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連環計,計中計
這個流氓太正經,女帝怒罵大奸臣 作者:夢入秋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女帝很清楚,要是李昭陽說不出個一二三來,就算自己不殺他。
這些大皇子的爪牙,也會將他碎屍萬段。
李昭陽毫不在意的笑了笑:“敢問陛下,可有臨州城周邊的地理圖?”
聽到李昭陽問這麽專業的問題,女帝鳳眸一動。
曼妙的身姿,也不由自主的前傾。
就連很多大臣在想計策時,都沒想起來詢問地理圖。
女帝突然有一種荒誕的錯覺,感覺這李昭陽之前的窩囊都是裝的。
不然又怎麽解釋,他這兩天的變化。
雲青竹聞言,也是一愣。
他隻給了李昭陽簡單的計策,並沒有其他的。
難道他真的懂作戰。
隨後,雲青竹又搖頭,和李昭陽成婚兩年,雖然相處的時間也隻有半年。
但,李昭陽是個什麽樣的人,化成灰,她都能分辨出來。
女帝抱著僥幸的心理,她看向一旁的女侍衛南宮瑤,點點頭。
南宮瑤會意,隨後走了出去。
大約一刻鍾。
南宮瑤再次返迴金鑾殿,將手裏的地理圖交給李昭陽。
隨後,又安靜的退到一旁。
李昭陽接過臨州城的地理圖,皺眉看了一會兒。
這才說道:“陛下,臣已有良策,不過,臣有幾個問題要問。”
聽到李昭陽說有良策,周邊有不少人都嗤笑一聲。
女帝冷眼掃視下方嗤笑的幾人。
隨後冷聲道:“說。”
李昭陽也看了一眼這幾人。
隨後問道:“敢問,東郡國在準備投降之前有多少人馬,現在又有多少人馬?我大驪國現在能派出多少人馬去救援臨州?先鋒軍又有多少。
還有就是臨州城現在還有多少兵馬?”
女帝沒有說話,她看向兵部尚書,蔡金繭。
蔡金繭很不想搭理李昭陽,但也隻得開口:
“敵方人馬,原先隻有不到五萬人,現在至少十五萬之多。我大驪國如今最多能湊齊六萬人馬,最快也要半月,要是湊集更多的人馬,可能時間更長。先鋒軍隻能派出兩萬。臨州城能作戰的,加上傷員,如今也不足三萬人。”
聞言,李昭陽皺眉。
三萬人馬麵對敵軍十五萬,也不知道老爹能守幾天?
戰事在即,隻能派出六萬人馬,還要半個月才能調齊軍隊。
先鋒軍兩萬?
怪不得,文武百官都苦無良策。
這仗確實不好打?
等湊齊人馬,黃花菜都涼了。
不過,這也難不倒李昭陽。
隨後,李昭陽開口:“陛下,臣有一計,可退敵。”
眾人聞言,無不看了過來。
雲青竹此時,心裏七上八下的,她真不能確定,李昭陽能記住多少昨天那張宣紙上的內容。
杜新塵麵露不屑,昨天在刑部大牢,雲青竹和李昭陽說的話,他清清楚楚。
在他心中,李昭陽隻不過就是一個小醜而已。
女帝鳳眸動了動,心裏不由得打起鼓來:“說。”
李昭陽聲音洪亮,帶著幾分自信道:“我要是先鋒官的話,這兩萬的人馬,不用去就臨州城,直接攻打北涼國的邊城,待到他們迴來救援時,即可化解臨州被團團圍住的危機。”
此話一出。
滿朝文武,一片嘩然。
杜新塵冷笑。
李成明暗自搖頭。
雲青竹則是心裏一突突:“這家夥怎麽不按宣紙上的去說?”
女帝隻感覺一陣腦仁疼,心中突然有些失落,她還以為李昭陽真有辦法呢。
隻可惜,鬧了個笑話。
蔡金繭冷哼一聲:“無知小兒,口出狂言,如今大驪四麵楚歌,竟還要招惹北涼,簡直找死。”
杜茂接話道:“簡直慌繆,陛下,此子為了脫身,竟如此大言不慚,應當直接斬首示眾,以免誤了軍機,壞了大事。”
女帝歎了口氣:“來人,將李昭陽帶下去...”
