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第一次藥堂股東大會
穿越之我在明朝開藥房 作者:花曦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京城的天色剛剛破曉,淡金色的陽光輕柔地灑落在濟世藥堂的屋脊上,為這座承載著無數希望與使命的建築鍍上了一層神聖的光輝。胡二聃早早便起了身,在藥堂內來迴踱步,眼神時不時望向門口,滿心期待著。今日,不僅是濟世藥堂召開第一次股東大會的重要日子,更是他能與未婚妻如意重逢的時刻。
隨著一陣熟悉而又急切的腳步聲,胡二聃猛地抬起頭,隻見胡斐那高大的身影率先出現在門口,而在他身後,如意一襲淡粉色的衣衫,身姿輕盈,宛如一朵盛開在春日裏的嬌花。
“斐哥!”胡二聃激動地唿喊一聲,緊接著,飽含深情與思念的目光便落在了如意身上,“如意……”他的聲音微微顫抖,眼眶也不自覺地泛起了紅。
如意的眼中同樣蓄滿了淚水,嘴角卻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她輕聲說道:“二聃,我來了。”
胡二聃大步向前,全然不顧旁人的目光,緊緊握住如意的雙手,仿佛握住了全世界。這一刻,時間仿佛靜止,周圍的一切都變得模糊,唯有彼此的身影清晰而又深刻。
“一路上累壞了吧?”胡二聃心疼地問道,眼神中滿是關切。
如意輕輕搖了搖頭,溫柔地說:“隻要能見到你,再累也值得。”
兩人沉浸在重逢的喜悅中,直到胡斐笑著打趣道:“好啦,你們倆呀,有什麽話待會兒再說,大家都還等著呢。”
胡二聃這才迴過神來,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牽著如意的手,與胡斐一同走進布置得莊重而又溫馨的議事廳。
議事廳內,胡秋水正與夥計們交談著,看到胡斐、胡二聃和如意進來,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斐哥、如意,你們可算到了,快過來坐。”
眾人紛紛落座,小川子和小櫻桃立刻忙碌起來,為大家端上熱氣騰騰的茶水。胡秋水環顧一周,神情莊重而又充滿期待地說道:“今日,咱們濟世藥堂三家門店的骨幹齊聚於此,召開這意義非凡的第一次股東大會。如今藥堂規模不斷擴大,我們必須要做出改變,讓濟世藥堂能更好地為百姓服務,傳承我們的醫道。”
說著,胡秋水拿起桌上一本裝訂精美的冊子,封麵上“濟世藥堂管理規範草案”幾個大字蒼勁有力。“這是我這段時間精心整理的藥房管理標準,關乎藥堂的未來發展,大家傳閱一下,暢所欲言,咱們一起完善它。”
胡斐接過冊子,認真地翻閱起來,胡二聃和如意也湊近一同觀看。
“咱們先談談服務標準。”胡秋水端起茶杯,輕抿一口,緩緩說道,“病人踏入藥堂,我們的夥計必須在第一時間笑臉相迎,熱情詢問來意。引導病人坐下後,要迅速遞上一杯溫暖的茶水,讓病人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在整個問診過程中,大夫必須保持耐心和細心,傾聽病人的每一句話,不得有任何不耐煩的表現。”
胡二聃深有感觸地點點頭:“秋水哥說得太對了。我在碼頭分堂的時候,經常遇到因為病痛而心情煩躁的病人。要是我們的態度不好,不僅會讓病人心裏不舒服,還可能影響治療效果。隻有讓病人從進門的那一刻起,就感受到我們的關懷,他們才會信任我們。”
胡斐也補充道:“沒錯,而且在與病人溝通的時候,我們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病情和治療方案。很多病人對醫學知識一知半解,我們要讓他們明白自己的身體狀況,這樣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療。”
接著,胡秋水又詳細闡述了診治流程:“望聞問切是中醫的精髓,每一步都至關重要,不容有絲毫馬虎。望診時,要仔細觀察病人的麵色、舌苔、眼神、體態等,從細微之處發現病症的線索;聞診則要留意病人的口氣、體味、唿吸聲等,這些都可能是疾病的信號;問診要全麵且深入,了解病人的症狀、發病時間、既往病史、生活習慣、飲食偏好等,任何一個細節都可能成為診斷的關鍵;切診時,大夫要全神貫注,通過脈象的變化來判斷病情的虛實、寒熱、表裏。隻有將這四診合參,才能做出準確的診斷。”
