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新藥熬製
穿越之我在明朝開藥房 作者:花曦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帶著滿身的疲憊與滿心的希望,胡秋水一行人終於迴到了家。小櫻桃早就在院子裏忙前忙後,把雜亂的院子收拾得井井有條,還貼心地準備好了全新的熬藥器具,鍋碗瓢盆擺放得整整齊齊,灶膛也清理得幹幹淨淨。看到胡秋水他們進門,小櫻桃立刻迎了上去,目光在幾人身上掃過,滿是心疼:“可算迴來了,一路上受苦了吧!”
胡秋水點點頭,沒多寒暄,便把背簍裏的草藥一股腦倒在地上,蹲下身子開始分揀。他一邊分揀,一邊口中念念有詞:“這幾株金銀花得單獨放,它質地輕,熬製時間不能太長;連翹呢,果實要碾碎,藥效才出得透……” 小櫻桃在一旁認真聽著,不時點頭。二蛋則麻溜地跑到灶邊,蹲下身子開始生火,他往灶膛裏塞了幾把幹草,劃亮火柴,“唿啦” 一聲,火苗躥了起來,映紅了他滿是汗水與煙灰的臉。小川子也沒閑著,小手抱起一小堆柴火,一趟趟往二蛋那兒遞,脆生生地說:“二蛋哥,柴火來咯!”
然而,這新藥的配方遠比以往複雜,對火候的要求更是近乎苛刻。一開始,鍋裏的藥湯狀況頻出,不是太稀,稀得像洗草藥的水,毫無藥力可言;就是太稠,濃稠得差點把鍋底黏住。胡秋水守在灶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緊緊盯著火勢,眉頭擰成了一個深深的 “川” 字。他一會兒往灶膛裏添幾根細柴,讓火勢緩一緩;一會兒又用根粗樹枝把火撥得旺些,嘴裏還自言自語:“這火候不對啊,得穩住,不然藥效全沒了。”
小櫻桃看著胡秋水日漸憔悴的麵容,心疼不已。她轉身進了屋,不一會兒端出一碗熱氣騰騰的熱湯,還有幾塊幹糧,走到胡秋水身邊輕聲勸道:“秋水,你這樣沒日沒夜地熬,身子垮了咋救人呐,先吃點東西,歇會兒吧。” 胡秋水這才抬起頭,眼中滿是感激,微笑著接過:“謝謝你,櫻桃,有你在,真好。” 他喝了幾口熱湯,吃了點幹糧,感覺身上又有了幾分力氣,便又全神貫注地投入到熬藥中。
經過一番艱難熬製,藥湯終於大功告成,濃鬱的草藥香彌漫在整個院子裏。可這藥畢竟是新藥,關乎全村人的性命,絕不能有一絲馬虎。胡秋水皺著眉頭思索片刻,決定先在動物身上試藥,確保安全無虞。他轉身對二蛋說:“二蛋,去捉隻雞來,咱先看看這藥對家禽有沒有不良反應。” 二蛋應了一聲,撒腿就往院子外跑,沒多會兒,就拎著一隻肥嘟嘟的蘆花雞迴來了。
胡秋水把雞抱在懷裏,輕輕掰開雞喙,小心翼翼地往裏麵灌了一小勺藥湯。眾人圍在一旁,眼睛瞪得溜圓,緊張地盯著雞的一舉一動。小櫻桃雙手不自覺地揪著衣角,嘴裏念叨:“千萬別有事兒啊。” 好在那隻雞喝完藥湯後,隻是撲騰了幾下翅膀,便若無其事地在地上踱步、啄食,並無任何異常反應。
可即便如此,還是有村民質疑:“雞和人能一樣嗎?雞喝了沒事,人喝下去說不定就出大問題咯!” 這話一出,不少人跟著點頭附和。胡秋水無奈地看了看眾人,咬咬牙,下了個大膽的決定:“那我來以身試藥!” 小櫻桃一聽,驚唿出聲:“秋水,你太莽撞了!這哪能行啊,萬一……” 胡秋水抬手打斷她:“沒事,櫻桃,我心裏有數。這藥的成分我反複琢磨過,應該不會有大問題,隻有我試了,大夥才敢喝。” 說罷,他端起碗,仰頭喝下一小口藥湯,入口先是一陣苦澀,隨後是各種草藥混合的奇特味道。眾人大氣都不敢出,死死盯著胡秋水,時間仿佛凝固了一般。好在過了一陣,胡秋水並沒有感到任何不適,還活動了下手腳,笑著說:“看,沒事吧。” 這才讓部分村民放下心來,可仍有一些人心存顧慮。