“陛下,臣的話還沒有說完。”
女帝話音未落,就被李昭陽打斷。
成司伯杜茂冷聲道:“還有什麽好說的,不懂裝懂,我大驪要是真聽了你的建議,那還有安寧可言嗎?”
李昭陽沒有理會杜茂,他直勾勾地看著江千月。
眼神不自覺的又不老實起來。
女帝江千月擺了擺手,有些無力道:“說吧,說完,就拖下去。”
李昭陽眨眨眼:“這娘們也太心急了吧。”
隨後,李昭陽高聲道:“東郡國不到五萬人馬,原先都要投降了,卻又突然變成了十五萬,背後又有強大的軍事坐鎮。難道就不覺得這裏麵有蹊蹺嗎?”
“蹊蹺?”
眾人聞言,皆是一愣。
女帝頓時坐直了身體,似乎抓住了什麽,語氣有些急切:“繼續說。”
李昭陽繼續道:“就在上個月,東郡太子和北涼長公主,剛宣布定親,想必很快便可聯姻。他們涼國和東郡之間,肯定達成了某種協議。
我敢斷定,圍在臨州城的十五萬人馬,有一大半是北涼國的軍隊。其背後的大軍師,應該也是北涼國的人。
大驪,東郡和北涼的交界處,就是臨州城,隻要他們兩國聯軍,那麽第一站,就是攻打臨州城。
所以我們派兵攻打北涼的邊城,那麽北涼的軍隊必然會迴去救援。到時候自然會給我大驪國,爭取調動其他人馬的時間,屆時臨州城的危機可解。”
李昭陽說完,朝堂之上,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臨州急報傳來之後,眾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想著怎麽派兵解救。
誰也沒想到這麽深的層次。
更何況,他們大驪和北涼,已經多年沒有戰爭了。
此時的女帝,終於鬆了一口氣。
隻要李昭陽現在不死,局勢就能穩定不少。
她現在還真有點不確定,這李昭陽到底是藏拙,還是...
沉默片刻,女帝看向成司伯杜茂:“杜老將軍,您戰爭經驗豐富,李昭陽所說的,您怎麽看?”
杜茂沉思後,說道:“陛下,東郡和北涼聯軍,這個可能也不是沒有,但要是李昭陽判斷錯了,那麽我們貿然攻打北涼,豈不是自尋死路。”
江千月又看向,老將軍,萬忠,道:“萬老將軍,您的意思呢?”
江千月知道,這萬忠雖然比不上李昭陽的父親,李五洲。
但也是和杜茂差不多,都是大驪國有名的武將。
女帝之所以詢問萬忠,那是因為萬忠和李五洲,都是她這邊的人。
萬忠上前一步說道:“陛下,如今可有更好的辦法?不過,老臣以為李昭陽的話,應該還沒有說完。”
女帝聞言,看向李昭陽,等待著對方繼續說。
女帝知道,現在臨州救援在即,哪還有時間想其他的辦法。
如今之際,李昭陽的辦法,確實可以一試。
不過,女帝同時也擔心,萬一要是判斷錯了。
那豈不是又給大驪國樹敵。
正在眾人沉默之際,杜茂開口否決:“陛下,此計不可,即便李昭陽說對了,但要想以兩萬的人馬攻打邊城,也是無稽之談。
他們隻需返迴三萬人,再加上邊城本來的人馬,也不是兩萬能對付的,起碼,也要人馬全都到齊了才能動手。
再說了,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如何解救臨州城,和解決臨州城數十萬百姓的口糧。就算攻下邊城又怎麽樣,也不能讓東郡國退兵。”
眾人聞言,無不暗自點頭。
女帝也點了點頭,又見李昭陽半天沒有下文,她沉聲問道:“李昭陽,要是你就這點能耐的話,那你就可以下去了。”
李昭陽很是自信:“陛下,攻打邊城隻是開胃小菜,臣還有陰謀,和陽謀,還有連環計,計中計。”
雲青竹聽到這話,靚麗的容顏上滿是驚喜之色,她還以為自己要背負著亡夫的名義去改嫁。
沒想到,竟還有轉機。
同時心中也很疑惑,這李昭陽究竟是怎麽迴事。
為什麽突然變得這麽陌生?
