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話說這兗州疫情完全穩定後,陳邦就啟程趕往京城。他一路急奔,驛站換馬,五天就趕到了平安城。陳邦不作休息,直接來到勤政殿,覲見父皇。陳邦見到貞道帝後,將追查晉州貪汙賑災錢糧及兗州疫情治理之事一一都作了詳細匯報。
聽完之後,貞道帝既好奇又讚歎道:“這位叫王聞天的女子真是醫術高明呀,竟然能想出這種辦法,別說常人了,就是太醫、郎中也根本無法想到呀,看來此女子思路寬廣,舉一反三,一通百達,理應重賞。”
陳邦麵無表情,正聲迴道:“迴稟父皇,此女子不圖迴報,她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兒臣給了她五十金。”
貞道帝感慨道:“難得呀,一個小女子能說出這樣的話,可見心胸開闊,常人不能及,高風亮節呀。若它日她來京城,朕一定要好好款待她。”
陳邦畢恭畢敬答道:“是,父皇。”
貞道帝話鋒一轉,語深意長問道:“邦兒,你怎麽看定陽之事?”
陳邦迴詞理直道:“父皇,這派兵鎮壓,海捕天下,都治標不治本。根源在於官員不作為,貪汙腐敗,魚肉百姓。從臨汾郡守胡漢四私盜賑災錢兩,到晉州太守掩瞞不報,可以說對朝廷沒有任何敬畏之心。而定陽郡守兒子膽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調戲民女,著實無法無天。現場客官幾乎都指認菅仁過錯,說賊人是義舉,可見在百姓心中一個郡守還不及一個土匪信義,長此以往,朝廷威信不在,何其危哉。若他州郡也出現此情況,朝廷到處派兵治安,何其險哉。北方突厥一直對中原虎視眈眈,隨時南下,大周內部決不能亂。嚴治官吏,正本清源,取信天下,乃是根本。”
貞道帝一聽,心道這兒子不簡單,一眼就看出了問題所在,不像朝堂大員一說就是絕不能放過刁民賊寇,要用雷霆手段,鎮壓攻城殺官之人。
貞道帝又深不見底問道:“邦兒,這胡漢四為何要將錢兩運往並州?”
陳邦一本正經迴道:“稟父皇,兒臣問了所有當地官員,無人知曉。”
貞道帝看了看陳邦,溫言道:“朕看你又瘦了許多,一路風塵,先迴去休息,明日再去看你母妃。”
陳邦淡若浮雲迴道:“謝父皇。”躬身離去。
毓秀宮的柳貴妃雖然不如以前受寵,但現在她發現事情沒有想象的那麽糟,主要是自己的兒子給力,皇帝信賴,自己在後宮也沒人敢動她。這次兗州疫情她也聽說了,發生了一個多月,朝堂上下束手無策,沒辦法,貞道帝急令在晉州處理賑災貪汙案的三兒子前往兗州控製疫情,沒想到自己兒子三下五除二,就把事情給辦好了,你說柳貴妃高不高興。她都感覺後宮及朝臣見了她都尊敬了幾分,這精神頭立馬就上來了,母憑子貴嘛。可她也有煩心事,就是兒子的終身大事。
自衛照臨被退婚後,她每次對兒子提及婚事都是小心翼翼,可不提又憋不住呀,天下父母都一樣,兒子都快二十了。這次再問問,因為她得知兒子認識了一個女大夫,也就是這個女大夫想到了治療瘟疫的方子,不過怎麽問得想個法子。
第二日,陳邦來到了柳貴妃寢宮——毓秀宮。柳貴妃早就在等著了,一見兒子,沒等陳邦施禮問安,就心疼說道:“兒啊,怎麽這麽瘦啊,在兗州遭了多少罪呀。這次迴來一定要多待幾日,母妃給你好好補補。”
陳邦麵不動容道:“母妃安康,兒子一切安好,請勿掛念。”
柳貴妃語重心長道:“隻要你好,母妃就好,兒行千裏母擔憂啊。母妃也不懂什麽大事,就是當心你的身體和安全,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陳邦恭順迴道:“兒子知曉,一切小心從事。”