有了試藥這一關的鋪墊,胡秋水決定趁熱打鐵,帶著新藥湯去給重病村民喂藥。小櫻桃、二蛋、小川子也自發地跟著幫忙,幾人提著裝滿藥湯的竹筒,挨家挨戶上門。這次,有了之前的經驗,村民的配合度稍高了一些,但依舊有不少人麵露猶豫之色。
來到一位重病的李大爺家,胡秋水先輕聲安慰道:“李大爺,您別擔心,這新藥湯我們試過了,挺安全的,您喝下去,說不定病情馬上就能好轉。” 說著,他舀起一勺藥湯,輕輕送到李大爺嘴邊。李大爺張了張嘴,緩緩喝下,卻忍不住咳嗽起來。胡秋水趕忙輕拍他的後背,一邊拍一邊叮囑:“大爺,喝慢點,這藥有點苦,您忍忍。喝完先歇會兒,別立刻起身走動,讓藥效緩緩發揮。” 小櫻桃也在一旁幫腔:“大爺,您放寬心,秋水為了這藥費了好大勁呢,肯定有用。”
喂完藥,胡秋水並沒有立刻離開,而是坐在床邊,眼睛緊緊盯著李大爺的臉色,默默祈禱藥效能夠盡快發揮,擊退這肆虐的疫病。他嘴裏還不時念叨著中醫熬藥的要點:“這幾味清熱的草藥,像黃芩、黃連,性苦寒,得小火慢熬,把寒性熬出來,又不能傷了正氣;還有這扶正的黃芪,得後下,不然藥效就弱了……” 小川子在一旁歪著頭問:“哥哥,為啥要這麽講究呀?” 胡秋水耐心解釋:“川子,中藥講究君臣佐使,不同藥材特性不同,熬製方法不對,藥效就出不來,還可能有害。就好比做飯,火候、順序錯了,飯就不好吃咯。”
二蛋也忍不住插嘴:“秋水哥,那這新藥裏,哪種藥材是最厲害的‘老大’呀?” 胡秋水笑了笑:“沒有誰最厲害,它們相輔相成。就拿這金銀花和連翹來說,金銀花善清經絡風熱,連翹能散全身熱毒,一起用,對付咱這疫病的熱毒,力量就更大了。” 正說著,李大爺微微動了動,緩緩睜開眼睛,虛弱地說:“秋水啊,我好像…… 沒那麽難受了。” 眾人一聽,大喜過望,信心大增,又馬不停蹄地趕往下一家喂藥,期盼著能讓更多病人脫離病痛折磨。
可喂藥過程也並非一帆風順。有個脾氣倔強的王嬸,死活不肯喝藥,還把藥碗打翻在地,哭鬧著說:“我不喝這黑乎乎的東西,誰知道有沒有毒!” 她兒子在一旁也麵露難色:“秋水啊,我娘她害怕,要不……” 胡秋水蹲下身子,握住王嬸的手,誠懇地說:“王嬸,我理解您害怕,可您看村裏好多人喝了藥都有好轉了,我自己也喝過,真沒事。您這病拖著,隻會越來越重啊。” 小櫻桃也拿了塊手帕,輕輕給王嬸擦淚:“嬸子,您信我,喝了藥,好起來,以後還能抱抱孫子呢。” 在眾人的勸說下,王嬸這才半信半疑地重新喝下了藥,喂藥之路依舊充滿挑戰,但每一次成功勸服,都讓希望的火苗燃得更旺。
與此同時,胡斐又在村裏四處散播謠言,說胡秋水這新藥是拿大家當試驗品,遲早要出人命。一些原本就搖擺不定的村民又被蠱惑,聚在一起議論紛紛:“說不定真有問題,咱不能這麽傻,光聽他的。” 這話傳到正在喂藥的胡秋水耳朵裏,他無奈又氣憤,停下手中的活計,走到村民中間大聲說道:“大夥別聽胡斐胡說八道!我從采藥、熬藥到試藥,哪一步不是小心翼翼?我比你們更盼著大家好起來!你們要是不信,就去看看那些已經有好轉的病人!” 二蛋也跟著吼道:“就是,胡斐那家夥就盼著咱村亂套,你們還信他!” 在胡秋水等人的據理力爭下,謠言的風頭總算暫時被壓了下去,喂藥工作得以艱難推進。
胡秋水點點頭,沒多寒暄,便把背簍裏的草藥一股腦倒在地上,蹲下身子開始分揀。他一邊分揀,一邊口中念念有詞:“這幾株金銀花得單獨放,它質地輕,熬製時間不能太長;連翹呢,果實要碾碎,藥效才出得透……” 小櫻桃在一旁認真聽著,不時點頭。二蛋則麻溜地跑到灶邊,蹲下身子開始生火,他往灶膛裏塞了幾把幹草,劃亮火柴,“唿啦” 一聲,火苗躥了起來,映紅了他滿是汗水與煙灰的臉。小川子也沒閑著,小手抱起一小堆柴火,一趟趟往二蛋那兒遞,脆生生地說:“二蛋哥,柴火來咯!”
