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胡斐的自白
穿越之我在明朝開藥房 作者:花曦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濟世藥堂的日子,猶如一幅徐徐展開的長卷,樁樁件件事,或暖或辛,皆刻進心底。其中,有件事如同一束永不黯淡的光,每每想起,都讓我心生溫熱,愈發篤定此生醫道之途。
那是個秋風乍起的日子,涼意悄悄滲進衣衫。藥堂裏一如既往地忙碌,問診抓藥的鄉親們來來往往,我正幫著胡秋水哥整理新采擷來的藥材,將它們按類別歸置進藥櫃。這時,門口傳來一陣嘈雜聲,一位老漢攙著位年輕後生急匆匆走進來。後生麵色蠟黃,身形消瘦,每走幾步,便要停下大口喘氣,仿若一陣風就能把他吹倒。
秋水哥立刻迎上前,扶著後生在問診椅上坐下,輕聲問道:“怎麽迴事?慢慢說。” 老漢抹了把額頭汗珠,焦急迴道:“大夫啊,我這兒子,打小就身子弱,前些日子去城裏謀生計,累著了,又染上風寒,在城裏瞧了許久,花了不少錢,卻越治越糟,隻能帶他迴村,求您救救他。”
秋水哥伸手搭脈,神色漸漸凝重,又查看了舌苔、眼瞼,轉頭對我說:“胡斐,這病症棘手,是久咳傷肺,又兼氣血虧虛,你先說說想法。” 我心裏一緊,知道這是秋水哥在考我,當下定了定神,思索片刻後說道:“秋水哥,依我看,需先止咳平喘,再補養氣血。用八珍湯打底,補養氣血;加些杏仁、川貝,止咳化痰;再配上款冬花、紫菀,溫潤肺氣,您看行不?”
秋水哥微微點頭:“思路大體沒錯,但還缺一味關鍵藥,這孩子久咳不愈,肺氣耗散太過,得加五味子收斂肺氣,穩固根本。” 說罷,他提筆寫下藥方,遞給我去抓藥。我依言抓好藥,一邊包藥,一邊暗暗懊惱自己疏忽,竟漏了這重要一環。
接下來幾日,我滿心惦記著這後生病情,時不時就向秋水哥念叨:“也不知道那大哥喝了藥咋樣了,咋沒個信兒呢。” 秋水哥總是沉穩一笑:“莫急,藥效發揮需些時日,隻要對症,定能有轉機。”
直到第五日清晨,陽光懶懶灑在藥堂門口。那老漢滿臉喜色走進來,身後跟著氣色已然好轉的兒子。後生上前拱手作揖:“兩位大夫,真是多謝了!喝了藥,咳嗽一天天減輕,夜裏也能睡安穩,如今感覺身上有了力氣,精神頭好得很。”
我長舒一口氣,滿心喜悅。老漢從背後拽出一隻肥母雞,往地上一放:“大夫,俺們沒啥好謝的,這隻雞養了許久,給你們補補身子,表表心意。” 秋水哥推辭不過,隻好收下,又交代了幾句養生的法子,才把父子倆送走。
待父子倆離開,秋水哥看著我,目光誠摯:“胡斐,這次診治,你表現不錯,能有自己的思路,隻是經驗尚淺,日後再多曆練,定能更周全。” 我撓撓頭:“秋水哥,多虧你提點,我還差得遠呢,日後定加倍努力。”
然而,沒等我沉浸在這份喜悅太久,麻煩事就來了。夜裏,我突然發起高燒,整個人昏昏沉沉,難受得厲害。秋水哥聽聞動靜,立刻趕到我房裏,又是把脈,又是查看症狀,眉頭緊皺:“怕是白日勞累,又染了風寒,別擔心,我來開藥。”
他轉身奔迴藥堂,不一會兒,端來一碗熱氣騰騰的藥湯。我燒得手軟,拿不住碗,秋水哥便一勺一勺喂我,還輕聲寬慰:“喝了藥,發發汗就好了,有我在呢。” 那藥的苦味在舌尖散開,可我心裏卻暖烘烘的,不知不覺睡了過去。
等我再次醒來,天光已然大亮,身上的燒退了不少,人也清醒許多。我一睜眼,就瞧見秋水哥趴在床邊睡著了,他眼下烏青,想來守了我一夜。那一刻,我喉嚨像是被什麽東西哽住,眼眶泛紅......