柳貴妃點點頭,欣慰道:“母妃知道你有主見。好了,把你護衛霍然叫來,母妃有事要問他。你放心,母妃不會問什麽國事機密,就問一些你的衣食住行的情況。”
陳邦眉眼稍凝,麵不改色迴道:“是,母妃。”欠身退去。他很奇怪母妃為啥要找護衛霍然問話。
護衛霍然進來後,忙施禮,柳貴妃和煦道:“霍護衛,你是我兒的貼身侍衛,又是從小一起玩耍長大,那些繁文縟節就免了。本宮叫你來,是想問一些邦兒的事情。你也不要緊張,本宮也不會問朝堂政事,就問他的生活情況。”
霍然仍恭敬有禮道:“貴妃娘娘,請講。”
柳貴妃笑問道:“聽說這次救治兗州疫情的大夫是位姑娘。不知這位姑娘姓甚名誰,是何出身,家住哪裏,年芳幾何,容貌怎樣?”
霍然一聽,一顆心放下,朗聲迴道:“貴妃娘娘,這姑娘叫王聞天,幽州人士,家裏世代經商,今年十六歲,容貌出眾,端莊典雅,為人大方,不似一般女子。”
柳貴妃那顆八卦心上來了,忙問道:“霍護衛,你說這姑娘不似一般女子,從何說起?”
霍然也就二十一二歲,比陳邦大一兩歲,他也替陳邦著急,一聽柳貴妃的話,就知道要給陳邦找媳婦,這八卦的勁頭也來了,麵色一改嚴肅,溫笑道:“貴妃娘娘,要說這王小姐還真和三皇子有緣,她的哥哥還是三皇子的義弟。”
柳貴妃頓起,驚道:“你說啥?”
霍然徐徐迴道:“兩年前,三皇子在花滿樓酒鋪看到有位公子寫詩得酒,而自己巧合被當作中人,於是二人相談甚歡,就結為兄弟。這位公子叫王簡,當時三皇子化名李邦,還在望江樓相聚過。這次三皇子到兗州,路過洛陽,在洛陽樓吃飯時,就見此女子和自己的義弟幾乎長得一模一樣,原來此姑娘是義弟王簡的雙胞胎妹妹,可惜那年王簡得了風寒,不治而亡。據三皇子說這義弟王簡文采不凡,沒想到這妹妹更是厲害。”
也許在後宮也沒啥娛樂,而自己待字閨中時,那也是才女一枚,興趣立馬拔高,忙喜問道:“怎麽個文采好法?”
霍然想了想,慢慢道:“迴貴妃娘娘,三皇子在晉州剛辦完賑災錢兩貪汙案,就接到聖上的密旨,前往兗州救治疫情。三皇子和奴才就急渡黃河奔赴兗州。沒想到在途徑洛陽期間,在洛陽樓就餐時,就遇到了王小姐一行。三皇子就感覺這小姐和自己的義弟王簡長得幾乎一模一樣,一打聽才知是自己義弟的孿生妹妹,叫王聞天。剛好洛陽樓正在懸金求詩詞,這王小姐在丫環白檀等人的相求下,先寫了詞叫《念奴嬌 洛陽樓賦黃河》,奴才給娘娘念念……恰又逢洛陽牡丹花會,在眾人的慫恿下,王小姐又寫了首詩叫《洛陽牡丹》……這詩詞立刻震驚了眾賓客,詩會期限未至,魁首已出,酒樓掌櫃和三皇子分別給了王小姐五金。”
柳貴妃一聽,這女子的詩詞真是非同一般,哪像姑娘寫出的鶯鶯燕燕之詞。這才女怎麽老圍著自己兒子轉,上次在望江樓就有位姑娘詩聯驚震京城,這次又遇到一位名動洛陽,看來兒子豔福不淺。
正所謂:天下父母皆一般,兒女婚事愁煞人。
聽完之後,貞道帝既好奇又讚歎道:“這位叫王聞天的女子真是醫術高明呀,竟然能想出這種辦法,別說常人了,就是太醫、郎中也根本無法想到呀,看來此女子思路寬廣,舉一反三,一通百達,理應重賞。”
陳邦麵無表情,正聲迴道:“迴稟父皇,此女子不圖迴報,她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兒臣給了她五十金。”
貞道帝感慨道:“難得呀,一個小女子能說出這樣的話,可見心胸開闊,常人不能及,高風亮節呀。若它日她來京城,朕一定要好好款待她。”
陳邦畢恭畢敬答道:“是,父皇。”
貞道帝話鋒一轉,語深意長問道:“邦兒,你怎麽看定陽之事?”
