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決了寄生蟲病的科普後,胡秋水發現前來醫館就診的風濕病患者不在少數。嶺南氣候潮濕,雨水充沛,這種環境極易讓風濕之邪乘虛而入,侵害百姓的身體健康。於是,胡秋水決定再次舉辦一場科普活動,幫助大家了解風濕病。


    活動當日,集市上人頭攢動,胡秋水站在臨時搭建的台子上,清了清嗓子,開始說道:“鄉親們,今天咱來聊聊這風濕病。在中醫裏,風濕病又被稱作‘痹症’,根據感受邪氣的不同和症狀表現,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首先是行痹。”胡秋水一邊比劃,一邊解釋,“這類痹症主要是風邪侵襲人體導致的。風性善行而數變,所以行痹的特點就是疼痛部位遊走不定,今天這兒疼,明天可能就跑到那兒疼了,就像風一樣捉摸不定。大家可以想象,風在身體裏到處亂竄,氣血運行受阻,就會產生疼痛。”


    “接著是痛痹。”他加重了語氣,“痛痹多由寒邪為主侵犯人體。寒主收引、凝滯,寒邪就像冬天的冰霜,讓血脈收縮,不通則痛。所以痛痹的疼痛特別劇烈,得熱則減,遇寒加重。大家想想,大冬天手腳被凍得生疼,是不是這個道理?”


    “還有著痹。”胡秋水接著說,“這是濕邪偏盛引起的。濕邪重濁黏滯,就像南方的梅雨天氣,又濕又悶。患著痹的人,關節會有沉重、腫脹的感覺,疼痛部位固定,肢體困重,怎麽都使不上勁。”


    “最後是熱痹。”他頓了頓,“熱痹是感受熱邪,或者風寒濕邪日久化熱導致的。關節會紅腫熱痛,摸上去發燙,還伴有發熱、口渴等症狀,就像身體裏有一團火在燒。”


    台下的百姓們聽得聚精會神,有人不禁點頭,似乎在對照自己的症狀。一位老者問道:“胡先生,那這風濕病該咋預防呢?”


    胡秋水微笑著迴答:“預防風濕病,關鍵在於避免風、寒、濕、熱等邪氣入侵。首先,居住環境要保持幹燥、溫暖,避免潮濕陰冷。像咱們嶺南雨水多,屋裏要經常通風換氣,床鋪、衣物也要勤曬。其次,要注意保暖,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尤其是關節部位,切不可貪涼。運動也很重要,適量運動能增強體質,促進氣血運行,讓身體的抵抗力變強。但要注意,運動後不要立刻用冷水洗澡,也不要對著風口吹。”


    “那要是得了風濕病,該怎麽治呢?”又有人問道。


    胡秋水耐心地說:“中醫治療風濕病講究辨證論治。對於行痹,治療時以祛風通絡為主,佐以散寒除濕,常用防風湯加減。防風就像開路先鋒,能驅散風邪,讓氣血運行恢複正常。痛痹則以散寒止痛為主,溫經通絡,烏頭湯是常用方劑,烏頭能祛寒止痛,讓被寒邪凝滯的血脈重新通暢。著痹以除濕通絡、祛風散寒為法,薏苡仁湯是不錯的選擇,薏苡仁能利水滲濕,把體內的濕邪像排水一樣排出去。熱痹需要清熱通絡、祛風除濕,白虎加桂枝湯加味可清熱瀉火,讓體內的熱邪消散。除了服藥,還可以配合針灸、推拿等療法。針灸能刺激穴位,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推拿則能放鬆肌肉,緩解疼痛,改善關節功能。”


    百姓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一位中年婦女感激地說:“胡先生,您講得太明白了,我們以後就知道該怎麽做了。”胡秋水欣慰地看著大家,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又能為百姓的健康帶來一份保障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我在明朝開藥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曦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曦堂並收藏穿越之我在明朝開藥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