳山下的定林寺。”
此時的衛照臨的內心激動無比,試問現代練武之人誰人不知達摩祖師?如果能見到功夫祖師爺一麵,她衛照臨來此世間一次真的不枉了;如果能得到祖師爺指點一招半式,那是多大的榮光呀。
衛照臨還沉浸在興奮之中,滿臉喜色道:“聶伯辛苦了。”
聶管家看到這狀況,有點迷惑,忙笑道:“小姐客氣了,這是老奴份內之事。若無他事,老奴下去了。”衛照臨點點頭,聶管家去了。
聶管家不明白小姐聽到達摩大師時為何如此激動,這達摩大師也不是很有名呀,隻是現在佛教盛行,他才知道一二。他哪裏知道達摩大師在後人心目中的地位。
正所謂:塵間雖是無聊地,人生卻有驚喜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