胡二聃迴想起在碼頭分堂遇到的那些複雜病例,說道:“我在實際診治過程中發現,有些病症的表現很相似,但病因卻截然不同。就像上次有個工人,同樣是肚子疼,一開始以為是吃壞了肚子,但仔細詢問病史和觀察症狀後,才發現是因為長期勞累導致的脾胃虛弱。所以,咱們在診斷的時候,一定要多問、多觀察,不能被表麵現象所迷惑。”
“非常正確。”胡秋水讚許地說道,“用藥也是如此,必須嚴謹規範。每一味藥材都要經過嚴格篩選,確保品質上乘、藥效顯著。我們要建立完善的藥材采購體係,從源頭把控藥材質量。在用藥劑量上,要根據病人的年齡、性別、體質、病情嚴重程度等因素進行精準計算,絕不能隨意增減劑量,以免影響治療效果或對病人造成傷害。”
胡斐思考片刻後提出:“那麽,為了更好地保證藥材質量,我們可以與一些信譽良好的藥農和藥材商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定期對他們供應的藥材進行抽檢。同時,建立藥材庫存管理,實時掌握庫存數量,避免出現積壓或缺貨的情況。”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隨後,話題轉到了疾病科普和義診方麵。
“咱們藥堂之前雖然也有疾病科普和義診活動,但一直不夠規範。”胡秋水說道,“我打算將義診固定為每月三天,並且設定專門的疾病科普時間,讓更多的百姓了解疾病預防和養生知識。大家對此有什麽想法?”
如意輕聲說道:“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主意。在村裏的時候,很多鄉親因為缺乏疾病知識,生病了也不知道該怎麽辦,往往延誤了治療。如果我們能把科普工作做好,讓大家提前預防疾病,那該多好啊。”
胡二聃接著說:“在碼頭也是一樣,工人們工作很辛苦,生活環境也比較差,很容易生病。我們可以針對他們的工作特點,開展一些有針對性的科普活動,比如預防跌打損傷、職業病的方法等。義診的時候,除了免費看病,還可以為他們提供一些常用的藥品和保健建議。”
胡斐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我們可以在藥堂內設置專門的科普區域,擺放一些圖文並茂的掛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常見疾病的症狀、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法。另外,利用義診的機會,舉辦一些小型講座,為百姓講解健康知識,現場解答疑問。”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熱火朝天。小川子和小櫻桃在一旁認真地記錄著每一個重要的想法和建議,雖然他們未參與討論,但他們也被這熱烈的氛圍所感染,深刻體會到了濟世藥堂所肩負的責任與使命。
不知不覺,窗外的天色漸漸暗了下來。胡秋水看著大家,滿意地說:“今天的討論非常有成效,我們的藥房管理標準已經有了清晰的框架。接下來,我們要在三家藥堂逐步推行這些標準,不斷完善和優化。我相信,隻要我們齊心協力,濟世藥堂一定能開創出更加輝煌的未來。”
會議結束後,胡秋水在藥堂內擺下晚宴,為胡斐和如意接風洗塵。餐桌上擺滿了豐盛的菜肴,大家一邊品嚐美食,一邊分享著彼此的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歡聲笑語迴蕩在藥堂的每一個角落。
胡二聃和如意坐在一起,低聲交談著,仿佛有說不完的話。他們時而歡笑,時而眼神交匯,傳遞著濃濃的愛意。胡斐在一旁看著,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飯後,胡二聃帶著如意來到藥堂的後院。月光如水,灑在院子裏的草藥上,仿佛為它們披上了一層銀色的薄紗。
“如意,你看,這些都是我們平時用來治病救人的藥材。”胡二聃指著那些草藥,自豪地說道,“每一種草藥都有它獨特的功效,它們就像我的戰友一樣,幫助我戰勝病魔,守護大家的健康。”
如意崇拜的看著二聃,問道:“二聃,你能給我講講它們的故事嗎?”
