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國公爺親自相迎李乘風,不會兒二人就來到了內院的勤敘堂。


    天氣有點熱,一男孩上穿赤胳膊短衫,下穿開襠褲,小雞雞都露出來了,正在長條桌上抓周呢。李乘風一愣,悶聲道:“嗯?”


    國公爺一看道長這表情,以為汙了他的眼,忙歉意道:“道長,孫兒正在抓周,見笑了。道長這邊請,我和道長喝兩杯。”


    李乘風心裏落差太大,哪有心思喝酒,頹然道:“國公爺客氣了,隻是貧道突然想起一要事去辦,現在告辭,望見諒。”說完便向門外走去。


    這把一屋子人都搞懵了,國公爺也是一樣,但他知道肯定有原因。他急忙追了過去,在李乘風屁股後麵急切道:“道長,可是國公府有得罪之處?”


    李乘風似乎沒聽到國公爺的話,邊走邊喃喃自語道:“難道貧道我算錯了?可惜了,可惜了。”


    這國公爺一聽什麽可惜了,一臉茫然,雲遮霧罩,不明就理,急問:“道長,何處可惜?”


    李乘風還是搖頭不語,走出了國公府。國公爺站在大門外腦袋都悶了,這道人怎麽這麽奇怪,進了一趟國公府,就搖頭晃腦地走了,我國公府就這麽不待見?


    突然這道人又迴來了,施禮歎息道:“國公爺,剛才貧道失禮了,還請見諒。我剛才說可惜是因為……怎麽講呢。”他停下看了看四周,繼續小心謹慎低聲道:“你這孫兒可惜了,若為女兒身,必將化鳳成龍,一統江山。可惜了。”說完揚長而去,隻留下國公爺一人在大太陽底下淩亂。


    “化鳳成龍,一統江山?”國公爺聽到這話差點心都驚了出來。他在門外冷靜了會兒,看看周邊,還好無人,然後轉身邁進府中,讓人關上了大門。他心中似有驚濤駭浪翻滾,神情凝重地走進了內院的勤敘堂。


    衛超然等眾人一看,這國公爺出去一趟怎麽變成這副模樣?衛超然關切問道:“父親,可有事?”


    國公爺感覺剛才自己可能失態了,和聲慢道:“無事,就是覺得這道長沒給孫兒算一卦有點可惜。”


    衛超然見父親神色緩和了,便笑道:“父親,請給牛牛和簡簡賜名。”這兩小名也是國公爺起的,說是男孩子就應該像一頭牛結實,任勞任怨,吃苦耐勞;女孩就應該簡單生活,幸福美滿,一生無憂。你看看這叫什麽話,這老爺子的心都偏到天上去了。


    國公爺略思後,大聲宣道:“好,牛牛就叫衛抱陽,字為和;簡簡就叫衛照臨,字聞天。”


    這聞天二字後來慢慢被人叫成問天了。不僅孩子舅舅,孩子母親王夫人,就連衛超然也驚呆了,哪有給女孩子取字的。


    衛超然麵露難色,不解問道:“父親,自古男二十、女十五及笄許嫁或未嫁二十才能取字,這名和字一起取沒見過呀。且年齡也未到呀。”


    國公爺瞪了眼兒子,也不解釋,不悅道:“今天你就看到了。不過簡簡取字之事你等皆不可外傳。”


    衛超然等人一聽,行,你最大,都聽你的,孫女就是你的心尖尖。不過大家都覺得國公爺出去一趟就怪怪的。國公爺也不管他們,拎了壺酒進了書房閑老齋。


    再說李乘風心裏沮喪到極點,以為找到了那人,卻鬧了個烏龍。他在平安道上漫無目的的走著。難道自己道行後退了?不應該呀。算了,到時再找。時間都快申時四刻了(十六點),這時肚子叫起來了,這一整天都還沒吃呢。這晚上到哪兒去吃呢,又到哪裏去住呢?


