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照臨猜得一點都沒錯。勤政殿內,貞道帝看著沈山,沈山低頭不語。還是貞道帝先開口,厲聲問道:“沈司督,真的不是人為爆炸的?”


    沈山死氣沉沉迴道:“迴陛下,微臣、大理寺卿及府尹均親到現場查勘,確實無人為痕跡,發生這麽大的爆炸火災,也就是火油可能造成。可現場毫無半點痕跡和氣味。眾人一致認為因天氣燥熱引起火災。”


    貞道帝心裏不舒坦。這兩年來,太子皇寺遭刺殺、衛抱陽京城被劫殺;突厥去年底越過陰山,燒殺搶掠,動作越來越頻繁,力度也越來越大;黃河汾水爆發洪災,傳來救災錢款出現紕漏;京城又發生大爆炸,沒有一件事令他稱心。貞道帝無奈擺擺手道:“罷了,好在無人員傷亡。監視了這麽多年,毫無信息,這些人就撤了吧,分配到別處。不過要事先做好準備,你還有事情要辦。”沈山應聲是退出,已是一身冷汗。


    京城連日的兵荒馬亂沒有影響衛照臨的心態。她現在心情舒暢,腳步輕鬆,哥哥平安,心患移除,該是出走的時候了。她正在規劃行程,打點行李物資及挑選隨行人員,準備八九月份天高氣爽之時出發,一路遊玩,吃喝玩樂,飽覽大好河山,縱享人間煙火。衛照臨哪裏知道一把針對國公府的利劍正在無聲地刺來,國公府差點遭到滅頂之災。


    大水過後必有大旱,七月流火。自寒食節過後,中原大地滴雨未下,太陽像一隻怪獸炙烤著這片土地,要將世間每一滴水珠化致水氣,帶入浩渺的天空,然後消失得無影無蹤,與十五年前的七月何其相似。洪災剛過,幹旱又至,人們在焦急地等待著一場及時雨。


    在勤政殿,貞道帝滿麵愁容,坐立不安,不耐問袁坤罡道:“國師,你怎麽看?”


    袁坤罡鎮定自若,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平淡道:“迴陛下,物極必反,至剛必柔,氣發必雨。陛下勿念,不日有雨。”


    貞道帝心似稍安,悵然道:“國師,寡人記得十五年前的七月天氣也是如此,國師斷定有雨,寡人相信這次同樣會天降甘霖。”


    袁坤罡安慰道:“陛下,無需憂心,恩澤之雨正在到來,將福及大地。”


    從宮內出來,袁坤罡向欽天監走去,經過慎行司的時候,看到司督沈山站在門口,便好奇道:“沈司督,難得有閑情呀。”


    沈山古井無波道:“不瞞國師,天氣實在太熱,心情煩躁,不做事也是一身臭汗。在下深知國師通天本領,所以想問問何時京城有雨,以緩解人之焦情和地之旱情。”


    袁坤罡眉頭高挑,性情頓起,自信笑道:“司督謬讚。貧道日觀太陽,夜觀星象及月移,結合京城多年氣候資料,十五日子時左右,必狂風暴雨,一洗舊塵,天氣隨之涼爽。”


    沈山施禮淡道:“多謝大師,在下再熬等幾日,靜待那風雨。”於是進了衙門。


    袁坤罡也走進了欽天監,滿頭大汗。他洗了把臉,喝了杯茶,定了定神,這時他就感覺沈山今日話語有點多,這人朝堂都知道,惜字如金。雖兩衙門相靠,但平時相遇也就是點頭之交。聽沈山說話最多的一次還是十五年前七月天降大雨的那個晚上。那個晚上國公府誕下龍鳳胎。


    袁坤罡仔細把沈山說的話想了一遍,有點後悔了,汗又下來了。他不該準確說出下雨的時間,“月黑風高夜,殺人越貨時”。那針對誰呢?袁坤罡不禁想到國公府那個被退婚的孫女,這麽多年來他隻得到退婚和落水的信息,再無任何消息,現在都不知道是生是死。不過他相信師兄的話,應該沒事,不知道這次慎行司是不是針對國公府。算了,還是師兄說得對,順其自然自成道。


    國公府和別的人家一樣,一個字,就是熱。但這絲毫沒有影響衛照臨的好心情。最令衛照臨高興的是舅舅按照自己描述的節氣時間、地理條件和栽培方法,在洛州找了一處地方種植棉花(此文以後把白疊子稱為棉花);用棉花織布也取得了成功,還給衛照臨帶來了幾件衣服,雖然有點不合身,短了一節,可能舅舅也沒想到自己長得這麽高,但比麻製成的葛布舒服多了,夏天在家穿問題不大。


    她還給王嬤嬤、白檀一人一件,她們合身,主要是他們比自己矮了一頭,衛照臨現在身高有一米七三了,估計還能長兩公分,她對現在的身高很滿意了,不能再長了。


    王嬤嬤滿臉笑容道:“這衣服穿著舒服,透氣,吸汗,不膈應人,比麻布好得太多。小姐,老奴沒啥念頭,就想小姐能不能到時直接讓他們送布過來,老奴給你們、幾老和自己多做幾套,這布老奴著實喜歡。”


    衛照臨也是高興,忙笑道:“嬤嬤,沒問題,如果順利的話,今年年底應該就有新布,到時叫他們多送些來,以後府裏人都穿棉布衣,還有棉襖棉褲等,保證暖和。”


    馬掌等都試驗成功了,確實保護馬蹄,馬蹄不磨損了,馬的損耗率就會大大降低;雙馬蹬和馬刺能解放騎馬者的雙手,這對作戰太重要了,不過現在還不能使用,怕影響太大,到時麻煩就會接踵而至。


    京城月山客棧開張了,你說巧不巧,就是先前的悅來客棧。老板歲數大了,要迴老家養老,就想賣掉客棧,雙方一拍即合,很快就成交了。鐵匠鋪的人也去青州了。黃梅村印刷業務也進一步擴大,在常州郡新開了印刷作坊,畢竟黃梅村交通等條件還是比較閉塞的。而陳慶之也派一部分人到了青州,且以運貨護從為名招了不少青壯之人,隊伍在不斷擴大。


    到了七月十三日,衛照臨夜間感覺到了一絲涼意,今日是她和哥哥的生日,哥哥不在,衛照臨也沒過生日的心情。古時把生日叫生辰,但爺爺非要廚房搞幾個菜慶祝一下,估計幾老借個由頭想多喝幾杯,不過疼惜孫女也是真的。衛照臨一看算了吧,今日就隨他們去吧。


    在席間,衛照臨說想哥哥了,爺爺道這有什麽好想的,男孩子就要在外曆練,有什麽可擔心的。眾人都知道國公爺對待兩孫兒一個是天,一個是地;一個千依百順,一個橫眉冷對。衛照臨也不多嘴了,自覺退席,讓幾老喝去。


    正所謂:人生得意易忘形,暗箭無影不期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月照關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邪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邪老並收藏明月照關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