我叫胡斐,初到濟世藥堂時,滿心都是不甘與憤懣。那時的我,在命運的泥沼裏掙紮許久,家破人亡的悲痛讓我自甘墮落,成了個混日子的地痞無賴。被胡秋水哥帶迴藥堂,我隻當是換了個囚牢,依舊帶著一身刺。
每日清晨,天還未透亮,我就得跟著大夥起身。清掃藥堂是第一項活兒,要把地上的灰塵、藥渣清掃幹淨,桌椅擦拭得一塵不染。一開始,我總是敷衍了事,隨意揮幾下掃帚,抹兩下桌子便算完。可秋水哥檢查時,總能發現角落的積灰,他也不嗬斥,隻是默默返工,次數多了,我竟生出幾分愧疚,慢慢認真起來。
認藥材,是入門的難關。那高大的藥櫃,一格一格裝滿了形態各異的藥材,我瞧著隻覺眼花繚亂。秋水哥拿起一根黃芪,告訴我:“這黃芪,味甘,性微溫,補氣升陽、固表止汗,是常用的補氣藥,產地不同,品質也有差異。” 我嘴裏跟著念,心裏卻想著何時能溜出去耍。然而,當我第一次獨自抓藥,錯把半夏當成天麻,差點闖出大禍,秋水哥嚴厲的眼神讓我明白,這不是兒戲,從此,我才真正用心去記。
跟著秋水哥出診,更是讓我觸動極大。有一迴,我們去村西頭的老李家。老李臥床多日,高熱不退,整個人燒得神誌不清。秋水哥一進屋,先是輕手輕腳地為老李把了脈,又查看舌苔、眼瞼,隨後迅速開方,還不忘安撫老李家人:“莫慌,是時疫染身,這藥吃下去,發發汗,便能退熱。” 看著他沉穩又篤定的模樣,我第一次感受到醫者的力量。
閑暇時,藥堂裏也有別樣樂趣。小川子、小櫻桃他們會湊在一起,聽秋水哥講那些神奇的醫案。什麽華佗刮骨療傷,扁鵲起死迴生,聽得我們熱血沸騰,也憧憬著有一日自己能有那般妙手。我雖麵上不顯,心裏卻悄悄種下一顆向往的種子。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對藥堂的感情愈發複雜。從最初的抗拒,漸漸變得依賴。我開始主動鑽研醫書,夜裏在昏黃燭光下,逐字逐句琢磨那些晦澀字句,遇到不懂的,次日一早便追著秋水哥問。他總是耐心解答,還會旁征博引,把病症、藥理說得透徹明白。
有次,我試著給一位患了風寒咳嗽的孩童開方。手握著筆,心中忐忑,腦海裏飛速迴想所學知識。開出的方子,秋水哥稍作修改,增添了一味防風,他說:“防風能祛風解表,助麻黃、杏仁更好地驅散風寒,孩子體弱,用藥需周全。” 看著孩子服藥後逐漸好轉,咳嗽減輕,那種成就感,是我從未有過的。
藥堂還時常組織采藥活動。我們背著竹簍,進山尋覓那些藏在山林深處的寶貝。春日裏,采鮮嫩的金銀花;夏日,尋清熱的青蒿;秋日,挖滋補的山藥;冬日,摘散寒的臘梅。在山林中,我學會辨別藥材的生長環境,知曉何時采摘藥效最佳。有一迴,我差點被草叢裏的毒蛇咬到,幸虧秋水哥眼疾手快,用一根長棍挑開毒蛇,還借機教我辨認毒蛇習性,以及被咬傷後的應急法子。
後來,秋水哥讓我參與藥堂管理事務,從藥材采購,到賬目梳理。采購藥材時,在縣城的市場裏,各路藥販巧舌如簧,都吹噓自家貨好價廉。我牢記秋水哥叮囑,查看藥材色澤、質地,嗅聞氣味,還會掰下一小點嚐嚐。遇上以次充好的,我毫不留情拒絕,為此也得罪不少人,但我不在乎,藥堂的信譽比什麽都重要。
打理賬目,更是讓我頭大。那些密密麻麻的數字,起初看得我兩眼昏花。小櫻桃在旁打趣:“斐哥,你抓藥看病行,這算賬可別算糊塗咯。” 我咬牙堅持,慢慢摸出竅門,把收支明細整理得井井有條,還發現能從賬目中優化采購計劃,節省成本。