然而,這新藥的配方遠比以往複雜,對火候的要求更是近乎苛刻。一開始,鍋裏的藥湯狀況頻出,不是太稀,稀得像洗草藥的水,毫無藥力可言;就是太稠,濃稠得差點把鍋底黏住。胡秋水守在灶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緊緊盯著火勢,眉頭擰成了一個深深的 “川” 字。他一會兒往灶膛裏添幾根細柴,讓火勢緩一緩;一會兒又用根粗樹枝把火撥得旺些,嘴裏還自言自語:“這火候不對啊,得穩住,不然藥效全沒了。”
小櫻桃看著胡秋水日漸憔悴的麵容,心疼不已。她轉身進了屋,不一會兒端出一碗熱氣騰騰的熱湯,還有幾塊幹糧,走到胡秋水身邊輕聲勸道:“秋水,你這樣沒日沒夜地熬,身子垮了咋救人呐,先吃點東西,歇會兒吧。” 胡秋水這才抬起頭,眼中滿是感激,微笑著接過:“謝謝你,櫻桃,有你在,真好。” 他喝了幾口熱湯,吃了點幹糧,感覺身上又有了幾分力氣,便又全神貫注地投入到熬藥中。
經過一番艱難熬製,藥湯終於大功告成,濃鬱的草藥香彌漫在整個院子裏。可這藥畢竟是新藥,關乎全村人的性命,絕不能有一絲馬虎。胡秋水皺著眉頭思索片刻,決定先在動物身上試藥,確保安全無虞。他轉身對二蛋說:“二蛋,去捉隻雞來,咱先看看這藥對家禽有沒有不良反應。” 二蛋應了一聲,撒腿就往院子外跑,沒多會兒,就拎著一隻肥嘟嘟的蘆花雞迴來了。
胡秋水把雞抱在懷裏,輕輕掰開雞喙,小心翼翼地往裏麵灌了一小勺藥湯。眾人圍在一旁,眼睛瞪得溜圓,緊張地盯著雞的一舉一動。小櫻桃雙手不自覺地揪著衣角,嘴裏念叨:“千萬別有事兒啊。” 好在那隻雞喝完藥湯後,隻是撲騰了幾下翅膀,便若無其事地在地上踱步、啄食,並無任何異常反應。
可即便如此,還是有村民質疑:“雞和人能一樣嗎?雞喝了沒事,人喝下去說不定就出大問題咯!” 這話一出,不少人跟著點頭附和。胡秋水無奈地看了看眾人,咬咬牙,下了個大膽的決定:“那我來以身試藥!” 小櫻桃一聽,驚唿出聲:“秋水,你太莽撞了!這哪能行啊,萬一……” 胡秋水抬手打斷她:“沒事,櫻桃,我心裏有數。這藥的成分我反複琢磨過,應該不會有大問題,隻有我試了,大夥才敢喝。” 說罷,他端起碗,仰頭喝下一小口藥湯,入口先是一陣苦澀,隨後是各種草藥混合的奇特味道。眾人大氣都不敢出,死死盯著胡秋水,時間仿佛凝固了一般。好在過了一陣,胡秋水並沒有感到任何不適,還活動了下手腳,笑著說:“看,沒事吧。” 這才讓部分村民放下心來,可仍有一些人心存顧慮。
有了試藥這一關的鋪墊,胡秋水決定趁熱打鐵,帶著新藥湯去給重病村民喂藥。小櫻桃、二蛋、小川子也自發地跟著幫忙,幾人提著裝滿藥湯的竹筒,挨家挨戶上門。這次,有了之前的經驗,村民的配合度稍高了一些,但依舊有不少人麵露猶豫之色。