    突然李乘風一拍大腿,急急自責道:“真是自己把自己給氣糊塗了。這師弟不在這當國師嗎,不薅他薅誰?”於是便打聽到欽天監的位置,在禦治道上,和慎行司隔壁,也是一小衙門。


    其實古代欽天監最主要功能不是祈福避難,而是觀測天象以宜時令,說白了,就是為農業服務的,相當於現在氣象局。現在人出門第一件事就是看天氣預報,你說它重要不重要,在古代更是看天吃飯。現在的二十四節氣就是這些人總結出來的,被稱為中國第五大發明。


    這裏再說兩個和道士有關的發明。一是火藥。大家都知道火藥是道士煉丹時搗鼓出來的。藥王孫思邈是明確記載火藥配方的人,他本身就是道士,然後才是大夫。


    二是司南。據史書記載,大科學家張衡是真正第一個製造出指南車之人。這張衡不是道士,但他老爹可就厲害了,道教創始人張天師張道陵,也就是《西遊記》中四大天師中的張天師。他創立的教叫五鬥米道,顧名思義交五鬥米入道,也叫天師道。大家別誤會了,道教不是寫《道德經》的老子創立的。張衡從小受父親教導,耳濡目染,深悉天文地理和機械造物之術。搞笑的事情來了,他雖不是道士,但被尊為天師道第二代天師,元武宗追贈“正一嗣師太清演教妙道真君”,這稱號忒長了,也不知是啥意思,估計就是高大上。


    還有很多和道教有關的趣事,如大唐李家為了鞏固天命之位,堅持宣稱他們是道教老子李耳的後裔,把老子尊稱為“太上玄元皇帝”,還發生過道佛之爭。這老子被稱為“道祖”,位列“三清”,也就是太清道德天尊以及?西遊記?中的太上老君,八卦爐中煉大聖,結果煉成了火眼金睛。至於懂岐黃之術的道士就更多了,還有張三豐創立太極拳,可以說古代本土道教能人輩出。


    書迴正傳,這李乘風來到欽天監衙門。門房一看是個道士,可能是同道中人,因為古代欽天監裏有道士、和尚一點都不稀罕,便客氣問道:“道長,請問找誰?”


    李乘風也是誠禮相待,迴道:“煩請通報國師,就說得微道人求見。”


    門房謙和道:“道長客氣了,請稍等。”便去通報了。


    袁坤罡一聽來人道號,趕緊換下官服,穿上常服,急匆匆地就來到衙門口,一看果然是師兄,忙迎上去,滿麵笑容,朗聲道:“師兄,一向可好?”


    李乘風平靜如舊,波瀾不驚道:“尚可,師弟你呢?”


    袁坤罡輕著李乘風的袍袖,喜笑道:“尚可。師兄,我們多年未見,走,酒桌上聊。”


    李乘風一聽正中下懷,爽快應道:“那就討擾師弟了。”他肚子餓得咕咕叫。


    袁坤罡麵色假露責備之意,嗔氣道:“師兄見外了,師弟盡地主之誼應該的。”


    於是二人邊走邊說,來到禦山道上一家叫聚友樓的酒樓。這酒樓不大,二層結構,一層大廳,二樓包間。袁坤罡看來是這兒的常客,掌櫃的親自安排了包間和酒菜。


    酒菜上來之後,李乘風毫不客氣,先風卷殘雲墊了墊肚子,然後舉杯道:“師弟,好久未見,先幹了這杯。”


    袁坤罡也舉杯,暢然道:“好。”喝完一杯斟滿後,袁坤罡看著李乘風,探究問道:“師兄,怎麽到平安城來了?”


    李乘風毫不在意,漫不經心道:“為兄這不整天瞎逛嘛,逛著逛著就來到了平安城。”


    袁坤罡點點頭,笑著道:“師兄,下次來一定要先給小弟打個招唿。”


    李乘風仍是風輕雲淡,超然道:“好,下次一定。”


    袁坤罡看著師兄精神有點不好,便關切問道:“師兄可是身體不適?”


    李乘風搖搖頭,精神有點不濟道:“無妨,隻是趕路有點累了。”


    正所謂:若是心中不如意,美酒也為無味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月照關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邪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邪老並收藏明月照關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