陳邦迴詞理直道:“父皇,這派兵鎮壓,海捕天下,都治標不治本。根源在於官員不作為,貪汙腐敗,魚肉百姓。從臨汾郡守胡漢四私盜賑災錢兩,到晉州太守掩瞞不報,可以說對朝廷沒有任何敬畏之心。而定陽郡守兒子膽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調戲民女,著實無法無天。現場客官幾乎都指認菅仁過錯,說賊人是義舉,可見在百姓心中一個郡守還不及一個土匪信義,長此以往,朝廷威信不在,何其危哉。若他州郡也出現此情況,朝廷到處派兵治安,何其險哉。北方突厥一直對中原虎視眈眈,隨時南下,大周內部決不能亂。嚴治官吏,正本清源,取信天下,乃是根本。”
貞道帝一聽,心道這兒子不簡單,一眼就看出了問題所在,不像朝堂大員一說就是絕不能放過刁民賊寇,要用雷霆手段,鎮壓攻城殺官之人。
貞道帝又深不見底問道:“邦兒,這胡漢四為何要將錢兩運往並州?”
陳邦一本正經迴道:“稟父皇,兒臣問了所有當地官員,無人知曉。”
貞道帝看了看陳邦,溫言道:“朕看你又瘦了許多,一路風塵,先迴去休息,明日再去看你母妃。”
陳邦淡若浮雲迴道:“謝父皇。”躬身離去。
毓秀宮的柳貴妃雖然不如以前受寵,但現在她發現事情沒有想象的那麽糟,主要是自己的兒子給力,皇帝信賴,自己在後宮也沒人敢動她。這次兗州疫情她也聽說了,發生了一個多月,朝堂上下束手無策,沒辦法,貞道帝急令在晉州處理賑災貪汙案的三兒子前往兗州控製疫情,沒想到自己兒子三下五除二,就把事情給辦好了,你說柳貴妃高不高興。她都感覺後宮及朝臣見了她都尊敬了幾分,這精神頭立馬就上來了,母憑子貴嘛。可她也有煩心事,就是兒子的終身大事。
自衛照臨被退婚後,她每次對兒子提及婚事都是小心翼翼,可不提又憋不住呀,天下父母都一樣,兒子都快二十了。這次再問問,因為她得知兒子認識了一個女大夫,也就是這個女大夫想到了治療瘟疫的方子,不過怎麽問得想個法子。
第二日,陳邦來到了柳貴妃寢宮——毓秀宮。柳貴妃早就在等著了,一見兒子,沒等陳邦施禮問安,就心疼說道:“兒啊,怎麽這麽瘦啊,在兗州遭了多少罪呀。這次迴來一定要多待幾日,母妃給你好好補補。”
陳邦麵不動容道:“母妃安康,兒子一切安好,請勿掛念。”
柳貴妃語重心長道:“隻要你好,母妃就好,兒行千裏母擔憂啊。母妃也不懂什麽大事,就是當心你的身體和安全,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陳邦恭順迴道:“兒子知曉,一切小心從事。”
柳貴妃點點頭,欣慰道:“母妃知道你有主見。好了,把你護衛霍然叫來,母妃有事要問他。你放心,母妃不會問什麽國事機密,就問一些你的衣食住行的情況。”
陳邦眉眼稍凝,麵不改色迴道:“是,母妃。”欠身退去。他很奇怪母妃為啥要找護衛霍然問話。
護衛霍然進來後,忙施禮,柳貴妃和煦道:“霍護衛,你是我兒的貼身侍衛,又是從小一起玩耍長大,那些繁文縟節就免了。本宮叫你來,是想問一些邦兒的事情。你也不要緊張,本宮也不會問朝堂政事,就問他的生活情況。”
霍然仍恭敬有禮道:“貴妃娘娘,請講。”
柳貴妃笑問道:“聽說這次救治兗州疫情的大夫是位姑娘。不知這位姑娘姓甚名誰,是何出身,家住哪裏,年芳幾何,容貌怎樣?”