來到一位重病的李大爺家,胡秋水先輕聲安慰道:“李大爺,您別擔心,這新藥湯我們試過了,挺安全的,您喝下去,說不定病情馬上就能好轉。” 說著,他舀起一勺藥湯,輕輕送到李大爺嘴邊。李大爺張了張嘴,緩緩喝下,卻忍不住咳嗽起來。胡秋水趕忙輕拍他的後背,一邊拍一邊叮囑:“大爺,喝慢點,這藥有點苦,您忍忍。喝完先歇會兒,別立刻起身走動,讓藥效緩緩發揮。” 小櫻桃也在一旁幫腔:“大爺,您放寬心,秋水為了這藥費了好大勁呢,肯定有用。”
喂完藥,胡秋水並沒有立刻離開,而是坐在床邊,眼睛緊緊盯著李大爺的臉色,默默祈禱藥效能夠盡快發揮,擊退這肆虐的疫病。他嘴裏還不時念叨著中醫熬藥的要點:“這幾味清熱的草藥,像黃芩、黃連,性苦寒,得小火慢熬,把寒性熬出來,又不能傷了正氣;還有這扶正的黃芪,得後下,不然藥效就弱了……” 小川子在一旁歪著頭問:“哥哥,為啥要這麽講究呀?” 胡秋水耐心解釋:“川子,中藥講究君臣佐使,不同藥材特性不同,熬製方法不對,藥效就出不來,還可能有害。就好比做飯,火候、順序錯了,飯就不好吃咯。”
二蛋也忍不住插嘴:“秋水哥,那這新藥裏,哪種藥材是最厲害的‘老大’呀?” 胡秋水笑了笑:“沒有誰最厲害,它們相輔相成。就拿這金銀花和連翹來說,金銀花善清經絡風熱,連翹能散全身熱毒,一起用,對付咱這疫病的熱毒,力量就更大了。” 正說著,李大爺微微動了動,緩緩睜開眼睛,虛弱地說:“秋水啊,我好像…… 沒那麽難受了。” 眾人一聽,大喜過望,信心大增,又馬不停蹄地趕往下一家喂藥,期盼著能讓更多病人脫離病痛折磨。
可喂藥過程也並非一帆風順。有個脾氣倔強的王嬸,死活不肯喝藥,還把藥碗打翻在地,哭鬧著說:“我不喝這黑乎乎的東西,誰知道有沒有毒!” 她兒子在一旁也麵露難色:“秋水啊,我娘她害怕,要不……” 胡秋水蹲下身子,握住王嬸的手,誠懇地說:“王嬸,我理解您害怕,可您看村裏好多人喝了藥都有好轉了,我自己也喝過,真沒事。您這病拖著,隻會越來越重啊。” 小櫻桃也拿了塊手帕,輕輕給王嬸擦淚:“嬸子,您信我,喝了藥,好起來,以後還能抱抱孫子呢。” 在眾人的勸說下,王嬸這才半信半疑地重新喝下了藥,喂藥之路依舊充滿挑戰,但每一次成功勸服,都讓希望的火苗燃得更旺。
與此同時,胡斐又在村裏四處散播謠言,說胡秋水這新藥是拿大家當試驗品,遲早要出人命。一些原本就搖擺不定的村民又被蠱惑,聚在一起議論紛紛:“說不定真有問題,咱不能這麽傻,光聽他的。” 這話傳到正在喂藥的胡秋水耳朵裏,他無奈又氣憤,停下手中的活計,走到村民中間大聲說道:“大夥別聽胡斐胡說八道!我從采藥、熬藥到試藥,哪一步不是小心翼翼?我比你們更盼著大家好起來!你們要是不信,就去看看那些已經有好轉的病人!” 二蛋也跟著吼道:“就是,胡斐那家夥就盼著咱村亂套,你們還信他!” 在胡秋水等人的據理力爭下,謠言的風頭總算暫時被壓了下去,喂藥工作得以艱難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