如今,在藥堂的日子愈發充實。我看著自己從一個人人唾棄的無賴,變成能為鄉親們治病解憂的醫者,心中滿是感慨。藥堂於我,不再是束縛,而是重生之地,是夢想啟航的港灣。我跟著秋水哥,學醫術、學做人,一心盼著能傳承這份濟世救人的事業,讓藥堂的名號,在歲月裏愈發響亮,護佑更多百姓安康。
那是個秋風乍起的日子,涼意悄悄滲進衣衫。藥堂裏一如既往地忙碌,問診抓藥的鄉親們來來往往,我正幫著胡秋水哥整理新采擷來的藥材,將它們按類別歸置進藥櫃。這時,門口傳來一陣嘈雜聲,一位老漢攙著位年輕後生急匆匆走進來。後生麵色蠟黃,身形消瘦,每走幾步,便要停下大口喘氣,仿若一陣風就能把他吹倒。
秋水哥立刻迎上前,扶著後生在問診椅上坐下,輕聲問道:“怎麽迴事?慢慢說。” 老漢抹了把額頭汗珠,焦急迴道:“大夫啊,我這兒子,打小就身子弱,前些日子去城裏謀生計,累著了,又染上風寒,在城裏瞧了許久,花了不少錢,卻越治越糟,隻能帶他迴村,求您救救他。”
秋水哥伸手搭脈,神色漸漸凝重,又查看了舌苔、眼瞼,轉頭對我說:“胡斐,這病症棘手,是久咳傷肺,又兼氣血虧虛,你先說說想法。” 我心裏一緊,知道這是秋水哥在考我,當下定了定神,思索片刻後說道:“秋水哥,依我看,需先止咳平喘,再補養氣血。用八珍湯打底,補養氣血;加些杏仁、川貝,止咳化痰;再配上款冬花、紫菀,溫潤肺氣,您看行不?”
秋水哥微微點頭:“思路大體沒錯,但還缺一味關鍵藥,這孩子久咳不愈,肺氣耗散太過,得加五味子收斂肺氣,穩固根本。” 說罷,他提筆寫下藥方,遞給我去抓藥。我依言抓好藥,一邊包藥,一邊暗暗懊惱自己疏忽,竟漏了這重要一環。
接下來幾日,我滿心惦記著這後生病情,時不時就向秋水哥念叨:“也不知道那大哥喝了藥咋樣了,咋沒個信兒呢。” 秋水哥總是沉穩一笑:“莫急,藥效發揮需些時日,隻要對症,定能有轉機。”
直到第五日清晨,陽光懶懶灑在藥堂門口。那老漢滿臉喜色走進來,身後跟著氣色已然好轉的兒子。後生上前拱手作揖:“兩位大夫,真是多謝了!喝了藥,咳嗽一天天減輕,夜裏也能睡安穩,如今感覺身上有了力氣,精神頭好得很。”
我長舒一口氣,滿心喜悅。老漢從背後拽出一隻肥母雞,往地上一放:“大夫,俺們沒啥好謝的,這隻雞養了許久,給你們補補身子,表表心意。” 秋水哥推辭不過,隻好收下,又交代了幾句養生的法子,才把父子倆送走。
待父子倆離開,秋水哥看著我,目光誠摯:“胡斐,這次診治,你表現不錯,能有自己的思路,隻是經驗尚淺,日後再多曆練,定能更周全。” 我撓撓頭:“秋水哥,多虧你提點,我還差得遠呢,日後定加倍努力。”
然而,沒等我沉浸在這份喜悅太久,麻煩事就來了。夜裏,我突然發起高燒,整個人昏昏沉沉,難受得厲害。秋水哥聽聞動靜,立刻趕到我房裏,又是把脈,又是查看症狀,眉頭緊皺:“怕是白日勞累,又染了風寒,別擔心,我來開藥。”
他轉身奔迴藥堂,不一會兒,端來一碗熱氣騰騰的藥湯。我燒得手軟,拿不住碗,秋水哥便一勺一勺喂我,還輕聲寬慰:“喝了藥,發發汗就好了,有我在呢。” 那藥的苦味在舌尖散開,可我心裏卻暖烘烘的,不知不覺睡了過去。
等我再次醒來,天光已然大亮,身上的燒退了不少,人也清醒許多。我一睜眼,就瞧見秋水哥趴在床邊睡著了,他眼下烏青,想來守了我一夜。那一刻,我喉嚨像是被什麽東西哽住,眼眶泛紅......