文武百官,也是好奇的看向李昭陽,就好像他們剛認識一樣。
女帝聞言,先是一愣。
隨後,豁然起身,絕美的容顏上難掩激動之色:“繼續說。”
這些大皇子的爪牙,也會將他碎屍萬段。
李昭陽毫不在意的笑了笑:“敢問陛下,可有臨州城周邊的地理圖?”
聽到李昭陽問這麽專業的問題,女帝鳳眸一動。
曼妙的身姿,也不由自主的前傾。
就連很多大臣在想計策時,都沒想起來詢問地理圖。
女帝突然有一種荒誕的錯覺,感覺這李昭陽之前的窩囊都是裝的。
不然又怎麽解釋,他這兩天的變化。
雲青竹聞言,也是一愣。
他隻給了李昭陽簡單的計策,並沒有其他的。
難道他真的懂作戰。
隨後,雲青竹又搖頭,和李昭陽成婚兩年,雖然相處的時間也隻有半年。
但,李昭陽是個什麽樣的人,化成灰,她都能分辨出來。
女帝抱著僥幸的心理,她看向一旁的女侍衛南宮瑤,點點頭。
南宮瑤會意,隨後走了出去。
大約一刻鍾。
南宮瑤再次返迴金鑾殿,將手裏的地理圖交給李昭陽。
隨後,又安靜的退到一旁。
李昭陽接過臨州城的地理圖,皺眉看了一會兒。
這才說道:“陛下,臣已有良策,不過,臣有幾個問題要問。”
聽到李昭陽說有良策,周邊有不少人都嗤笑一聲。
女帝冷眼掃視下方嗤笑的幾人。
隨後冷聲道:“說。”
李昭陽也看了一眼這幾人。
隨後問道:“敢問,東郡國在準備投降之前有多少人馬,現在又有多少人馬?我大驪國現在能派出多少人馬去救援臨州?先鋒軍又有多少。
還有就是臨州城現在還有多少兵馬?”
女帝沒有說話,她看向兵部尚書,蔡金繭。
蔡金繭很不想搭理李昭陽,但也隻得開口:
“敵方人馬,原先隻有不到五萬人,現在至少十五萬之多。我大驪國如今最多能湊齊六萬人馬,最快也要半月,要是湊集更多的人馬,可能時間更長。先鋒軍隻能派出兩萬。臨州城能作戰的,加上傷員,如今也不足三萬人。”
聞言,李昭陽皺眉。
三萬人馬麵對敵軍十五萬,也不知道老爹能守幾天?
戰事在即,隻能派出六萬人馬,還要半個月才能調齊軍隊。
先鋒軍兩萬?
怪不得,文武百官都苦無良策。
這仗確實不好打?
等湊齊人馬,黃花菜都涼了。
不過,這也難不倒李昭陽。
隨後,李昭陽開口:“陛下,臣有一計,可退敵。”
眾人聞言,無不看了過來。
雲青竹此時,心裏七上八下的,她真不能確定,李昭陽能記住多少昨天那張宣紙上的內容。
杜新塵麵露不屑,昨天在刑部大牢,雲青竹和李昭陽說的話,他清清楚楚。
在他心中,李昭陽隻不過就是一個小醜而已。
女帝鳳眸動了動,心裏不由得打起鼓來:“說。”
李昭陽聲音洪亮,帶著幾分自信道:“我要是先鋒官的話,這兩萬的人馬,不用去就臨州城,直接攻打北涼國的邊城,待到他們迴來救援時,即可化解臨州被團團圍住的危機。”
此話一出。
滿朝文武,一片嘩然。
杜新塵冷笑。
李成明暗自搖頭。
雲青竹則是心裏一突突:“這家夥怎麽不按宣紙上的去說?”
女帝隻感覺一陣腦仁疼,心中突然有些失落,她還以為李昭陽真有辦法呢。
隻可惜,鬧了個笑話。
蔡金繭冷哼一聲:“無知小兒,口出狂言,如今大驪四麵楚歌,竟還要招惹北涼,簡直找死。”
杜茂接話道:“簡直慌繆,陛下,此子為了脫身,竟如此大言不慚,應當直接斬首示眾,以免誤了軍機,壞了大事。”
女帝歎了口氣:“來人,將李昭陽帶下去...”
“陛下,臣的話還沒有說完。”
女帝話音未落,就被李昭陽打斷。
成司伯杜茂冷聲道:“還有什麽好說的,不懂裝懂,我大驪要是真聽了你的建議,那還有安寧可言嗎?”