胡二聃微笑著點頭,從身邊的一株草藥開始,詳細地向如意介紹它的名字、功效、生長習性以及在臨床上的應用。如意聽得入了迷,眼中滿是對胡二聃的欽佩和愛意。
在這寧靜而美好的夜晚,胡二聃和如意享受著難得的二人時光,他們的愛情在濟世藥堂的滋養下,愈發深厚。而濟世藥堂,也在眾人的共同努力下,踏上了新的征程,向著更加廣闊的未來穩步邁進。
隨著一陣熟悉而又急切的腳步聲,胡二聃猛地抬起頭,隻見胡斐那高大的身影率先出現在門口,而在他身後,如意一襲淡粉色的衣衫,身姿輕盈,宛如一朵盛開在春日裏的嬌花。
“斐哥!”胡二聃激動地唿喊一聲,緊接著,飽含深情與思念的目光便落在了如意身上,“如意……”他的聲音微微顫抖,眼眶也不自覺地泛起了紅。
如意的眼中同樣蓄滿了淚水,嘴角卻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她輕聲說道:“二聃,我來了。”
胡二聃大步向前,全然不顧旁人的目光,緊緊握住如意的雙手,仿佛握住了全世界。這一刻,時間仿佛靜止,周圍的一切都變得模糊,唯有彼此的身影清晰而又深刻。
“一路上累壞了吧?”胡二聃心疼地問道,眼神中滿是關切。
如意輕輕搖了搖頭,溫柔地說:“隻要能見到你,再累也值得。”
兩人沉浸在重逢的喜悅中,直到胡斐笑著打趣道:“好啦,你們倆呀,有什麽話待會兒再說,大家都還等著呢。”
胡二聃這才迴過神來,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牽著如意的手,與胡斐一同走進布置得莊重而又溫馨的議事廳。
議事廳內,胡秋水正與夥計們交談著,看到胡斐、胡二聃和如意進來,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斐哥、如意,你們可算到了,快過來坐。”
眾人紛紛落座,小川子和小櫻桃立刻忙碌起來,為大家端上熱氣騰騰的茶水。胡秋水環顧一周,神情莊重而又充滿期待地說道:“今日,咱們濟世藥堂三家門店的骨幹齊聚於此,召開這意義非凡的第一次股東大會。如今藥堂規模不斷擴大,我們必須要做出改變,讓濟世藥堂能更好地為百姓服務,傳承我們的醫道。”
說著,胡秋水拿起桌上一本裝訂精美的冊子,封麵上“濟世藥堂管理規範草案”幾個大字蒼勁有力。“這是我這段時間精心整理的藥房管理標準,關乎藥堂的未來發展,大家傳閱一下,暢所欲言,咱們一起完善它。”
胡斐接過冊子,認真地翻閱起來,胡二聃和如意也湊近一同觀看。
“咱們先談談服務標準。”胡秋水端起茶杯,輕抿一口,緩緩說道,“病人踏入藥堂,我們的夥計必須在第一時間笑臉相迎,熱情詢問來意。引導病人坐下後,要迅速遞上一杯溫暖的茶水,讓病人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在整個問診過程中,大夫必須保持耐心和細心,傾聽病人的每一句話,不得有任何不耐煩的表現。”
胡二聃深有感觸地點點頭:“秋水哥說得太對了。我在碼頭分堂的時候,經常遇到因為病痛而心情煩躁的病人。要是我們的態度不好,不僅會讓病人心裏不舒服,還可能影響治療效果。隻有讓病人從進門的那一刻起,就感受到我們的關懷,他們才會信任我們。”
胡斐也補充道:“沒錯,而且在與病人溝通的時候,我們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病情和治療方案。很多病人對醫學知識一知半解,我們要讓他們明白自己的身體狀況,這樣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療。”
接著,胡秋水又詳細闡述了診治流程:“望聞問切是中醫的精髓,每一步都至關重要,不容有絲毫馬虎。望診時,要仔細觀察病人的麵色、舌苔、眼神、體態等,從細微之處發現病症的線索;聞診則要留意病人的口氣、體味、唿吸聲等,這些都可能是疾病的信號;問診要全麵且深入,了解病人的症狀、發病時間、既往病史、生活習慣、飲食偏好等,任何一個細節都可能成為診斷的關鍵;切診時,大夫要全神貫注,通過脈象的變化來判斷病情的虛實、寒熱、表裏。隻有將這四診合參,才能做出準確的診斷。”
胡二聃迴想起在碼頭分堂遇到的那些複雜病例,說道:“我在實際診治過程中發現,有些病症的表現很相似,但病因卻截然不同。就像上次有個工人,同樣是肚子疼,一開始以為是吃壞了肚子,但仔細詢問病史和觀察症狀後,才發現是因為長期勞累導致的脾胃虛弱。所以,咱們在診斷的時候,一定要多問、多觀察,不能被表麵現象所迷惑。”