我叫胡斐,初到濟世藥堂時,滿心都是不甘與憤懣。那時的我,在命運的泥沼裏掙紮許久,家破人亡的悲痛讓我自甘墮落,成了個混日子的地痞無賴。被胡秋水哥帶迴藥堂,我隻當是換了個囚牢,依舊帶著一身刺。
每日清晨,天還未透亮,我就得跟著大夥起身。清掃藥堂是第一項活兒,要把地上的灰塵、藥渣清掃幹淨,桌椅擦拭得一塵不染。一開始,我總是敷衍了事,隨意揮幾下掃帚,抹兩下桌子便算完。可秋水哥檢查時,總能發現角落的積灰,他也不嗬斥,隻是默默返工,次數多了,我竟生出幾分愧疚,慢慢認真起來。
認藥材,是入門的難關。那高大的藥櫃,一格一格裝滿了形態各異的藥材,我瞧著隻覺眼花繚亂。秋水哥拿起一根黃芪,告訴我:“這黃芪,味甘,性微溫,補氣升陽、固表止汗,是常用的補氣藥,產地不同,品質也有差異。” 我嘴裏跟著念,心裏卻想著何時能溜出去耍。然而,當我第一次獨自抓藥,錯把半夏當成天麻,差點闖出大禍,秋水哥嚴厲的眼神讓我明白,這不是兒戲,從此,我才真正用心去記。
跟著秋水哥出診,更是讓我觸動極大。有一迴,我們去村西頭的老李家。老李臥床多日,高熱不退,整個人燒得神誌不清。秋水哥一進屋,先是輕手輕腳地為老李把了脈,又查看舌苔、眼瞼,隨後迅速開方,還不忘安撫老李家人:“莫慌,是時疫染身,這藥吃下去,發發汗,便能退熱。” 看著他沉穩又篤定的模樣,我第一次感受到醫者的力量。
閑暇時,藥堂裏也有別樣樂趣。小川子、小櫻桃他們會湊在一起,聽秋水哥講那些神奇的醫案。什麽華佗刮骨療傷,扁鵲起死迴生,聽得我們熱血沸騰,也憧憬著有一日自己能有那般妙手。我雖麵上不顯,心裏卻悄悄種下一顆向往的種子。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對藥堂的感情愈發複雜。從最初的抗拒,漸漸變得依賴。我開始主動鑽研醫書,夜裏在昏黃燭光下,逐字逐句琢磨那些晦澀字句,遇到不懂的,次日一早便追著秋水哥問。他總是耐心解答,還會旁征博引,把病症、藥理說得透徹明白。
有次,我試著給一位患了風寒咳嗽的孩童開方。手握著筆,心中忐忑,腦海裏飛速迴想所學知識。開出的方子,秋水哥稍作修改,增添了一味防風,他說:“防風能祛風解表,助麻黃、杏仁更好地驅散風寒,孩子體弱,用藥需周全。” 看著孩子服藥後逐漸好轉,咳嗽減輕,那種成就感,是我從未有過的。
藥堂還時常組織采藥活動。我們背著竹簍,進山尋覓那些藏在山林深處的寶貝。春日裏,采鮮嫩的金銀花;夏日,尋清熱的青蒿;秋日,挖滋補的山藥;冬日,摘散寒的臘梅。在山林中,我學會辨別藥材的生長環境,知曉何時采摘藥效最佳。有一迴,我差點被草叢裏的毒蛇咬到,幸虧秋水哥眼疾手快,用一根長棍挑開毒蛇,還借機教我辨認毒蛇習性,以及被咬傷後的應急法子。
後來,秋水哥讓我參與藥堂管理事務,從藥材采購,到賬目梳理。采購藥材時,在縣城的市場裏,各路藥販巧舌如簧,都吹噓自家貨好價廉。我牢記秋水哥叮囑,查看藥材色澤、質地,嗅聞氣味,還會掰下一小點嚐嚐。遇上以次充好的,我毫不留情拒絕,為此也得罪不少人,但我不在乎,藥堂的信譽比什麽都重要。
打理賬目,更是讓我頭大。那些密密麻麻的數字,起初看得我兩眼昏花。小櫻桃在旁打趣:“斐哥,你抓藥看病行,這算賬可別算糊塗咯。” 我咬牙堅持,慢慢摸出竅門,把收支明細整理得井井有條,還發現能從賬目中優化采購計劃,節省成本。
如今,在藥堂的日子愈發充實。我看著自己從一個人人唾棄的無賴,變成能為鄉親們治病解憂的醫者,心中滿是感慨。藥堂於我,不再是束縛,而是重生之地,是夢想啟航的港灣。我跟著秋水哥,學醫術、學做人,一心盼著能傳承這份濟世救人的事業,讓藥堂的名號,在歲月裏愈發響亮,護佑更多百姓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