霍然一聽,一顆心放下,朗聲迴道:“貴妃娘娘,這姑娘叫王聞天,幽州人士,家裏世代經商,今年十六歲,容貌出眾,端莊典雅,為人大方,不似一般女子。”
柳貴妃那顆八卦心上來了,忙問道:“霍護衛,你說這姑娘不似一般女子,從何說起?”
霍然也就二十一二歲,比陳邦大一兩歲,他也替陳邦著急,一聽柳貴妃的話,就知道要給陳邦找媳婦,這八卦的勁頭也來了,麵色一改嚴肅,溫笑道:“貴妃娘娘,要說這王小姐還真和三皇子有緣,她的哥哥還是三皇子的義弟。”
柳貴妃頓起,驚道:“你說啥?”
霍然徐徐迴道:“兩年前,三皇子在花滿樓酒鋪看到有位公子寫詩得酒,而自己巧合被當作中人,於是二人相談甚歡,就結為兄弟。這位公子叫王簡,當時三皇子化名李邦,還在望江樓相聚過。這次三皇子到兗州,路過洛陽,在洛陽樓吃飯時,就見此女子和自己的義弟幾乎長得一模一樣,原來此姑娘是義弟王簡的雙胞胎妹妹,可惜那年王簡得了風寒,不治而亡。據三皇子說這義弟王簡文采不凡,沒想到這妹妹更是厲害。”
也許在後宮也沒啥娛樂,而自己待字閨中時,那也是才女一枚,興趣立馬拔高,忙喜問道:“怎麽個文采好法?”
霍然想了想,慢慢道:“迴貴妃娘娘,三皇子在晉州剛辦完賑災錢兩貪汙案,就接到聖上的密旨,前往兗州救治疫情。三皇子和奴才就急渡黃河奔赴兗州。沒想到在途徑洛陽期間,在洛陽樓就餐時,就遇到了王小姐一行。三皇子就感覺這小姐和自己的義弟王簡長得幾乎一模一樣,一打聽才知是自己義弟的孿生妹妹,叫王聞天。剛好洛陽樓正在懸金求詩詞,這王小姐在丫環白檀等人的相求下,先寫了詞叫《念奴嬌 洛陽樓賦黃河》,奴才給娘娘念念……恰又逢洛陽牡丹花會,在眾人的慫恿下,王小姐又寫了首詩叫《洛陽牡丹》……這詩詞立刻震驚了眾賓客,詩會期限未至,魁首已出,酒樓掌櫃和三皇子分別給了王小姐五金。”
柳貴妃一聽,這女子的詩詞真是非同一般,哪像姑娘寫出的鶯鶯燕燕之詞。這才女怎麽老圍著自己兒子轉,上次在望江樓就有位姑娘詩聯驚震京城,這次又遇到一位名動洛陽,看來兒子豔福不淺。
正所謂:天下父母皆一般,兒女婚事愁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