“非常正確。”胡秋水讚許地說道,“用藥也是如此,必須嚴謹規範。每一味藥材都要經過嚴格篩選,確保品質上乘、藥效顯著。我們要建立完善的藥材采購體係,從源頭把控藥材質量。在用藥劑量上,要根據病人的年齡、性別、體質、病情嚴重程度等因素進行精準計算,絕不能隨意增減劑量,以免影響治療效果或對病人造成傷害。”
胡斐思考片刻後提出:“那麽,為了更好地保證藥材質量,我們可以與一些信譽良好的藥農和藥材商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定期對他們供應的藥材進行抽檢。同時,建立藥材庫存管理,實時掌握庫存數量,避免出現積壓或缺貨的情況。”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隨後,話題轉到了疾病科普和義診方麵。
“咱們藥堂之前雖然也有疾病科普和義診活動,但一直不夠規範。”胡秋水說道,“我打算將義診固定為每月三天,並且設定專門的疾病科普時間,讓更多的百姓了解疾病預防和養生知識。大家對此有什麽想法?”
如意輕聲說道:“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主意。在村裏的時候,很多鄉親因為缺乏疾病知識,生病了也不知道該怎麽辦,往往延誤了治療。如果我們能把科普工作做好,讓大家提前預防疾病,那該多好啊。”
胡二聃接著說:“在碼頭也是一樣,工人們工作很辛苦,生活環境也比較差,很容易生病。我們可以針對他們的工作特點,開展一些有針對性的科普活動,比如預防跌打損傷、職業病的方法等。義診的時候,除了免費看病,還可以為他們提供一些常用的藥品和保健建議。”
胡斐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我們可以在藥堂內設置專門的科普區域,擺放一些圖文並茂的掛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常見疾病的症狀、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法。另外,利用義診的機會,舉辦一些小型講座,為百姓講解健康知識,現場解答疑問。”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熱火朝天。小川子和小櫻桃在一旁認真地記錄著每一個重要的想法和建議,雖然他們未參與討論,但他們也被這熱烈的氛圍所感染,深刻體會到了濟世藥堂所肩負的責任與使命。
不知不覺,窗外的天色漸漸暗了下來。胡秋水看著大家,滿意地說:“今天的討論非常有成效,我們的藥房管理標準已經有了清晰的框架。接下來,我們要在三家藥堂逐步推行這些標準,不斷完善和優化。我相信,隻要我們齊心協力,濟世藥堂一定能開創出更加輝煌的未來。”
會議結束後,胡秋水在藥堂內擺下晚宴,為胡斐和如意接風洗塵。餐桌上擺滿了豐盛的菜肴,大家一邊品嚐美食,一邊分享著彼此的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歡聲笑語迴蕩在藥堂的每一個角落。
胡二聃和如意坐在一起,低聲交談著,仿佛有說不完的話。他們時而歡笑,時而眼神交匯,傳遞著濃濃的愛意。胡斐在一旁看著,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飯後,胡二聃帶著如意來到藥堂的後院。月光如水,灑在院子裏的草藥上,仿佛為它們披上了一層銀色的薄紗。
“如意,你看,這些都是我們平時用來治病救人的藥材。”胡二聃指著那些草藥,自豪地說道,“每一種草藥都有它獨特的功效,它們就像我的戰友一樣,幫助我戰勝病魔,守護大家的健康。”
如意崇拜的看著二聃,問道:“二聃,你能給我講講它們的故事嗎?”
胡二聃微笑著點頭,從身邊的一株草藥開始,詳細地向如意介紹它的名字、功效、生長習性以及在臨床上的應用。如意聽得入了迷,眼中滿是對胡二聃的欽佩和愛意。
在這寧靜而美好的夜晚,胡二聃和如意享受著難得的二人時光,他們的愛情在濟世藥堂的滋養下,愈發深厚。而濟世藥堂,也在眾人的共同努力下,踏上了新的征程,向著更加廣闊的未來穩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