李昭陽沒有理會杜茂,他直勾勾地看著江千月。
眼神不自覺的又不老實起來。
女帝江千月擺了擺手,有些無力道:“說吧,說完,就拖下去。”
李昭陽眨眨眼:“這娘們也太心急了吧。”
隨後,李昭陽高聲道:“東郡國不到五萬人馬,原先都要投降了,卻又突然變成了十五萬,背後又有強大的軍事坐鎮。難道就不覺得這裏麵有蹊蹺嗎?”
“蹊蹺?”
眾人聞言,皆是一愣。
女帝頓時坐直了身體,似乎抓住了什麽,語氣有些急切:“繼續說。”
李昭陽繼續道:“就在上個月,東郡太子和北涼長公主,剛宣布定親,想必很快便可聯姻。他們涼國和東郡之間,肯定達成了某種協議。
我敢斷定,圍在臨州城的十五萬人馬,有一大半是北涼國的軍隊。其背後的大軍師,應該也是北涼國的人。
大驪,東郡和北涼的交界處,就是臨州城,隻要他們兩國聯軍,那麽第一站,就是攻打臨州城。
所以我們派兵攻打北涼的邊城,那麽北涼的軍隊必然會迴去救援。到時候自然會給我大驪國,爭取調動其他人馬的時間,屆時臨州城的危機可解。”
李昭陽說完,朝堂之上,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臨州急報傳來之後,眾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想著怎麽派兵解救。
誰也沒想到這麽深的層次。
更何況,他們大驪和北涼,已經多年沒有戰爭了。
此時的女帝,終於鬆了一口氣。
隻要李昭陽現在不死,局勢就能穩定不少。
她現在還真有點不確定,這李昭陽到底是藏拙,還是...
沉默片刻,女帝看向成司伯杜茂:“杜老將軍,您戰爭經驗豐富,李昭陽所說的,您怎麽看?”
杜茂沉思後,說道:“陛下,東郡和北涼聯軍,這個可能也不是沒有,但要是李昭陽判斷錯了,那麽我們貿然攻打北涼,豈不是自尋死路。”
江千月又看向,老將軍,萬忠,道:“萬老將軍,您的意思呢?”
江千月知道,這萬忠雖然比不上李昭陽的父親,李五洲。
但也是和杜茂差不多,都是大驪國有名的武將。
女帝之所以詢問萬忠,那是因為萬忠和李五洲,都是她這邊的人。
萬忠上前一步說道:“陛下,如今可有更好的辦法?不過,老臣以為李昭陽的話,應該還沒有說完。”
女帝聞言,看向李昭陽,等待著對方繼續說。
女帝知道,現在臨州救援在即,哪還有時間想其他的辦法。
如今之際,李昭陽的辦法,確實可以一試。
不過,女帝同時也擔心,萬一要是判斷錯了。
那豈不是又給大驪國樹敵。
正在眾人沉默之際,杜茂開口否決:“陛下,此計不可,即便李昭陽說對了,但要想以兩萬的人馬攻打邊城,也是無稽之談。
他們隻需返迴三萬人,再加上邊城本來的人馬,也不是兩萬能對付的,起碼,也要人馬全都到齊了才能動手。
再說了,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如何解救臨州城,和解決臨州城數十萬百姓的口糧。就算攻下邊城又怎麽樣,也不能讓東郡國退兵。”
眾人聞言,無不暗自點頭。
女帝也點了點頭,又見李昭陽半天沒有下文,她沉聲問道:“李昭陽,要是你就這點能耐的話,那你就可以下去了。”
李昭陽很是自信:“陛下,攻打邊城隻是開胃小菜,臣還有陰謀,和陽謀,還有連環計,計中計。”
雲青竹聽到這話,靚麗的容顏上滿是驚喜之色,她還以為自己要背負著亡夫的名義去改嫁。
沒想到,竟還有轉機。
同時心中也很疑惑,這李昭陽究竟是怎麽迴事。
為什麽突然變得這麽陌生?
文武百官,也是好奇的看向李昭陽,就好像他們剛認識一樣。
女帝聞言,先是一愣。
隨後,豁然起身,絕美的容顏上難掩激動之色:“繼續說。”